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車企放血保命,誰還會倒在黎明前?,歡迎閲讀。
文 | 思辨财經
今年北京車展,國產新能源汽車可謂是大放異彩,雷軍和周鴻祎一綠一紅刷爆社交網絡,與之相關的國產新能源汽車屢上熱搜。在喧鬧的氛圍下,消費者,市場,車企多會產生一種錯覺:自己押對了賽道,挖到了寶。甚至于會忘掉行業已經非常之 " 卷 " 的現實。
如今車展已經結束,市場應該平復焦躁的心情,讓我們來繼續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哪些車企能度過這個寒冬。
本文核心觀點:
其一,行業内卷程度已經異常激烈且慘烈程度超乎想象;
其二,若只做 20-30 萬價格區間,企業的盈利平衡點應該是年銷量 100 萬台,考慮到當前車企都在向高端車衝刺,上述數據也不應該低于 40 萬台;
其三,特斯拉注定不是蘋果,理論護城河是不牢固的。
行業内卷:放血保命
對于汽車行業的 " 卷 " 許多朋友可能已有所耳聞,只是對 " 卷 " 的程度可能沒太多感觸。
在工業企業中,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和毛利率是衡量的行業景氣度的重要參考:當行業景氣度高(產品供不應求),產品價格帶會上移,企業毛利率跟随上揚,相反當行業景氣度下行(產品供過于求),產品價格帶會下行,企業毛利率也就被壓縮。
在上圖中,兩條折線展示了高度的相關性(除 2020-2021 年受 " 輸入性通脹 " 有所背離),同時也非常直觀地展示當前行業所面臨的重重壓力," 内卷化 " 挑戰廠商定價能力,產品定價越加保守,均希望通過價格優勢來提高市場競争力。
當企業屢屢祭出價格戰時,一個不争的事實便是:行業的供需關系已經完全反轉," 賣方市場 " 變為 " 買方市場 ",消費者對汽車的選擇已經不再是單一靠產品力,創新力,更為重要的是 " 價格 ",簡單來在新的供需關系下,廠商已經很難説服消費者為產品力買單。
小米 SU7 從公布產品,到最終發布,量產,無論是消費者還是市場觀察者均密切觀察定價問題,小米也深谙市場所思,在定價問題上一直三緘其口,最終的定價策略也是在同等車型偏下區間(标準版 21.59 萬元的定價緊貼 20 萬大關),這也是行業 " 内卷 " 下的具體表現。
消費市場 " 内卷 " 也已經傳導至企業經營策略,產能利用率與產品庫存保持了高度的相關性,也就是説當行業景氣度走高,企業會上調產能利用率,并積極儲備庫存以實時滿足市場需求,而當市場風格逆轉,企業則會進入去產能周期,紛紛下調庫存和產能利用率。
如今企業所面臨處境在上圖中也是一覽無遺,自 2023 年中開始行業就已經進入了降產能周期,行業產能利用率和庫存雙雙下行。
此前市場讨論起新能源汽車壓力之大,往往忽視傳統燃油車的因素。在行業賽道切換過程中,燃油車面臨更大的挑戰,在暗淡的前途和維系原有產能雙重壓力下,為稀釋新能源汽車的衝擊,只能采取更大的折扣力度以快速實現去庫存目标。
燃油車的大力度折扣又激發新能源車繼續 " 讓利 ",畢竟市場盤子已經就那麼大了,燃油車占比多了,自然就會壓縮新能源市場,在上述邏輯之下,汽車行業整體上陷入了競相降價的周期内。
通過簡單數據梳理和分析,我們簡單勾勒了新能源汽車以及整個汽車行業當前的現狀:
1)行業的 " 卷 " 可能超出想象;
2)企業的經營策略已經發生了根本性扭轉,如果説此前的讓利折扣帶有某些進攻性,那麼當前的讓利更多是 " 防守 ",穩庫存保現金流,甚至可以犧牲短期利潤,放血是為了能活下來。
科技屬性:欲戴皇冠 , 必先承其重
接下來我們來讨論誰能在這個冬天活下來的問題。
從公司經營角度,新能源汽車與燃油車最大的區别在于其科技屬性,後者引以為傲的輔助駕駛,無人駕駛,智能座艙等充滿現代性的設施,背後則是海量支出的研發費用。
市場每每談論特斯拉與通用,福特這些老牌汽車的估值邏輯時,總會傾向于前者具有明顯的科技屬性,應該按照科技公司邏輯估值,給予高 P/E(市盈率),燃油車企業僅僅是鋼鐵機器而已,估值不可過高。
特斯拉 2023 全年研發費用支出接近 40 億美元,妥妥的科技公司手筆,這背後是特斯拉 20% 左右的毛利率的底氣(前文中國汽車毛利率相比則相形見绌),甚至于當市場開始懷疑特斯拉的估值邏輯時,FSD(完全自動駕駛)就會被視為重要變量在各位分析師的 excel 模型中上下翻飛(如近期馬斯克訪華就掀起了一輪 FSD 估值熱)。
新能源汽車拿科技公司估值并無毛病,只是欲戴皇冠 , 必先承其重,要享受高科技的資本溢價就需要前期承擔龐大研發成本,又由于行業尚未成熟,技術尚在追趕中,研發就會陷入軍備競賽的怪圈裏。
在撰寫本文時,我們發現了一些特别有意思的現象。
2023 年理想汽車研發費用 106 億元,小鵬 53 億元,蔚來 134 億元,剛剛赴美上市的極氪汽車支出 84 億元,小米在 2021 年初宣布造車,其後研發費用經歷了跳躍式增長,2023 集團研發費用支出超過 190 億元,花費在汽車方面應該也不會低于 90 億元。
一般來説車企的期間費用主要有兩部分構成:
1)研發費用,在一個競賽式支出的行業中,企業在此普遍年度支出水平在 100 億元上下;
2)管理和市場支出,對比幾家公司,此部分與研發費用大概在 1:1,我們大而化之為 100 億元。
站在損益表角度,我們就找到了企業扭虧的平衡點:
期間費用以 200 億元計算,就需要毛利同期貢獻 200 億元,當前新能源汽車價格中樞在 20-30 萬之間(最為集中),毛利率方面除理想在 2023 年達到了 20% 以上外,大多數企業在 5%-15% 之間(如蔚來 5.5%,極氪 13.26%,雷軍最近披露小米 SU7 毛利在 5%-10% 之間)。
如果我們籠統地将新能源汽車的平均售價設定為 25 萬元,毛利率定為 8%,賣一輛車賺得毛利 2 萬元,企業若要實現盈利平衡就需要年出貨量在 100 萬輛左右。
這是一個令人十分咋舌的數據,我在得到數據之初也是震驚的,新能源汽車雖然熱火朝天,但其盈利的門檻竟然如此之高。
這就突出了產品路線的重要性,如理想從創業之初就确立了 " 奶爸車 " 的產品路線,避開了 20 萬上下這一紅海市場(2023 年客單價超過 30 萬元),毛利率超過 20%,平均每部車毛利接近 6 萬元,在 2023 年銷量超過 37 萬部時,實現了經營性盈利。
或許是受此企業,抑或是被上述搞的吓人的扭虧門檻所迫,當前新能源汽車紛紛打起了 30 萬以上的市場,問界 L9 價格帶更是超過了 40 萬元,極氪 009 也是 50 萬起步,年輕人原本寄希望于小米 SU7 是人生第一輛車,但殊不知高配 SU7 Max 已經在測試 30 萬元大關了,據有關媒體披露小米下一代汽車很可能是 SUV,價格帶突破 30 萬基本已經确定。
這就讓 2024 年新能源汽車出現了非常糾結的一面,一方面行業内卷化已非秘密,企業需要不斷下移毛利率以提高競争力;另一方面 20-30 萬賽道已經寸草難生,為扭虧考慮企業又紛紛盯上了具有高毛利屬性的高端車,在理想 MEGA 上市後出現的一系列輿情戰,公關戰便是最直觀的體現。
面對此情景我們該如何預判 2024 年乃至未來幾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呢?
其一,大量汽車品牌消失基本是注定的,沒有銷量的車企是注定沒有未來的,集中在 20-30 萬元賽道,我們認為其扭虧銷量要高達 100 萬輛,假若高端車進展成功,其門檻也不會低于 40 萬輛(參考理想 2023 年數據),市場就是這麼殘酷,銷量低迷且還投入研發費用來展示科技感的企業可能 " 死 " 的更快;
其二,2024 年的北京車展其實是行業的一次大演習,國產新能源車的焦慮投射為社交媒體 KOL 聲嘶力竭的宣傳,一些不甘于人後的企業的可能要通過市場費用拼死一搏;
其三,笑到最後的企業要具備以下素質:
1)產品力,這是銷量跨過扭虧平衡的前提;
2)有融資以及成本稀釋能力,在資本市場以及中概信心尚未恢復之時,極氪赴美上市,這包含了其對融資的渴望,無論是二級還是一級市場盡快融資囤積力量是擴周期的有利保障,此外小米汽車雖然成本高昂(短期虧損應該是必然的),但其有手機和 IoT 等業務的協作關系,可以共擔成本,短期内就緩釋了汽車對損益表的衝擊。
撰文至此,相信大家大家已經看出我對行業整體還是比較保守的态度,科技行業的高研發屬性給經營端設定了重重壓力,只是在現實中仍然會有朋友對特斯拉抱以極大熱忱,其中主要邏輯為參照蘋果,盡管安卓手機競争異常兇猛,但蘋果毛利率仍然在高位巋然不動,形成了安卓手機培養用户,蘋果手機拿利潤的局面,此劇情是否會在新能源汽車領網域重演,特斯拉仍然拿到行業利潤大頭呢?
2023 年特斯拉毛利率為 18.25%,尚不及理想汽車的 22.2%,相比蘋果的毛利率可一直是在 40% 以上的,無論從絕對值還是參照同類企業,均説明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中并不具備獨一無二的定價權,近期已經多次下調價格便是實例。
對于特斯拉年研發支出超過 280 億元的企業,仍然不能确保其護城河是牢固的,換言之國產動辄百億規模支出的車企,其護城河有想象中那般堅固嗎?其科技屬性的成色還夠嗎?甚至于説 FSD 被批準大規模應用,其商業價值會有想象中那般高嗎?FSD 是否也同樣陷入價格戰的泥沼呢?這些我們都不得而知。
在當前行業的格局下,或許只有家底厚,產品力強,品牌溢價能力高的企業能活到最後,至于還在糾結改名稱的車企,不如洗洗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