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七天AI速成班”,盯上了我媽的養老金,歡迎閲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豹變,作者:高宇哲,編輯:劉楊,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近期,AI" 暴富 " 熱潮在老年群體中悄悄興起。通過大數據精準推送,類似 " 七天 AI 速成班月入過萬 "" 我媽靠視頻号不出鏡月賺 16 萬 " 這樣的營銷廣告,正在吸引眾多老年人的目光。
在這些話術的包裝下,很多老年人被引導交費,挑燈夜讀學起了 AI,以緩解科技盲點帶來的焦慮,甚至幻想着能開啓副業。
銷售們每天群發 " 身體健康 ",并通過 " 僅剩 3 個名額 " 營造緊張感,讓不少老年人掉入精心設計的 " 銀色 " 陷阱。
在社交媒體上,許多年輕人正在幫助自己的父母防範此類騙局,并呼籲大家對 AI 在線課程保持謹慎态度。然而,老年人往往是電子乖孫、AI 寵物的主要閱聽人。一些自稱 "AI 公司創始人 "" 人工智能專家 " 的賬号層出不窮,專門制作面向老年人的短視頻内容,目的就是向這一群體推銷各類課程。
銀發族應如何提高警惕,避免陷入 AI 騙局?
一、AI 暴富,餡餅還是陷阱?
無論是悠閒地享受退休生活,還是養生秘籍,培訓機構深谙老年人的關注點。
在短視頻平台,教育機構通過展示皮膚光滑到失真的萌娃視頻為老年人提供情感慰藉,同時在評論區留下銷售老師的聯系方式;"985 博士 " 等高知賬号被批量復制,他們誠懇地告訴老年人如何使用 AI,并在評論區置頂 " 直播預約 " 時間。
這些視頻内容都是基于老年人的實際需求精心設計的。" 我建議你花上幾秒鍾的時間,把這套四天的手機 AI 訓練營領了 "" 不需要擔心自己學不會,這個課程專門為 0 基礎的人準備 "" 從 AI 操作到 AI 創收,我會毫無保留地告訴你 "。從免費教學、包教包會再到創業增收,這種模式幾乎成為了固定套路。
各類短視頻平台上,大量生硬的數字人視頻已經形成統一的流水線風格。視頻号上 " 劉院長 AI 科普 "" 吳博士聊科技生活 "" 易學教 AI" 等賬号簡介高度雷同,内容都以養老機器人切入,言論中極力渲染家用機器人的養老場景,還有博主稱 " 養老機器人有望 3~5 年内量產 " 等未經證實的信息。
這些對年輕人來説一眼就會識破 " 虛假 " 視頻,卻因為信息不對稱,讓老年群體成為最容易被誤導的人群。李環告訴《豹變》,她 63 歲的媽媽才上了兩節免費課程,已經被成功 " 洗腦 "。每天一小時的直播課後,李阿姨都會做筆記,還要完成老師布置的 " 作業 "。
李阿姨的手寫筆記中,除了 AI 這一高頻詞匯,還有 " 起号 "" 產品抽成 " 等關鍵詞。在同一頁筆記中," 作品數量 "" 作品質量 " 後面還特意标注出 " 真正的流量密碼 "。
顯然,這是借助 AI 起号變現的課程,也是很多機構吸引老年人學習 AI 的慣常套路。課程的主要内容是用 AI 制作視頻,高頻次發到自有賬号,随着粉絲數量增加,再接收商單或者挂出相關產品進行售賣,獲得抽成。
原本基礎的自媒體入門知識,卻被包裝成輕松變現的捷徑,給老年人制造了通過 AI 變現的幻想。
至于老年人适合產出哪種 AI 視頻,李阿姨所在的速成班給出了标準答案——筆記中記錄了 " 桌面變現 "" 景區推薦 " 兩類垂直賬号。事實上,AI 制作的非原創内容和低質視頻,幾乎輪不到新手賺錢。而老年人常看的風景、旅遊、養生等内容,卻被包裝成 AI 課程的一部分。
在上完兩節課後,李阿姨所在的 AI 群已經開始引導收費。李環發現,群裏的老師非常會洗腦,每天發布收益截圖,并聲稱自己有多個徒弟,卻基本不提與 AI 有關的實際操作。這些年輕人早已司空見慣的套路,李阿姨卻深信不疑。李環告訴《豹變》:" 媽媽這個年紀,我不敢直接説她,真怕哪天她就交費報名了。"
二、售前畫餅,售後失蹤?
李環的媽媽并非個例,更多中老年人陷入騙局卻并不自知。
常年住在濟州島的佳佳,去年 12 月發現媽媽的微信裏有大量轉賬記錄,其中一筆 7500 元的轉賬收款方是名為望樹課堂的教育機構。在詢問下才得知,該機構主要教老年人學習 AI 聲音研修課程,除學費外,學員還需額外花費 2000 元購買 CD 錄音設備。
企查查顯示,這家機構背後的主體公司為深圳十方融海科技有限公司,簡介自稱是互聯網教育科技領網域獨角獸企業,強調全網聽課人次超 3.5 億。
但在黑貓平台上,從去年 6 月至今,舉報望樹課堂誘導老人、要求退款的内容有近 10 條,要求退款的金額從 3000 元到萬元。多位投訴者稱,該平台針對六七十歲以上的老年群體,忽悠老人購買課程,提供的服務與宣傳不符等。
佳佳告訴《豹變》,機構承諾每錄制一條朗讀音頻可返現 50 元,其實返還的是虛拟貨币,根本無法提現,還存在讓老人多次繳費的情況。為了追回萬元學費,佳佳正在找律師咨詢。她提到,這筆錢是媽媽用養老金支付的,為了謹防被騙,已經将媽媽接到濟州島一起生活。
據觀察,相關教育機構拉攏老年學員的第一步,便是講師的自我包裝。在《豹變》與某 AI 訓練營的溝通中,一位自稱 2024 年投身 AI 創業的 00 後講師,從業一年已經獲得全網 10 萬 + 粉絲,不僅創辦了兩家 AI 公司,每月副業收入也接近六位數。他提供的 AI 教程,從 0 基礎 AI 繪畫、跨境電商到自媒體副業變現,一應俱全。
此外,贈送免費課程、提供一對一教學,承諾課後接單都是常見的售前操作。楊揚告訴《豹變》,她的媽媽剛進群時,老師主動提出為其單獨開設 1 個半小時的基礎課,其實整節課程都在講述學員月入過萬、賬号抽成等案例,為接下來的收費做鋪墊。
事實上,當學員完成付費,内容摻水、售後不當、資質無從考證等問題都會逐一暴露。佳佳告訴《豹變》,繳費後學員很難聯系到老師,而且每周只有一節直播課,其他課程都為錄播。承諾中的一對一服務也形同虛設,一旦涉及退款事宜,立即被導師拉黑。
黃旭在發現家人被騙後,終于在 315 之前追回了全額學費。她的媽媽在偶然刷到 AI 教學的短視頻後,被銷售老師引導入群,學習 AI 文生圖課程。這家北京的學習機構,10 節線上課程收費 2680 元。黃旭告訴《豹變》,大部分課程内容都很水,根本無需付費。
此外,該機構在繳費一周之後仍無法提供發票,還要求學員籤約抽成合同,提供身份證号、銀行卡号等個人信息。發覺事情不對後,王旭在多次警告舉報後,最終拿回了退款。
拿回退款的黃旭已經屬于幸運兒。打開黑貓投訴,與 "AI 課程 " 相關的投訴高達 4168 條。其中,虛假宣傳、付費後課程取消、不予退款等狀況諸多。這表明,針對老年人群體的此類騙局不僅普遍,而且維權困難重重。
三、3 元視頻撬動萬元學費?
" 為人父母真的太不容易了。" 在短視頻中,一位戴銀框眼鏡、外表職業幹練的男士,正娓娓道來關于智慧老人的故事。然而,從虛化的金色背景、略顯僵硬的肢體動作中不難看出,這實際上是一段數字人視頻。
類似的數字人賬号正在短視頻平台上批量誕生。他們大多講述養生、情感或養老話題,不乏獲贊十萬加的高流量内容。查看主頁,這些賬号可能挂有正在售賣的產品,或在簡介中暗藏聯系方式。
仔細觀察這類賬号的評論區,鮮花、比心等表情符号頻繁出現,而互動的用户大多是中老年人。
一家數字人視頻制作培訓機構告訴《豹變》,中老年人對 AI 視頻的要求較低,更容易接受制作簡單的數字人視頻,是這類視頻的主要閱聽人。再加上視頻号起步較晚、中老年閱聽人占比高,使得這類賬号在視頻号上的轉化更高,變現機會更大。
目前,上述機構運營的大多數賬号都集中在視頻号上,并且涵蓋了養生、情感、綠植、書籍、生肖等中老年群體感興趣的主題。
在電商平台,以數字人為關鍵詞搜索,有多家外包公司,服務價格從百元到千元不等。某外包公司告訴《豹變》,他們會根據客户需求搭建數字人形象,可高度還原真人形象和聲音,提供 AI 數字人代做、虛拟主播生成等托管服務。在客户提供人物原型和文案的情況下,這家公司制作一個 60 秒的數字人短視頻,僅收費 135 元。
另一家公司則以 298 元的價格提供 100 個 30 秒的數字人視頻制作服務,相當于每條視頻僅需 2.98 元,按照每日更新的速度,足夠使用三個月。
盡管每條視頻的制作成本低至 2.98 元,但在一位業内人士看來,這個價格 " 挺貴的 "。該業内人士稱,一個數字人賬号從内容生成、AI 制作到選品分傭,都可以流水線制作。在内容端,文案、數字人制作、配音都可以免費在同一個 APP 内完成,最快 3 分鍾制作出成品。在運營端口,只需按照固定頻次發布内容,觸達目标閱聽人後,有相關機構提供一件代發選品,或引流賣課等服務。
這種低成本數字人視頻背後是一筆收益頗豐的生意。以某數字人賬号為例,最高一條視頻點贊、轉發、收藏均破 10 萬,評論達 2.7 萬。前面提到的佳佳媽媽正是通過該賬号,被引導購買萬元左右的課程。即便以 2000 元 AI 培訓費計算,單次收費也能覆蓋制作超過 600 條數字人視頻的成本。
随着平台上活躍的數字人視頻數量增加,各大平台也開始加強對這類内容的管理。去年 10 月 25 日 ,《抖音嚴厲打擊利用 AI 騙取老年人互動的治理公告》稱有賬号生成虛拟形象,引誘老年人點贊、關注甚至導流獲利,将進行嚴厲處置。同期,《視頻号櫥窗達人 " 發布低質量内容 " 實施細則》新規指出,虛拟人代播軟體等或受到違規處理。
當下," 全民 AI" 的趨勢愈發明顯,無論線上還是線下中," 算命 "" 炒股 " 等披着 AI 外衣的各種套路層出不窮。站在技術革新的風口下,無論年輕人或銀發族,都應保持警惕,以免陷入不必要的風險之中。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物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