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老年人發病率處于較高數位,如何選擇合适疫苗實現有效預防?,歡迎閲讀。
人口老齡化是當前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也将是今後較長一個時期的基本國情。據國家衞生健康委預計,到 2035 年左右,我國 60 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 4 億,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而與此同時,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卻令人擔憂。
感染性疾病給老年人帶來了較大的痛苦,而患病後的後遺症更是嚴重影響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不過,面對流感、肺炎、帶狀疱疹等老年人常見感染性疾病我們也并非束手無策,接種疫苗就是預防這類疾病最經濟有效的手段。然而,仍有部分人對接種疫苗十分猶豫,認為自己未必會感染疾病,沒必要浪費錢财去接種;或是自己本身有基礎病,擔心接種疫苗會產生不良反應。
老年人在接種疫苗前應該做好哪些準備?又該如何選擇适合自己的疫苗?據國家衞生健康委初步預計,到 2035 年左右,我國 60 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 4 億人次,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事關國家發展全局和億萬人民福祉,如何讓老人家擁有一個幸福、舒适的晚年生活,就必須解決上述問題,致力提高老年人疫苗接種率。
接種疫苗有必要嗎?
當前能夠獲得對這類傳染性疾病免疫力的辦法主要有兩種,一是自然感染,二是接種疫苗。顯然前者的風險很大,所以接種疫苗就成為了預防疾病經濟有效的手段。2010 年至 2018 年期間,麻疹疫苗預計共避免了 2300 多萬人的死亡。而在古代駭人聽聞的天花,如今也已經通過疫苗成功消滅。
疫苗的原理就是用細菌或病毒,或是它們其中的部分片段作為原料,經過人工減毒、滅活或者通過基因工程的方法制備而成。在接種後,人體的免疫反應會被刺激從而記住這一病原體,當下次再遇到時,就會迅速產生免疫應答。目前能夠用疫苗預防的疾病達到 20 多種,并且随着生物技術的發展,這一數字還将繼續擴大。
預防接種目前已經被世界各個國家的政府作為優先的公共衞生服務項目。不過,大部分人對于疫苗接種的認知仍停留在兒童時期的免疫規劃。新冠疫苗出現之前,疫苗在國内成人中的接種率非常低。以流感疫苗為例,在 2021-2022 年流感流行季,流感疫苗接種率僅 2.46%。作為對比,美國 2021-2022 年流感疫苗接種率約為 51.4%,加拿大 2021-2022 年流感疫苗接種率約為 39%。
這與對疫苗價值認知的不足有關。近日,在由南方财經全媒體集團、21 世紀經濟報道主辦的 " 疫苗科普知識交流會 " 上,中山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流行病學系副教授張定梅介紹,一般來説疫苗首先從兩個角度評價,一是安全性,二是有效性。" 前者要确保疫苗本身不會引起傳染病的流行,不能有毒副作用,當然出現一些輕微的不良反應是正常現象。"
而有效性要看抗體水平和 T 細胞免疫反應,在所有人群接種後,有多少人能產生免疫應答,能持續多長時間,還要看接種後發病率的變化,能夠減少多少人的發病,保護率是多少,這是效果評價;再者要看疫苗接種後的效益,接種疫苗後減少了多少人的死亡,或者説因為減少疾病的發生而減少了多少的醫療花費,即效益評價;另外要評價接種疫苗後,對生活質量的改善程度,這是效用評價。
對于本就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來説,通過預防接種來提升自身保護就更為重要。在流感、肺炎、帶狀疱疹等疾病風險大大增加的當下,如果老年人在慢性疾病症狀嚴重時再罹患感染性疾病,将會嚴重影響身體狀态,甚至導致死亡。
如此,加強免疫接種成為各方聚焦的重點,為此政府也出台了系列利好政策,如《醫藥工業發展規劃指南》、《" 十三五 " 衞生與健康規劃》以及健康中國戰略,旨在提升老年人的疫苗接種率,并推動疫苗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如何選擇适合老年人接種的疫苗?
但由于老年人體質的特殊性,接種前後存在一些注意事項,該如何選擇适合自身的疫苗也成為了讓老年人本身及其子女頭疼的一大問題。
當前市面上的疫苗的主要類型包括傳統的減毒活疫苗、滅活疫苗,兩類疫苗技術較為成熟,然而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技術的不斷發展,多種新型疫苗相繼問世,比如多糖結合蛋白疫苗、重組亞部門蛋白疫苗,這些創新技術也被逐步應用在老年可以接種的疫苗當中,如 13 價 /23 價肺炎疫苗、帶狀疱疹疫苗等。
分技術路線來看,減毒活疫苗是将細菌、病毒等病原體減毒後,仍保留其抗原性的一類疫苗。
重組亞部門蛋白疫苗主要是通過基因工程的方法,将病原體特異蛋白基因整合到合适的表達系統如大廠埃希菌原核表達系統、酵母、昆蟲細胞和哺乳動物細胞等真核表達系統,通過體外大量培養表達病原體蛋白,再經純化制備而成。
廣東省預防醫學會疾病控制首席專家、原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醫師鄭慧貞指出,實際上,所有的疫苗接種以後都可能會產生不良反應,常見的症狀有紅腫熱痛、全身發熱、乏力、食欲下降等,這些症狀不用經過特殊處理 2-3 天後就能夠消失。比較嚴重的是症狀是過敏性休克,這種情況只有在患者對疫苗中所含有的某種成分或者輔料過敏時才會出現。
因此,鄭慧貞建議,在接種疫苗前可以先了解一下不同疫苗中的成分,如實提供自己的健康狀況,減少產生不良反應的風險。
還有臨床專家指出,有些患者混淆了安全性和不良反應的概念。不少人在接種完疫苗後出現了發燒等不良反應,就覺得疫苗不安全,這其實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通常,不良反應可以理解為人體對注射的疫苗產生了免疫反應,嚴重程度與個人體質有關,而安全性則與人體本身無關。并且大多數不良反應都十分輕微,超敏反應等嚴重症狀的發生概率非常低,僅在十萬分之一或者百萬分之一。
關于如何選擇适合老年人接種的疫苗的問題,除了鄭慧貞所提到的在接種前應該了解疫苗的成分,如實提供健康狀況。張定梅建議,可以從接種時間和患者本身的慢性病情況來考慮。如果患者是過敏性體質或是處于發熱、急性感染期,就盡量不要在這段時間接種。
對于有高血壓、糖尿病、腫瘤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來説,張定梅建議,要避開疾病的發作期。免疫力低下人群免疫系統的承受能力更低,無法接種部分減毒活疫苗,所以在選擇疫苗時需要慎重,在接種前應聽取醫務工作人員的建議。
" 一些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損的人群,比如 HIV 患者、銀屑病患者、經歷過器官移植的患者等,這些情況都是禁用減毒活疫苗的。" 張定梅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