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持牌消費金融公司2024業績:4家營收超百億,三巨頭業務有一共同點,歡迎閲讀。
近期,持牌消費金融公司 2024 年業績陸續出爐。
「一只互金鵝」整理了大部分已經披露業績的公司信息。主要包括總資產規模,以及部分營收和淨利潤。試圖從這些數據中透視持牌機構梯隊分化态勢,以及行業競争格局。
業績分化明顯的持牌消金市場
從上述表格來看,持牌消費金融市場,業績兩極分化極為嚴重。
(一)營收:
31 家公司中,僅有 4 家營收超百億——螞蟻消費金融、招聯消費金融、馬上消費金融、興業消費金融。
興業消費金融 2024 年營收同比 2023 年下降超 10%。如果繼續這一趨勢,2025 年或将跌出營收百億之列。
(二)淨利潤:
淨利潤超 10 億的僅有——螞蟻、招聯、馬上這三家。
多數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淨利潤僅幾個億,甚至還有 3 家淨利潤僅有幾千萬——比如:中銀消費金融、建信消費金融、陽光消費金融。
(三)資產規模:
如果看總資產規模,千億規模以上的僅有兩家——螞蟻和招聯。
營收和淨利潤都表現不錯的馬上消費金融資產規模僅有 655.6 億元,相較于 2023 年下降 8%。但這只是表内資產。
行業周知,該公司最近幾年開放平台業務表現極為亮眼。多數市場人士表示,其表外開放平台規模不小,表内外相加早已經超千億。
比較尴尬的是,還有不少消費金融公司開業數年,資產規模不到 200 億。比如北銀消費金融、湖北消費金融。
陽光消費金融和建信消費金融成立時間較短,總資產規模分别僅有 97.83 億元、125.74 億元。
200 億 -500 億資產規模的消費金融公司占多數。
綜合來看,資產規模在 300 億 -700 億之間,且保持上升趨勢的的幾家消費金融公司實際上都可以看作有潛力的黑馬。
比如——寧銀消費金融、杭銀消費金融、南銀消費金融、蘇銀凱基消費金融、中原消費金融、中郵消費金融。
中銀消費金融資產規模雖有 791.51 億,同比 2023 年增長 6.53%,但 2024 年的淨利潤僅有 4500 萬,相較于 2023 年的 5.37 億元下降了 90%。屬實已經失去曾經的老牌王者風範。
值得一提的是,受到相關監管規定,消費金融公司的資產規模與其注冊資本挂鈎。
根據《消費金融公司管理辦法》要求,消費金融公司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 10%,對應杠杆倍數上限為 10 倍。所以有些消費金融公司資產規模難以擴大,也是因為增資還未到位。
綜合各家的資產規模、營收和淨利潤來看,真正算頭部的消費金融公司當屬——螞蟻消費金融、招聯消費金融、馬上消費金融。
頭部消金公司一個業務共同點
縱觀三家頭部消費金融公司,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主打互聯網模式的消費金融公司。
我們來看這三家公司的主要業務:
螞蟻消費金融:
其產品幾乎不用再過多介紹,主要是大眾熟知的花呗、借呗產品。
據該公司官網顯示,兩個產品最高額度均為 20 萬元。
花呗:
有最長 41 天免息期;支持 3/6/9/12/24 期等期限還款;年化利率(單利)免息至 24%。相關授信額度在淘寶、天貓、線下商户等場景進行購物消費。
借呗:
支持支持 3/6/9/12 期等還款期限,年化利率(單利)5.475% 至 24%。額度可循環使用,純信用無擔保。用户可提現 " 借呗 " 額度至客户綁定銀行卡賬户,支持随借随還,按日計息。
據螞蟻消費金融 2023 年 ESG 報告透露:螞蟻消金與 61 家金融機構聯營合作,也就是説,螞蟻消費金融和這些金融機構以 " 聯合貸 " 的形式向用户提供服務。
站在消費金融行業來看,背靠支付寶 APP,以及包括淘天在内的廣闊線上、線下場景。花呗、借呗早已經成為各金融機構争相期望合作的主流產品。
招聯消費金融:
過去「一只互金鵝」文章已經介紹過其主要業務及獲客模式。
同樣兩大產品體系——好期貸、信用付,類似于上面螞蟻消費金融的借呗、花呗。
(一)「好期貸」主要在招聯消費金融 APP、微信公眾号以及各類合作方的線上渠道進行申請。
「好期貸」又分為:
(1)信用貸:針對普通和優質客群,額度有效期 3 年;
(2)白領貸:針對白領客群,額度有效期 3 年;
(3)大期貸:針對優質客户臨時周轉需求,額度有效期 1 個月;
(二)「信用付」也有最長 40 天免息和最長 36 期分期的服務。主要在招聯金融自有電商平台以及合作商户消費場景中申請使用。
「信用付」又分為:
(1)大額專項貸款:有教育貸、美容貸、裝修貸等,與場景結合;
(2)通用消費貸款:無場景區分的通用消費額度,目前主要在招聯商城和招聯 " 分期花 " 進行使用。招聯 " 分期花 " 主要是一款虛拟信用卡產品,與銀行二類户合作,打通微信、支付寶、銀聯閃付等交易渠道。
(3)其他通用消費貸:合作螞蟻花呗、抖音月付等產品。
據其 2023 年末的數據,「好期貸」餘額占比 59.53%;「信用付」則占 40.47%。「好期貸」中,以 " 信用貸 " 產品為主,占 " 好期貸 " 的比重超 99%。
馬上消費金融:
主要貸款產品為一款 " 循環額度產品 "「安逸花」。平均貸款金額為 2000~3000 元,部分優質客户可達到 10000~20000 元。
馬上消費金融該自營產品分:
(1)自主獲客渠道:自有 APP、小程式、公眾号、服務号等,以及通過與外部流量平台合作來自主獲客,比如在騰訊、頭條、蘋果、安卓、百度、快手等相關互聯網平台通過信息流投放的方式獲得自營客户;
(2)合作場景平台獲客:聯合第三方平台如百度、京東等,利用其數據流量優勢對客户進行風險評估,實現跨業合作優勢互補。
不得不提的馬上消費金融的另一業務——開放平台業務。
馬上消費金融相關評級資料顯示,該業務與商業銀行從資產端共享客户,在風控端聯合審批,貸後客服及催收共同管理,在實現一定貸款利息收入之外,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快速上升。
截至 2024 年 6 月末,馬上消費金融與 80 餘家金融機構開展合作,開放平台業務累計放款 6333.67 億。
而在 2023 年年 6 月末,這兩個數據分别是:60 家、4473.53 億。
也就是一年時間新增了 20 家合作金融機構,新增放款 1860 億。
不難發現,主打互聯網運營模式的三家頭部消費金融公司,其實各家優勢各不同,經過多年的運營,已經走出自己的成熟生存之道。也成為了其他同業機構争相合作的對象。
看到這裏,也有很多從業者疑惑——為什麼螞蟻消費金融的資產規模遠超招聯和馬上,但他們三家的營收卻相差不大?
此處需要提及的是,螞蟻消費金融核心產品「花呗」其實有别于其他消費金融公司的主要產品——「花呗」是一款類信用卡產品。
據公開資料顯示,「花呗」為用户提供最長 41 天免息期。
也是其 2023 年 ESG 報告裏提到的,約 75% 的消費者使用花呗未支付過利息費用。
或許,這就是為什麼螞蟻消費金融的總資產規模超招聯和馬上消費金融一千多億,但其營收 152 億和馬上的 151 億基本持平,甚至不如招聯的 173 億。
畢竟,螞蟻消費金融并未從大量用户身上賺到 " 利息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