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剛上線就火爆全網,網飛這次赢麻了,歡迎閲讀。
眾所周知,日本動漫真人化是一個大坑。
能拿得出手的沒有幾部。
廉價的質感,魔改的劇情,撲街之作一部接一部。
説實話,魚叔至今還沒有從真人版《聖鬥士星矢》的陰影中完全走出來。
可即便如此,漫改的腳步卻從未停下。
近幾年反而愈演愈烈。
尤其是網飛。
接連宣布要将兩部經典日漫 IP《海賊王》與《幽遊白書》真人化。
看到此消息的魚叔,心情復雜到難以言表。
就在幾天前,真人版《海賊王》上線。
令人意外的是,這次網飛的漫改居然沒有翻車。
一上線就收獲 imdb8.6的高分,豆瓣的7.8分在一眾漫改中也算是佼佼者了。
還在 84 個地區網飛平台播放量排名第一。
作為一直追更漫畫的粉絲,魚叔也很好奇這部真人版到底效果如何。
所以上線之後,我就迫不及待一口氣看完八集。
你别説,這次還真有點意思——
《海賊王》真人版
One Piece
3 年前,網飛正式宣布真人化《海賊王》時,很多人是拒絕的。
不約!
别毀童年行不行?!
為何會引起如此反應,原因很簡單,就是害怕。
要知道,《海賊王》可不是一般的 IP。
自 1997 年漫畫開始連載至今,《海賊王》的粉絲在全球範圍内已經超過 5 億。
就在去年,漫畫的全球銷量以 5 億 100 萬本的數字打敗了蟬聯第一多年的《X 戰警》系列。
到了今年依舊穩坐第一。
《海賊王》動畫的全球總播放量也超過了 250 億次。
這一個個天文數字都在表明:
《海賊王》是世界影響力最大的漫畫之一。
已經成為無數人心中的「聖典」。
奇幻異想,澎湃故事,有趣人物 …… 直接構建了人們對于熱血的定義。
不過。
漫畫再成功,不代表真人版就能立于不敗之地。
漫改的撲街率實在太高了。
尤其是由好萊塢來操刀的日漫,辣眼睛的魔改數都數不過來。
想想那部可怕的《七龍珠》,即便已經過去了 14 年,我依舊無法與其和解。
兩年前,網飛下手《星際牛仔》,
就已經大撲街。
一季播完,就決定腰斬。
種種「珠玉」在前,大家都害怕經典被毀。
萬萬沒想到,網飛這次打了個翻身仗。
真人版《海賊王》居然赢得了許多人的好評。
連一些專業媒體也做出了高分評價:
《好萊塢報道者》80 分好評:《海賊王真人版》相信角色們的青春活力,它提供的樂趣足以激發青少年和成年人内心的童真。
的确,單從制作層面而言,真人版的《海賊王》就已經算得上高水準了。
單集預算高達1800 萬美元(約 1.3 億人民币),是網飛有史以來制作成本最高的劇集之一。
剛一開場,就能看出原作中那些宏大的場景沒有敷衍了事。
制作團隊的水平也可謂是一流。
導演是馬克 · 約布斯特與蒂姆 · 索瑟姆。
前者參與執導了 9.3 分的《夜魔俠》第三季,在奇幻題材方面有着豐富的經驗。
後者參與制作了《豪斯醫生》《良醫》等高分美劇。
但,最主要的一點還在于——
原作者尾田榮一郎親自參與編劇 / 監制,在最大程度上保持原汁原味。
路飛飾演者與尾田榮一郎會面
漫改真人化最重要的一點是什麼?
那就是人物。
網飛這次的選角雖稱不上 100% 貼合動漫人物的形象,但基本符合大多數粉絲心中的想象。
尤其是一些反派,像是「小醜巴基」,實屬味道對了。
不僅如此,網飛還交出了英、日兩種語言的選擇。
其中日語配音,是讓動畫原版配音演員傾情獻聲。
一聽就是熟悉的味道。
各個細節都可以看出,這一次的真人版确實是花了心思的。
劇情方面,也沒有被魔改。
真人版第一季,主要講述了漫畫「東海」篇的内容。
為了尋找傳説中的「大秘寶」,成為海盜王,少年路飛出海,一點點組建自己的海盜團。
旅程中,結識了初代船員:索隆、娜美、烏索普、山治。
在經歷形形色色的挑戰後,五人開啓了前往「偉大航路」的傳奇之旅。
主線故事基本一致。
雖有改動,但并非「天上一筆,地下一筆」的離譜改編。
要説最大的變化,大概就是将卡普中将 ( 路飛爺爺 ) 與克比的戲份提前,加重了對克比的成長描繪。
而最讓粉絲們最驚喜的,便是原作名場面的還原。
許多場景幾乎按照原著 1:1 照搬。
娜美故鄉,全員集合,讨伐惡龍一夥。
索隆向鷹眼發起挑戰,動作和分鏡都很相似。
網友做的對比視頻
還有最後路飛五人舉行出航儀式的場景。
可以説直接點燃了原著黨的熱血激情。
對于粉絲而言,只要用心還原人物形象和名場面,就能調動起情懷的加分。
這也是《海賊王真人版》能夠在一眾漫改中脱穎而出的原因。
但,并不代表這部劇就足夠的優秀。
實際上,真人版的缺點與它的優點一樣明顯。
首先就是劇情與人物方面。
一直以來,《海賊王》最打動人的兩點就是:
有血有肉的人物,與熱情浪漫的情感内核。
而這都得益于扎實的鋪墊與叙事。
如前所説,真人版基本保留了主線劇情和關鍵性的名場面。
但礙于篇幅的限制,還是删減了許多細節,從而導致節奏較快,情感關系的刻畫不夠充足。
比如,路飛與索隆、娜美的相遇,就有較大的調整。
原著中,索隆與娜美先後出場,逐個鋪墊。
而劇中,兩人則幾乎是同一時間出現,并很快和路飛形成合作關系。
過快的節奏,讓人物關系的構建有些薄弱。
從而使得情感的認同,也有些倉促。
海上餐廳的故事,也有比較大的删減。
有一場重要的戰鬥,是主角團與東海規模最大的克裏克海賊團的對決。
通過這場打鬥,很好地展現了主角團之一山治的能力和性格特點。
也讓路飛充分展示了其超強實力和個人魅力,使得山治的加入很具有説服力。
但是在劇中,這段戰鬥被整個拿掉。
這也導致了山治加入路飛一夥的動機,很是牽強。
另外,《海賊王》漫畫中,每個人物的回憶故事都算得上是淚點。
像是索隆與兒時玩伴的約定,還有烏索普與母親的故事。
每一個故事中的人物都被勾勒的有血有肉。
讓讀者很容易就共情他們的内心世界與夢想追求。
而劇集則有所側重。
除了路飛,只有娜美和山治的故事足夠完整。
索隆與烏索普的故事則更偏向交代身份的功能性。
這樣做,直接削弱了人物情感力度與整個故事情緒内核,頗為遺憾。
其次是動作場面。
《海賊王》裏有着各種奇異功能的人種。
還有着像路飛的橡膠變形、小醜巴基的「四分五裂」等惡魔果實能力。
這種異想天開的設定,也使得打鬥場面更加精彩有趣。
可這些設定一旦有真人演繹,就會受到包括技術、表演等因素的限制。
就像路飛與魚人的大戰。
路飛的橡膠特效,在打鬥中有明顯的「塑料感」。
即便是普通的劍客對打,也有落差。
索隆的設定是三刀流,在現實中就幾乎不可能實現。
按理來説,飾演索隆的新田真劍佑刀法并不差。
畢竟是在《浪客劍心》中「真槍實彈」打過的人。
但在真人版《海賊王》中,就顯得有些僵硬了。
顯然,要很好地還原漫畫中眼花缭亂的打鬥場面,目前的投資成本還遠遠不夠。
當然,比起其他同類漫改,這次網飛确實足夠用心。
真人版《海賊王》中存在的缺點,其實是漫改真人化作品中一直存在的問題。
尤其是在奇幻熱血這一類型中格外明顯。
一方面,這類作品之所能夠廣受好評,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其中天馬星空的想象。
但真人版因為條件所限,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消減了想象的比例。
可是,沒了這些,《海賊王》熱血的部分好像就只能靠人物的大喊大嚷來展現。
問題是:
當二次元人物大喊大哭的時候,觀眾不會覺得奇怪。
可是換成真人,尴尬的感覺就會不請自來。
就像魚叔喜歡的另一奇幻動漫《JOJO 的奇妙冒險》。
這部漫畫因為特立獨行的畫風和标新立異的故事,在二次元世界有着自己不可撼動地位。
可一旦被真人化後,從人物到畫面再到台詞,都讓人尴尬癌爆發,讓人不忍直視。
另一方面,則是針對好萊塢真人化日漫而言:
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到底還是會產生效果偏差。
好萊塢的創作團隊,説到底還是很難理解日本動漫中的那些核心表達與文化背景。
雖説《海賊王》是發生在一個架空的世界觀中,且海賊文化與人物設定皆明顯借鑑了西方元素。
但整體的叙事風格、情感主題還是非常日式的。
例如中二的單細胞主角,熱血的王道叙事,和内斂的感情表達。
像是烏索普與可雅二人之間的感情。
比起被明确被定義的愛情或友情而言,魚叔更偏向一種無法用語言準确描繪的感情。
二人可稱得上是一種建立在絕境中,相互扶持下而產生的一種靈魂牽絆。
究竟要如何去定義,全靠觀眾自己的體會。
可是真人版劇中,卻硬生生地添了一個吻。
直接将兩人感情釘死在一種可能之中。
説白了,網飛還是在用明顯的美式叙事,打造日式少年熱血故事。
最終呈現結果,就像看日語版那樣,永遠對不上的嘴型,讓人坐立難安。
其實,魚叔一直覺得,像是《海賊王》這樣的漫畫,完全沒有真人化的必要。
可為什麼當下還有那麼多動漫 IP 被改編呢?
無外乎創作能力的下降。
而且,何止是日漫呢?
縱觀當下全球影視市場,改編作品的數量已經占據整個市場的大半部分。
編劇的原創能力越來越差。
可即便是改編,也編不好。
上一部可以稱得上精彩的日式漫改作品,還是老生常談的《浪客劍心》。
好萊塢那邊,則是《明日邊緣》。
這部電影既保留了原作有趣的故事設定,又将日漫的中二風格完美轉化成美式情感内核。
然而這已經是 9 年前的作品了。
行文至此,魚叔心頭不禁湧上一股復雜的情緒:
雖然這次真人版《海賊王》獲得了成功。
但總有一種矮子裏頭拔将軍的意思。
觀眾在不知不覺地情況下,已經妥協到一種底線範圍。
真正的好故事,何時才能揚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