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Sora突然被泄露,OpenAI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歡迎閲讀。
在沉寂了大半年之後,OpenAI 的視頻模型 Sora 近日突然搞了個大新聞。就在 11 月 27 日凌晨,AI 模型社區 Hugging Face 上突然出現了一個文生視頻項目,它就是 Sora 模型的 API 試用接口。在短短三小時的時間裏,有一大批用户使用該 API 生成了 5-10 秒的 DEMO。
事實上,此次被曝光的 Sora 與今年 2 月 16 日 OpenAI 方面公布的 Sora 并不是一回事,盡管 OpenAI 在此次泄露發生的 3 小時後就關閉了所有藝術家的 API 權限,但好事的網友已經基于該 API 生成了 87 個片段、并對外公布。根據海外社交平台上相關用户公布的解包信息,此次泄露的是蒸餾過的 Turbo 模型,在光照、對比度、陰影效果、構圖、文本語義還原等方面表現出色,正好也對應了此前消息人士關于 OpenAI 正在訓練新版 Sora 的爆料。
不同于當年 Meta 的開源模型 LLama 被泄露被外界認為是有意為之,一直被 OpenAI 捂得嚴嚴實實的 Sora 此次偷跑,是真的有 " 内鬼 "。自稱為 "Sora PR Puppets" 的藝術家們在 Hugging Face 上發文控訴 OpenAI,并列出了多個開源視頻模型作為 Sora 的替代品,其中就包括國内智譜 AI 的 CogVideoX。
Sora PR Puppets 在相關文章中表示," 藝術家不是你們的免費研發人員,我們不是你們的免費漏洞測試員、公關傀儡、訓練數據、驗證工具 ",以及 " 每個作品在分享前都需要經過 OpenAI 團隊的審批。這個早期訪問計劃似乎與其説是關于創意表達和評論,不如説是關于公關和廣告。"
在這篇檄文中還有一個令人玩味的表達," 每個輸出在分享之前都需要得到 OpenAI 團隊的批準 ",這也就意味着從始至終 OpenAI 方面都在控制、并引導外界對于 Sora 的認知。如此一來,當初火出圈的 Sora 短片《氣球人》中出現視頻畫面并非 100% 由 AI 生成,其中有大量視覺效果需要人類後期實現的現象也就能得到解釋了,因為《氣球人》就是是一個 " 廣告片 "。
對于 Sora PR Puppets 的讨伐,OpenAI 的回應則要顯得寡淡得多。他們表示," 我們很高興為這些藝術家提供免費訪問權限,并将繼續通過贈款、活動和其他計劃為他們提供支持。"
那麼問題就來了,Sora PR Puppets 的行為必然違反了保密協定中的某些條款,但 OpenAI 居然沒有進行追究,顯然這并不正常。
Sora PR Puppets 泄露 Sora 模型的做法,顯然與 200 多年前英國工人以破壞機器為手段的 " 盧德運動 " 完全不同。後者是第一個工業革命時期,工人抗議機械化所帶來的失業,而參與 Sora 測試的藝術家并不反對用 AI 來作為藝術工具,他們反而是 OpenAI 的支持者。
而 OpenAI 方面退讓的原因也很簡單,Sora PR Puppets 檄文中曝光的行為極大損害了公司的聲譽,以至于他們不得不進行冷處理。對于大多數網友而言," 封閉測試 "、" 灰度測試 "、" 公測 " 等詞匯顯然并不陌生,為了測試自家的產品,許多互聯網廠商往往會招募部分目标用户來進行相關測試。
互聯網廠商小範圍測試產品很正常,不正常的是 OpenAI。根據相關爆料顯示,OpenAI 為了測試 Sora 招募了一支 300 人的藝術家團隊,在招募時他們被告知可以作為早期測試者、紅隊成員和創意合作夥伴。然而在實操過程中,創意合作變成了廣告宣傳,藝術家們創作的作品要通過 " 比稿 " 才能被 OpenAI 選中。
換而言之,在參與 Sora PR Puppets 的藝術家看來,他們不是 OpenAI 的創意合作夥伴,反而變成了 " 廣告導演 ",後者在忽悠他們。從某種意義上來説,OpenAI 這一招更像是學習了遊戲廠商的 " 先進經驗 "。曾幾何時,在遊戲圈裏," 内測 " 真的是遊戲廠商招募核心玩家測試遊戲是否有 BUG 的活動,但随着當年騰訊在《劍靈》上的操作,内測這件事也被玩壞了。
《劍靈》算得上是國内遊戲史上最受期待的一款網遊,從确定将推出國服的那一天起到公測用了 2 年時間,國服首測時一個激活碼甚至能在淘寶上被炒到 9000 元,以至于在這段時間裏,《劍靈》一直都是各大遊戲網站新遊期待榜的 NO.1。有了騰訊的 " 珠玉在前 ",遊戲廠商和互聯網公司發現,原來 " 内測 " 也可以有營售價值,例如此前在疫情期間一碼難求的 Clubhouse 就是典型。
顯而易見,OpenAI 不僅要拿參與 Sora 測試的藝術家的創意,還将他們當作了 " 人肉廣告牌 "。但同樣都是面對科技與人文交融的挑戰,OpenAI 方面或許真的應該學學蘋果。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