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一家外資PE的三十歲生日會,歡迎閲讀。
文|任倩
昨天(2 月 28 日),華平投資在上海舉行了一場慶典,請來了它的合作夥伴與商界朋友,共同慶祝華平在中國的三十歲生日。
這是自 2023 年底華平中國人員調整後的首次公開活動。從通稿與現場出席人員看,至少釋放出三層信息——
首先是核心管理層的變遷。
現場除了華平投資主席 Timothy F. Geithner,地位最高的當屬華平全球首席執行官紀傑(Chip Kaye)和華平投資全球總裁潘建(Jeffrey Perlman)。後兩位與中國頗有淵源:紀傑 1986 年加入華平,1994 年親自在香港開拓和建立了華平中國業務;而潘建 15 年前在中國開啓亞洲職業生涯,原任華平投資東南亞、亞太地產投資總裁,2023 年 7 月獲得晉升。
這合乎這一輪華平中國組織調整後的情形。此前魏臻的卸任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華平要将亞洲私募股權投資業務整合到統一的管理架構之下,以保持與美洲和歐洲領導架構的一致性。" 華平中國 " 的簡稱應該理解為 " 華平投資在中國 "。但潘建而後的發言有一句表态:" 中國仍然是華平投資全球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 "。
此前被委任為華平投資中國私募股權投資聯席總裁的方敏和周朗,并未出現在官方新聞稿中。
另外一位值得一提的人,是去年底剛剛晉升的亞洲私募股權投資總裁 Vishal Mahadevia,此前擔任華平投資全球金融服務聯席總裁、印度總裁。但他也未出現在通稿中。
其二是投資方向的局部調整。
新聞稿重點提及了三大行業:金融服務、不動產和醫療健康,前兩個正是 Vishal 和潘建長袖善舞的領網域,而醫療健康是華平在中國持續投資最久的行業之一(足足 20 年)。但對于此前布局的消費及互聯網、工業科技等領網域鮮有提及。
其三是持續的本土化進階。
華平中國,歷來被認為是外資基金在中國本土化做得最好者之一。三十年生日會之前,華平投資主席 Timothy F. Geithner 就和上海市市長龔正會面,并稱 " 盡管當前面臨着新的挑戰,但我們堅信中國充滿了投資機遇,堅定看好中國,對中國的承諾不會改變。" 而後的慶典現場,上海市副市長陳宇劍也有出席發言。
入華以來,中國和東南亞市場一直是華平投資的關鍵之地。截至目前,華平在全球管理超過 830 億美元的資產,其中中國和東南亞占比 1/3。
2023 年,華平中國還與無錫宜興市籌建第一支規模 30 億元的人民币基金,專注于中國市場泛醫療健康領網域的投資機會。近年來新投資項目包括微領地、中歐基金、和睦家、珍視明等。
過去 5 年,中國資本的秩序一直在快速重塑中。2019 年 1 月,華平在其入華 25 年之際,首次在中國召開全球合夥人會議。作為其時的華平中國區兩位聯席總裁,魏臻與程章倫在上海辦公室迎接了華平全球 70 多位合夥人,場面盛大。5 個月後,華平投資完成 45 億美元募資新聞爆出。這支 " 中國二号基金 " 與華平全球基金一起以 5:5 的比例共出資 90 億美元,成為當時全球專注中國的最大私募股權投資資金池之一。
" 這是華平中國史上最好的一年。" 魏臻當時説。
華平的處境,也是眼下美元基金的生存實況。最近幾年,諸如 Coatue、老虎環球等美元基金在中國的投資幾乎停擺。2022 年延宕至今的裁員、人事調整不絕于耳,投資人相繼離開。這一定程度上源于美元投資方向的收窄,相比更中國本土的機會,美元投資的機會如今幾乎只剩:AI、新能源、生物醫藥,以及全球化。
當然也有外資機構在加碼中國。2023 年 12 月,黑石在上海的辦公室進一步擴充,其在中基協完成注冊登記的 " 黑石(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辦公室落地上海興業中心。穆巴達拉投資公司 2023 年 9 月在北京 CBD 落地辦公室,據悉目前穆巴達拉駐北京團隊約 10 人,負責中國的直接投資和基金投資。沙特公共投資基金(PIF)也計劃在中國内地增設辦公室。新加坡國有投資機構淡馬錫旗下的獨立全資子公司淡明資本,将除新加坡總部之外的唯一辦事處設在了上海靜安嘉裏中心,投資于大中華區高質量投資機會。
在華平中國 30 周年慶典現場,一條道喜花籃的賀詞寫道:" 再譜新章、揚帆遠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