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陶陶居後廚現老鼠“用餐”暴露母公司廣州酒家内控問題,歡迎閲讀。
10 月 30 日,一條 " 老鼠啃叉燒包 " 的視頻在社交媒體上流傳。據報道,該事件發生在廣州陶陶居酒家第十甫路總店(以下簡稱陶陶居)的後廚,且當時沒有工作人員在場。
對此,陶陶居回應稱,這是一起偶發事件,并表示已采取了多項措施,包括銷毀食品及容器、對工作間進行全面消殺、對違規操作員工進行停職處理等。同時,廣州市荔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依法對當事人涉嫌食品安全違法行為進行立案調查。
每經品牌價值研究院查詢陶陶 居 的 母 公 司 廣 州 酒 家(SH603043,股價 16.01 元,市值 91.06 億元)2023 年度 ESG 報告發現,公司全年共對 17 家餐飲門店進行食品安全風險檢測,未發生食品安全事故。而事實上,廣州酒家旗下的餐飲門店數量超 40 家,這也意味着,接受内部食安風險檢測的門店數量不到一半。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别向廣州酒家、上市公司董秘、證代發去采訪郵件,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致電公司董事會,亦未獲接聽。
陶陶居是廣州酒家旗下餐飲品牌,始創于 1880 年,至今已有 144 年歷史。圖為陶陶居在北京的一家門店。視覺中國圖
廣州酒家内控問題暴露
2024 年 10 月 30 日,有網友發布視頻爆料,廣州陶陶居酒家第十甫路總店的後廚有一只老鼠在籠屜旁啃食包子,且當時沒有員工在場。
對于此事,陶陶居方面表示,公司近年來一直致力于實施 " 明廚亮灶 " 政策,旨在提升顧客對餐廳後廚衞生的監督。在事件發生後,陶陶居已采取了多項措施,包括對食品及容器進行銷毀、引入專業消殺公司進行全面消毒,并對餐廳各個區網域進行仔細檢查。
公開資料顯示,陶陶居是廣州酒家旗下知名餐飲品牌,始創于光緒六年(1880 年),至今已有 144 年歷史。
盡管此次事件可能是偶發事件,但對該百年老店的品牌聲譽還是造成了一定影響。中央财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副院長施懿宸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品牌信譽的建立需要長期努力,一旦遭遇食安方面的事件,很難恢復消費者信任。
" 本次事件讓消費者或多或少對陶陶居的品牌價值產生質疑,公眾可能将這視為公司對食品安全态度不端正的反映。尤其是在消費者無法看到食品制作流程的情況下,品牌信譽幾乎完全依賴于其在安全和衞生方面的表現。" 施懿宸説," 目前,一些與陶陶居類似的茶餐廳,采用開放式廚房,一方面利于外界監督,另一方面也可以倒逼企業加強内控。"
值得一提的是,廣州酒家此前發布的 2023 年度 ESG 報告顯示,全年共對 17 家餐飲門店進行食品安全風險檢測,未發生食品安全事故。實際上,廣州酒家旗下的餐飲門店數量超 40 家,這説明公司餐飲門店接受内部食安風險檢測的數量不到一半。
而且,廣州酒家并未在 ESG 報告中詳細説明檢測項目驗收标準,外界無法從中了解到這些檢測行為是否有效。
專家建議優化投訴機制
在施懿宸看來,陶陶居的内控流程與供應鏈管理亟待加強。良好的内控流程應當包括嚴格的标準操作程式(SOP),涵蓋食品的采購、存儲和制作環節。
" 此次事件表明,陶陶居在這些方面存在明顯的不足,未能有效監控和管理食品安全。" 施懿宸説。
陶陶居方面回應媒體詢問時表示,事發時間約為 10 月 29 日晚上 8 時許。視頻畫面可見,當時後廚沒有工作人員值守,食品也沒有加蓋子。陶陶居描述稱 " 員工短暫離開時未對食品進行加蓋 ",并稱 " 第一時間修補了被老鼠咬破的通風管道 "。
廣州酒家 2023 年度 ESG 報告顯示,去年未有食品安全事故,并且全年沒有發生标籤問題引起的客户投訴。
但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搜索第三方消費者投訴平台 " 黑貓投訴 " 發現,在對于陶陶居的 100 條投訴中,不乏食品安全質量問題。
施懿宸認為,客户投訴是與公司互動的重要方式。除了通過這些第三方平台進行投訴,還有不少消費者的投訴往往因感到麻煩而選擇口頭方式,這種情況公司往往不會記錄,因此投訴為 0 的説法也值得商榷。
他建議,公司應推出更多形式的投訴渠道,并公布處理結果,保障售後和投訴的有效性。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