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蒙牛換帥,高飛能帶領蒙牛業績“高飛”嗎?,歡迎閲讀。
文 | 向善财經
3 月 26 日,蒙牛發了兩份公告,一份是 2023 年的年報,另一份是盧敏放升任副董事長,蒙牛元老級人物 77 号員工高飛接任總裁一職。
兩份公告看下來,透出的意味有些微妙。
首先從業績上看,蒙牛的财報并不好看。2023 年營收 986.24 億元同比增長 6.5%,淨利潤 48.09 億元同比下降 9.31%,營收利潤均低于外界預期。如果考慮到并表妙可藍多的影響,實際的增長表現可能更差一些。
二級市場對這份成績單顯然是不滿的。截至 3 月 27 日收盤,蒙牛乳業股價大跌 12.76%,收盤價 16.54 港元。
16.54 港元的股價是個什麼水平呢?是蒙牛自 2017 年 9 月底以來股價最低點。
2016 年 9 月,盧敏放任蒙牛集團總裁,彼時蒙牛股價為 13 港元,此後,蒙牛股價一路飙升,2021 年最高時衝到 52.6 港元,2024 年卸任之時,股價卻跌到 16 港元,蒙牛股價兜兜轉轉似乎又将回到當年的起點。
交出如此之差的一份成績單,蒙牛的管理層似乎很難給股東們一個合理解釋。此時盧敏放卸任總裁,升任董事長,多少也是給股東們一個交代。
盧敏放時期的蒙牛有過高光,也做出過成績,即便是這兩年業績不佳,但也算得上蒙牛職業經理人中頗有功勳的一位,任職蒙牛 8 年之後,在集團谷底時卸任,可能也會心有不甘,只是形勢比人強,過去蒙牛戰略上犯的錯總需要有人買單。
業績再怎麼糟糕,股價再怎麼跌,生意也得繼續做,牛奶也得接着賣,而對于虧了錢的投資人來説,看到管理層換人似乎也是一件好事兒,畢竟面對眼下困難,總需要有一些新的對策才行。
壓力最終還是給到了新任總裁高飛身上,高飛任下,蒙牛集團未來的方向在哪?利潤增長的空間在哪?才是市場所關心的重點。
接手盧敏放的經營窪地:高飛,該如何帶着蒙牛 " 高飛 "?
從高飛的履歷來看,1999 年就加入了蒙牛集團,從銷售及營銷部區網域經理、中心經理、銷售總經理、營銷總經理等崗位上一步一個腳印走了上來。2016 年高飛出任集團副總裁、常温事業部負責人。在蒙牛,高飛帶領團隊成功打造高端品牌 " 特侖蘇 ",開辟了中國高端奶制品市場。
作為 77 号員工,高飛是蒙牛的 " 元老 " 級員工,是蒙牛創業 " 打江山 " 到現在 " 守江山 " 的 " 肱股之臣 "。這樣的人在蒙牛更能服眾,更有改革的底氣。
就是盧敏放留給高飛的局面其實挺棘手的。
最核心的是利潤增長問題。
從這幾年财報變化來看,增速下滑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且不説當年提出的 " 雙千億 " 目标還沒完成,眼下瞅着 23 年 6.51% 的營收增速就挺讓人發愁,這還是考慮到妙可多并表的增速。
利潤方面的表現更是難看。
蒙牛 2023 年淨利潤 48.09 億元,同比下降了 9.3%。此前機構普遍預測在 50 億以上,例如,摩根大通預測是 53 億,安信國際證券預測的是 52.1 億。蒙牛的淨利潤表現,顯然比預期差了很多。
對比伊利來看,伊利 2016 年營收才 606.1 億,淨利潤就已經做到了 56.62 億,可見 23 年蒙牛交出的這份業績有多難看了。
怎麼拯救蒙牛的營收利潤增長,是需要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拉不動增長,説到底還是缺乏第二增長曲線,畢竟市場越來越難做,液态乳天花板明顯。
從蒙牛自己的數據來看,液态奶去年下半年扣并表影響後同比增長 4.3%,相對應的伊利三季度液态奶增速超過 8%。要知道,液态奶依然是蒙牛第一大營收入來源。
其次,冰淇淋業務增長 6.7%,奶粉業務與上年基本持平,奶酪業務雖然看起來同比增長 230.3%,但這也是并表妙可藍有關。
從業務結構上看,液态奶收入占到蒙牛總營收的 83.2%、冰淇淋業務占比 6.1%,奶粉業務占比 3.9%(收入占比下降 0.3%),奶酪業務占比 4.4%。很明顯,業務結構上變化,并沒有所謂的 " 第二曲線 "。
這兩年,奶粉賽道也不景氣,一眾奶粉企業增速下滑,大打價格戰,奶酪行業看起來很有想象力,但事實上,妙可藍多 23 年的營收、利潤都在大幅下滑,也難談得上 " 第二曲線 "。
缺乏第二曲線,集團利潤增長不及預期,第一個不滿意的就是股東們。
畢竟,沒有利潤增長,何來分紅?雖然蒙牛董事會建議把年度派息比率提升至 40%,但對應股價分紅率 2.8%,依然不及摩根大通預測的 50% 分紅和 3.8% 的分紅率。
分紅不滿意,股東們心裏也是會有怨氣的,人們買蒙牛、伊利這樣的消費股,就是圖個分紅,分紅率達不到預期,還不如買茅台、五糧液來得實在。
二級市場上,蒙牛一直有一個核心問題在于,究竟比伊利的性價比高在哪?
乳制品賽道,沒有獨立行情,股價往往是跟着白酒股波動,説白了,股民買乳業龍頭也需要一個理由。
白酒企業,茅台太貴,五糧液,泸州老窖也沒有太大成長性,相比之下乳企還有成長空間,這也是一種稀缺性,可現在,增速下滑,沒有第二曲線支撐,乳企的未來怎麼辦?這點恐怕是需要乳企管理層深思的。
戰略擴張的後果:潛在的商譽減值可能是個 " 雷 "
高飛接任後面臨的第二個問題是:如何處理過去擴張戰略埋下的 " 雷 "。
蒙牛業績拉胯,不是沒有原因的。在高飛接棒之前,蒙牛其實是經歷了兩任職業經理人時代,除了剛剛卸任總裁的盧敏放,還有 2012 年從中糧集團 " 空降 " 的孫伊萍。
當時孫伊萍空降蒙牛之後開始了大并購戰略,先後引入法國達能、丹麥愛氏晨曦作為蒙牛的股東,此後又收購雅士利,并且通過雅士利收購了多美滋中國業務。只是,當時的并購并沒有給蒙牛帶來多少利潤。
孫伊萍提前離任,蒙牛進入盧敏放時代。其實依然沒有改變" 并購增長 " 的整體思路。比如私有化雅力士、收購貝拉米、并購妙可藍多,都是這個思路的體現。
好的一面來看,這是為了實現 " 再造一個蒙牛 " 的目标,也是因為伊利也在大手筆并購,蒙牛也得在規模擴張上跟上節奏。
壞的一面是,這樣的擴張是有代價的,這個代價,就是商譽增長。
2016 年,蒙牛集團商譽是 45.28 億,當年淨虧損 8 個億,到 2024 年淨利潤 48.87 億,商譽增長到 89.52 億,幾乎翻了一倍。
并購雖然是重要的增長手段之一,但如果并購的資產質量下降,那麼就很有必要進行商譽計提減值。
問題來了,近 90 億的商譽需不需要計提減值?
這些年,蒙牛收購現代牧業花了 50 億,現在現代牧業出現嚴重經營問題,償債能力急劇惡化,而蒙牛竟然不做任何的動作,也不合并到自己報表。那麼畢馬威接手審計工作之後做沒做商譽減值測試?
實際上,收購妙可藍多可能也是一個 " 爛攤子 ",戰略意義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大,反而是增加了不少商譽。
奶酪行業裏,妙可藍多的優勢其實并不明顯,與乳業雖然有一定的協同效應,但協同帶來的收益也不乎大。表現在财報上,23 年妙可藍多的利潤甚至下滑了 62.84%。
這些年擴張并購戰略,可能都源于蒙牛對規模的執念過于大了,畢竟跟伊利較勁了這麼多年,總是要分個高下争個高低。但過去蒙牛的擴張已經帶來了不小的代價,未來這些潛在的問題一旦爆發,管理層又該如何應對?投資人們又會如何應對?
對于剛剛接任總裁一職的高飛而言,近 90 億的商譽同樣是個 " 雷 "。
如果未來一兩年内,妙可藍多、現代牧業這些并購到手的企業一蹶不振,那麼可能是要計提減值這 90 多億的商譽,蒙牛一年的淨利潤不過 50 億上下,到時候潛在的商譽損失會不會給蒙牛帶來淨利潤虧損?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一個合理的辦法是,通過内生增長,化解一部分商譽,并購的企業也表現出業績增長的動力,這樣計提減值的壓力就不大了,只不過,當下整個行業增速都在下滑,要做到這一點,恐怕是難上加難。
目前來看,高飛手裏能用的 " 牌 " 不多,而盧敏放留下的這手 " 牌 " 也不夠強勢。
蒙牛跟伊利相比,核心差異其實在于管理層的穩定性,伊利是股東當家,蒙牛多為職業經理人。管理層的穩定很關鍵,有助于戰略的延續性,而職業經理人則大多考慮不夠長遠,這可能也是盧敏放、孫伊萍那麼依賴并購擴張的原因之一。
那麼,作為 " 老蒙牛人 " 的高飛如果不能妥善地解決并購遺留的商譽問題,那麼管理層穩定性可能會是懸挂在蒙牛股民頭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蒙牛 " 唇亡 ",伊利 " 齒寒 " 嗎?
蒙牛業績不好,伊利呢?
不少投資人對伊利即将 4 月份披露的年報也不樂觀。畢竟同為乳業龍頭,主營業務又都是液态奶,伊利的業績和蒙牛相比究竟能表現出多大的離散性?
雖然伊利還沒發布年報,但我們可以通過已經公布的三季報來一窺究竟。三季報顯示,伊利營收增長 3.77%,淨利潤增長 16.36%,還是有一定增長的。
不過,伊利也有潛在的商譽的問題。
三季報顯示,伊利商譽為 52.27 億,而 22 年全年伊利的淨利潤為 93.18 億。假設 2023 年伊利淨利潤增長率不變,還是 6.71%,那麼如果來年全部計提商譽,那麼淨利潤可能就會有大幅下降的壓力。
伊利的商譽增加主要是在 2022 年,主要是由于當年并表澳優。天眼查 APP 融資信息顯示,2021 年伊利就發起并購,當時澳優估值 182 億港元。
這個估值其實是有點高的。
2022 年,伊利持有 59.45% 股份,對應的投資金額竟然高達 87.34 億,對比之下,當時澳優港股市值才 62 億港元,粗略計算一下,87.3 億,獲取 59.45% 的股權,相當于作價 145 億并購澳優,由此來看,這筆并購的賬面虧損可能就高達 38.7 億。
那麼還是那個問題,伊利打算什麼時候計提減值?如果短期内不打算計提,那麼業績的增長,能否覆蓋未來計提減值對利潤的影響?
這些問題,恐怕還是需要管理層來回答。
實際上,市場消費動力不足,不只影響蒙牛,也影響伊利,相似的業務結構,相似的市場策略,大家都依賴液奶市場增長拉動,蒙牛業績下滑,伊利也自然會有壓力。
所以,也有不少人覺得,蒙牛财報業績差,伊利恐怕也好不到哪去。
從三季報的數據來看,壓力其實已經來了。
2023 年三季度營收是伊利五年來最差表現,增速只有 3.77%,就連最難的 2020 年,三季度增速也有 7.42%。三季度往往是全年的一個基調,即便是四季度再做促銷,帶動增長的意義也不大,因為三季度營收其實已經占到全年營收的八成左右。
從往年來看,三季報營收增速與全年增速變化趨勢是一致的。
比如,2020 三季度增速 7.42%,全年增速 7.38%;2021 年三季報增速 15.23%,全年增速 14.15%;2022 年三季報增速 10.42%,全年增速 11.37%。
也就是説,如果 2023 年三季報增速為 3.77% 的話,那麼,全年營收增速可能在 4% 到 5% 左右,甚至可能不如蒙牛全年增速 6.51%。當然,如果剔除并表影響,伊利的實際增速可能是比蒙牛要好一些的,但基本上也處在同一水平。
其實,最終的差異點,還是在于利潤。
伊利淨利潤百億,還是有優勢的,只是這樣的優勢能夠保持多久,還是個未知數。
蒙牛淨利潤的确下滑,不單單是蒙牛的内部因素,也少不了外部環境的制約:比如消費降級,消費力放緩,新生兒下降。
伊利其實也同樣面臨着這些問題。
從產品層面講,尤其是白奶、常温奶等市場,不論是品牌抑或是口味,蒙牛、伊利二者有差别,但是替代品屬性較強,用户忠誠度沒那麼高。
所以,這就導致市場競争肯定會越來越激烈,這對未來的成本控制也是個挑戰。
從經營增長模式上看,蒙牛伊利也很像,都是基于内生增長 + 外部并購。
2013 年至今,蒙牛的投資并購标的涉及雅士利、現代牧業、貝拉米、天鮮佩、妙可藍多等。伊利方面,收購泰國最大的冰淇淋企業 Chomthana、新西蘭 Westland,以及澳優,優然牧業。
二者确實太像了。
蒙牛,伊利作為乳制品賽道的雙雄,有競争,但同時從投資人角度看,蒙牛身上有伊利的影子,伊利身上有蒙牛的樣子,二者共同構成了投資人觀察乳制品賽道發展畫卷的背景圖。
伊利和蒙牛之間差異也有,只是,這種差異可能更多的是體現在渠道上。
一個是在下沉市場上,伊利明顯要比蒙牛更有優勢,蒙牛鎮村直控網點 80 萬家,伊利 135 萬家左右,下沉渠道的差異很明顯。蒙牛與伊利之間兩百多億的營收入差距,可能也與渠道上的劣勢有關系。
不過,品牌上,蒙牛與伊利的差别在表現并不大。
下沉市場不用説,消費端對蒙牛伊利都沒有特别的偏好,更多的是看價格決策,或者是能買到誰就買誰(渠道差異)。
在一二線城市,除了一些特定的消費者以外,大多數人其實對于蒙牛、伊利之間的品牌差異感知不大。而伊利營銷端最大的改進空間是:伊利的實力,在 C 端市場表現得并不明顯。
這其實也給蒙牛留了追趕的機會。這些年蒙牛縮小營收入差距的原因就在于此。所以,能不能把優勢延續下去,關鍵還是看于自身的經營能力,這也是伊利這幾年能夠碾壓蒙牛的原因所在。
新官上任三把火,接下來,随着蒙牛新總裁高飛的上任。乳業賽道短期的戰火可能會更加猛烈,到時候伊利怎麼接招,也值得期待。
從消費者角度講,其實是希望蒙牛伊利,齊頭并進,保持良性競争關系,互為對手,又共同推進乳業賽道走向一個新的發展軌道。
畢竟對于消費者來説,有競争,才會有紅利,這個行業也才會有繼續進步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