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第四範式謀上市,教育業務能否帶來新機遇?,歡迎閲讀。
借着大模型熱潮,又一家 AI 獨角獸開啓衝刺 IPO。
近日,決策類 AI 領網域知名企業第四範式向港交所主機板遞交上市申請,自 2021 年 8 月首次遞表至今,公司已經四次遞交上市申請。回顧過往,第四範式的上市之路可謂曲折。
接連的虧損泥潭、緊張的資金面、高懸的負債……這一次,借着 ChatGP 出圈,AI 浪潮席卷而來,公司能圓夢 IPO 嗎?
"80 後 " 掌舵,全明星資方護航
招股書援引灼識咨詢的數據稱,第四範式在中國的智能決策領網域中所占市場份額排名第一。而為這家龍頭企業掌舵的是一位年輕的 "80 後 " ——戴文淵。雖然不到 40 歲,但戴文淵的履歷十分豐富。在創業之前,他師從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系教授、華人界首位國際 AI 協會院士楊強,身披 ACM 世界冠軍光環,是首位獲得中國智能界最高獎 " 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 " 一等獎的企業家,曾任百度 " 鳳巢 " 系統總架構師、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主任科學家,無論在學術界還是業界,都享有較高的地位。
2014 年,31 歲的戴文淵離開華為,創辦第四範式," 希望把 AI 折騰得更厲害一點 " 是他最初的想法。看到百度搭建一個 AI 系統組織了 200-300 人的科學家團隊,戴文淵将第四範式的賽道定在了 B 端,聚焦于以平台為中心的 AI 解決方案。2016 年 7 月,人工智能開發平台 " 先知 " 問世,用戴文淵的話説,一個完全不懂技術的小白運用 " 先知 " 數據架構平台,2 周内就可以成為 AI 專家。這一產品幫助第四範式迅速打開了局面,不僅合作了幾十家世界 500 強企業,也吸引了一支全明星陣容的投資人隊伍。
天眼查顯示,2015 年至今,第四範式已經經歷 11 輪融資。資方不僅有紅杉中國、騰訊投資、高盛集團、創新工場等,更引人矚目的是,2018 年初,公司獲得來自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三家國有銀行及所屬基金的聯合戰略投資。當年年底,第四範式引入中國農業銀行、交通銀行旗下交銀投資等戰略股東,完成超過 10 億元的 C 輪融資。至此,第四範式成為少見的五大行均參與投資的創業公司。
在 " 天才科學家 " 的帶領和全明星資方護航下,第四範式很快也成為了決策類 AI 領網域的龍頭企業。根據灼識咨詢的報告,按 2022 年相關收入計算,第四範式是中國最大的以平台為中心的決策類 AI 提供商,占整個市場份額約 22.6%。排在其之後的公司 A、B、C、D2022 年市場所占份額分别為 12.3%、8.9%、6.8%、5.6%,外界推測其可能分别為百度、阿裏、華為、騰訊。
今年 4 月,第四範式發布人工智能大模型 " 式説 3.0"。創始人兼 CEO 戴文淵現場提出 AIGS 戰略,即以生成式 AI 重構企業軟體。據介紹," 式説 " 将定位為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新型開發平台,提升企業軟體的體驗和開發效率。近日," 式説 " 大模型入選北京市首批 7 家模型夥伴。
強大的投資人陣容疊加 AI、大模型等熱門标籤,第四範式的上市看似必然一片坦途。但實際上,自 2021 年 8 月首次遞交招股書至今,第四範式已經四次遞交上市申請書,前路仍然未知。探究公司上市頻繁受挫的原因,持續虧損是其繞不開的難關。
三年虧超 40 億
招股書顯示,2020 年 -2022 年,第四範式的收入分别為 9.42 億元、20.18 億元、30.83 億元,三年内營收規增福超過兩倍。各報告期,公司的毛利分别為 4.3 億元、9.53 億元、14.87 億元,毛利率分别為 45.6%、47.2%、48.2%,呈現出迅猛的增勢。具體拆分來看,第四範式的收入主要來源于軟體使用許可、SageOne、應用開發及其他服務。2022 年,軟體使用許可、SageOne、應用開發及其他服務分别實現收入 5.96 億元、8.96 億元、15.91 億元,分别占比總收入 19.3%、29.1%、51.6%。
其中,2020 年— 2022 年,來自教育行業終端用户的收入分别為 6666.5 萬元、1.24 億元、2.35 億元,分别占比總收入 7.1%、6.2%、7.6%。招股書指出,第四範式為教育企業的人工智能設立了 " 範式學院 ",創立了開源的自動機器學習挑戰平台 AutoML.ai,并将 Sage AIOS 中的 OpenMLDB 及 OpenAIOS 打造為一個開源平台,與全世界開發者共享其在人工智能作業系統的成果。2021 年,第四範式獲全國電子信息應用教育中心認證為合作培訓中心,并于教育機構合作提供人工智能課程和培訓。
公司稱,2022 年收入同比大增 52.7% 的主要原因是用户群不斷擴大和用户花費持續增加,2022 年公司的用户總數為 409,包括 104 名标杆用户,與 2020 年相比增長 121%。每名标杆用户的平均收入為 1790 萬元,和 2020 年的 1230 萬元相比增加 45.5%。
然而,營收規模快速擴大的同時,第四範式也陷入了 " 增收不增利 " 的困境。2020 年 -2022 年,公司年度虧損分别為 7.5 億元、18.02 億元、16.53 億元。對于 2021 年虧損擴大,公司稱主要由于為開發及增強解決方案和技術棧產生的研發開支、為提高品牌知名度和擴大用户群產生的銷售及營銷開支、一般及行政開支以及與授予投資者若幹非經常性優先權有關贖回負債的利息開支。
三年累超 40 億元的虧損并不是終點,招股書中,第四範式坦言,預計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止年度将錄得大量虧損淨額,主要由于公司持續投資于技術及解決方案的研發、營銷計劃、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以及來自贖回負債的估計利息開支。此外,公司預期 2023 年将錄得大量經營所用現金,主要是由于大量估計所得税前虧損所致。
費用方面,2022 年第四範式的銷售及營銷開支、一般及行政開支、研發開支分别為 4.12 億元、5.28 億元、16.5 億元,分别同比減少 9%、減少 3%、增加 32%。三年内,銷售成本已經從 5.13 億元漲至 15.96 億元。
虧損連連之下,成本卻難以控制,必然會給第四範式的現金流施加一定壓力。2022 年第四範式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淨流出 7.8 億元、投資活動產生現金淨流入 8.22 億元、融資活動產生現金淨流出 901.4 萬元。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公司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 13.27 億元。
緊張的現金流釋放出并不積極的信号,主業連年虧損更是讓人擔憂公司的經營。和互聯網大廠不同,第四範式并無其他支柱性業務的收入能覆蓋對 AI 的投入。而業績疲軟難題尚未解決,AI 業務 " 燒錢 " 研發已有愈演愈烈之勢。
AI" 吞金獸 "
2020 年— 2022 年,第四範式的研發開支分别為 5.66 億元、12.49 億元、16.5 億元,三年内增幅超過 190%,占比總營收分别為 57.3%、55.3%、48.8%。招股書指出,研發開支主要由技術服務費、雇員福利開支、其他組成,尤其是技術服務費,近三年分别錄得 2.9 億元、8.41 億元、12.19 億元,占比研發開支分别為 51.2%、67.3%、73.9%,呈連年上漲的趨勢。
根據招股書,技術服務費主要指若幹非核心及不太復雜的研發項目的外包成本。考慮到有些項目并非先知平台的核心,復雜性較低但需要大量人力技術,第四範式将這類研發項目外包給第三方以降低成本。從結果來看,外包非核心項目的确有利于公司更好地聚焦于核心技術研發,但能否降低成本還要打一個問号。近三年,第四範式的技術服務費增幅超過 320%,在研發開支中所占比例越來越高。不斷增加的外包成本一方面壓縮了主業的盈利空間,另一方面也在拷問公司的資金實力。第四範式本就沒有其他業務來覆蓋對 AI 的持續追加投入,如果外包成本持續上升勢必會進一步擴大虧損态勢,給公司經營帶來風險。
而值得注意的是,AI 業務作為第四範式的主營業務,商業化前景似乎也并不明朗。招股書顯示,第四範式的終端用户所屬行業包括能源電力、金融、教育等十數個領網域,而從行業用户收入占總收入百分比來看,最高的能源與電力用户收入占比僅有 20.3%,金融用户收入占比為 16.9%,教育用户收入占比為 7.6% ……總體來看,第四範式目前似乎還沒能為產品找到一個适配的具體領網域,這導致公司客户行業分布分散,也不夠穩定。在第四範式各報告期的前五大客户名單中,除了一家客户 H,沒有任何一家客户兩次出現在名單中。
連年增長的研發費用和飄忽的主業變現能力,讓第四範式的經營陷入不确定之中。對于上市,公司也已經沒有了退路。2023 年 1 月 15 日,投資者與公司股東籤署終止協定的補充協定,将觸發撤資權的一個條件由 "D 系列融資完成後 48 個月内或終止協定籤署之日起 18 個月内未完成上市 " 變更為 " 于 2023 年 12 月 30 日前,沒有上市 "。
招股書顯示,各報告期末,第四範式的贖回負債分别為 21.47 億元、58.22 億元、64.93 億元。截至 2023 年 3 月 28 日,第四範式贖回負債總額達到 66.22 億元,總負債達 81.8 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 121.73%。截至 2021 年 6 月最近一輪融資,公司的隐含估值已經高達 29.52 億美元。但兩年間第四範式衝刺上市頻繁受挫,如今能否兑現當初的估值還是一個未知數。若未能成功上市,觸發撤資條例,公司的經營将陷入十分危險的境地。
面對連年虧損、研發支出攀升、資金面緊張、撤資之劍高懸頭頂,即使獲得了喘息的時間,留給第四範式的時間也已經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