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比亞迪賣62.8萬元的新車,居然被網友誇性價比很高...,歡迎閲讀。
前陣子比亞迪才發了秦 L EV,在 11-13 萬元價位把底盤配置拉滿,彩色電視機沙發冰箱給到位,還标配天神之眼 C 智駕。
誠意之到位,讓不少網友都覺得。
這車子除了外觀土了點,真挑不出啥明顯槽點。
然而這才沒過幾天。
比亞迪從性價比賽道,猛的一掉頭,換到了高端賽道。
具體是這麼個事兒,迪子昨晚發布了一台「百萬級新能源旗艦轎車」——
比亞迪仰望 U7
分為 70.8 萬元的四座旗艦版,以及 62.8 萬元的五座豪華版。
也提供純電和插混兩種動力版本,當然插混和純電是同價的。
作為 " 仰望 " 品牌的第三台車型呢。
在傳統豪華車這塊,它對标的是奔馳 S 系、寶馬 7 系。
在新能源汽車的領網域上,它的對手又有蔚來 ET9 和尊界 S800,競争不可謂不激烈。
于是比亞迪把心一橫,給仰望 U7 搭載了很多新技術和豪華配置。
以至于不少網友認為,這個價格、這個配置堪稱無敵。
機哥也不多 bb,先和大夥一起看看這仰望 U7 有哪些黑科技。
首先是全球首款智能懸浮車身控制系統——
「雲辇 -Z」
機哥也不扯晦澀難懂的技術詞兒了,大夥可以把它理解為一種很頂級的底盤技術,而且懸架完全實現了電動化。
在雲辇 -Z 的加持下。
仰望 U7 哪怕開上樓梯都能穩如老狗。
然後是平常開快車,很容易遇到的場景。
前面有個飛坡,加上車速比較快,底盤抗颠簸能力較弱的話,車子就會一整個起飛。
大夥兒别誤會啊,車子飛起來不僅不酷,還很特麼危險。
而現在有了「雲辇 -Z」,仰望 U7 确實做到了高速飛坡時,車被穩穩拉住,不怕車身失穩出事故。
另外現在很多新能源車的零百加減速,數值都非常高。
但很多車确實沒注重底盤調校,導致零百加速、減速時,車頭要麼突然仰起,要麼突然點頭。
而有了雲辇 -Z 底盤懸架技術後。
現在仰望 U7 能做到加速不抬頭,減速不點頭。
機友們開車高速過彎的時候。
車子應該都能感受到明顯的側傾感吧。
而比亞迪又利用雲辇 -Z,做到了壓彎負側傾。
如果藤原拓海當年開的是這車,水杯不會灑水、豆腐也不會被颠成一坨了吧。
主動防御,雖遲但到。
當識别到側方有物體高速移動,并且要撞上來的時候。
雲辇 -Z 會自動抬高側身,把碰撞力移到車身強度更高的區網域。
説白了就是,盡可能避免乘客吃滿傷害。
包括底盤自動壓低、抬高,用于避開障礙,也是雲辇 -Z 的基操。
從官方展示的這些應用場景來看。
雲辇 -Z 确實大大提升了車子的駕駛舒适性和安全性。
但機哥覺得更有意思的一點是,這玩意居然支持能量回收。
換句話説,能把平時路上的颠簸動能,轉化為電能儲存,進而提高整車續航。
説實話,仰望 U7 這底盤能力,一千萬的豪車看了,都很難不汗流浃背。
易四方平台
易四方平台發布于 2023 年 1 月。
現在經過多次迭代,各方面的安全能力提升很明顯,關鍵時刻是真能救命的那種。
功能主要包括泊車、原地掉頭、應急浮水、極限車速和高速爆胎控制等等。
不過除了大夥熟悉的安全能力。
這會兒比亞迪還搭載了雙電機獨立轉向,純電版和插混版待遇一致,所以後輪是可以單獨轉向的。
在易四方平台的加持下呢。
讓仰望 U7 的最大馬力來到 1300+ 匹,零百加速 2.9 秒,最高車速 270km/h。
不過對于插混車型來説,仰望 U7 那高度比較低的前艙空間,對于發動機的高度要求就很嚴苛。
首先它得塞下兩個電機,還得預留安全防碰撞空間,最後才有位置能塞下發動機。
所以比亞迪的原話是,當初是真想直接取消插混版。
不過最後迪子還是燒了不少錢,研發了水平對置發動機。
420mm 高度、180kW 峰值功率、380N · m 峰值扭矩。
當然啦,易四方平台除了帶來了給力的動力和性能。
這次還帶來了不少實用的新特性。
比如首創的「平行橫移」,老司機都很難搞定的兩面包夾芝士,現在新手也能精準泊出泊入。
又比如 160km/h 車速下,依舊能做到雙輪爆胎的情況下不失控。
即便是遇到難度系數最高的「美式截停」。
車身依舊能保持平穩前行。
這,就是四電機和雲辇 -Z 的含金量。
OK,到這兒,關于仰望 U7 的核心技術就聊得差不多了。
咱們回歸本源,看看他的外觀尺寸、續航和智駕。
車的外觀,機友們開頭就見到了。
高情商:差一個好的設計師。
低情商:還是不夠高端優雅。
然後純電版和插混版的三圍也不一樣。
純電版長寬高:5265×1998×1517mm,軸距 3160mm。
插混版長寬高:5360×2000×1515mm,軸距 3200mm。
續航這一塊,純電版的電池确實夠大,135.5kwh,CLTC 續航 720km。
插混版電池 52.4kWh,綜合續航裏程 1000km。
有一説一,如果仰望 U7 能吃上比亞迪前陣子發布的「兆瓦閃充」。
那整體競争力肯定會更上一層樓。
但考慮到這車子最早亮相于 2024 年 1 月,沒能吃上最新的技術紅利,倒是能理解萬歲。
智駕方面沒啥意外,搭載天神之眼 A,硬體上有 3 顆激光雷達、32 個傳感器和雙 Orin-X 芯片。
説是給 L3 智駕留了冗餘。
不知道機友們怎麼看啊。
機哥是覺得,仰望 U7 這車在技術上确實是無可挑剔了,電池、電機、電控,乃至電懸架,都做到了行業 T0 水準。
然後安全性、舒适性啥的。
整個發布會看下來,雲辇 -Z、易四方平台的實力毋庸置疑。
62.8 萬元的價格吧,也剛好卡在小米 SU7 Ultra 之上,蔚來 ET9 之下。
這個定位是否吃香,咱們還得等一波市場反饋。
不過我總感覺,最先難受的不是友商,而是騰勢。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