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賈玲的七宗罪」,歡迎閲讀。
從春節檔到今天,賈玲導演的電影《熱辣滾燙》破 30 億了。
導演本人和這部作品,每時每刻都能遭遇到新的批評,陸陸續續總結出 " 熱辣滾燙七宗罪 "" 中國電影的悲哀 "" 瘦下來眼裏沒光了 "" 一人減肥全國消費 " 等幾大罪狀,仿佛賈玲罪大惡極,憑一己之力拖垮了中國電影。
此情此景,我會想到 2022 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女性安妮 · 埃爾諾,她的獲獎曾引發學術界的質疑," 私寫作是否具備足夠的公共性?",這幾乎在诋毀無數個女性創作者關于自身書寫的正當性,暗示着 " 女人的故事天生是低人一等的 "。
對此安妮 · 埃爾諾早在《一個女孩的記憶》裏給出回應:每一天,在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都有一群男人圍着一個女人,随時準備好向她扔石頭。
賈玲不止七宗罪
誰能想到,以一己之力改變中國電影格局的導演,竟然是賈玲。
《熱辣滾燙》這部預定了春節檔票房冠軍的電影,連帶着導演賈玲,已被踩得一無是處。
中國電影甚至因此迎來 " 至暗時刻 " ——
《熱辣滾燙》能爆是中國電影的悲哀。
賈玲票房的成功,是整個電影史上的恥辱。
賈玲将中國電影拉入深淵。
圖源:網絡
網友大面積破防。
有人寫長文做視頻,從營銷、内容,到賈玲的演技、能力,細數了《熱辣滾燙》的七宗罪。
甚至不惜吹捧郭敬明的《小時代》,只為蓋章賈玲拍了一部影響中國電影走向的大爛片。
圖源:b 站
剛開始,他們厭惡賈玲拿 " 減肥 100 斤 " 當賣點,過度營銷。
" 營銷推起來的高票房。"
" 這能叫電影嗎?"
圖源:豆瓣
後來,他們斷定賈玲開了一個不好的頭。
要是所有導演都學賈玲,電影不好好拍,只搞營銷和男女對立,迎合女觀眾買單衝票房,中國電影就完了。
圖源:微博 @樂子人也
抄襲《百元之戀》,是他們扔向賈玲的另一塊石頭。
説了是翻拍,不聽。
原作的導演編劇出來祝賀賈玲,也不看。
圖源:微博
總之,他們口中的《熱辣滾燙》,營銷、抄襲、撈錢、稀爛,應該釘上恥辱柱。
給《飛馳人生 2》打出 9.6 分的虎撲網友,給《熱辣滾燙》打了 3.5。
圖源:虎撲
同時,電影之外的賈玲,罪責可不止七宗。
以前她胖的時候,人們催着她減肥,等她瘦了,還是被挑刺:
法令紋好明顯,沒活力,還是胖好看。
面相都變了,不好笑了。
她是不是抑郁了?
圖源:小紅書
她減了 100 斤,被質疑造假,是 AI、替身,用了黑科技。
更離譜的,還有人説我們看到的已經不是賈玲本尊,而是 " 假玲 "。
圖源:微博
搞陰謀論的,從一張照片推測賈玲加入了光明會,減肥是她加入光明會的任務。
這是又要制造一個該綁上火刑架燒死的女巫。
圖源:微博
性緣腦的,則開始編造 " 瘦了的賈玲讓沈騰老婆如臨大敵 " 的荒謬劇情。
似乎整個喜劇圈的女演員都是沈騰後宮的預備役。
圖源:抖音
除此之外,賈玲的一大罪狀是在電影裏 " 背刺女性 ",在電影外 " 服美役 "。
搞大波浪,踩恨天高,穿開衩晚禮服,她傳遞身材焦慮。
圖源:微博
還有催婚催生的聲音,雖遲但到。
42 歲的賈玲,深受虎撲網友關心," 她瘦了也漂亮了,可以結婚生小孩了 "," 最好生男孩 "。
圖源:虎撲
這些天,圍繞着賈玲 360 度無死角的 judge,看得我大受震撼。
電影是爛透的,票房是虛高的,減肥是造假的 ......
原來一個女性的成功,赢來的遠不止鮮花和掌聲,還有更多石頭和質疑。
" 她拍的也配叫電影?"" 她毀了中國電影。"
原來中國電影是賈玲毀掉的呢。
春節檔容得下三部片連拍強奸女人戲碼的導演,容不下一個賈玲。
陳思誠開創的一大批陳思誠式大電影一點功勞沒有,毀電影全是賈玲的鍋。
我們為何為賈玲喝彩
當然,《熱辣滾燙》不是一部十全十美的、最出色的電影。
但它也不該被貶低得一無是處。
圖源:豆瓣
也許你會被片中那些為了搞笑的刻板屎尿屁梗創到。
或者,你衝着春節合家歡包餃子的喜劇走進電影院,卻因它包裹的悲劇内核而覺得不那麼好笑。
叙事、節奏都有缺點,但賈玲的個人魅力,和絕對的真誠,才是我們喜歡這部電影的原因。
她蟄伏一年,以真誠到掏空自己、近乎獻祭自己的姿态重塑了一副肉身,亮出結實的肌肉,追求出拳的力量,也釋放了要痛快赢一次、活一次的野心。
圖源:抖音
還有那些令人熱淚盈眶的女性瞬間,那些閃光之處,也不容抹去。
電影中,有樂瑩大哭着喊疼卻渾身沒有傷口的瞬間。
如一種女性在現實中被無形剝奪、傷害的隐喻。
電影外,有賈玲拍攝時擔心李雪琴走光,拿來毯子和安全褲的瞬間。
李雪琴説 " 和玲姐在一起工作非常有安全感 ",是女性情誼和相助的具像化。
圖源:抖音
樂瑩終于説出了 " 不愛吃牛蛙 "," 看心情 "。
賈玲則在結尾用拒絕歸宿、獨自美麗,堅定寫出一首 " 把女性當一個有主體性的人 " 的勇敢贊歌。
圖源:網絡
為了這些瞬間,這些女性才懂的情緒,我們願意一次次為賈玲喝彩。
我們肯定賈玲,并非説《熱辣滾燙》優秀到毫無缺點。
而是在肯定一個女性在一個艱難生存的空間裏,以肉身對抗傳統的叙事、結構的阻力,并一而再地突出重圍。
學者戴錦華説過,電影是一個超級男權和父權的領網域,包括所有的電影語言和叙事模式都是,女性在這個場網域中幾乎不能立足。
賈玲進喜劇圈時因為女性身份格格不入,圖源:網絡
而賈玲,在這幾乎不能立足的環境中,身為女性,沒有家庭背景支撐,沒有天降福星相助。
她只靠自己,走出了一條新的道路。
組團隊,拉投資,掌握話語權,用絕對的執行力重塑身體、拍完電影、收獲票房,一度成為全球單片票房最高的女導演,且第二部作品繼續大賣。
如果這還不值得贊美,不值得説一句 " 了不起 ",反而得到 360 度無死角的诋毀,我就真的不知道女性所謂的 " 成功之路 ",到底該怎麼走了。
而且,我們也該相信,鼓勵更多女性創作者出現,絕對是利大于弊。
市場一再證明,我們需要女性的語言和視角。
至于中國電影毀在賈玲手裏,完全是無稽之談。
「如何抑止女性寫作」
網上對賈玲和《熱辣滾燙》的争議還在無限膨脹中,這些遠超于影視批評的罵聲,無數次讓我回到閲讀《如何抑止女性寫作》那本書時的荒誕感。
從這本書拿過設計獎的封面就可以窺見一二,封面一排排文案全是一代又一代男人們诋毀女性創作時使用的陳詞濫調,放在賈玲這件事上同樣貼切,甚至可以一一對應:
" 她沒有拍,她沒有減肥成功,是 AI 做的 "
" 她拍了,可你看看她拍的啥 "
" 她拍了,但電影是因為減肥 100 斤才獲得了關注 "
" 她拍了,但她只是個小品演員,這不是真正的電影 "
" 她拍了,可她只會拍自己 "
" 她不配,同樣身為女性的 XXX 比她拍得好多了 "(類似于 " 張桂梅才是真女權 ")
......
書籍《如何抑止女性寫作》封面
《熱辣滾燙》虎撲評分跌至 3 分,B 站上清一色的黑評,一般人們認為壓倒性的負面評論會發生在質量 2-3 分、票房幾百萬的爛片身上,但《熱辣滾燙》絕不屬于此列,這就是一場不折不扣的貶低女性創作的運動。
我看賈玲和魯豫的采訪,身為獲得了不少成績的創作者,賈玲卻出奇的真誠和謙虛。
她説選擇去做電影,不管是李煥英還是熱辣滾燙,她都沒有提前預想票房、口碑、給大家帶來的情緒價值,而做電影的原因就是源于想要講述的衝動:她有好多想説的話、她有好多想跟觀眾讨論的人生的東西。
李煥英的全球票房榜首被《芭比》超越,賈玲是有一點點遺憾的,倒不是因為自己的成績被打破,這本身就是一個虛名,而是因為片名有媽媽的名字。
魯豫采訪賈玲
她甚至一開始覺得新片能拿到《李煥英》票房的零頭(4 億)就算天大的成功了,破 30 億是沒有料到的。
《熱辣滾燙》既沒有号稱自己是女性主義作品,也沒有預設成為票房爆款,更不曾妄想引領中國電影走向,它只是想講述一個女性找尋自我的故事,偏偏就是這部片成為了眾矢之的。
網友們千方百計地論證這部作品的罪惡,只是為了捂住一個女人的嘴:她竟然想找尋自我,她竟然找到了主體性,這不可能,這不是真的,我不允許這件事發生!
網友破防現場
這就是男人們千百年來想要抑制女性寫作的隐秘心機,這在書中形容得特别精确:
在一個名義上平等的社會裏,理想的狀況是讓那些弱勢群體的成員有創作文學的自由,但她們卻不創作,這樣就可以證明她們不能創作。
可問題是給了她們一點點真的自由,而她們竟然真要去創作。
現在的對策是就是讓這種自由盡可能的有名無實,然後呢,既然某些人不管不顧、真的要去創作,那就要想出各種策略,去忽視、譴責、貶低她們創作出來的藝術作品。
類似的事情已經發生了太多次。
當年邵藝輝拍出有中女主體性的《愛情神話》,就被诟病説是既不懂上海、也不懂男人的豆瓣小時代。
電影《愛情神話》
電影《芭比》用 " 男人與馬 " 的幽默解構了男性史詩,不可謂不劃時代,但也因此遭到不少男性電影人的貶損,導演葛偉格、主演羅比也各自錯失了奧斯卡提名。
電影《芭比》
我非常喜歡的女性導演簡 · 坎皮恩,她的近作《犬之力》以西部片的形式拍出了反對西部牛仔男性氣概的内核,電影也遭到了好萊塢高齡男演員的大破防,説她拍的是一坨屎。
《犬之力》批評争議
看來長期處于優勢地位的老男人們真的沒有想象中的堅強,他們外強中幹,其實内心很脆弱,看到女性竟然也有了講述的權利,立即焦慮不已。
就像李安談自己拍《色戒》的感悟:
你看女人一個不合作,那麼一點點東西,你覺得幾千年的父系社會這種結構突然就被抽掉了一顆鉚釘,整個就瓦解了。
《如何抑止女性寫作》這篇反諷文論距今已經 70 多年。
她看到的樣本還是像勃朗特三姐妹這樣的荒誕經歷,以男性之名出書時廣受贊譽,當有人懷疑其實出自女性之手時輿論立馬翻轉。
從貝爾三兄弟到勃朗特三姐妹
而今這麼多年過去,女性創作者被系統性貶低的遭遇仍舊在發生,諾貝爾獎得主安妮 · 埃爾諾還在遭受 " 女性生命經驗何以具有普遍性 " 的诘問。
安妮 · 埃爾諾作品改編電影《正發生》
可能因為安妮埃爾諾是文學界最早采用自傳性寫作的先驅,可能由于陳舊觀念裏男性體驗天然具有公共性,而女性經驗則需要不斷證明其公共意義。
總之安妮埃爾諾八十多歲筆耕不綴的一生,一直在闡釋女性自傳性寫作的公共價值。
我希望我的一生成為某種可以被感知的具有普遍性的東西,我希望自己完全溶解在人們的思想和生活中。
寫作的最終目的,我所追求的理想狀态是在他人中思考和感受,正如其他人通過我來思考和感受。
安妮 · 埃爾諾
其實除了文藝創作是某些男性破防的重災區,很多能體現「人類造物性」的領網域,都會立馬成為男性跑馬圈地的戰場,但凡有女性闖入,立馬警鈴大作,一致對外。
女雕刻師江尋千,雕出目前最大單體冰雕龍,沒想到她發出來被一頓狂噴,噴她濃妝、擺拍、搔首弄姿,不可能有這樣的才華。
江尋千與冰雕龍
江尋千本就是千年來打鐵花的第一個女傳人,網友惹到她算是踢到鐵板了,姐現在全程直播雕第二條冰龍。
圖源:微博
女攝影師張敬宜,拍出了中國火箭發射的超燃瞬間,卻遭遇到非常惡劣的網絡暴力,僅僅因為這些網絡噴子受不了拍中國航空航天此等壯舉的竟然是個女人。
圖源:新浪微博
不得不再次舉出圍繞谷愛凌的普男幽默。
她先是在停車場遇到想要教她滑雪的男士,又在網上碰到嘴硬黨科普 " 比谷愛凌強的有且只有男人 "。
圖源:新浪微博
類似的幽默還有 " 張偉麗打不過普通男性 "" 哈佛女博士被網絡考哥在線出考題 "...
舉了這麼多,其實抑制女性力量的底層邏輯,是源于男性恐懼,舊秩序看似堅固,其實出奇的虛弱,他們害怕被看穿 " 原來女的也能做 "。
因為一旦一個女性做到了,就會有千千萬萬個女性前來。
就像影視圈最老掉牙的窮規矩 " 女人不能坐器材箱 ",因為有了邵藝輝,有了賈玲,使得那個禁忌的箱子自己像個晦氣的笑話。
圖源:新浪微博
我不确定站在未來的角度看向現在,賈玲的作品究竟能留下些什麼歷史意義。
但我知道最直觀的體驗,去年春節檔沒有拍給女性的電影,25 歲以上中國女性觀眾最愛看的春節檔是《熊出沒》,因為她們負責帶娃看。而今年春節檔女性觀眾占比 62.9%,是 2014 年來女性占比最高。
2023 年春節檔沒有屬于女性的題材
因為賈玲,女人們走進影院。
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女人們在上演屬于她們自己的《熱辣滾燙》。
但就這一點,賈玲就值得稱贊,她就是不應被貶低、被抹去的女性存在。
如果關于女性榜樣的記憶被埋葬,那就是将每一代婦女陷于孤單,讓每一代後來者都以為自己要獨自承擔從頭開始的負擔。
我們決不允許再次走進這樣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