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投資人餘寧:路特斯的市值明年将突破百億美金,歡迎閲讀。
原創|Jaden 編輯|Cong
美國時間 2 月 23 日,中國 2024 年元宵節當天,路特斯科技在紐約納斯達克成功上市,首日收盤 95 億美元。這不僅是美股市場今年首個造車 IPO,也是中概股兩年來最大 IPO,無疑給了全球尤其是中國電動汽車廠商極大的鼓舞。
路特斯科技在紐約納斯達克成功上市
路特斯是誕生于英國的知名豪華跑車品牌,曾譯名蓮花跑車,與保時捷,法拉利并列世界三大跑車之一,至今已有 76 年歷史。改變全球汽車工業的特斯拉,其第一輛電動車也是源于路特斯 Elise 跑車。
從 1983 年到 2017 年的 30 多年間,路特斯輾轉于豐田、通用、寶騰等車企之間。2017 年,吉利從寶騰手中成功收購路特斯,從此路特斯開始走向全面復興之路。在上市之前,路特斯也完成了多輪融資,包括 2022 年蔚來資本的 Pre-A 輪十億人民币投資。
無論是 2017 年吉利收購路特斯,還是 2022 年蔚來資本投資路特斯,其背後都有一個人的身影——剛剛履新眾擎資本管理合夥人餘寧。在加入眾擎資本之前,餘寧擔任過吉利集團副總裁,蔚來資本管理合夥人。
在擔任吉利集團副總裁期間,餘寧負責吉利控股集團沃爾沃聯盟、領克業務和集團國際合作與并購。2017 年 5 月,餘寧與時任吉利控股集團常務副總裁李東輝一起,成功完成了對路特斯的收購。2018 年餘寧加入蔚來資本擔任管理合夥人,并于 2022 年 2 月與蔚來資本管理合夥人李斌一起,主導了對路特斯科技的天使輪投資。
從路特斯汽車的收購,到路特斯科技的股權投資,如今,伴随着路特斯在美國納斯達克的成功上市,餘寧的并購投資生涯成功案例中,又多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為此,車雲特意邀請餘寧進行獨家專訪。在近一個小時的采訪中,餘寧向車雲 CEO 程裏和團隊講述了當年吉利收購路特斯、以及蔚來資本投資路特斯等大事件背後鮮為人知的細節,并分享了數十張珍貴的歷史照片及背後的故事。
紐約時代廣場,餘寧(左)和馮擎峰(右)在路特斯上市現場
同時,餘寧也分析了當下中國的汽車行業的現狀和趨勢。他認為汽車工業面臨百年歷史大變局,新能源、智能化是大勢所趨,中國抓住了這一機遇。不過中國市場整車的視窗期正在逐漸關閉,未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發展潛力和想象空間是無限的。從全球範圍來看,汽車產業發展的未來一定在中國,餘寧説他有這個信心。
以下為餘寧與程裏訪談節選,經車雲整理和文本優化。
一波三折的路特斯收購之路
程裏:七年前(2017 年),吉利怎麼會想到收購路特斯這樣一個老牌的跑車品牌?
餘寧:李書福董事長是極具全球戰略眼光的企業家,在吉利年產不到 100 萬台時,他就已經把日本的豐田、德國的大眾當作了奮鬥的目标。
路特斯是誕生于英國的豪華跑車品牌,曾與法拉利、保時捷齊名。上個世紀法拉利已經歸屬菲亞特集團旗下,保時捷歸屬大眾旗下,兩個品牌目前發展都很好。吉利的全球化布局中,肯定是需要這樣一個豪華跑車品牌。
我與路特斯的初次接觸是在 2016 年初,當時馬哈蒂爾(注:前馬來西亞總理)找到吉利,希望為路特斯的母公司馬來西亞寶騰汽車,找到一個先進的底盤做技術平台授權的合作。
當時我正好是 CMA 平台項目(注:吉利沃爾沃聯合開發)的負責人之一,就參與接待并陪同他們去瑞典 CEVT(注:吉利歐洲研發中心)參觀,準備技術合作的相關事宜。之後吉利與 DRB(注:寶騰汽車大股東)正式談判的時候,我就成為了該項目組的負責人。
如今大家都在談出海,搶灘東南亞、中東、歐洲等等,實際上二十年前,吉利就在嘗試進入東南亞市場。在美國金融危機時,吉利就已經完成整車海外基地從 0 到 1 的全球布局了。2010 年收購沃爾沃汽車之後,2017 年收購寶騰和路特斯是又一個重大标志性事件。現在吉利已經是全球最國際化的中國車企,李書福董事長是一個非常有戰略眼光的世界級企業家。
路特斯是中國人收購的第一個世界頂級高端汽車品牌,我認為這是非常成功的案例,是中國走向全球,從汽車大國走向汽車強國的裏程碑事件。
程裏:整個收購過程是否順利?
餘寧:整個收購過程花了一年半的時間,非常不順利,只能用一波三折來形容。
起初我們與 DRB 是計劃通過技術授權的方式合作,向寶騰汽車輸出全球領先的 CMA 汽車底盤,由寶騰自己開發上裝,并在全球銷售。技術授權的談判很順利,雙方從 2016 年 1 月談到 2016 年 6 月,籤署了 MOU 等一系列檔案,很快進入到最後協定籤署階段。
2016 年 6 月初,我帶領團隊飛到吉隆坡,與 DRB 完成了帶有條件的協定籤署,條件是馬來西亞政府之前批準的 20 億貸款到位。但到了 6 月中旬,我在杭州總部突然收到 DRB 的郵件,被告知馬來西亞政府不同意寶騰汽車繼續走技術合作的老路,要求 DRB 通過全球招标的方式,與國外車企組成合資公司,提高永續經營的能力。
我給董事長打電話,都不知道該怎麼説了。董事長反而安慰我説,不是你們沒完成任務,是對方變了,責任在對方,接下來你們全力準備應标吧,務必達成合作。
2016 年 6 月中旬,DRB 向全球二十多家車企發了招标邀請,最後有二十三家車企應标,包括 PSA,多家日本車企等,由此也可以看出寶騰汽車在東南亞的地位。
在随後的一年時間,我們組成了專門的項目團隊,最多時有一百多人。我們精心準備标書,一路過關斬将,經過五輪應标篩選,二十三進十五,十五進八,八進五,五進二,二進一,最後成為 DRB 唯一合作夥伴。
在近一年的談判過程中,最大的危機出現在 2017 年 3 月,先是馬來西亞媒體傳出政府不允許外資大比例持股,甚至會中止交易。當時李書福董事長正在北京參加兩會,聽説這些變化後對媒體説,馬來西亞變來變去,我們不玩了。
此事剛平息,DRB 又提出修改招标方案,表示路特斯不賣了。這種時刻特别考驗我們談判的能力和對談判節奏的把握。當時吉利已經是唯二的競标候選人,經過缜密的分析,我們向 DRB 提出:如果不賣路特斯,那我們也不用買寶騰,你們再重新招标吧,吉利就不參加了。我們的倒逼,才使得 DRB 向前跨出了關鍵的一步。
雙方原本計劃是 5 月 23 日完成 MOU 檔案的所有細節并定稿。但是因為沒完沒了的各種讨價還價和打補丁,一直拖到 5 月 24 日凌晨才把檔案定稿。大家熬了一夜,幾乎沒有休息,5 月 24 日上午又馬不停蹄地舉行了籤約記者招待會。因為 5 月 24 号正好是我兒子的生日,所以我記得非常清楚,至今我都将寶騰和路特斯視為最親密的朋友。
籤約完成後,我和(李)東輝(注:吉利控股集團 CEO)特意跑到吉隆坡的路特斯 4S 店去體驗,東輝坐主駕,我坐副駕,我們説,以後我們要掌握方向盤了,一定要将路特斯開向全世界。
吉隆坡,與 DRB 完成籤約後,李東輝(左)和餘寧(右)特意去路特斯 4S 店體驗
程裏:DRB 最後還是選擇吉利的原因是什麼?
餘寧:我們當時做了一個 70 多頁的标書,列舉了我們的很多優勢,比如我們與他們文化相近,很容易有共鳴;兩國沒有時差,距離也很近,可以方便溝通;我們制定的 5 年和 10 年振興計劃,包括非常具體的產品投放細節、投資金額、預計銷量等,讓馬方感到非常驚豔。
其實這背後離不開海量的調研,比如當時的銷售副總裁林傑派了十幾個海外銷售,在當地調研了近三個月,摸清了馬來市場到底需要怎樣的車,并把我們的洞察全部寫進标書。
程裏:吉利最後為什麼只要了寶騰 49.9%、路特斯 51% 的股權?
餘寧:寶騰曾經是馬來西亞最大的國有汽車企業,号稱馬來西亞之虎,是他們的民族企業,長期以來都備受政府的重視與支持,我們知道從情感上他們并不想賣給外國公司。所以經過團隊反復讨論,最後我們只要了寶騰 49.9% 的股權,但有百分百的管理權。
路特斯原本是他們收購的品牌,所以情感上會有不同。起初我們要求拿到路特斯 70% 的股權,雙方争執不下。2017 年 5 月,DRB 董事長薩伊德特意飛到中國來見李書福董事長,對方一番稱兄道弟,董事長心一軟當場接受了 51% 的股權。
當時我和東輝走出談判室還忿忿不平,董事長安慰我們,解釋説對方特意飛過來,説明他心裏其實很不開心。雙方的關系就像是結婚,以後我們就是一家人了,如果不開心那這個生意肯定是無法長久的,51 與 49 的感覺也是很平衡的。
其實這就像是「裏子」和「面子」的關系,我們給足了對方想要的,也拿到了我們想要的,這就是董事長的智慧。
結果大家也都看到了,吉利接手之前,寶騰是連續十餘年虧損,每年虧大幾億。吉利接手後,在 CEO 李春榮的帶領下,寶騰汽車連續 5 年取得銷量增長和持續盈利。2023 年創下 2012 年以來的最佳業績,銷量從收購前的 6 萬多台增長到 16 萬多台,公司的整體市占率為 19.4%,全年銷量在當地汽車市場排名第二,也是連續第五年穩坐此位置。
同樣,在吉利接手之前,路特斯每年虧損。現在路特斯上市,上市首日收盤 95 億美元,至少從資本市場上的回報是很可觀的。而且按照馮擎峰的規劃,從 2025 年開始,路特斯就開始盈利,屆時大家也會有更多回報。
吉利與 DRB 籤約儀式,前排從右到左:餘寧,李東輝及 DRB 籤約代表
投資策略:賽道、基因和人
程裏:再説説您去蔚來資本後的事情,當時蔚來資本怎麼想到要投路特斯?
餘寧:李斌創立蔚來品牌後,主要精力放在蔚來汽車,另一部分精力放在投資。投資路特斯符合蔚來汽車整體品牌向上的策略,而且李斌也想學習電動超跑的運營思路,因為蔚來有自己的 EP9。
我加入蔚來資本前,李斌早已經有投資世界級高端跑車的想法,當時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投資阿斯頓 · 馬丁,另一個是路特斯。我和馮擎峰是相識多年的老戰友,對他知根知底,經過反復讨論,我們決定投資我們更熟悉的人和公司。
我們相信路特斯市值 2025 年會突破百億美金,這就是非常好的投資項目。
程裏:早期投路特斯,在蔚來資本内部有争議嗎?
餘寧:沒有争議。我和李斌都同意投,我們是天使輪就獨家投了十億人民币。出乎意料的是,我們原以為上市時間會在 2024 年底,實在沒想到這麼快就上市了。
從左到右:李斌、馮擎峰和餘寧
程裏:為什麼上市速度能超出預期?
餘寧:路特斯原本是英國的豪車品牌,在歐美市場有很深厚的基礎,也就是西方人認這個品牌。
這三年路特斯的發展出乎意料地好,跑車和生活用車都按照計劃推出了多款新車型,比如跑車系列的銷量從收購前的一千多台達到去年的近 6000 台,作為對比,去年法拉利賣了 9000 多台,阿斯頓 · 馬丁賣了 2000 多台。這給了全球投資人巨大的信心:中國人能夠經營好這個豪車品牌,管理團隊能夠将路特斯變成百億美金市值的公司。
其次,路特斯成功搭上 LVMH 全球頂級奢侈品公司,借殼通過 SPAC 的方式上市,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上市的進程。
當然,此前極星、億咖通等企業在海外的成功上市經驗,也能很大程度上用在路特斯,少走了很多彎路。總之就是各種天時地利人和吧。
程裏:您的投資策略是什麼?您會投怎樣的車企?
餘寧:我會從三個方面看投資機會,首先肯定是在新能源大賽道,這裏又分新勢力和新實力。蔚小理是新勢力車企的代表,如今都已經有 10 年了;現在的新實力車企,它們或是背靠科技巨頭,比如小米、華為,或是背靠產業巨頭,比如極氪、路特斯、廣汽埃安等等,都有巨大成長空間。
那些沒有大腿可抱的新勢力車企,很多的情況都比較困難,失敗的例子很多。只能説背靠巨頭的成功性會更大,我更偏向這樣的車企。
其次是看這個企業有沒有做車的基因,比如路特斯和吉利,這肯定都是沒問題的,都是自帶汽車基因的。
第三是看人。我跟馮擎峰認識很多年,也是多年的工作夥伴和搭檔。他身上有很多特征非常吸引我。比如他一直堅持運動,身體非常好,最忙的時候一天能幹 20 個小時。他還是中國鐵人三項排名前 100 位的選手,從中也能看出他的自律和韌性。而且他學習能力很強,很聰明。
我們内部稱他為「馮大将軍」,意思是説他一定能把事情做得很好。投資其實也是投一把手,有馮擎峰這樣的人帶領路特斯,我肯定是要投的。
澳門,馮擎峰(左)和餘寧(右)在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現場
整車的時間視窗已經沒有了
程裏:那再進來的新車企,還有機會嗎?
餘寧:現在整車的時間視窗已經沒有了。如今像華為、極氪、路特斯這樣的新實力車企都已經登場,小米是最後一個,可以預料今年會非常卷。但後面再進來的新車企就很難了,競争高度白熱化,市場已經沒有空間了。
當年新勢力主要來自于互聯網和傳統主機廠,他們敏鋭地察覺到了行業的變革,搶得了電動化和智能化的先機,給了傳統汽車產業巨大的衝擊。當然這十年裏,市場也給了它們很多試錯的機會,但未來的試錯空間越來越小了。
程裏:最後誰能留下來?
餘寧:對新勢力這波而言,2024 年實現 1000 億銷售額,同時實現盈虧平衡是起碼的入場資格,2023 年只有理想達成了這個成績。
汽車行業本質上是規模經濟,尤其是面對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的海量投資。如今各家車企的研發成本都非常高,只有形成規模優勢才能平攤成本、實現盈利,才能真正活下來。
(注:2023 年理想汽車銷量 37.6 萬輛,實現營收 1238.5 億元,淨利潤達到 118.1 億元,首次實現全年盈利。)
程裏:如果整車機會不多了,那您下一步投資方向是什麼?
餘寧:我看重的其實是汽車工業的歷史大變局和機遇,坡長雪厚,至少還有 10 年的發展期,智能化和電動化依舊是主要投資方向。其中智能化的空間會更大,因為智能是無限增長的,發展空間也是無限增長的。
作為汽車行業的老司機,我們對所謂的新汽車的演變一直非常敏感,寧德時代第一個乘用車的大批量訂單,就是 2014 年與吉利籤訂的,當時我負責采購,馮擎鋒負責工程。2013 年寧德時代的全年銷售額不會超過 5 億,2014 年我們和寧德時代籤了近 20 億左右的動力電池合同,是它前一年銷售額的數倍。
此後寧德時代銷售額開始起飛,每年都在呈指數增長。寧德時代 2018 年上市,2021 年市值曾經達到 1.5 萬億,這就是產業變局帶來的歷史性巨大機遇,非常開心有機會參與了產業的變革。
餘寧(左)與馮擎峰(右)一起考察寧德時代項目
程裏:電動化智能化是大勢所趨,那歐美傳統頭部車企的新能源轉型策略,為什麼還會反復搖擺?
餘寧:電動化取代燃油發動機需要一個以十年為部門的過程,歐美傳統車企在燃油車市場有着巨大利益,他們需要權衡利弊,所以在電動化轉型中落後了。三年疫情過後,世界突然發現中國新汽車的發展已經領先于歐美。
當這種差距形成很大的代溝後,很多歐美車企索性當起了鴕鳥。他們不從自身上找問題,而是遊説政府修改產業政策,延緩電動化轉型。現在中國新能源滲透率已經超過 35%,你還在猶豫反復,這就跟晚清的閉關鎖國一樣。
過去十幾年中國的移動通信、移動支付等互聯網技術的普及遠超歐美,新汽車使得電動化與智能化形成了互相促進的關系。相比電動化,中國車企在智能化賽道通過不斷的迭代更新,已經和歐美傳統車企形成了更大的代差。
現在車主呈現年輕化趨勢,90 後、00 後正在成為購車主力。這群人從小就是在移動智能化環境中長大,車企将最先進的智能科技用在汽車上,極大地吸引了這樣一群人。可以説,誰掌握了智能化,誰就掌握了未來。
程裏:那您怎麼看特斯拉和中國車企的差異?
餘寧:特斯拉是令人尊敬的企業,它率先發起了這場新汽車的革命。十幾年來,特斯拉始終具有在新汽車技術範式上的定義能力,引領着產業發展方向。因為具有先發優勢,其智能新能源汽車的品牌形象,已經占領了廣大消費者的心智。
特斯拉強在創新,也就是從 0 到 1,中國車企強在落地,善于迅速從 1 到 10。今天特斯拉在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等更多依靠軟體技術的領網域,仍然領先于中國車企。但是在設計、底盤、内飾、電動化等與硬體關聯的技術上優勢就沒有了。特斯拉的駕駛體驗,已經不能帶給消費者超越國產品牌的價值,在迭代能力上卷不過中國車企。
程裏:看來您對中國汽車充滿了信心。
餘寧:是的,中國汽車一旦全面走出去,将把國内這些年内卷積累起來的強大產品力充分釋放出來,對這些歐美傳統車企就是降維打擊。
歐美無論是政府還是車企,現在的很多做法都是非常短視的。行業保護一定產生貧弱,照他們這種閉關鎖國的做法,只會加快全面從中國汽車市場退出的速度。未來他們本國的汽車產業,一旦面對走出去且成功本地化的中國車企,很可能會出現斷崖式的銷量下跌。
汽車的未來一定在中國和中國的企業家身上,如同中國的白色家電產業發展一樣。2023 年吉利、比亞迪這樣的頭部車企,年銷量都已經在 300 萬級别了,随着頭部車企國内市占率的不斷提升,以及海外基地建設的加速,中國某個自主車企的全球銷量,達到 500-800 萬級别也别驚訝,而且我相信這個目标五年内就能實現!
我就知道你 " 在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