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長劇時代的終結,歡迎閲讀。
文|蘭傑
3 月 1 日至 3 月 2 日," 優酷不再接收 12 集以上的劇集 "、" 優酷 12 集以上的劇集要今年播完,否則就要一刀切到 12 集 " 等相關内容先後登上了微博、知乎等社交平台上的熱搜。
對此,據優酷知情人士消息,不再接收 12 集以上的劇集屬于謠傳," 目前優酷的自制劇和定制劇不是一刀切要求 12 集,而是因為注水劇太多了,要控控水。" 此外,這位相關人士還表示," 愛奇藝和騰訊也有這方面的探索,例如愛奇藝迷霧劇場劇集的集數都不長,内容比較濃縮。"
另據澎湃新聞報道,自 2024 年下半年以來,影視行業内就多次傳出優酷要改革長劇集數的消息,也有多個進行中的項目,稱被優酷要求 " 縮水 " 集數。
注水劇确實在很長一段時間内存在于長視頻平台乃至于各大衞視之中,這種現象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國產劇版權出售曾長期采用 " 按集計價 " 的商業模式,制作方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将劇本或者劇集注水以拉長集數。而拉長後的劇集也可以提供更多的承載廣告的空間,同時得以讓制作方更好地分攤高昂的版權費和明星片酬。
伴随着觀眾輿論的反撲,以及廣電總局限制注水劇集政策的接連推出,使得注水劇得到了整治。如今平台與制作方的合作模式也更多轉向了較為靈活的 " 保底 + 分賬 " 模式。
此外,近兩年以來,另一個新事物的出現正在加劇長視頻平台對于劇集集數的變革,那就是短劇。
劇集内容的制作成本高、回報周期長,使得一眾長視頻平台曾長期處于虧損狀态,直到 2022 年以來才相繼扭虧為盈,本以為已經走過了漫長的冬季,但短劇的橫空出世和迅速崛起,使得長視頻平台們又一次面臨巨大的衝擊。
短劇的出現,正在搶奪觀眾有限的注意力,同時也在改變觀眾對于劇集叙事節奏的接收習慣。長劇需要拿出同樣快速專注觀眾注意力的内容出來,去和短劇競争。
一眾長視頻平台開始做出了防御姿态。
一個明顯的信号是,紛紛在自己平台的一級入口處設定了短劇頻道,并走上了精品化短劇路線,以期形成差異化競争優勢。另一個信号則是,縮短長劇集數。
騰訊視頻的商業化負責人曾向 36 氪表示,各大長視頻平台都在控制整體的劇集集數,例如騰訊視頻 2023 年推出 X 劇場,劇集集數就保持在了 20 集以下。此外,同樣是以 X 劇場的劇集為代表,雖然不至于 " 上來就殺人 ",但是整體的叙事節奏是加快了的。
2024 年 11 月,在 "2024 微博視界大會 " 上,優酷副總裁謝穎曾表示:" 當前,長視頻用户前五集的棄劇率在 50% 以上,劇集的完播率只有 20%-30%。"
與之相對應,一些将短劇快節奏的叙事、爽文的套路帶入到長劇中的嘗試,正在獲得成功。如《墨雨雲間》這部爆款劇集的導演,就曾執導過短劇,并嘗試将短劇高效叙事和精準踩中觀眾情緒的特點融入到長劇中,由此收獲了超出預期的市場反饋。
其他比較具有代表性的還包括愛奇藝 " 迷霧劇場 " 推出的《隐秘的角落》只有 12 集、騰訊視頻破圈的《我的阿勒泰》只有 8 集,均以緊湊叙事獲得了高口碑和商業化成功。
據雲合數據,2024 年上新國產新劇總集數為 7610 集,同比減少 14%;部均 28.1 集,同比減少 0.8 集;其中總集數在 21 至 28 集的劇集部數占比 37%,同比增加 8 個百分點,長劇集呈現出中篇化趨勢。向短劇靠近和學習已經是一種行業趨勢了。
回到這回輿論風暴中心的優酷視頻上,其平台上最具代表性的長劇莫過于《甄嬛傳》,這部于 2011 年推出的經典作品集數是 76 集。而如今,優酷視頻也正式踏入了減少劇集長度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