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美團補貼10億攪局香港外賣市場,是起點還是終點?,歡迎閲讀。
2023 年 5 月 22 日早上 8 時,美團旗下外賣平台 KeeTa 在旺角地區開始營業,并推出 10 億港元 " 激賞計劃 " 吸引新客户和餐廳。
6 月 26 日,KeeTa 宣布将在 27 日把業務運營區網域由目前的旺角及大角咀地區,拓展至深水埗、油尖旺地區,并計劃在 7 月進一步擴大至其他九龍地區。針對新區用户,KeeTa 繼續推出 " 十億激賞 " 新人優惠,每位新用户可獲得價值 300 港元的優惠券,用于餐品和運費減免。此外,KeeTa 計劃在新區進一步推出包括邀請新用户禮賞、全民免運等營銷活動。
盡管 KeeTa 在大量的優惠推廣活動下展現出了強勁的競争力,但它似乎并未在香港掀起外賣狂潮。
據大數據分析平台 Measurable AI 的報告指出,KeeTa 在登陸香港的短短一個月内就成功占領了所在區網域的 20% 市場份額。但與外賣行業的兩大主流平台 Foodpanda(富胖達)和 Deliveroo(户户送)分别占據的 44% 和 36% 的市場份額相比,KeeTa 仍存在較大差距。
根據最新消息,研究機構 Blue Lotus 董事總經理楊子潇(Shawn Yang)表示:" 我對美團在香港的擴張不太樂觀。我認為這個市場還不夠大,美團不會投入大量資源。" 晨星亞洲高級分析師王凱認為,進軍香港地區對公司的收益不會產生重大影響。
那麼,美團進入香港,是其擴張的起點還是終點?未來,香港外賣市場誰主沉浮?
-1-
三大外賣平台測評,結果如何?
5 月 29 日,美團旗下的外賣平台 KeeTa 登陸香港市場,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熱議。當天的盛況被不少媒體戲稱為 " 爆單 "。
KeeTa 強勢登陸的當天,香港某家媒體選擇了在最繁忙的午餐時段進行就地測評,對比了 KeeTa 與香港外賣巨頭 Deliveroo 和 Foodpanda 這三款外賣 App。記者在同一餐廳、幾乎同時、同樣下單了一碗牛腩面及凍檸茶,均不使用優惠。
價格方面,KeeTa 的餐單價格相對較低,包含飲品在内的整份餐售價 66 港元,另外兩款軟體都到 100 港元以上。此外,KeeTa 的配送費為 29 港元,Deliveroo 的配送費最便宜,只要 26 港元;Foodpanda 的配送費則在繁忙時段出現短暫上調運費情況,漲至 41 港元。
送餐時間方面,KeeTa 特别設立了 " 準時保 " 政策,并且在測試訂單中表現最佳,20 分鍾便送達;Deliveroo 準時送達;Foodpanda 在該測試訂單中出現了延遲,比預期晚了 20 分鍾。
整體看來,KeeTa 已經從配送、價格上打擊到了另外兩款外賣 APP。
-2-
美團補貼 10 億攪局香港市場
進入香港市場的第一步,KeeTa 延續了美團的一貫作風——燒錢換用户。
KeeTa 的 10 億港币激賞計劃中,只要成為 KeeTa 的新用户,就能夠享受到價值 300 港元的優惠券,其中包含 15 港元的飯堂體驗券、3 張免運費券以及 50 港元滿減券等等。
根據最新消息,KeeTa 本月将投入 300 萬元推出免運費活動。即 7 月 6 日起至 7 月底,每周四、五、六均為 KeeTa" 免運費日 ",活動期間,KeeTa 所有用户每日可獲得一張無門檻免運費券,直接免除訂單運費。此外,KeeTa 計劃在新區進一步推出包括邀請新用户禮賞、全民免運等營銷活動。
KeeTa 表示,在過去一個月的營運中,香港用户的支持和認可超過預期,并收到大量來自旺角和大角咀以外地區食客和餐廳的咨詢和需求,進一步增強了公司擴大業務區網域的信心。獨創的 " 準時保 " 服務大受歡迎,在旺角和大角咀營運期間,平均配送時長為 23.91 分鍾,準時率達 98%。未來将加快拓展步伐,服務香港更多地區的居民。
在騎手方面,美團同樣提出了更有吸引力的招募計劃。
根據招聘檔案顯示,美團正在招募電單車車手、單車騎手及步兵三種外賣員。外賣員收入由配送服務費、活動獎勵及組别額外服務費構成,其中活動獎勵包含新人獎賞、特别節日獎賞和活躍獎等多個項目。
為了搶人,美團還專門推出了 " 迎新獎賞 ",外賣員只要在加入美團的 14 天内,送單數量達到标準,就可以額外獲得 2500 港币的獎勵!
-3-
香港,最難攻克的外賣市場之一
事實上,香港并不是一個對外賣行業友好的市場。
據數據平台 Statista 估算,今年香港外賣市場的總收入預計将超過 51 億元,而到 2025 年,這一數字預計将達到 74 億元,但滲透率僅 3%,遠低于内地外賣送餐市場近 30% 的水平。
這樣的差距出現源于多種原因,而根源則在于香港特有的人力成本。
由于香港的人力成本以及城市政策的制約,比起内地 5 元左右的配送費,15-20 港元左右的配送費用實在是很不友好,當地用户自然不熱衷于點外賣了,外賣平台也就無法以規模化的名義要求商家降價。
對于商家來説,外賣服務是一種創造額外需求的方式。商家通過放棄一部分利潤來獲得更多的訂單機會。如果訂單量在降價之後具有足夠的彈性,并且可以借助規模效應來降低成本,商家自然會更願意提供折扣,以實現薄利多銷。相反地,如果訂單量較少,商家只能提高價格以支付平台額外的傭金,這進一步導致了外賣變得更昂貴。
于是乎,香港的外賣市場陷入了一個怪圈:" 用户不點 - 單量不足 - 成本高昂 - 價格昂貴 - 用户不點 " 的惡性循環。
-4-
香港外賣雙寡頭:Foodpanda 和 Deliveroo
KeeTa 的登陸,也引發了香港其他外賣平台的反應。
面對 KeeTa 的燒錢計劃,德國食品速配集團 Delivery Hero 旗下的 Foodpanda 和英國外賣配送平台 Deliveroo 近期的宣傳明顯增加,并加大優惠力度,其中 Deliveroo 首次登記會員月費低至 1 元,及會員專享 6 折餐廳外賣折扣等優惠 ; Foodpanda 則推新會員首月免費登記、享無限次免運費等優惠。
根據大數據分析平台 Measurable AI 最新的報告顯示,KeeTa 進入香港一個月内,在所在區網域中獲得了 20% 的市場份額。但與 Foodpanda 和 Deliveroo 分别占據 44% 和 36% 的市場份額相比,盡管 KeeTa 推出了各種優惠刺激措施,但成績依然與其他兩家差距較大。
在小紅書上,也有不少在香港的網友分享外賣 APP 測評。有網友實測在同一餐廳點同樣的食物,訂單金額依次為 KeeTa(79 港元)、Deliveroo(96.7 港元)和 Foodpanda(82.7 港元)。對于 KeeTa,有網友表示除了首單有優惠券便宜之外,大部分訂單和其他外賣平台價格差不多。
也有不少外賣小哥在小紅書發帖説:KeeTa 的單子太少,收入并沒有網上説的這麼誇張。有的網友平均 3 小時入賬 170 元,有的則收入不足 100。
-5-
10 億夠不夠?出海是起點還是終點?
對于香港用户而言,初來乍到的美團願意拿出 "10 億補貼 ",顯得十分有誠意,但後續是否還會繼續補貼呢?畢竟對于美團來説,重回盈利軌道并不容易。
根據美團 2023 年第一季度财報,美團營收達到 586.2 億元,同比增長 26.7%;淨利潤為 33.6 億元,預計虧損 2.104 億元;而調整後淨利潤則達到 54.9 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一季度财報中,美團并未公布具體的交易用户數和活躍商家數。實際上,自去年開始,美團的交易用户數和活躍商家數增長已經不如往日的明顯态勢。以 2022 年為例,美團外賣的交易用户數為 6.78 億,同比下降了 1.8%;而活躍商家數則達到了 930 萬,同比增長了 5.1%。
從季度數據來觀察,2022 年美團的交易用户數量分别為 6.93 億、6.85 億、6.87 億和 6.78 億,增長已經趨緩。
研究機構 Blue Lotus 董事總經理楊子潇表示:" 我認為美團想找一個與中國大陸文化接近的市場,建立一支團隊,并從長遠來看,嘗試他們能否在海外市場占據一定市場份額。"
開拓海外市場或許成為了美團尋求新的增長動力的一個途徑。香港作為其試驗平台,最終其可能會向國際擴張。但是,海外市場競争日益激烈,其他平台也在竭力争奪市場份額。美團在香港,是其出海的起點還是終點呢?
參考文獻:
[ 1 ] 《美團:中國香港外賣業務分析框架》,方正證券;
[ 2 ] 《美團 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止年度業績公告》;
作者|張浩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