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有30門“大炮”的師屬炮兵團,為何是東北幾十萬國軍的獨一份?,歡迎閲讀。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甲骨堂 Author 甲風
在之前的文章中,咱們介紹了東北戰場國民黨軍中唯一的 " 整編師——青年軍整編第 207 師。
這個第 207 師不僅僅是東北戰場的 " 另類 ",實際上在國民黨軍全軍系統中,它也是獨一份的存在。
因為當時别的整編師大都是軍級部門改編,就是同在青年軍系統中的各師,也都是兩個師合編為一個整編師或者一個師外加軍直屬部隊合編。
唯有第 207 師,很早便編入了新 6 軍中,一開始就是作為普通的三團制師存在,後來改整編師時則獨立擴編為二旅四團制師;之後又不斷擴充為二旅六團制師、三旅九團制師,成為了一支擁兵數萬的軍級作戰部門。
而且這個整編第 207 師比較特殊的是,它除了正常的 9 個步兵團之外,還單獨編列了 1 個炮兵團,這在當時的國民黨軍中是極為特殊的存在。
為何説具有特殊性呢?
因為國民黨軍的炮兵系統,團的編制通常為獨立炮兵部隊,并不隸屬于某個軍、某個師,而是由總部分配到各大戰區,由戰區級長官調配加強給各部使用。
具體到隊屬炮兵方面,軍 / 整編師級配榴彈炮營或者野炮營,師 / 整編旅級配山炮營;請注意,這兩級所配的炮兵都是營級。
不過在 1947 年時,國民黨軍搞了一套新編制,就是取消旅屬炮兵,成立整編師屬炮兵團(二營制),但采用這套編制的部隊不多(基本都是關内部隊),而且未必能編齊炮兵。
整編第 207 師是關外幾十萬國民黨軍中,唯一編有師屬炮兵團的部門,其餘依然是軍、師屬炮兵營,此外就是獨立炮兵團了。
那麼這個炮團的具體實力如何呢?
1947 年秋季時,整編第 207 師統計的炮兵實力計有:1 門美式 105 毫米榴彈炮、4 門日式 105 毫米榴彈炮、2 門 77 毫米野炮、10 門美式 75 毫米山炮。
但是請注意,此時的炮兵團尚不是最終形态。
幾個月後,東北國民黨軍再度進行炮兵實力統計時,整編第 207 師炮兵團裝備的火炮則調整為:
日式 105 毫米榴彈炮 4 門、日式 75 毫米野炮 12 門、77 毫米野炮 2 門、美式 75 毫米山炮 8 門、日式 75 毫米山炮 4 門。
簡單總結,整編第 207 師裝備有 4 門榴彈炮、14 門野炮、12 門山炮,全團山野榴炮總數為 30 門。
其中,日式 75 毫米野炮可以編為一個完整的野炮營;日美 75 毫米山炮可合編為一個完整的山炮營(其中美式山炮 2 個連、日式山炮 1 個連);另外日式榴彈炮可編一個完整的榴炮連、77 毫米野炮可編一個簡配的野炮連。
如果按照标準編制計算的話,整編第 207 師炮兵團的火炮可以編成兩個半完整的炮兵營。
此時是 1948 年初,這樣的山野榴炮陣容即便在東北國民黨軍中也都是比較強的,其他各軍(加上師屬炮營)的炮兵陣容大都不如該部。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整編第 207 師的 3 個旅中,另外還配發了 12 門加拿大造的 57 毫米戰防炮。
正常按照編制來講,這 12 門炮可以分編成 3 個四門制戰防炮連,每個整編旅配備這樣的一個連。
相較于以往的 37 毫米戰防炮,口徑大了很多的 57 毫米戰防炮已經不算小玩意了,而且這炮還有别的故事。
因為當時國民黨軍在補充山野榴炮時缺口不小,但戰防炮的直接用途卻往往發揮不出來,所以就考慮改造 57 毫米戰防炮。
當時東北的兵工廠将這種戰防炮改為 75 毫米口徑的榴彈炮,稱之為三七式改 75 毫米榴彈炮,實際發射日造三八式野炮彈(因為這種彈藥庫存很多)。
因此整編第 207 師的這些 57 毫米戰防炮也值得一説,它加上炮兵團的 30 門山野榴炮,就構成了該師炮兵可值得一提的陣容了。
由于統計是 1948 年初的情況,在此後到遼沈戰役期間其炮兵陣容有沒有發生變化不得而知。
但我們知道的是,在遼沈戰役中整編第 207 師第 3 旅随廖耀湘西進兵團覆滅,師部、直屬隊、第 1 旅、第 2 旅以及炮兵團在沈陽覆滅。
上述提到的各類火炮自然也全被繳獲,其中尚可使用的将在東北野戰軍的麾下參加入關後的一系列戰役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