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88年前 AW.38“惠特利”原型機首飛 二戰初期英國最特殊的轟炸機,歡迎閲讀。
88 年前,即 1936 年 3 月 17 日,阿姆斯特朗 - 惠特沃斯 AW.38" 惠特利 " 原型機首次試飛。
Mk.I 第一種量產型,只生產了 36 架,采用戰前塗裝,沒有自衞武器。
這是英國新一代重型轟炸機(按當時的标準),采用全金屬懸臂單翼結構,配備可收放起落架和封閉式駕駛艙。不久之後,英國又出現了兩種具有類似用途的重型轟炸機,那就是維克斯 " 惠靈頓 " 和漢德利 - 佩奇漢普登。
第一架 " 惠特利 " 原型機。
這三種重型轟炸機當中," 惠靈頓 " 是性能最好的,生產數量超過 11500 架。與之相比," 惠特利 " 生產數量要少得多,只有 1814 架。然而在二戰初期,這些轟炸機在抗擊納粹德國的行動中做出了重大貢獻,多次對德國本土進行了遠程轟炸。
第一架 " 惠特利 " 原型機。
" 惠特利 " 轟炸機在考文垂郊區惠特利著名的阿姆斯特朗兵工廠的航空分部制造的,并因此得名。設計團隊力求創造出一種結構簡單、技術先進、成本低廉、便于大規模生產的轟炸機。因此,機身采用了大量直線和圓弧線條,盡量少用復雜的曲面。
" 惠特利 "Mk.I 轟炸機的機身下方有一個可收放的機槍塔,用于防御來自下方的戰鬥機。機組将其稱為 " 垃圾桶 ",後續型号取消了這個設計。
最後," 惠特利 " 轟炸機的機身又長又細,整個機身的橫截面都是矩形,只有兩個平面相接的地方進行了圓角過度。同時,機翼和尾翼的邊緣也采用了直線,盡可能減少生產難度。
正在着陸的 " 惠特利 "Mk.V。
機翼具有較大的仰角,與襟翼配合時,讓 " 惠特利 " 轟炸機擁有出色的起飛和着陸性能,使其可以在相對較小的野戰機場上完成起降。但是,這樣也會帶來一個問題,就是平飛時 " 惠特利 " 似乎以機頭朝下、機尾翹起的姿态飛行。
Mk.V 的駕駛艙,右側是前往領航艙的通道。尾部安裝液壓驅動的弗雷澤 - 納什機槍塔,配備四挺 7.7mm 機槍。
第一架原型機配備兩台阿姆斯特朗 - 惠特沃斯 " 虎 " 星形風冷活塞發動機,功率只有 795 馬力。羸弱的發動機讓 " 惠特利 " 轟炸機的性能很一般,特别是最高飛行速度只有 300 千米 / 小時,而設計指标為 330 千米 / 小時。
1940 年,金洛斯機場上的 " 惠特利 "Mk.V 轟炸機。
但是,第二架原型機安裝了功率更大的改進型發動機,功率提升到 935 馬力。憑借新型發動機,終于讓 " 惠特利 " 轟炸機的飛行速度達到了設計要求。
" 惠特利 "Mk.V 轟炸機。
盡管性能遠不及國外同類轟炸機,但英國還是決定将其投入批量生產。1939 年,改進型 " 惠特利 " 轟炸機出現了,配備羅爾斯 - 羅伊斯 " 默林 " 液冷活塞發動機,功率提升到 1030 馬力。
地勤人員為 " 惠特利 "Mk.V 轟炸機挂載 250 磅航空炸彈。
憑借這款液冷發動機," 惠特利 " 轟炸機的最高飛行速度進一步提升到 364 千米 / 小時,升限從 5850 米提高到 7200 米,航程從 2000 千米增加到 2400 千米,載彈量從 1500 千克增加到 3100 千克。這樣的性能已經相當不錯了。
Mk.VII 反潛型。
新改進型被命名為 Mk.V,成為生產量最多的型号,共有 1466 架,占總產量的 80%。1943 年 6 月," 惠特利 " 轟炸機停產,最後 146 架為 Mk.VII,配備反潛雷達和深水炸彈,用于執行反潛任務。
" 惠特利 "Mk.V 轟炸機,可以看到一長串任務标記。
1942 年夏,英國轟炸機對德國城市科隆、不來梅、埃森、杜伊斯堡、斯圖加特和多特蒙德進行了空襲。所有轟炸機都配備給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司令部,此後,幸存的 " 惠特利 " 轟炸機進行了改裝,成為飛行學校的教練機,并在那裏服役到二戰結束。
為了保證主号封禁期間可以接收内容,請大家同時關注以下的避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