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親子經驗:“你總是揣着答案問問題,當然會生氣咯~”小朋友的清醒發言讓網友直呼受教了!,歡迎閲讀。
小朋友的清醒發言
01
真的有被小朋友的話治愈到!
小孩哥開導不開心的爸爸,他説:
" 哪有做人做事都是完美的啊,哪怕是小貓小狗,你也不一定是完美的。
就像我,下一次考試就算不比上次好,但我盡力了,我就覺得無所謂了,凡事盡力就行對吧。
與其天天讨厭煩惱,不如與煩惱和解算了。做人天天和自己較勁有什麼意思呢?"
小孩哥的這幾句話,不正是很多人需要學會的 " 反内耗 " 哲學嗎?
對此,不少網友直呼被小孩哥治愈了,更有人感慨 " 自己還不如一個小孩子活得通透 "。
在小孩哥看來凡事重在 " 盡力 ",即便做得不完美,也沒有遺憾了。
誰都渴望成為 " 完美 " 或 " 優秀 " 的人,但這個标準究竟是什麼呢?
以考試成績為例,有人覺得 90 分以上是優秀,有人認為 95 分才算出色,也有人覺得 60 分及格就已經很棒了,還有人認為只要有進步就已是優秀……
可以説," 優秀 " 的定義從來不曾統一。
如果一味地與他人的高标準對比,即使我們盡了全力,做得再好,也難以真正感到滿足和快樂。
人無完人。我們首先要看到自己的付出,認可自己的努力,和自己和解,才能坦然面對生活的起伏,帶着充沛的力量繼續前行。
不得不説,現在的小孩真的都太清醒了。
小孩哥那看似天真、簡單的幾句話,卻透露着大智慧啊!
02
" 你總是揣着答案問問題,當然會生氣咯。
生氣的本質是和自己的預期較勁,人之所以生氣是按照自己的價值觀預設了别人該怎麼做。
一旦别人沒達到你的預期,你就會生氣,所以不要拿自己的好心情為他人錯誤買單。"
你敢信,如此通透的發言是一名 5 歲的小男孩説的。
網友們聽後紛紛表示 " 受教了 "。
開頭的一句 " 你總是揣着答案問問題 ",戳到了多少人的心。
有時候,我們總是會陷入 " 期待回答,又很難接受不想要的答案 " 的矛盾中,卻忘了 " 學會接受不同的答案 " 本就是人生的必修課。
03
别人若是不喜歡你,你會很難過嗎?
在很多人還十分在意他人看法時,一名 9 歲男孩這樣説:
" 我不必别人喜歡,我只要自己喜歡自己就行。"
" 如果全世界都不喜歡我,我就更愛自己,更不嫌棄我自己!"
他這完全不内耗的心态,讓很多大人直呼羨慕。
畢竟,道理大家都懂,卻不是所有人都擁有被人讨厭的勇氣。
希望男孩在成長路上能一直保持這個心态。
" 我們都要好好愛自己 ",這句話也送給螢幕前的你!
04
廣東一 3 歲萌娃奶聲奶氣地給眾人講了個 " 大道理 ":
" 人生不會重來,請你盡量快樂。
被愛肯定好啦,但沒有也沒關系,不要去問,不要去講,不要期待,一切都順其自然啦 ~"
不開心的時候,聽一聽萌娃的這段話,真的會被治愈到。
人生這趟單程旅程,我們會遇到很多人、經歷很多事,與其執着于不可得,不如學會随遇而安,以明媚的心态擁抱生活。
放下過多的期待,讓一切順其自然,快樂或許會不期而至。
05
説起來,别看孩子們年紀不大,但從他們的語言和文字總能在不經意間撥動我們的心弦。
很多大人不在意的小事,在孩子眼中卻格外的美好。
就像躺在涼席上,身上壓出來的紋路。
很多人都不會在意它,因為紋路很快會消下去。
然而小朋友卻是這樣説的:
" 很快那些花紋又回到了涼席上,因為它們不願流浪。"
在我們眼中轉瞬即逝的印記,在孩子心裏卻是一場浪漫的歸途。
這種對生活細微之美的感知力,不正是我們逐漸遺失的珍寶嗎?
06
當被問到 " 想成為星星還是太陽 " 時,一個小朋友説:
" 一顆星星,因為世界上已經有一個太陽了,星星可以有無數顆。"
這不正是對生命價值最質樸的诠釋?
我們總渴望成為最耀眼的太陽,卻忘了星星也有屬于自己的光芒。
07
看完上面孩子們説的話,你有什麼感受?
我的腦海裏想起餘秋雨老師説的那句 " 大人不要小看孩子 "。
他們未經世俗污染的思維,往往能直達事情的本質。
他們的童言童語,可能藴含着最本真的智慧。
或許在成年人看來,孩子有些想法很稚嫩,但他們天真爛漫的思考恰恰是一種天賦。
為此,希望大人們在聽到孩子們一些 " 與眾不同 " 的言語時,不要嘲笑,也不要無視。
因為,哪怕再幼稚的言語,也是孩子們思考的結果。
甚至當我們學着用孩子的眼睛重新發現世界,很多糾結的事情也許就會變得簡單了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