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理财經驗:親歷日股大漲:每天花掉的錢,第二天就從股市裏回來了,歡迎閲讀。
中新經緯 6 月 17 日電 ( 馬靜 ) 16 日收盤,日經 225 指數上漲 0.66%,連漲 10 周,創下 10 年來最長連漲紀錄。該指數近三個月累計漲幅達 24.79%,已超過美股納斯達克指數。
熙臣 ( 化名 ) 在日本主要從事咨詢工作,因日股大漲斬獲了 " 意料之外 " 的收益。他告訴中新經緯,最近因為搬家換家具,每日支出少則 1 萬日元 ( 約合人民币 506.8 元 ) ,多則十幾萬日元。不過,其持有的股票每天至少都能漲 1% — 2%," 頭天搬家把錢花了,第二天錢就從股市裏回來了。"
" 每月持股浮盈超月薪 "
在中國互聯網大廠工作一段時間後,熙臣于 2016 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學讀書,之後在東京定居。2020 年上半年,全球多數主要股市暴跌。但在熙臣看來," 大步入場 " 的時機到了。
熙臣首先入手了一些高紅利股票,包括全日空、麒麟飲料、KURA 壽司等消費類股票。今年 4 月之後,熙臣的收益開始随着日本股市的大漲而 " 水漲船高 "。
5 月 17 日,日經 225 指數突破 3 萬點後一路狂飙,截至 6 月 16 日,已突破 33706 點,創下 33 年來新高。日本股市的另一個風向标東證指數也一路上揚,刷新 1990 年 7 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近三個月累計漲幅達 18.75%。
" 今年這些消費股股價漲幅不俗,對于我來説更像是計劃外的收益。" 熙臣提到,全日空是給他帶來最多收益的一只股票。2021 年以 2000 日元 / 股 ( 約合人民币 101.29 元 / 股 ) 的價格入手,持有至今已漲至 3000 日元 / 股 ( 約合人民币 151.94 元 / 股 ) 左右。再加上給股東郵寄的價值 3000 日元的半價機票兑換券,累計收益率在 30% 以上。
熙臣目前在日股投資了 2000 萬日元 ( 約合人民币 101.29 萬元 ) ,最多時曾同時持有 10 只日股,迄今幾乎全部都是正收益。此外,他也投資了一些科技類美股,包括重倉特斯拉和 SOXL ( 三倍做多半導體 ETF ) 。在 4 月以來的這波日股美股漲幅中,他的整體倉位上漲了 20% 以上,每天都能漲 10 萬— 20 萬日元 ( 約合人民币 0.51 萬元— 1.01 萬元 ) ," 從這個角度看,目前每月的股票浮盈收益早已超過了月工資收入。"
不過他對股票大漲帶來的收益顯得十分理智," 我十分清楚,這個錢也許之後還會虧回去,所以我更在意的不是賺多少錢,而是構建一個可持續的投資邏輯。"熙臣稱。
股民 " 跑步入場 "?
針對日本股市大漲,目前機構普遍提到幾個推動因素,包括避險需求吸引外資流入提振日元資產;日本寬松貨币環境為機構融資購買股票提供沃土;東京證券交易所發布相關檔案從制度層面推進估值預期改善等。此外還有巴菲特的 " 帶貨 " 效應。
巴菲特今年公開表達了對日本五大商社伊藤忠、丸紅、三菱、三井物產和住友商事的看好及增持意願,從而帶火了這些股票。市場将這些低估值、高分紅且正改革治理能力的日本上市公司稱之為 " 日特估 "。
有了巴菲特的加持,外資 " 衝入 " 日股。據媒體報道,對衝基金 Point72、Citadel、黑石、KKR 等華爾街大鳄均相繼造訪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披露各投資板塊交易動向最新數據也顯示,海外投資者上周 ( 6 月 5 日— 6 月 9 日 ) 的現貨淨買入額達 9863.93 億日元 ( 約合人民币 499.57 億元 ) ,這是海外投資者 6 年來首次出現連續十一周淨買入日股。
與此同時,股民也在 " 跑步入場 "。
在日本生活了 30 多年的華商林響 ( 化名 ) 主要經營國際貿易業務,平時也會參與證券買賣。他告訴中新經緯,最近日本很多散户開通證券賬户,投資股市。
日本北京總商會會長潘若衞也向中新經緯提到,看到股市大漲,身邊有些人認為這是一個投資機會,希望能夠從中獲利,所以開始關注和學習日本股市的相關知識," 甚至有些人已經開始買入股票 "。
不過,潘若衞也表示,還有人比較謹慎,擔心日本股市的上漲不可持續,可能會很快出現回調或者崩盤,所以他們選擇觀望或者避險。有些人則認為股市與己無關,雖然目前股市大漲,但他們不太關心。
日本證券業協會公布的月度在線證券交易活動統計顯示,截至 4 月末,在線證券交易賬户數為 3669.53 萬户,同比增長 9.9%,環比增長 0.74%,其中 29.77 萬户為新增。
對此,熙臣稱,據他觀察,此輪大漲對日本人投資方式的衝擊并不大,開户比例應是漸進式上升," 而且相對日股,美股投資也同樣普及,很多日本券商網站首頁都是美股廣告。"
股市、貨币表現不同,復蘇勢頭待觀察
根據日本内閣 6 月 8 日公布的數據,日本一季度實際國内生產總值 ( GDP ) 終值環比增長 0.7%,折合年率增長 2.7%,較上月公布的 1.6% 初值大幅上修,也高于市場預期值 1.9%。失業率方面,日本 4 月失業率從 3 月份的 2.8% 降至 2.6%,為三個月來首次下降。
曾長期陷入通縮的日本物價也在繼續攀升。日本總務省 5 月 19 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 4 月去除生鮮食品後的核心消費價格指數 ( CPI ) 為 104.8,同比上升 3.4%,連續 20 個月同比上升。其中食品和日用品等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是推升 4 月核心 CPI 的主要原因。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2023 年 1 — 3 月,日本人均旅遊消費額達 21.2 萬日元 ( 約合人民币 1.08 萬元 ) ,與疫情前 2019 年 1 — 3 月的 14.7 萬日元 ( 約合人民币 0.75 萬元 ) 相比,上漲 44%。
熙臣提到,日本的傳統企業近年在進行數字化轉型,因此數字化相關領網域創造了非常多的就業機會,很多公司都在擴大招聘,行業内的人員流動也有所提升。就其自身而言,薪酬年均增幅約在百分之十幾左右。
" 當然,我個人對日本物價上漲的不滿也是有的,薪酬雖然漲得不多,但确實又增加了,這是一種很復雜的情感。" 熙臣稱。
中國社會科學院產業金融研究基地常務副主任董昀在接受中新經緯采訪時表示,2023 年一季度日本 GDP 相較其本身多年的負增長,已是 " 很不容易 ",這説明日本通過持續的結構性改革,已經開始适應了人口老齡化的常态,潛在的 GDP 增長率持續下降态勢得到了遏制," 可以説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刻,但并不能認為日本的根本問題已經解決。"
董昀認為,日本 20 世紀 60 年代至 90 年代的輝煌時刻,是受益于企業管理組織效率、技術創新能力、生產力等提升。但現在,無論是組織、管理,還是技術方面,日本都未有明顯突破。盡管日本政府近年加大了對一些產業領網域的投資,但效果還未顯現。
" 股市表現和實體經濟經常有背離,日本經濟的創新能力真正走向世界前列,還需要在更長期的視角下,把很多趨勢性、結構性的因素放到裏面觀察。" 董昀稱。
中金公司策略分析師劉剛提到,日本指數上漲中,日元貶值貢獻了近乎半數。而以主題情緒驅動和估值大幅抬升的行情可能不具備太強的持續性,建議投資者在當前點位上謹慎根據情緒追高。
" 股市與貨币兩端表現不同,日本復蘇勢頭有待觀察。" 西南證券宏觀分析師葉凡表示,自 2016 年日本步入負利率時代以來,日本資產存在日元價值在左而日元資產在右的情況。一方面,作為一個典型的出口型經濟體,日元貶值提振了日本出口商的海外收入。另一方面,日股近期上漲也使得日元貶值幅度更大。
她表示,眾多海外投資者在購入日本資產的過程中,并未動用大量本金投資日本股票,而是借入低息日元放大杠杆投資日本股票,導致日元供應明顯增加,帶來額外的下跌壓力。整體來看,日本經濟整體呈現復蘇态勢,但也存在短期擾動,後續經濟持續復蘇或改變股票與貨币的背離現象。
劉剛也指出,以消費 ( 尤其是服務型消費修復 ) 驅動的經濟增長是日本近期數據呈現的亮點,疫情期間日本政府直接轉移支付也可能使得居民消費具有一定韌性。但制造業、投資和進出口情況當前仍有一定壓力。往後看,日本面對兩大風險,一是投資尚未有明顯改善,二是下半年美歐經濟衰退壓力對日本出口可能同樣造成拖累。 (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馬靜,郵箱:[email protected] ) ( 中新經緯 APP )
(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部門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羅琨 李中元
作者:楊京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