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别罵了,任敏古偶演挺好的,歡迎閲讀。
這兩天在循環聽毛不易的新歌,歌名叫《生生》,是《玉骨遙》的主題曲。
尤其喜歡這一句:畫一場千年不醒的夢啊,就算旁人笑我痴傻。
近來特别懷念這類 " 只要心夠真,就值得被欣賞 " 的調調。
大概是一種補償心理。
畢竟打開社交媒體,滿屏都是教你怎麼理性、利己、長心機。
細想也有它的道理。
反正時代的風向不可逆,也沒必要逆。索性現實的歸現實,理想的歸音樂、小説、電視劇。
尤其是古裝劇,更适合内娛寶寶體質的童話故事。
劇中人都不必為五鬥米發愁,吃飽了撐的,才有力氣去苦海翻起愛恨。
想來動感情,才是最貴的奢侈品。
感情不單指愛情。
知交、故友、同路人,甚至是對手,都得修上幾生幾世,才能在彼時彼地相匯。
所以總得兩肋插刀,萬死不辭才行。
因為珍惜緣分,就是珍惜千年萬年的時光,和時光裏的自己。
連追了十幾集《玉骨遙》,對三句台詞印象最深。
一個是青罡和朱顏初相遇,偶然組上隊,一起向千月峰頂跋涉,途中要克服重重兇險,保不齊就得送命的那種險。
此時兩人都還是小學徒,并沒多少高強的法術。就憑滿腔天真的英雄主義,兩個陌生人就敢彼此托付性命,還説出:放心吧,無論如何,我不會棄你于不顧。
他們能結成闖關搭子,是因為朱顏被競争對手暗算。
青罡看不過眼,出手相助,説出了我第二喜歡的台詞:我平生最看不慣背後做小動作的人。
第一喜歡的是這句:敬痴人。
朱顏、青罡,還有朱顏的閨蜜白雪莺,最終還是被人搞了小動作,輸了比賽。
三人湊到一起,舉杯痛飲,沒反思,也沒痛罵小人長戚戚。
而是高高舉起琥珀色的酒,大聲喊出——敬痴人。
痴人是君子坦蕩蕩,是敞亮人、夢裏人、自己人。
假如他們活在現代,看到這裏,我可能要忍不住口冷:寶寶們,百無一用是真心啊。
幸虧他們都是古裝劇裏的人,給我們演的是成人童話。
可以放心看他們繼續俠肝義膽,守望相助,反正結局一定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古裝劇最迷人的地方,現代劇拍不出來的,就是這一份 " 痴人説夢 " 的傻勁兒。
為了情義舍生忘死,生生世世,千千萬萬遍,守護一句諾言,不問值不值,只問敢不敢。
像以前總説,現在很少聽到的一句話——愛是勇敢者的遊戲。
《玉骨遙》的主角團,既是痴人團,也可以叫純愛戰神團。
這裏的愛,依然不單指愛情。
時影愛天下蒼生,看不慣破壞神讓生靈塗炭,于是挺身而出,勢要用凡人的力量,護佑蒼生。
朱顏愛時影,也分了好幾個階段。
目前演到的階段,還不是小鹿亂撞,朝思暮想的那種愛,她愛的還是小時候偶遇的少年時影。
愛他的剛正不阿,仗義執言,也心疼他蒙受不白之冤,被奸人所害。
她不知道時影沒死,一心想着要學最厲害的法術,聚攏時影的魂魄,讓他死而復生。
于是不做錦衣玉食的大小姐,上山拜師學藝,吃盡苦頭。
還有最煩背後使壞的青罡,愛上了最愛使壞的白雪鹭。
還不是戀愛一談,智商面談的那種。他依然保持他所有的正義原則,還是最值得信賴的戰友。
但不妨礙心上人害他一百遍,他還繼續相信人家第一百零一遍。
而白雪鹭自己,前半段的頭号 " 壞女人 ",也跟傳統的惡毒女二不一樣。
傳統惡女愛耍陰謀,白雪鹭耍的都是陽謀。
不哭哭啼啼裝無辜,也不倒打一耙攀誣别人。
壞事幹完就認,壞話也都當面説,從不背後叨咕。
她見什麼搶什麼,和同父異母的妹妹搶家族資源,和女主朱顏搶當時影的首徒,搶露臉,搶功,卻不招人讨厭,就因為她不裝。
前面看她,是痴人組的對立面,自私功利不擇手段。
越到後面越發現,她的野心和不滿足,也是某種意義的痴。
她不是那種純壞的壞種,搶尖拔上的動機不是害人,是為了給她的生母争氣、争地位。
她跟女主朱顏,看似一個事業腦,一個戀愛腦,人生态度截然相反,其實細想想,殊途同歸。
都是不聽話,不認命,要扭轉局勢,把命運握在自己手裏。
總覺得播到後半段,随着閲歷增長,白雪鹭會把對名利的渴望,轉移到更廣闊和自由的地方上去。
畢竟她天性不壞,真遇到危及性命的關口,會緊緊抱住她一直想踩下去的妹妹,把妹妹護在自己的懷裏。
我還是喜歡為愛赴湯蹈火的橋段,無論現在的人多不講究這個。
跟愛情無關,那是一種 " 情義擺中間,利字放兩旁 " 的理想境界。
像另一首主題曲,《許我一生》裏唱的:
" 我執意逆轉命運,此生無畏天意,像你我最初刻在心底。"
俠女是這樣的,外表無論高冷還是熱情,懵懂還是刺頭,内裏都裝着同一副古道熱腸,都是痴情種。
愛一個人,和愛山水,愛天下,愛世間萬物是一樣的,不分高低,都是至純的理想主義。
愛是勇敢者的遊戲,也是痴人的遊戲。
《玉骨遙》裏的痴人團,就主打一個為愛應聲倒地。
白雪鹭偏要争沒用的意氣,青罡偏要愛不該愛的人。
朱顏偏要救活已經 " 死去 " 的人。
沒死的男主時影,明知道他和朱顏兩個只能活一個。理論上,他應該殺掉朱顏,保自己安全。
可他偏偏信奉 " 做人德在前 ",次次遇見朱顏,次次放掉她、幫助她、保護她。
每個人都懷着一片赤誠,追求空中樓閣。
從不權衡利弊,就是發自本能地去愛,去付出,去信守承諾,不顧個人得失。
這是從以前的武俠劇繼承下來的傳統。
幾十年下來,現在的古裝劇發生了很多變化,唯有内核一直沒變——
天高海闊,至情至性,不問名利只問真心。
現實越需要人們清醒一點,算計一點,越需要看古裝劇做夢。
看戲裏的痴人,忙不迭地掏出真心,也不用擔心他會被辜負。
因為在更适合内娛寶寶體質的童話故事裏,真心一定會換來真心。
情比金堅的美好願景,就讓電視劇幫我們去實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