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奧迪們跌落:員工拿過45個月年終獎,曾擠破頭想進的合資車企向死而生,歡迎閲讀。
編者按:以變革應對變局,以遠見超越未見。大象新聞、大象财富聯合騰訊新聞、騰訊汽車推出 2024 年終策劃《變局之下》,回望 2024、展望 2025,讓洞見穿越時間,向未來尋求确定,本期聚焦合資車企路在何方,也是騰訊汽車《狂飙年代》系列之八。
騰訊汽車《遠光燈》
特約作者 林珂瑩
編輯 楊布丁
2024 年 12 月初,北京華陽奧通汽車銷售有限公司門前的停車場上還停滿了奧迪,店裏卻已經 " 迫不及待 " 換上 "AITO" 的标識,擺上了問界的展車。工作日早上剛過九點半,已有顧客在店内看車。
這裏曾經是北京最大的奧迪 4S 店,如今只剩下玻璃門上粘貼的公告證明它存在過:" 我司即日起将不再進行一汽奧迪品牌的經銷服務。" 落款時間為 2024 年 12 月 4 日。
門店的命運仿佛當下汽車行業的一個縮影:新能源的浪潮和自主品牌的崛起,正在讓一度無往不利的合資車企走到前所未有的困窘境地。
1984 年,中國第一家合資車企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正式開張營業;同年 10 月的人民大會堂裏,中德雙方正式籤署了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合營合同。合資車企的時代就此開啓,市場占有率長期達 70% 以上。
四十年的時間足夠讓一個行業的格局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捷達、奧拓、富康等曾經人們耳熟能詳的名字還未從記憶中褪去,但将目光投向當下,汽車行業早已是另一番光景。
據統計,2024 年前三季度,銷量排名前十的合資車企無一實現銷量同比正增長。其中,上汽通用的銷量下滑尤為突出,前三季度銷量合計 278485 輛,同比下滑 61.55%。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4 年 11 月,主流合資品牌零售 60 萬輛,同比下降 9%。其中,德系品牌零售份額 15.6%,同比下降 3 個百分點;日系品牌零售份額 12.4%,同比下降 3.1 個百分點;美系品牌市場零售份額達到 6.4%,同比下降 1.5 個百分點。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稱,2024 年上半年,完成半年銷量目标的經銷商占比不足三成;其中,合資品牌目标完成率偏低。2024 年 11 月的廣州車展上,蔚來高級副總裁魏健透露,從 2023 年至 2024 年,有 40 家傳統豪華品牌經銷商 " 翻牌 " 蔚來。
汽車行業的競争還在持續,且愈演愈烈。產業的發展離不開 " 淘盡黃沙 " 的過程,在中國汽車工業過往的發展歷程中,出局者并不鮮見,但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曾經風光無限的合資品牌無法再置身事外。一位一汽豐田的高層表示,和當下新勢力品牌一樣,合資品牌的銷量和經營狀況同樣會逐漸走向兩極分化,落後者将面臨淘汰。
是适當撤離、及時止損,還是加大投入、開辟新線?合資車企已經走到十字路口。
奧迪樣本:輝煌和落寞
" 那時候在中國最猛的汽車品牌肯定就是大眾,當時都説‘大眾信仰’,大眾的車就是好車,能賣得上價。"2010 年從學校畢業後就進入汽車行業的研發劉萊(化名),至今仍對當時合資企業的盛況記憶猶新。
1983 年,中國第一輛桑塔納在上海安亭下線。自此,一輛輛 " 國民神車 " 從大街小巷上飛馳而過,蟬聯 22 年銷冠,樹立一代人對于轎車的最初認知。2001 年,中國入世,合資車企進一步迎來井噴,華晨寶馬、東風日產、廣汽豐田等企業陸續建立。
合資車企的到來為剛剛起步的中國汽車工業提供了參考,也讓汽車全產業鏈随之成型。2009 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别完成 1379.10 萬輛和 1364.48 萬輛,首次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汽車產銷第一大國。
于中國而言,合資車企的開始是 " 用市場換技術 "。2003 年 10 月,日產總裁卡洛斯 · 戈恩在東京車展上稱,在合資公司中,外國汽車廠商提供產品和專門技術,而中國合作夥伴除了提供低成本勞動力和銷售渠道外,對實際經營管理的貢獻幾乎為零。
一家合資車企的員工楊帆(化名)回憶,自己最早做銷售的時候,所謂渠道管理對于銷售業績的達成最多只占到 5% 的比重,品牌和產品才是決定銷量的絕對因素,而當時絕大多數產品都是來自國外的成熟產品。" 那個時候做的事情,就是我算一下這個車國產化需要投多少錢,國產化之後在中國能賣多少錢,企業能賺多少錢。"
彼時國產汽車技術尚不成熟,自主品牌轎車主要集中在 1.6L 及以下排量的細分市場中。相較之下,合資品牌則具有較高的品質和聲譽,成為眾多消費者的首選。此後,盡管自主品牌逐漸發展,合資仍具有絕對優勢。
劉萊記得,2010 年自己籤約一家汽車集團之後,一汽 - 大眾奧迪打了不下五次電話,問他能否過來就職," 他們那個時候實在增長太快了,人就不夠用了 " 。
工作的第一年,劉萊拿到了兩萬元年終獎。他聽同學説,一汽大眾發了 36 個月的工資,第二年又發了 45 個月的工資。
" 那時候這種合資大廠還是特别好,這兩三年他們可能走下坡路了,但是前些年利潤真的很高很高。" 劉萊説,當時一汽大眾獎金多,有 " 老國企的做派 ",常常在逢年過節的時候發東西。" 那時候就有同學説,你要是去了一汽大眾,在那找女朋友可好找了,最吃香的行業,錢又多。"
官方數據顯示,2010 年,奧迪在華銷量達到 22.56 萬輛,同比增速高達 43.5%。或許連奧迪自己也沒有想到,此前樹立的 "2015 年在華年銷量 20 萬 " 目标會提前五年達成。
同樣地,也沒有人想到變化來得如此迅速。
2024 年 5 月,一汽大眾向全體員工推送了名為 " 突圍行動 " 的通知,通知稱:" 一汽 - 大眾正處于最後的,也是唯一的轉型視窗期,除了背水一戰我們無路可走,唯有萬眾一心向死而生。"同月,一汽大眾宣布其佛山分公司績效排名較後的 565 名員工不再續約。
财報顯示,2024 年三季度,奧迪全球交付量為 407390 輛,同比下降 16%;營業利潤為 1.06 億歐元,暴跌 91%。其中,奧迪在華交付量為 15.75 萬輛,同比下滑 19.63%。财報稱,公司在整個中國汽車市場正在經歷重大轉型,正通過更廣泛的產品組合重新定位自己。
" 奧迪的價格整體下降幅度很大,現在品牌的平均售價大概只有 32 萬,雖然説銷量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但實質是在以價換量,今後奧迪在中國到底會怎樣還不知道。" 一名行業内部人士評價道。
人們意識到,合資車企已經很難重現往日輝煌。2016 年,上汽大眾銷量首次突破 200 萬輛,此後連續 4 年銷量超 200 萬輛,而到 2023 年,銷量已經鋭減至 121.5 萬輛,幾近 " 腰斬 "。2024 年 1-11 月,上汽大眾銷量累計僅 103.4 萬輛。2024 年新上任的上汽集團總裁賈健旭在上汽集團 2024 年年終幹部大會上表示,合資企業的銷量不再可能有 200 萬輛,理性來看可以做到 120 至 150 萬輛。
一位已經在廣汽本田工作 16 年的員工坦言,合資車企銷量和經營狀況的下滑也影響着員工的薪資待遇。在她看來,企業想要實現進一步增長已經太過艱難," 能穩住現在就不錯了 "。
合資掉隊:這個節奏其實很快
此消彼長,合資品牌的落寞與自主品牌的崛起幾乎同步發生。
" 合資品牌從行到不行,這個節奏其實很快。"劉萊回憶道,他剛剛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自主品牌基本都還沒有發展起來。" 那時候大家做研發也是很懵懂的,這個東西該做成啥樣、要怎麼做都不知道,因為那時候全中國都不知道咋做啊。"
2010 年前,楊帆在合資車企主要做的是品牌傳播工作:引進的車型如何命名,產品的宣傳如何開展。車企基本不會對國外引入的汽車重新進行產品定義,最多只做一些細枝末節的修改,例如在車裏加上中國人喜歡的皮座椅和天窗。
但随着時間的推移,楊帆發現這種商業模式不再成立,中國消費者對于汽車產品開始有了自己的需求。" 外觀要好看,内飾要漂亮,空間要好,操控性也要好,要安全,最後還要便宜。歐洲人可能更要求操控性好,但對空間沒有那麼高的要求;美國人可能對空間要求高,但是對操控性沒有太高的要求。但是中國消費者其實要求非常多,而且有些獨特性。"
早在 2008 年,上海大眾設計團隊就推出了本土化的開發產品朗逸。但在楊帆看來,2019 年左右才是合資車企自主化的普遍開端。彼時,自主品牌銷量正經歷迅速增長,長城汽車和吉利汽車年銷量在 2016、2017 年先後突破百萬大關。
楊帆認為,合資車企的自主化有兩種模式:其一,外方将產品定義交由合資企業來做,自己負責工程籤收;其二,外方在中國另雇中國員工來做產品定義。其中,前者為主流模式,因為真正承擔銷量結果的仍是合資車企。
在此過程中,中方股東也學到了產品定義的流程和方法論,并在自主品牌上開展實踐。一位曾就職于上汽自主品牌研發部門的員工透露,自主品牌的老板是上汽集團的副總裁,較合資公司的老板要高半格。" 他們就説有什麼不知道的,從合資公司那裏拿過來,搞不定的話我可以命令他們。"
過去,合資車企的優勢之一在于其供應鏈的完善。2014 年,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高級經濟師王碩撰文稱,中國汽車自主零部件企業存在布局分散、規模偏小、技術含量低、勞動和資源密集等特征,銷售收入僅占全行業的 20%-25%。在汽車電噴、發動機管理系統、ABS、安全氣囊、變速箱等核心零部件市場,外資企業占據了 90% 以上的市場份額,電噴和電機等系統外資企業的市場占有率達到 100%。自主品牌汽車核心零部件主要依賴進口和外資企業提供。
" 當時核心的零部件技術很多都掌握在外方手上。例如發動機的電控系統,基本上就被博世、大陸、德爾福等廠家壟斷,廠家再通過合資公司的形式,落實到本土的生產上面來。" 劉萊表示,當時比亞迪、長城等自主品牌去找合資公司購買零部件,不僅報價高,供應次序也比較靠後。
在此壓力下,多家自主品牌逐漸建立起自己的供應鏈生态。比亞迪更是打造了垂直供應鏈體系,覆蓋核心零部件的自研自產自銷全部環節,對成本的把控能力急劇增強。" 我感覺他們算是被逼出來的,不自己生產的話那就會被卡脖子。" 劉萊評價道。
與此同時,合資公司的掣肘則愈加明顯,其中之一便是需要向外方支付的技術轉讓費。據 2005 年《深圳特區報》報道,尹同躍彼時舉例稱,一款法國新車,按常規要 15 億的投產費用,其中包括 10 億的硬體、模具費用,5 億的技術轉讓費。這 15 億每台賺 1 萬需要賣 15 萬輛,一年賣 5 萬 3 年才剛保本,3 年後又該換型了。
盡管如此,合資車企在燃油車上常年積累的優勢并不容易撼動。即便到了 2018 年,上汽大眾、一汽大眾、上汽通用仍名列當年中國市場汽車銷量前三。三者銷量合計達到 611.7 萬輛,占據當年總銷量超五分之一。也是從那年起,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連續三年下降,2020 年一度跌至 38.4%," 自主品牌何時才能翻身 " 成熱議話題。
2020 年,中國出台到 2035 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超過 50% 的目标,中國車企乘着東風在新賽道上加速,而合資車企則受到相應變化較慢、決策周期較長等因素的影響,沒有及時跟上轉型節奏。
此外,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也為零部件產業格局帶來了變化。劉萊舉例道,像是豐田集團旗下的零配件生產商愛信,過去車企想要購買它的自動變速箱沒有議價餘地," 對方説多少錢就是多少錢 ",而新能源汽車則可以直接繞開這個零部件。
2020-2023 年,僅 3 年時間,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實現 " 翻番 ",從 774.9 萬輛增長至 1459.6 萬輛,市場份額也從 38.4% 大幅增長至 56%。這一趨勢還在繼續,2024 年 1-11 月,自主品牌累計銷量為 1590 萬輛,同比增長 22.5%,市占率達 65.1%。
2024 年 11 月,新能源乘用車國内零售滲透率達 52.3%,較 2023 年同期提升 12 個百分點。 其中,自主品牌的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達 73.2%,而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僅為 6.8%。
路線分野:退出中國不容易
面對格局大變、競争加劇的中國市場,站在十字路口的合資車企需要作出抉擇。
當地時間 12 月 4 日,通用汽車發布公告稱,通用汽車董事會審計委員會認定,對中國合資企業的投資出現非暫時性的重大價值損失,通用汽車計劃在 2024 年第四季度計提 26 億至 29 億美元的資產減值。同時,為了應對市場挑戰和競争,通用汽車将重組中國業務,包括關閉工廠、優化產品組合等。
關閉工廠的背後,是其愈發低迷的產能利用率。上汽集團年報顯示,上汽通用設計產能達 190.8 萬輛。而 2024 年 1-11 月,上汽通用累計銷量 36.2 萬輛。若以此估算,全年產能利用率大約僅有 20.7%。
" 跨國品牌的目光是全球,它沒有必要為了你中國市場做太多适應的改變,因為每次改變都要花錢。" 楊帆認為,所有為了中國市場做适應性競争的車企,都需要評估好收益和成本。
他舉例道,2023 年,現代起亞營收 99.8 萬億韓元,同比增長 15.3%;斯特蘭蒂斯營收 2049.19 億美元,同比增加 8.57%。" 它們倆在中國可能都不太好,但它是放眼全球,只要全球能賣得好,它其實日子也可以過得很好。"
但對于更多車企而言,中國這一市場依然舉足輕重。
2024 年 11 月 26 日,上汽集團與大眾汽車集團在上海籤署延長合資協定,進一步加強長期合作夥伴關系,将上汽大眾的合資期延長至 2040 年。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奧博穆稱,到 2030 年,上汽大眾将推出 18 款新車型,其中 15 款将專為中國市場開發。
同月,廣汽豐田發布 " 聚變 2030" 戰略,提出到 2030 年產銷要重回百萬輛。廣汽豐田執行副總經理文大力稱,廣汽豐田将以自我革命的決心,再造新合資車,展開全體系構造改革,從商品定義、研發、制造、營銷等各個領網域,徹底重構自主能力。
一位廣汽豐田内部人士説,現在廣汽豐田研發部門有 1000 餘人,且仍在繼續招聘中,但問題在于很多人并不願意來,因為 " 他認為你傳統車企沒有研發 "。
此外,盡管產品的定義、研發等工作交由合資車企完成,反饋至總部的流程仍必不可少。前述内部人士稱,廣汽豐田正努力縮短這一流程。他介紹説,2023 年比亞迪的車型開發周期約為 13 個月,廣汽豐田過去需要 20 多個月,現在已經縮短到了 18 個月的周期。" 就是不斷在縮小跟國内新勢力的差距,你不這樣做的話不行,現在太快了。但肯定還是有一個恒定值,太短的話你驗證周期不夠,到最後品質肯定跟不上。"
2024 年 6 月,長安馬自達執行副總裁鄧智濤在 2024 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表示,新合資時代要讓合資企業成為主導者,站在雙方母公司的優秀經驗和技術平台上去做獨立自主的開發。" 中國品牌總在講獨立開發,現在合資品牌、合資公司也要講獨立開發。"
在這場汽車行業的 " 内卷 " 中,合資車企早已無法獨善其身。乘聯會數據顯示,2024 年以來,合資燃油車促銷幅度劇烈增長,從 2023 年的 13% 攀升至 2024 年 8 月的 22.9%,11 月企穩在 21.9%。
2024 年下半年,多家合資車企對新上市車型推出 " 限時一口價 ":大眾帕薩特限時價 15.99 萬元起,日產天籁真心版 12.78 萬元起,别克昂科威 Plus16.99 萬元起,也被認為是德、日、美系合資燃油車突破原有價格體系,對标新能源車價格參與競争的表現。
" 我并不看好一些合資企業選擇躺平,因為一旦躺平,就再也站不起來了。" 上汽大眾銷售與市場執行副總經理傅強在 2024 年 9 月的成都車展上表示,上汽大眾處在轉變的最關鍵時期,需要銷量撐住整個網絡和品牌定位,過渡期會有過渡期的戰略和打法,暫時犧牲了一些利益,但是赢得的是未來的戰場。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副研究員劉宗巍認為,當前汽車行業内卷可能使中國市場形成全球孤島,原因并不在于電動化等技術問題,好的技術終究會被海外消費者接受,但這種卷的程度或許是外企無法承受的。
" 退出中國聽起來好像很簡單,但其實這背後還是挺麻煩的。" 瑞銀投資銀行中國汽車行業研究主管鞏旻表示,跨國公司退出中國會導致對前沿技術變得遲鈍,長遠來看并不利于全球企業的發展。因此,一些在華銷量低迷的跨國車企依然會選擇跟中國車企和產品線合作,以加強他們在新技術方面的發展。
在楊帆看來,合資車企的式微并不出人意料。他分析道,目前中國所有 to C 的主流工業制成品,基本都是中國品牌或者中國制造,而汽車也同樣屬于這個範疇。" 如果不出現新能源,我認為最終也會是中國車企占到上風,只是新能源讓這個過程可能早了十年、二十年。"
新合資時代:用技術換市場?
内卷加速,合資車企該走向何方?
鞏旻表示,跨國車企想要應對當下危機,其一是從較為細分或高端的市場入手,重新定義品牌;其二是把中國的技術引入到全球網絡,武裝自己的車,然後在美國、加拿大等中國品牌受制較大的地方尋求發展空間。
2024 年 4 月,全新一代普拉多正式上市。此前,這一車型已經退出中國市場 4 年。
" 我覺得這就是豐田的一個轉變。它現在停產了很多小車,那有可能慢慢就不在那些小轎車市場去卷了,而是回到擅長的市場上來,因為自主品牌做普拉多這樣的產品還不一定做得過它。我覺得其他品牌慢慢也可能這樣,要麼做高端,要麼做特色。" 楊帆分析道。
2024 年一季度财報電話會上,福特汽車首席執行官吉姆 · 法利也表示,福特在中國的戰略将會改變,開展投資更低、更精簡、更專注、回報更高的業務,包括增加對中國市場商用車業務的關注,并将中國工廠作為面向南美、澳洲和墨西哥等市場的 " 出口中心 "。
新的競争環境和市場需求下,新的合資模式正在誕生。不同于過去由外方主導、中方 " 以市場換技術 ",新合資模式由中方提供電動化和智能化的技術支持,助力合資企業開拓國内外市場。
2022 年 10 月,大眾集團斥資 24 億歐元與國内芯片廠商地平線成立了合資公司。2023 年 7 月,大眾汽車宣布以 7 億美元增資入股小鵬,交易完成後持有其 4.99% 的股份,以綁定技術戰略合作關系,計劃在小鵬汽車車型平台基礎上,合作開發兩款純電動車型。 同月,奧迪與上汽集團籤署協定,計劃合作開發專注中國市場的智能數字平台,并基于該平台打造全新一代高端智能網聯車型,首款純電車型預計于 2025 年上市。
2024 年 5 月,Stellantis 集團和零跑汽車宣布,兩家公司已通過關于成立合資公司零跑國際的所有必要性審批,分别持有零跑國際 51% 和 49% 的股份。到 2024 年底,零跑國際計劃完成面向歐洲、中東、非洲、南美等區網域市場的布局。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此前撰文稱,中國合資車企已經培育出強大的相關零部件企業體系,產業規模巨大,在國際上的對比優勢仍然明顯,在不改變原有國際品牌海外零售網絡的情況下,有較大的輸出產品空間,應加大出口市場開拓。
悦達起亞是 2024 年極少數實現銷量增長的合資車企之一,其中,海外市場的擴張是主要原因。2024 年 1-11 月份,悦達起亞累計銷售汽車 148168 輛,同比增長 23.2%;出口 75837 輛,同比增長 92.3%。
" 中國人是什麼都要的,做出來的東西又那麼卷,所以就很有性價比。除了一些法規限制之外,其實現在我們的車能滿足全世界絕大部分國家的需求。" 楊帆説,就像過去中國對國外產品只做天窗等配置改造一樣,現在 " 反向 " 輪到其他國家來引進了。
(特約作者郭亦非、謝照青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