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羅永浩質疑手機APP“偷聽”,華為高管建議他打開這個功能!,歡迎閲讀。
4 月 10 日消息,羅永浩在昨天發了個微博,吐槽現在的手機都不能物理關閉麥克風。明明用户們都在抱怨被 " 偷聽 "、" 監聽 ",硬是沒有廠商 " 聽勸 " 做相關的功能優化。
圖源:微博截圖
做不了,還是 ......
稍晚的時候,華為終端 BG CTO 李小龍轉發了微博并建議羅永浩試一試華為手機的 " 超級隐私模式 "。據悉,在華為手機上開啓了這個模式後,手機應用就不能正常使用攝像頭、麥克風和獲取用户的位置信息。
圖源:網絡
除了華為手機有這個隐私功能,其他國產手機其實也有。2023 年 10 月發布的 OPPO Find N3 典藏版配備國密二級獨立芯片和 VIP 模式,能關閉攝像頭、麥克風、定位服務。OPPO Reno12 等機型在 ColorOS 14 的加持下,也有了 "VIP 模式 "。小米手機更是有一個 " 隐身模式 ",禁止所有應用拍照、錄音、定位,直接一個 " 強制關閉 "。
小雷感覺,這些都只是軟體層面的 " 關閉 "。羅永浩他提出的,是從物理層面上關閉,類似之前 iPhone 的靜音快捷鍵,只需要按一個按鈕就能把聲音徹底關掉。
現在廠商們的技術不斷進步,無論是續航、充電速度、散熱,啥賽道都卷。這種 " 物理按鍵 " 為啥沒人做呢?小雷認為,老羅提出的 " 麥克風 " 固然是一個用户痛點,但是最終實現的可能性真不大。
估計不少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電話裏面跟别人提到了一個產品,後續打開短視頻平台或者電商平台的時候,很有可能會收到相關產品的推送。小雷之前也有試過,在打電話的時候提過需要買藥膏,後面打開 APP,馬上推送了藥膏相關的產品給我。
其實,如果是通過手機的語音功能來 " 偷聽 ",就需要手機麥克風就需要一直處于打開狀态,手機能耗會增加,用户很容易就能察覺。而且監聽場景復雜,想要從中提取相關信息也是一個工程量很大的技術活。另外,我國《個人信息保護法》明确規定 APP 收集數據需遵循 " 合法、正當、必要 " 原則,公安部 " 合規盾 " 系統可實時監測異常錄音行為。未經用户許可而調用手機的麥克風功能進行偷聽是違法的行為,會面臨法律風險。
圖源:微博
所以針對上述看似被 " 偷聽 " 了的情況,小雷更傾向于,現在的 APP 都擁有強大的個性化推薦系統。另外,不少 APP 都存在合作關系,信息共享。簡單來説,假設我在平台 A 上面搜索了小米手機的價格,平台 A 可能會把 " 用户小雷搜索過小米手機 " 這個消息 " 共享 " 給合作的廣告商或其他平台,我在其他關聯平台上也可能看到小米手機的相關推薦。
理論上來説,物理層面關閉麥克風可以根治問題,但會增加不少成本。現在各廠商不都在大推自己的大模型嗎,小愛同學、Siri 等都能用語音喚起,如果物理關閉了麥克風,大模型還咋推進下去?顧慮到用户的實際需求,廠商才做了 " 軟體開關 " 的方案。
咱們也應該意識到,隐私不是一個物理按鍵就能完全保護的。小雷就有一個習慣,手機應用上不必要的權限一律關掉,也不提供非必要的個人信息。
説到最後,對于 " 物理關閉麥克風 " 這個問題,你的看法是什麼呢?歡迎留言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