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駛向光明吧!,歡迎閲讀。
以下文章來源于國家安全部 ,作者安平
今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 75 周年。回顧人民海軍成立以來艱辛而輝煌的發展歷程,最初的主力艦艇大多來自起義投誠的國民黨海軍。在人民海軍全速駛向深藍之際,讓我們共同走進歷史上黨的隐蔽戰線争取一艘艘國民黨軍艦棄暗投明的幕後故事。
首舉義旗:" 黃安艦 " 起義
" 黃安艦 ",原系日本海軍軍艦,抗戰勝利後被國民黨政府接收,駐泊青島,配備官兵 80 餘人。
為争取 " 黃安艦 " 迷途知返,隐蔽戰線通過多條渠道将 " 黃安艦 " 的艦務官、槍炮軍士長、槍炮官都團結過來,并争取了一批艦上的積極分子。1948 年 11 月以後,青島形勢日趨緊張,國民黨海軍駐青島的所有船員得到命令,要統一南下。1949 年 2 月 12 日是元宵節,已被我隐蔽戰線策反的 " 黃安艦 " 官兵趁艦長回家過節之機發動起義,并一舉奪艦。随後,他們冒死把軍艦開出青島港,于次日拂曉抵達解放區連雲港,起義宣告成功!
" 黃安艦 " 官兵起義後留影
" 黃安艦 " 是解放戰争爆發後國民黨海軍起義投誠的 " 第一艦 "。1949 年 2 月 16 日,中央軍委賀電高度評價這場起義—— " 這是實行毛主席所規定之一九四九年争取組成一支可用的海軍的首先響應者,請轉知該艦全體人員予以嘉獎。"
王牌響應:" 重慶艦 " 起義
" 重慶艦 ",由英國皇家海軍轉贈國民黨政府,是當時國民黨海軍中噸位最大、裝備最精良的一艘戰艦,可謂是 " 王牌軍艦 "。
" 重慶艦 " 照片
淮海戰役結束後,蔣介石将 " 重慶艦 " 調防長江下遊,配合江陰要塞,妄圖阻止人民解放軍渡江。在此形勢下,隐蔽戰線積極派人秘密聯絡艦上官兵,争取其中的積極分子,很快在艦上形成了進步組織。其中 " 重慶艦士兵解放委員會 " 作為起義的核心力量,由輪機、槍炮、通信、雷達等部門 27 人組成。
1949 年 2 月 25 日,艦上進步官兵發動起義,并在艦長鄧兆祥配合下,取得成功。這讓國民黨集團極度恐慌,惱羞成怒的蔣介石下令不惜一切代價将起義軍艦炸沉。最終,這艘駛向光明的 " 王牌 " 艦,未能躲過國民黨的輪番轟炸,自沉于葫蘆島港區。
主力倒戈:" 海防第二艦隊 " 起義
國民黨海軍艦艇接二連三起義,一時間讓其他心向光明的國民黨海軍官兵受到極大鼓舞。渡江戰役期間,擁有 20 餘艘軍艦和 50 餘艘炮艇的國民黨海軍重要主力—— " 海防第二艦隊 " 毅然回歸人民懷抱,這是解放戰争中國民黨海軍部隊規模最大的一次起義。
1948 年秋,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蔣介石為加強長江防務把 " 海防第二艦隊 " 調進長江。艦隊司令林遵對國民黨的腐敗統治早已深惡痛絕,尤其對蔣介石挑起内戰極為不滿。隐蔽戰線了解到林遵這些想法後,派人與其接觸商談,取得共識後緊鑼密鼓地籌劃起義。
1949 年 4 月 21 日,随着《向全國進軍的命令》發布,解放軍打響渡江戰役。慌了手腳的國民黨軍急調 " 海防第二艦隊 " 逃離長江。在此去留之際,4 月 23 日林遵果斷決定配合解放軍渡江,率國民黨 " 海防第二艦隊 "25 艘艦艇、1000 餘名士兵在南京笆鬥山江面舉行集體起義,給予國民黨的腐朽統治以致命重擊。
上遊易幟:" 江防艦隊 " 起義
" 長江艦 " 原名 " 民權艦 ",是民國時期江南造船廠自行建造的炮艦,抗戰時期曾擊落日軍轟炸機。
解放戰争後期,國民黨仍盤踞西南、占據長江上遊作垂死掙扎。為争取 " 江防艦隊 " 投誠,隐蔽戰線派長期潛伏于國民黨海軍中的郭壽生争取 " 江防艦隊 " 參謀長兼旗艦 " 民權艦 " 艦長程法侃起義。二人早年有舊交,郭與程促膝長談後,把程勸得心悦誠服,遂決定幫助我黨一起争取艦隊官兵,舉行起義。
随着越來越多的國民黨海軍官兵棄暗投明,已如驚弓之鳥的蔣介石加緊了對海軍的控制,他命人把艦隊電台搬上岸聯合辦公,甚至往軍艦派駐陸軍,以監視海軍艦隊的一舉一動。得此消息,程法侃立即抗命起義,一方面擺脱陸軍的鉗制,一方面派人與我黨接洽。1949 年 11 月 30 日早," 江防艦隊 "5 艦同時降下國民黨海軍旗,加入了人民海軍。此後," 民權艦 " 被命名為 " 長江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