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連企鵝都要交關税?美國這波加税搞過頭了吧。,歡迎閲讀。
我,特朗普,打錢!
在這個超級瘋狂星期四,特朗普最終還是把 " 對等關税 " 掏了出來,打算讓全世界 V 他 50 。
今天一大早,特朗普穿着熟悉的 " 紅領巾 " ,在白宮玫瑰園搞了個大儀式,他将這次關税行動稱為 " 經濟獨立宣言 " 。。。
在這次儀式上,特朗普 " 一把鼻涕一把淚 " 地哭訴:美國五十多年來混得老慘了, " 遭到遠近各國、包括朋友和敵人的洗劫、掠奪、蹂躏和劫掠 " 。
随後,他表示, " 今天,我們為美國工人挺身而出,我們終于把美國放在第一位。在我看來,這是美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日子之一。 "
緊接着,特朗普就宣布美國進入國家緊急狀态,然後籤署了兩項關于所謂 " 對等關税 " 的行政令。
特朗普的所謂對等關税,之前傳出的各路風聲説是要收 10% 。
正當大家都以為 10% 是上限了,結果特朗普表示,這是你們想象力的上限,卻是我要的下限。
最終定下來的加征關税分為兩部分:
1. 對所有貿易夥伴設立 10% 的 " 最低基準關税 " ( 美國東部時間 4 月 5 日、生效 ),并對某些貿易夥伴征收更高關税。
2.對進口汽車加征 25% 的關税( 美國東部時間 4 月 3 日生效 )。
這打擊面有多誇張呢?
無論你是好基友英國,還是好馬仔日本,甚至是八竿子打不着的某些南非黑兄弟,只要你在地球上呼吸,至少都是 10% 加征起步。
當然了,肯定還有特殊情況,比如像中國直接 34% ( 疊加此前的 20% 税,美國對中國的關税已上漲到 54% )、日本 24% 、韓國 25% ,東南亞基本也是一片哀嚎。
而且他這個加征税率也不咋考慮國際影響,你就説一些非洲苦兄弟往美國賣點土特產要加 50% 的税,柬埔寨想給美國人民織件衣服要加 49% 的税,這合理嗎?
更過分的是,之前越南為了讨特朗普歡心,又是削減從美國進口的關税,還承諾以後花高價從美國買東西,就差把褲衩子都印上星條旗了 .
結果特朗普反手加倍了個 46% 關税。。。
這種無差别打擊很快就引起了全世界地震,全球股市都應聲下跌。
中國、歐盟、加拿大一批受打擊者已經出頭,表示要進行反擊,所以這事兒後面還有的鬧騰呢。
這還不是最離譜的,很快大家就發現了,特朗普這次的普世加征關税,有點過于普世了。
根據特朗普政府給出的名單,赫德島和麥克唐納群島( Heard Island and McDonald Islands )也在名單裏。
這個赫德島和麥克唐納群島是澳大利亞的海外領地,它偏僻到距離南極洲只有不到 1000 英裏的距離了,可以説是全世界最邊邊角角的地方。
它最著名的特點可能是全世界唯一一個,沒有被人類引入物種破壞原有的生态系統了,基本只有科研價值。
而島上的住户沒有人,只有些企鵝,海豹們。
哪怕這樣,他們如今也一樣得被美國加征關税。。。
這還不是最瘋狂的,網友們進一步發現,特朗普這個關税加征的税率,好像多少有點過于草率了。
他們發現,這個關税要加多少,好像就是簡單粗暴地用貿易逆差除以出口額,然後除以 2 就是最終的關税增加的額度。
換句話説,就是誰從美國身上賺了 100 元,美國都要用關税拿回來 50 元,哼!
當然了,實際加征的關税税率并不是這麼粗暴地算出來的。
美國貿易代表處表示,咱們有一個 " 科學 " 的計算公式,還參考了一堆經濟論文啥的呢。
但有意思的來了,這個看起來相當專業的公式,好像有點草台班子。
右邊分數的分子,其實説白了,就是美國與其他國家的交易差額。
下面就是美國進口量,乘上了兩個自定義的系數。
而這倆系數經過一些精心估算,可以變成 0.25 × 4 ,也就是等于 1 。
那麼這個專業公式,就變成了,最開始提到的,貿易逆差除以出口額。。。
好家夥,感情是為了這碟醋才包的這盤餃子嗎?
在差評君看來,雖然特朗普表示,這樣加征關税,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振興國内制造業,但未來能收到多少效果,還真的很難説。
可眼下,就已經會對美國科技、汽車產業們造成不小的衝擊。
光是今天,美股科技七巨頭沒一個穩住了,股價全都在跌,市值一共蒸發逾 7000 億美元( 約合人民币 51067 億元 )。
這也沒法子,你看像蘋果這種果鏈遍布全球的大家夥,估計本來就是做好了狡兔三窟,總能躲過些風波的想法。
結果被特朗普不講道理,直接一波全局 AOE 搞得動彈不得,根據花旗銀行估算,蘋果毛利率可能會受到 9% 的衝擊。
盡管政客們嘴上一直在強調減少對外依賴,但事實就是,美國很難短期内重新在國内搞出一套 plan B 。
在這期間,美國的科技企業們需要付出更多的代價:
或許對于大廠來説,可能割波肉少賺錢也不是不行;又或者幹脆把成本轉移給消費者,反正無非就是再苦一苦百姓,罵名我來擔。
可對很多初創科技企業來説,需要花更大代價采購海外材料、產品,有的時候就是生與死的問題了。
而像汽車行業,要知道,美國約 40% 的汽車零部件來自墨西哥。
據估計,當征税落地後,美國每輛汽車生產成本将上漲 3000 至 12000 美元。
根據高盛日本分析師的評估,關税可能會使豐田 2026 财年的估計營業利潤減少 6% 。最慘的日產汽車可能運營利潤預計将下降 56% 。
而像是根據 SK Securities Co . 分析,現代和起亞每年可能需要向美國支付高達 10 萬億韓元( 70 億美元 )的關税,占兩家汽車制造商 2024 年總營業利潤的近 40% 。
逼得現代在前不久,急匆匆地表示要花 210 億美元在美國本土建廠。
但在這些企業中,倒是有不少人覺得特斯拉反而是個獲益者。
正如特斯拉自己在 X 平台上所吹噓的那樣,其車型 " 是最美國制造的汽車 " 。 CFRA Research 指出,由于其本土制造業務,特斯拉是 " 受影響最小 " 的汽車制造商。
據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 2024 年的檔案顯示,特斯拉使用的零部件中, 60% 至 75% 是在美國制造的。
難道説,給對手減速,就相當于我在加速?
説到底,我們沒法預測這次美國的加税,劇情會走向何方。
但作為一個 90 後,從記事起,耳邊到處都是全球化、地球村的故事,看到的也都是深度參與國際分工,帶來的經濟騰飛。
可到了如今,左一個貿易戰,右一個加征關税,讓人忍不住想吐槽,這個 B 世界是怎麼了?
撰文:八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