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李善友:我們被自己困住了,歡迎閲讀。
在《禅與摩托車維修藝術》一書中,作者用很長的篇幅描述人生卡殼的狀态。實際上,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陷入一種説不清、道不明的困境,像是人生被卡死在那裏。我們被自己困住了。
為什麼你頻頻感到工作的價值感低,人生找不到意義,生活如一潭死水沉悶而了無生氣?
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淋漓盡致表達自己的生命意圖,為什麼你卻根本接收不到生命的信号,你卻從沒有做過一件讓自己熱淚盈眶,讓靈魂共鳴震蕩的事?
如何才能改變?
本周六,善友教授 " 一 " 成長系列首課《美好作品:如何把手頭的工作變成 " 藝術 "?》,将從 Why、How 和 What 三個層面,以創造美好作品為載體,帶你找回生命的意義,豐盈你的人生。
以下為課程筆記:(篇幅所限,本文内容僅為課程十分之一,請前往混沌 APP 聽完整課程!)
授課老師丨李善友 混沌學園創辦人
編輯丨混沌商業研究團隊
支持丨混沌前沿課
Why:我們為什麼需要美好作品
" 作品 " 這個詞在混沌體系裏已經是黑話了。但什麼是作品?產品,在互聯網思維時代是一個常見詞匯。" 作品 " 和 " 產品 " 一字之差,兩者有什麼區别?
我認為,產品和 " 我 " 之間存在一種二元性。創造一個產品,是為了把它銷售出去,從而獲得收益。因此,我和產品之間有一種冷靜的物我關系。
而作品不同,我必須将内心的情感注入其中。在作品裏,我能夠看到我自己。
1)" 表達 " 是人生的關鍵詞
對于我們為什麼要創造美好作品這個問題,我想用一個詞來回答—— " 表達 "。表達是其中的關鍵詞。表達對每個人來説都極為重要,我們終其一生不過是在表達。
在《禅與摩托車維修藝術》一書中,作者用很長的篇幅描述人生卡殼的狀态。實際上,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陷入一種種説不清、道不明的困境,像是人生被卡死在那裏。我們被自己困住了。
這種被困住的感覺通常分為三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認知不夠,面對事情無法想清楚;
第二種情況是雖然認知到了,但沒有行動力,思想足夠飄,但身體不落地;
第三種情況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忽略,就是我們的心被卡住了。心被卡住有多種表現,其中之一就是我前面説的,無法表達我們的内心。
我曾經也經歷過在表達上無力的情況,因此我明白表達對于一個人來説何等重要。表達就像是對我們内心深處的一種疏通,當淤塞被清理,内在的内容順暢地往外輸送,我們的内心就變得越來越敞亮。
黑塞寫過一本小説,叫《悉達多》,其中有一段對我的影響很大。悉達多出生于婆羅門的貴族,他此生的目标是追求真理,但始終無果。有一天他遇見一個船夫,船夫在一條河流的渡口上來回劃船,充當坐船者的擺渡人。由于船夫每天傾聽河流的聲音,河水好似有清潔功能,不斷地衝刷着他的内心,河水越是衝刷的厲害,就越能聽到來自心靈的真實聲音,因此他成為了一名開悟者。
悉達多遇到船夫的第一個晚上,就開始不由自主地向他訴説内心的想法。而船夫始終一言不發,只是温柔地注視悉達多。仿佛被巨大的引力所吸引,悉達多内心堵塞着的湖水被船夫打開,内在的情感、情緒和想法一往無前地流泄,以至于他幾乎不間斷地訴説了三天三夜,而對面的船夫只是靜靜傾聽、一言不發。表達完後,悉達多似乎到達了一個全新的境界。可見,表達是多麼重要的事情。
語言的乏力在于,當我們的内心被卡住時,哪怕面對至親和愛人,也難以表達出來,于是我們的心越來越重、越來越堵。但我們不是只有語言可以表達自己,由此出現了第二個或許更重要的選項:以作品為載體,通過創造美好作品來表達自己。
2)以作品為載體,通過作品來表達
在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裏,一個原本富足的倫敦證券經紀人,在 40 歲左右突然發現他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找不到自己。他與妻子作為典型的中產家庭,對人保持客氣和禮貌,但就是面對所有人都無法真誠地袒露自己的内心。" 我們非常可憐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财富傳送給别人,但是他們卻沒有接受這些财富的能力。因此我們只能孤獨地行走,盡管身體互相依傍卻并不在一起,即不了解别人也不能為别人所了解。" 其實大部分人或多或少在某一刻都能感知到這方面的需求,但卻盡力壓制,最終成為讓内心荒蕪、行屍走肉地活着的人。
于是,證券經紀人放棄工作,離開家庭,只身一人去往巴黎學繪畫,他覺得畫畫可以實現真正的自己。與其他畫家不一樣,他并不想通過畫畫獲得世俗的名利,他僅僅想把内心深處的東西經由畫畫表達出來。
在生命終止的前兩年,他身患麻風病,失明,卻把流落到澳洲後建立的家的牆壁填滿了畫。就在他終于完成的那一刻,畫家的遺願,竟然是讓他的原住民妻子把那所房子燒掉。毛姆寫道:" 我還想,他在創作這些巨畫時也許終于尋找到心靈的平靜;纏繞着他的魔鬼最後被拔除了。他痛苦的一生似乎就是為這些壁畫做準備,在圖畫完成的時候,他那遠離塵嚣的受折磨的靈魂也就得到了安息。"
于他而言,表達本身即是意義和目的,流動是 " 一 ",内容物不是 " 一 "。當你執着于内容物的時候,流動的狀态就靜止了、卡住了。
當我們被問及創業的目的是什麼,我們都習慣説 " 為了一個遠大的目标 "。但卻少有人從這個角度想過——創業可以是為了表達自己内在無法表達的東西。創業或工作,也是表達内在的過程。一旦你這樣想,你會發現,這個事物和你自身融為一體了。它仿佛變成了你延展的嘴、延展的大腦和延展的身體,它在表達你的心、你的生命。
米開朗琪羅曾經説過:
" 人的死亡要經過三次。
經由創作不朽作品,實現人生的不朽。"
當我們把作品作為表達自我的方式時,作品就是我們延展的身體與生命。因此,我們的生命可以随着作品的延續而不朽。
3)讓世界變得美好的唯一方式
《禅與摩托車維修藝術》中有一句話:" 傾聽美好的聲音,遵循美好的指引,就能把手頭的工作變成藝術,然後把自己變成一個有趣的人,而這份美好也會經由我們和我們的工作蕩漾開來。"
這句話非常棒,通過将工作變成一件藝術或一個作品,我的靈魂會得到滋養,我也會因此變成一個有趣的人。而且這個美好會蕩漾,它會經由作品蕩漾出去,而那些接觸我的作品的人,會感到這份美好。然後,他會把這份美好帶到他的工作、生活、作品裏邊去。美好就像往湖面扔了一個石子,它會蕩漾開來。這就是讓世界美好的方式。
4)小結,為什麼創造美好作品?
用美好作品把内心真正的聲音表達出來,這是靈魂成長的關鍵一步,也是喂養靈魂的食物,我想這是人創作美好作品的意義。我們的人生不是僅僅活着就夠了,不是只賺錢就夠了,财富可以是人生創造美好作品的副產品。
以我自己為例:其實我也是一個不會表達的人。我是個很孤獨的人,社交恐懼症患者,所以講台對我來説非常重要,如果沒有講台,我或許會變成一個自閉的人。
前天在混沌學園上課時,有一個學生在後台留言,他問我當我在上課時,我把他們當做什麼人?是學生還是客户?
一個問題讓我打了一個激靈,反躬自問:當我站在講台上,我感覺台下的不是我的學生或客户,而是我自己。我講課的範式,是給自己講課。就此而言,我是天底下最自私的講者,我的眼裏沒有别人,只有自己。
但同時,當我給自己講課時,我不可能對自己有所隐瞞,講給自己的,一定是最無私、真誠和鮮活的。于是,我又是最無私、最真誠、最鮮活的講者。在這個過程中,我極大地療愈了自己。這是一個特别真誠的過程,講課對我而言不僅是為了經濟回報,同時也是我的作品。它在表達我自己。
······
篇幅所限,
本文内容僅為課程十分之一。
How: 如何創造美好作品
前面我提到了表達的重要性,但同時出現了一個問題,我們内心無法表達又想要表達的東西是什麼呢?很顯然,每個人想要表達的内容各不相同。
盡管你可能不知道自己内心想表達的到底是什麼,但當它出現的時候,都會給你的身心帶來感受,尋着身心感受到的信号去做,那就是表達。這種身心感受的信号,我用一個詞來形容,Touch(觸動)。
1)表達的信号:Touch
Touch 是個非常重要的詞匯。如果説眼睛能夠讓我們看見現象世界,那 Touch 可以説是我們心靈的眼睛。
原本每個人都具備 Touch 的能力,但我們漸漸只用大腦來和世界打交道。活在外界賦予我們的概念、模式、思維裏,我們不過是一節儲能電池,并沒有真正地進行思考。人原本擁有這種能力,但我們弄丢了。但是,只要我們記起它,就會感覺到它的存在。
Touch 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1、我們用身體來 Touch。比如當一句話深入人心時,很多人的身體會有感受。比如臉紅發燙、熱淚盈眶等等。
2、我們用大腦來 Touch。與嚴密的推理不同,大腦的 Touch 是一種強烈的直覺與确認感、一種笃定的感覺。每個人都會有那麼一刻,被像閃電一樣的直覺擊中,最後憑借這股力量行動。
3、我們用心來 Touch。我們可以稱它為心的脈動。靈魂深處深深共鳴時,我們感受到的往往不是激動振奮,而是極為安靜,喜悦感像溪流一樣緩緩流過。一種心都化了的感覺。
Touch 是一個信号,這個信号把我們帶入到生命之流去。我們順着這個信号去創造,一點一點迭代反饋,最終成就我們的美好作品。
2)打動你的,也必将深深打動你的用户
Touch 狀态下,人有如神助。
正如喬布斯被問及想讓客户感知到什麼時,他回答,只有我們自己 Touch 了,我們的產品才能 Touch 用户。
東海西海,心同理同。所以真正 Touch 我心的,就一定也能 Touch 你心,我們的心通過作品在交流與連接。
喬布斯的理念非常先進,因為他将心的 Touch 融入到產品中了。當客户使用產品的時候,就能感受到内心的共鳴。因此他對產品的要求近乎苛刻,不能 Touch 人心的東西,就不能走向市場。
再舉個例子,皮克斯與迪士尼曾經發生過一件往事:
這兩家公司合作的第一部籤約的作品是《玩具總動員》,後來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到《玩具總動員》的第二部時,皮克斯的原主創人員已經去拍攝《蟲蟲危機》了,所以只好找到新的班底制作。當成品完成後,皮克斯的原主創也是其靈魂人物約翰 · 拉塞特不接受這個作品。他找到迪士尼,表示不想讓這部影片上映。這時,迪士尼感到特别為難,第一,上映時間已經敲定,宣發也已經在運作了。第二,這個作品已經足夠好了。
但皮克斯堅決不允許這部品質不達标的影片進入大熒幕,最後集全公司之力,用極短的時間重新制作了《玩具總動員 2》。後來,《玩具總動員 2》成為歷史上第一部超越前作的動畫電影。
我們經常用 " 足夠好 " 這個詞,但實際上," 足夠好 " 是對自我的玷污。只有達到 Touch 這個嚴苛的标準,你所創作的東西,才是對你靈魂的一種尊重。
創造美好作品,其切入點既不是需求側的痛點,也不是供給側的資源。而是在創造產品的過程中,找到最能 Touch 心靈的那個點,把它拓展出去,讓它成為我作品的全部。最後,創作者的心靈與作品的感覺合二為一,打動你的,也必将深深打動你的用户。
只要我們保持這個狀态去創造作品,我們心中無法表達的想法就會被表達出來。這樣一來,我們的内心會變得更澄淨。因為作品永遠不是為了别人,它首先是為了我們自己,甚至完全是為了我們自己。而當它完全是為了我們自己而創造的時候,也就是完全為了所有人而創造。
······
篇幅所限,
本文内容僅為課程十分之一。
What:美好作品的擊穿點是什麼?
了解為什麼(Why)和怎麼樣(How)創造美好作品之後,我們需要了解美好作品的擊穿點是什麼(What)。
美好作品需要落實到一個可以把握的東西上,我們要把腳踩在實處,把力量對準一個切實的地方,找一個更小一點的切口,越小越好。
我把這個切口稱為 " 單點 "。我們要做的,是找到單點,擊穿單點。
1)找到單點
要找到單點,往往沒那麼容易。我們需要你找到整個大系統中最關鍵的小系統,然後把所有的力量用在上面。這會讓你更容易進入到 Touch 态,在這個狀态下把内在的東西通過作品外化出來。
這個觀點跟貝索斯講過的一句話相似,他説:
" 每個企業必須将業務集中于一點:以產品為中心、以技術為中心、以商業模式為中心、以顧客為中心、以競争對手為中心等。我們致力于成為世界上最以客户為中心的公司。"
有人以產品為單點,有人以技術為單點,有人以商業模式為單點,而貝索斯説,很高興我選的是客户服務為單點。
如果你是公司的創始人,不要把整個公司作為你的作品。一名部門負責人,不要将整個部門作為你的作品,因為它們都太大了。你需要找到和你最有共鳴的最有感覺的一部分。
找到最有感覺的部分當作你的作品還只是第一步,我們還需要在作品裏面找到一個單點。這個單點,才是我們真正的着力點。所以,在你做的事情裏邊,至少下挖兩層才能找到那個單點。這個單點,它既是擊穿點,又是我們内在的 Touch 點。
什麼叫對外的那個擊穿點?這個點,是這個事情、這個作品裏邊最關鍵的一個小切口。同時,它也是最能跟我的心呼應的,我做這件事情很享受,讓我 Touch 的點。
2)擊穿單點
混沌有句黑話叫人事合一,但如果這個事兒很大,其實并不容易。但當你找到一個小的切口,再将全部注意力集中于這個切口,就會容易多了。
找到人事合一的小切口,不代表只關注這個小部分,而是經由它進入到一種狀态,它是你在不确定中找到的一塊可以使力的支點。
這樣説好像過于空泛,我講一個三宅一生的故事作為實際案例。
對于三宅一生來説,公司是一個太大的系統,于是他把服裝設計作為自己用心的作品。然而服裝設計也是一個很大的概念,于是他又在設計領網域往下探一步,找到一塊布。這塊布就是三宅一生的單點,讓他的作品具有獨特性。從事服裝設計的人有很多,只有他能把一塊布的魅力發揮到極致。三宅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在一塊布上,他不但用一塊整布做完整件衣服,還要用一張紙把衣服的形态折出來作為指标。
從表面上看,這一行為很極端,衣服可以用多塊布制作,為什麼要只用一塊布?但當你把這件事做到極致的時候,三宅一生的獨特性就出來了。你在某一個針尖大小的領網域,做到了獨一無二,就是巨大的價值。
你喜歡、你擅長、你能做到極致。别人怎麼説你怪都無所謂,堅守自己的風格。也正在此時,你才能把自己的内在,與眾不同的東西表達出來。
喬布斯是一個特别嚴謹苛刻的人,在設計品牌裏,他尤其鍾愛三宅一生,他穿的幾乎所有衣服都是三宅一生設計的。能夠讓喬布斯這麼嚴苛的人鍾愛有加,可想而知,他對三宅一生的設計作品有很多情感上的共鳴。
三宅一生曾説過一句話,與喬布斯有異曲同工之妙。他説,我看服裝的時候,最看重的就是模特穿在身上的感覺是什麼。
三宅一生與喬布斯一樣,它們的作品都落實到用户的感知上,用真誠的情感 Touch 消費者的内心。
因此,一個產品真正能夠擊穿消費者的心,不是靠它滿足了消費者功能的需求,而是切中了用户的潛意識。而這一點,三宅一生和喬布斯無疑都做到了。
3)小結:如何在作品裏找到單點
所以,希望大家能夠在你的作品裏找到單點。這個單點既是你精神上的承托,同時它也是現象世界擊穿這個作品的單點。它既是内在的,又是外在的,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質的,把那個點找到,你就有了下手點、着力點。
去年大課,我講了一個很重要的題目是使命。我問自己,問大家的問題是,假如這個世界沒了你,世界會有什麼損失?這個世界因為有了你,會有什麼改變?但我今年不想這麼問了,這個問題給人的壓力太大了。
使命是未來的某物,對當下、對眼前構成一種巨大的壓迫感。
我們總説要放下眼前的苟且,去遠方追求詩。我們經常認為,使命、夢想就是遠方的那個東西。這些追問本身沒有什麼大的問題。但它的問題是,過于宏大的追問,會讓我們忘了當下。當把這個宏大的東西挂在頭上的時候,看着眼前的日子,你會對自己做的事情有一種鄙視感。
眼前的苟且,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但你換一個角度、維度、顆粒度。你一定會找到某個點,那個點跟我的心是 Touch 的。當我把全部的心注入到那個點裏邊去,它會滋養我,我也會把事情做得更好一點,就會形成一個循環。
哪怕這個循環一開始像針尖一樣小,切記,只要產生了迭代反饋,它會慢慢變大。
所以,我抛棄掉的模型,是基于時間上的目标的模型。對我來講,這是很大的一個人生模型的變化。我放棄掉那些宏大的、放在未來的描述,願意在當下找到一個點,經由這個點擊穿進入生命之流,把手頭的工作變成 " 藝術 "。
結語
最後總結一下今天的内容:
第一部分,Why?為什麼需要美好作品?面對這個問題,我拈出了一個詞," 表達 "。人生無非表達二字。通常我們只會用語言表達,但其實我們可以通過作品來表達。如果你用工作來表達内心,那工作就會變成作品," 自我 " 與 " 工作 " 之間不再對立和矛盾,而是人事合一,工作給我内心帶來滋養。
第二部分,How?如何創造美好作品?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表達什麼,可以去尋找讓你身心感動,Touch 你的東西,這就是信号。它将你帶入一種狀态,自然地創造美好作品。
第三部分,What?什麼是美好作品的單點?我們不能空談,而是需要找到其中一個小而準确的點,與我們合一,這個點我稱為 " 單點 "。單點,對外是事情的關鍵點;對内是自身的 Touch 點。
創作美好作品,不局限于創業人或企業老板,它也适合撰稿人、程式員、HR、藝術家、清潔工人……各行各業。
存在主義哲學的先驅克爾凱郭爾曾經是一名神學家,他後來抛棄了神學,他也曾是一名哲學家,後來他又抛棄了哲學。在抛棄哲學時他説:" 體系的制造者(指哲學家黑格爾)建造了華麗無比的巨大宮殿,自己卻不住在裏面,至多居住在宮殿旁邊的屋棚裏。"
克爾凱郭爾想表達的正是行動實踐的重要性,行勝于言。我想,這也是美好作品之于我們的意義。
······
篇幅所限,
本文内容僅為課程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