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蘋果遭反壟斷訴訟,騰訊偷着樂,歡迎閲讀。
文 | 山上,作者|何簡,編輯|王彬
經過長達數年的調查之後,美國司法部連同 16 個州及特區向蘋果發起反壟斷訴訟,指責其壟斷智能手機市場。和過去 10 年蘋果在美遭遇的其他兩次反壟斷訴訟不同,這次矛頭直指蘋果的核心業務 iPhone。
不過,在美國司法部的那份長達 88 頁的起訴狀中,卻意外地為微信小程式打了個免費廣告。美國司法部指控蘋果涉嫌反壟斷的罪證之一,就是封殺可以提供各式服務于一身的 " 超級應用 ",阻止美國公司在應用中推出小程式服務。
訴訟狀中,美國司法部對于包含小程式的超級應用可謂贊不絕口。" 超級應用可以為用户帶來顯著好處,比如,一個超級應用包含許多小程式,讓用户可以輕松發現和訪問各種内容和服務,而無需設定和登陸多個應用。"
——如果你還不能理解什麼是超級應用,那麼想想 " 小而美 " 的微信就可以了。畢竟,就連小程式也是微信最先發明應用的。多家美國媒體在報道中也着重以微信舉例。
甚至,美國司法部也直接在訴狀中稱,蘋果對超級應用的恐懼是基于它" 對亞洲非常受歡迎的超級應用的一手經驗 "。
亞洲、非常受歡迎、超級應用——就差直接報微信的身份證号了。
美國司法部認為,小程式對于用户和開發人員十分方便,用户不必再下載一堆單獨的應用來訪問不同的功能,開發者也不必為 Android 或 iOS 推送單獨的更新。
但是," 蘋果卻不希望美國公司和美國用户從類似的創新中受益。"
美國司法部説,蘋果至少從 2017 年開始就開始不必要、不合理地限制小程式和超級應用,導致美國公司放棄或限制在美國地區推出小程式。
—— 2017 年,恰恰就是微信小程式正式上線的那一年。兜兜轉轉," 果子 " 最終還是要來為當年與微信小程式博弈過程中犯下的錯買單。
昨日,社交媒體上有人指出美國司法部的訴狀中專門提到了小程式,騰訊公關總監張軍在評論區中回復了一個偷笑的表情。
蘋果為什麼恐懼小程式?
美國司法部起訴蘋果涉嫌反壟斷的訴狀中,對小程式的定義是:1. 内置在超級應用内部,使用 HTML5 或 JavaScript 等編程語言開發;2. 具備跨平台特征,用户無論是用 iPhone 或者安卓等不同作業系統的智能手機均可訪問。
這個定義比較學術化。按照張小龍的解釋,小程式就是一種不需要下載安裝即可使用的應用,它實現了應用 " 觸手可及 " 的夢想,用户掃一掃或搜一下即可打開應用。" 應用将無處不在,随時可用,但又無需安裝解除安裝。"
蘋果對于小程式的恐懼來自于它會動搖蘋果應用分發的命門。蘋果推出的 iOS 系統是目前最為封閉的智能手機作業系統,所有應用的上架、分發、下載均需經過 App Store。App Store 内的每筆支付交易,蘋果均會抽成 30%,也就是俗稱的 " 蘋果税 "。
美國司法部説,蘋果認為含有小程式的超級應用是對 " 現有應用分發和開發範式的根本性颠覆 ",并降低用户 iPhone 的需求和依賴。
美國司法部引用一位蘋果員工的説法,讓超級應用成為人們玩遊戲、訂車、支付的主要渠道,相當于引進了一個野蠻人。當一個超級應用可以提供流行的小程式時,"iOS 的粘性就消失了。"
微信最早計劃推出小程式服務時,就曾計劃将這一產品命名為 " 應用号 "。張小龍當時對 " 應用号 " 的解釋,是希望可以讓更多的 APP 以一種更輕量、但更易于使用的形态存在,這是 " 未來一種新的公眾号形态 "。
但或許是 " 應用 " 的名字太過直白,這一命名卻遭到蘋果反對,在正式上線時不得不更名為 " 小程式 "。微信後來也多次在公開場合強調,微信做小程式不是要做應用分發市場,只是要提供一個服務的平台。
迄今為止,iOS 内的微信小程式也不支持虛拟支付。去年,微信開始對小程式虛拟支付抽擁,宣布自 2023 年 8 月起對小程式内的虛拟支付產生的交易行為抽成 20%。但微信小程式的虛拟支付功能仍僅限于安卓平台,并不對 iOS 系統開放。
美國司法部説,蘋果禁止開發者在小程式中使用蘋果的 API 支付系統,即便這些開發者願意支付 30% 的 " 蘋果税 "。小程式的跨平台屬性,也會讓人們對 iPhone 的依賴下降。
長久以來,iPhone 有别于其他智能手機的最大差異就在于 iOS 系統的獨特體驗,但超級應用消弭了這些差異,用户可以在不同價位、不同性能、不同系統的手機中獲得近似的小程式體驗。
美國司法部説,蘋果在一次董事會上強調,iPhone 在 " 擁有超級應用的國家 " 中增長乏力,主要阻力就是超級應用提供的統一用户體驗——過去幾年,iPhone 在全球下降最為嚴重的市場就是中國。
在 2017 年,蘋果就認識到超級應用的風險。蘋果認為,如果美國市場也出現了類似的超級應用,将有可能取代手機作業系統的地位,并讓智能手機的硬體差異變小。
美國公司沒有小程式真的是因為蘋果阻力嗎?
按照美國司法部的看法,美國市場沒有出現可以提供各種小程式服務的超級應用,根本原因就是蘋果在從中作梗。
比如,蘋果要求美國境内的應用僅能以純文本列表顯示小程式,禁止顯示帶有圖示或磁貼的小程式,也禁止應用對小程式進行分類。所有這些行為都阻礙了美國公司在應用内開發小程式。
但一些分析指出,美國之所以沒有誕生類似于微信或者支付寶這樣的巨無霸應用,部分原因還在于中美市場差異。
比如,微信和支付寶都受益于移動支付的普及。在中國,它們幾乎已經完全取代了現金和信用卡交易," 掃一掃 " 成為線下交易最主要的支付方式。
但在美國,移動支付從未真正普及開來,信用卡和現金仍然是主要的支付方式。美國的大部分科技公司早在 PC 互聯網時代就已經成長起來,比如谷歌、Facebook、亞馬遜等至今仍處于主導地位的科技巨頭們,他們至今仍沿用 PC 時代的經驗,用不同的 App 提供不同的服務。
但包括中國在内的亞洲市場,許多人對互聯網首次接觸就來自于移動平台,諸如微信、滴滴、抖音、快手等應用服務本身就成長于移動互聯網時代。為了搶奪更多的用户時間,這些應用也紛紛變得大而全起來。
比如,你可以在抖音中刷短視頻,也可以購物、點外賣、做美甲、訂酒店。當然,也可以借錢——幾乎所有的中國應用都提供借貸服務。
野蠻生長之下,國内的科技公司也更加大膽。百度 CEO 李彥宏曾説,中國用户對隐私問題沒有那麼敏感," 很多情況下中國用户願意用隐私去交換便利性,那我們就可以用數據做一些事情。"
這番言論倒是頗符合百度在人們心中的形象。
不過,美國人民也不必擔憂沒有屬于自己的超級應用。事實上,iPhone 本身就已經成為了美國市場的超級應用。
iPhone 占據着美國超過 6 成以上的智能手機市場份額。把 iPhone 想象成一個超級應用,你可以在裏面實現打車、購物、遊戲乃至其他所有的 " 小程式 " 式的服務。
蘋果也擁有自己的數字支付 Apple Pay。早在 2020 年,Apple Pay 就已經在移動錢包借記交易中占據高達 92% 的主導地位。
再不濟,還有對微信情有獨鍾的馬斯克。去年,他就喊出了要把 Twitter 打造成下一個微信的口号,對 Twitter 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只是,好像美國人民并不是很熱衷于擁抱一個超級應用。自馬斯克收購 Twitter 并将其更名為 X 以來,X 的用户規模一直都處于下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