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這片被删減了20分鍾?,歡迎閲讀。
熟悉港片的影迷知道,過去很多港片在内地與香港上映,看到的是不同版本。
有的片在兩地大結局不同,杜琪峯常這麼幹,《神探》和《奪命金》都是如此。有的片則更簡單粗暴一些,将不夠和諧的部分删減,例子太多,比如《春嬌救志明》,内地版就删減了四分鍾之多。
當然,不管是改結局還是稍作删減,影片雖然傷筋,但未動骨,主體部分的面貌總還算是清晰可見。
可如今港片式微,在内地院線已經越來越成了無足輕重的存在,大制作都賺不到票房,B 級片就更是只能轉戰網大戰場,但去到平台播出,創作者的話語權低得可憐,遭遇的删減,就比昔日的杜琪峯等大導演嚴苛太多了。
近日播出的港產網大《女囚風暴 1995》就遭遇了讓我有些瞠目結舌的慘痛閹割。
對于大多數電影來説,删減兩三分鍾或許并無大礙,删減七八分鍾則已經算是重傷,而《女囚風暴 1995》登陸視頻平台作為網大播出,竟然被删減了 20 分鍾之久。
要知道,影片原版也只有 88 分鍾而已,删去 20 分鍾,這部電影就只剩下 68 分鍾了。
能和它比慘的,恐怕也只有蔡卓妍主演的那部《非分熟女》。該片當年在内地視頻平台上線,被删到只剩 66 分鍾,與原本 108 分鍾的導演剪輯版相比,已經不是被閹割,而是被腰斬了。為此,《非分熟女》的導演曾翠珊還發過聲明,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對于導演來説,作品就像是自己的孩子,被别人搞成了殘疾,當然心有不甘。
《女囚風暴 1995》本身賣相并不算特别差。周秀娜和阿嬌主演,光是看臉也足夠養眼,曾經的性感影後吳佳麗年紀大了,不施粉黛飙起演技,也挺讓人期待。影片導演呂美鳳雖然籍籍無名,編劇鮑偉聰卻來頭不小,此人出身 TVB,《天地男兒》、《創世紀》、《男親女愛》等經典劇集的劇本他都有份。
于是,帶着幾分同情和好奇,本着學術觀摩的态度,我還是看了閹割版的《女囚風暴 1995》。
被删減了 20 分鍾,影響也确實很明顯,影片被删得支離破碎,非常損害觀感。
但問題來了,如果這部電影沒被删減 20 分鍾,它就會變成一部及格線之上的電影嗎?
答案是不會。20 分鍾的删減,只是讓一部 88 分鍾的爛片變成了 68 分鍾的爛片罷了,本來還能打 5 分,删減之後,就只剩 3 分了。
某種意義上,删減倒成為這部電影的遮羞布了。
看片名我們就知道,這片講的是女子監獄的故事。
早在 1988 年,香港導演林德祿就拍過這一題材,片名就叫《女子監獄》,主演是鄭裕玲和馮寶寶。這部電影是典型的跟風之作,1987 年林嶺東前腳拍出了《監獄風雲》,後腳林德祿就跟着拍出了這部《女子監獄》,所以,這部電影給人的觀感也差不多就是女版《監獄風雲》,而且更方面都是低配,除了尺度較大,論才華,林德祿和林嶺東并不是同一級别的導演。
值得一提的是,林德祿後來執導了《反貪風暴》系列,這個系列質量一般,但在内地票房一直不錯,最出圈的可能是《反貪風暴 4》,其中監獄戲份正是影片主線,張繼聰還貢獻了那句 " 坐牢是香港年輕人唯一出路 " 的金句台詞。
換句話説,監獄題材也算是港片的拿手好戲了,珠玉在前可以借鑑,想拍得有多出彩不容易,但真要往爛了拍,也挺難。
但《女囚風暴 1995》偏偏糟糕透頂。
先説删減的事兒。删減不能背全鍋,但也不能不背鍋。
一部監獄題材的電影,暴力場面是必備戲碼,但在網播版《女囚風暴 1995》中,幾乎所有的打架鬥毆橋段全被删掉了。
其實很多被删掉的戲我們的都能夠腦補。
比如,影片一開始,周秀娜飾演的頂姐入獄,作為新人,很顯然就要被獄友(阿嬌飾演的波嫂一夥)欺負了,但我們并沒有看到任何她被欺負的畫面,鏡頭一轉,她就站在操場上開始向太平紳士投訴自己被獄霸毆打了。
觀眾都沒看到你怎麼挨打,又怎麼能和你共情呢?
緊接着,頂姐又被波嫂欺負,眼看着可能又有一場打架鬥毆将要發生,但畫面一切,頂姐就已經從緊閉裏被放出來了。然後吳千語飾演的獄友就説話了:
" 頂姐你現在跟人動武,現在整個倉啊,你出名了。"
顯然,這之前有場戲被删掉了,頂姐失去了高光時刻,她之後在監獄裏話語權的逐漸增強,也就并不能讓觀眾信服了。
同理,阿嬌飾演的波嫂作為獄霸,幾次對頂姐施暴,這也是能展現這個角色狠勁和戾氣的戲份,全部删掉之後,觀眾就并不會覺得波嫂是号人物,看着長相甜美的波嫂,觀眾只會覺得她是被人欺負的角色,而非欺負人的角色。
類似的暴力戲碼被删減掉的還有很多處,有網友結合港版預告片和内地版預告片以及網播版正片做了統計,除了暴力戲碼之外,和賭博相關的戲份也全被删掉了,另外,有些香豔的擦邊場景,也自然是全部被閹割掉了。
這對于一部分級僅次于三級片的電影來説,當然是巨大的災難。先不讨論拍這些東西過不過時,是否是在消費和剝削,但這一類型的電影,本來一大賣點,就是給到觀眾對暴力元素的滿足,你把它們全都淨化掉了,觀眾再去看,自然也就興致缺缺了。
不過,我也并不期待看到完整版的《女囚風暴 1995》。
它的問題不是補上了暴力戲份就能改善的。
首先是所有人都太幹淨了,太精致了,包括牢房本身,也都太窗明幾淨一塵不染了。
在監獄裏,每個囚犯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穿衣幹淨整潔,妝容雖然不豔麗,但也稱得上是精致,不管是周秀娜還是阿嬌,都沒有讓自己的顏值因為角色是囚犯而受到半分削減。
這給人直接的感覺就是虛假,沒有半分真實感,你不會相信這些人真的是監獄裏的囚犯,這更像是一期綜藝節目,讓明星們穿上囚服,玩玩遊戲過過家家就大功告成了。
觀感上過家家,故事上更是過家家。
删減掉了所有的暴力戲碼之後,全片就更顯得無比正能量了,就説一句,影片中各方勢力要在監獄裏搶奪的重要物資,是衞生巾,你大概就知道影片是怎樣的畫風了。
影片中,觀眾看到更多的不是獄霸欺負新人,不是團夥之間的争鬥,而是獄中姐妹之間的相親相愛。
正能量在吳家麗飾演的博媽身上凸顯得格外強烈。作為獄中的大姐大之一,博媽一不打人二不罵人,看到誰都笑臉相迎,只要是進到監獄裏的年輕女孩,她都視若己出,當親女兒看待。
博媽進監獄,是因為丈夫醉酒家暴而忍無可忍反殺,這可以解釋這麼好的人為何會入獄,但她善良成這個樣子,又怎麼會成為監獄裏的大姐大呢?
再傻白甜的人都明白,監獄顯然是講究叢林法則的地方,你善良軟弱,就會像《監獄風雲》裏的梁家輝一樣被欺負,根本不可能靠 " 讓世界充滿愛 " 就獲得一大圈擁趸。
哪怕是給博媽一場展現狠勁和城府的戲份,這個角色的真實度也會好一些了。
過家家的感覺在獄友們給博媽做蛋糕慶祝出獄時達到高潮,那一瞬間,我以為自己不是在看女子監獄的故事,而是在看大學校園裏的閨蜜派對,其樂融融,一片歡聲笑語。
影片對反派角色的刻畫也呈現出低幼化和臉譜化的狀況。低幼的是阿嬌飾演的波嫂,一開始波嫂是獄霸,是惡人,但她很快就被洗白了,原因很簡單,她在和頂姐打架之後(純靠腦補)被關了緊閉,兩人做了鄰居,進行了閨蜜式的談心,頂姐説了幾句 TVB 劇集中常見的雞湯台詞,教育了因戀愛腦入獄的波嫂,就感動了對方,化敵為友了。
如此容易被打動的波嫂,顯然不光是戀愛腦,還是傻白甜,也很讓人懷疑她是怎樣能成為大姐大的。
真正展現出惡行和狠勁的只有李彩桦飾演的劏豬環,這個角色倒是夠惡夠狠,但也太過流于表面,體現在李彩桦的臉上,就是永遠都擺着一副浮誇的表情,嚴重臉譜化,不會讓人覺得這個反派有多可怕,只會覺得好笑。
好笑的戲份就太多了。編劇顯然也是敷衍了事,并沒有考慮觀眾的感受。全片最核心的人物關系,發生在博媽和親女兒之間。但博媽女兒第一次出場,就差點讓我笑出了聲,博媽出獄,正好女兒入獄,時間點卡得極好,于是,博媽立馬尋釁滋事,又被關回了監獄。
狗血的劇情立刻展開。博媽女兒對母親有怨言,于是投靠了劏豬環,而劏豬環的指示,就是讓她在大庭廣眾之下殺了波嫂,她沒敢出手,劏豬環就説了,其實是讓你去殺頂姐,于是她就拿着刀真去殺了,而頂姐則像是練家子一樣成功反殺,讓博媽的女兒受了傷。
後續,自然就是母愛感天動地,為了女兒母親犧牲自己的大俗套橋段了。
全片的大多數劇情,都是如此低智和套路,流露着編劇的随意和敷衍。
唯一令我意想不到的大概是影片的結局,頂姐開着豪車接了波媽出獄,姬情滿滿,創作者似乎還想要做一些女性主義的表達,但也只是浮皮潦草的,淺淺地停留在了 " 女性抱團遠離壞男人 " 這個層面。
看完影片,用八個字概括我的感受再合适不過: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哀的怒的不只是《女囚風暴 1995》,更是曾經輝煌無限的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