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揭開每個東亞小孩的成長創傷,太讓人共情了,歡迎閲讀。
《年少日記》由卓亦謙執導,爾冬升監制,在去年的金 | 馬獎和今年的金像獎上都獲得了最佳新導演獎,是去年最具代表性的香港電影之一。
《年少日記》
作為一部直面華人家庭的小孩成長創傷的作品,《年少日記》難能可貴。
故事開啓于一封無人認領的匿名遺書,中學老師鄭 sir 急切尋找遺書源頭,卻因此回憶起深埋心底的痛苦往事——年少時,他的哥哥有傑突然自殺,生命永遠停留在十歲。
這是一部關于青少年成長的殘酷回憶錄,也是借由自殺這一社會議題對其背後的結構性創傷進行的深刻反思。
卓亦謙以極其細膩、親密與私人的筆觸,描繪了創傷的運作及體驗,使 " 抑郁 " 這種被廣泛描述但未得到足夠重視的情緒以可被感知的方式,被更多大眾所關注與了解。
卓亦謙拍攝本片是為了紀念一位逝去的友人:大學學電影時,一個才華橫溢的同窗因事業得不到至親者的支持,心灰意冷之下選擇自殺。
回憶往事,卓亦謙數次哽咽,他無法想象故友如何度過最後那個痛苦的夜晚,也遺憾自己沒能及時覺察并給予幫助。朋友的離開,也使卓亦謙聯想到自己甚至一代人承受過或正面臨的壓力。
《年少日記》通過有俊與有傑兩條人物線索,從童年跨越至成人階段,呈現了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多重創傷結構。
其一是壓抑的原生環境。棍棒文化、等級觀念、大男子主義、同齡人比較意識在孩子成長中普遍存在。
第二層創傷背景則來源于社會對 " 成功 " 的執迷,它在青少年教育中有着普遍的存在。
青少年時期是人格完善的關鍵階段,也是心理與行為問題的高發期。
正如那句中心台詞 " 抑郁不是一種選擇 ",影片通過塑造有傑、班長與文森特等多個 " 抑郁者 ",剖析了當代年輕人的心理困境及其文化根源,認為霸凌、暴力與歧視等校園中的種種現象不應該被簡單理解為青少年問題的成因,而應當将其視為結構性創傷發生在個體身上的結果。
在主題的呈現上,《年少日記》并非以説教的姿态,而是設身處地地理解與共情。
影片尊重生活真實,并未賦予完美結局——最後,母親沒有再回來,父親在忏悔中離世,婚姻破鏡無法重圓,遺書的主人也并未找到。
時間的不可逆決定了創傷無法被完全修復,正如片中那些遲到的、無力的、無奈的瞬間,但它仍舊傳遞出救贖的信念——在愛意、勇氣與寬恕中獲得繼續生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