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親子經驗:班主任説:這屆家長一個普遍誤區,就是和孩子説“認真聽講”!,歡迎閲讀。
英語直播
今年高考英語閲讀難出天際,詞匯量大,長難句多,内容還涉及哲學、社會學知識。高考英語對于小學英語學習有哪些啓示作用?如何培養孩子的閲讀思維?早上 9 點,來直播間聽聽吧 ~
>你們好,我是 biu 媽!
再過不到 3 個月,我家 biu 就要上小學一年級了。
最近除了按部就班的學習計劃,我還特意帶着她去一位當老師的朋友家做客,朋友在一家重點小學,已經當了多年的班主任。
我一直覺得,幼小銜接這件事兒,家長自己琢磨多少有點 " 閉門造車 ",校外的各種機構也是主要當做一門生意,一線老師的説法其實更靠譜。
但讓我覺得意外的是,朋友居然和我説:不要直接和孩子説 " 上課要認真聽講 "。
▲ 圖源:網絡
我聽了簡直覺得不可思議,讓孩子 " 認真聽講 " 不是最基本的嗎?
朋友解釋説,并不是説 " 認真聽講 " 不對,孩子在這個階段,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比學到多少知識更重要。
只是很多家長在督促孩子養好習慣的時候,如果沒有用對方法,往往沒有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就拿讓孩子 " 認真聽講 " 來説,是每個家長都會復叮囑孩子的事兒,為啥學校裏上課不認真的 " 皮孩子 " 還是那麼多呢?
家長反復的督促,可能還會招來娃的逆反心理,覺得爸爸媽媽特别唠叨,那要怎麼辦呢?
朋友帶我一起分析了背後的原因和對策,我覺得非常有參考價值,整理下來分享給大家 ~
01
" 認真聽講 ", 沒有用的
很多小朋友到了小學,一下子适應不了小學的課堂。
因為小學課堂和幼兒園是截然不同的。
幼稚園上課相對自由,小朋友圍成一圈,或者四五人為一組圍坐一個桌子,雖然老師也會提醒坐姿,不允許随意走動,總的來説還不算很嚴格,時間也較短,一般 20 分鍾左右就會休息。
小學不一樣,預備鈴聲響,學生就要坐在位置上,準備好這堂課要用的書本和文具,上課鈴聲一響,學生就要安靜下來聽老師講課。一堂課 40 分鍾,沒有特殊原因,是不能離開座位。
▲ 前不久 biu 幼兒園組織去小學參觀
最開始一個學期,老師很多精力都要放在整頓課堂紀律上,實際上就是要逐漸 " 教 " 會孩子怎麼上課。
孩子 " 不認真聽講 " 的行為多種多樣,有的扭來扭去、有的發呆、有的愛和旁邊小朋友説話,但歸根結底,這些行為大多是由兩個原因造成的:
① 孩子對 " 認真聽講 " 的理解不到位。
② 孩子 " 認真聽講 " 的能力不夠。
另外,朋友還告訴我一句大實話,雖然老師心裏是明白孩子 " 皮 " 的原因,但畢竟要管一群孩子,入學階段也會考慮要 " 樹立老師威信 ",不太可能對每個孩子都有足夠的耐心的。
如果在家多做一小步,孩子就能更快适應課堂,老師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學本身上。
02
什麼才是 " 認真聽講 "
" 你知道什麼是認真聽講嗎?"
如果拿這個問題直接去問孩子,十有八九會告訴你 " 我當然知道 "!(所以簡單的叮囑會讓他們不耐煩)。
大部分幼兒園、學前興趣班老師也會要求孩子在課上 " 認真請講 ",但整體要求都比較寬松,只要孩子們做到了不大聲説話,能對老師的互動有回應,就可以認為是 " 認真聽講 " 了。
當孩子回到家,爸爸媽媽問:今天學了些啥呀?娃能大概説出來個一二三,家長們也會誇他們 " 寶寶今天認真聽講了啊 "。
也就是説,在上小學之前,孩子其實已經對 " 認真聽講 " 有了一定自己理解。
然而這些幼兒園的 " 認真聽講 ",到了小學可不可行呢?
顯然是不行的!
" 認真聽講 " 只是一個籠統的要求,而且還是個不同階段,具體标準有變化的要求。
想要孩子達到小學階段的 " 認真聽講 " 要求,就得告訴孩子小學課堂上具體要怎麼做。
在歐美很多國家,老師會普遍用"whole bady listening(全身傾聽)"的方式來訓練孩子如何正确聽課。
這個方式很有參考意義,因為具體到了身體每個部位應該怎麼做,孩子就特别好執行。
• 眼睛在看
• 耳朵在聽
• 手放下不要動
• 嘴巴安靜不説話
• 腳放下來不要動
當然我們也可以根據國内上課的實際情況,做一些調整。
比如説——
注意聽老師的指令。
老師在上課的時候,經常會有明确指令性語句,比如讓孩子們 " 翻開書 "," 看 xx 頁 ",讓孩子跟着老師的指令行動,是 " 認真聽講 " 的最低要求。
注意老師的板書。
無論是在黑板上寫的板書,還是在 PPT 多媒體設備上寫的板書,老師一旦開始寫板書,就要提起精神,因為寫下的東西往往是重點。老師在寫完之後,也往往會重點講解。
注意老師的提問
老師的提問只要會就舉手,如果沒有被點到,就聽聽同學的回答,想想自己的答案和同學説的是不是不一樣。
注意自己的狀态
如果有聽不懂的部分,但是老師沒有停,也沒有留時間讓大家思考,那就把不懂的部分劃下來或者記下來。
這些只是部分舉例,具體要怎麼提出要求和執行方法。家長可以根據自己孩子和老師的具體情況做調整。
而且也不是家長決定了,就讓孩子完全 100% 執行我們的要求,強壓之下必有反骨嘛。
如果想讓孩子更加重視這件事,就應該讓孩子參與進來,讨論讨論:
✔ 哪些要求是孩子完全做得到的?
✔ 哪些要求可能有點不合理?
✔ 哪些要求娃其實沒太聽懂,需要進一步解釋的?
暑假時間充裕的時候,可以盡量和娃演一演 " 教課 " 的角色扮演遊戲,可以家長扮演小學老師,也可以孩子演老師,暑期的學習任務也可以通過互相教課的遊戲來進行,一舉兩得了。
這樣的場景再現,孩子就可以漸漸真正理解到 " 認真聽講 " 的含義。
03
做不到 " 認真聽講 " 怎麼辦
不過必須承認的是,孩子 " 做不到 " 認真聽講,也不全是不理解,還有可能是他們真的能力未到。
這就要説到大家其實都很熟悉的一個詞——" 專注力 "。有時候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不足以支撐他在整個課堂上完全做到 " 認真聽講 "。
不過朋友特意囑咐我,不要以 " 好、差 " 來評價孩子的專注力。因為一二年級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普遍也就在 15-30 分鍾左右,這是個很正常的現象。
但是小學課堂又要求要 " 認真聽講 "40 分鍾,怎麼辦?需要刻意訓練孩子的專注力嗎?
" 與其説是要訓練孩子,不如説是順應他們天性的基礎上,去幫助他們主動提高專注程度。"
高普尼克在她的《園丁與木匠》裏,通過兒童大腦的發育特點,講述了為什麼孩子在小的時候看起來好像缺乏專注力。
受前額葉皮質和髓鞘質的影響,孩子 6 歲及以前的學習模式是" 發現式學習(Discovery Learning ) ",他們要充分的調動自己的感官,盡可能地探索周圍、感受環境,不受限制,所以會被不斷的被他們覺得有趣的各種事情所吸引。
説實話,我覺得這種學習方式對孩子來説,其實挺好的,因為他們始終保持着主動的狀态。
讓孩子們順應天性的同時,我們用一些小策略,幫助孩子們更符合小學課堂的要求:
1
讓孩子對課堂内容更有興趣
孩子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會更專注,這個我想大多數家長都明白。
但我原本覺得,這一點難道不是老師才該做的嗎?老師把課講得好了,孩子自然就會感興趣。可朋友説——
" 孩子對課堂内容有沒有興趣,老師講課有趣是‘外在條件’,孩子本身的‘内部條件’也很重要。"
大多數孩子最感興趣的事情,肯定是他們已經了解過的事兒。如果完全是陌生的内容,其實很難真正的感興趣,所以才有一句老話是" 新知識必須建立在舊知識的基礎上 "。
這裏有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就是每個老師都會強調的預習。
在低年級階段的預習,預習最重要的是注重知識拓展和體驗感,以消除孩子對課堂内容的陌生感。
比如語文要學一篇關于燕子的課文,就可以帶着孩子讀一些關于燕子的科普文,甚至可以帶着他們去尋找一下,哪裏有燕子的窩?
▲《繪本課堂》的《年級閲讀》對課文的拓展閲讀
在比如數學要學習長度部門,那在家拿出尺子,量一量家裏各種物品的尺寸,對長度有個具體的感覺,長度部門就顯得沒有那麼抽象了。
2
調動孩子感官去輔助集中注意力
對孩子上課來説,最重要的是要調動 " 聽覺注意 "。
畢竟聽講聽講,小學課堂上大多數内容都是通過 " 聽 " 老師講來學習的。但是很多人,包括大人,都會覺得 " 耳朵和腦子步伐不一致 "。
我們就可以用一些簡單的小遊戲來簡單鍛煉一下 " 聽覺注意 ",給大家分享兩個我在家經常會帶着 biu 做的小遊戲。
聽詞語、做動作
比如聽一段話,每當説到疊字的時候,就讓孩子拍拍手;每當説到和顏色有關的詞時,就讓孩子跺跺腳。
邊聽邊畫 or 邊聽邊貼
聽一段話,讓孩子試着把聽到的東西畫下來,或者讓她在一堆貼紙中,找到符合我描述的貼紙,貼在本子上。
這樣不但可以鍛煉孩子 " 專心聽 " 的能力,還可以讓孩子的 " 耳 - 手 - 腦 " 產生聯動,輔助注意力的集中。
長遠的看,對孩子養成 " 記筆記、做批注 " 的好的學習習慣,也是一種鋪墊。
具體遊戲規則,我們還可以自己來改動設計一下,我和 biu 會把這些當做親子小互動,而不是當成一個嚴肅的 " 任務 ",她幾乎都樂哈哈很輕松的完成,但是據我觀察,對專注力的提升是很有幫助的。
PS:今天提到的小遊戲,我都是跟咱們團隊的珍妮老師學的,她還有更多結合思維導圖幫助孩子鍛煉專注力的妙招,今天中午的直播會和大家分享,有興趣的可以去學幾招哈!
語文直播
提升核心學習能力,讓孩子一路開挂!
EASTWEST
不知不覺寫了這麼多,沒想到 " 認真聽講 " 這件事還能這麼有 " 門道 "。
當然,我今天的分享也不見得就全面,畢竟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不同。但是我認為無論怎麼做,有個前提就是,我們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多理解他們行為背後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的給予他們正确的幫助。
如果文章裏某個點可以觸動你進行更多思考,我想它就是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