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多閃變身抖音版“微信”,還能挑戰社交霸主嗎?,歡迎閲讀。
Tech 星球(微信 ID:tech618)
文 | 陳橋輝 王琳
封面來源 | 圖蟲創意
Tech 星球獨家獲悉,抖音旗下社交產品多閃,時隔近半年,再次迎來重大的版本更新。其網站上顯示為 " 多閃 · 抖音聊天官方應用 "。
此次更新後,全新的多閃 APP 更像是一款抖音版的 " 微信 ",在保留短視頻屬性的同時,體驗上,越來越靠攏傳統的即時社交產品。
圖注:多閃官網全新頁面截圖。
2019 年 1 月,多閃在萬眾矚目之下誕生,由于加入熱門的短視頻玩法,多閃被外界視為微信的強有力競争者之一。但當時在國内,短視頻社交是一門新賽道,折戟者不少,比如騰訊曾在更早的時候推出過短視頻社交 APP"DOV",最終草草收場。
多閃也沒能在短視頻社交中走出來,多閃曾和抖音打通社交生态,從獨立的產品變成了抖音生态的一部分,此後還探索過密友社交,但不了了之。
4 年的時間,抖音通過多閃,探索了短視頻社交、密友社交,最終還是回到了帶有短視頻屬性的即時社交。
抖音社交回歸
抖音社交不再執着于短視頻社交。
今年 1 月,抖音在 PC 官網,上線了一款名為抖音聊天桌面版的產品,該產品的總體體驗,與微信 MAC 版沒太大區别,而且抖音聊天桌面版是一款更加純粹的社交聊天產品,沒有包含短視頻等花裏胡哨的功能。
但是 PC 端相比移動端,其閱聽人面較少,所以外界更加期待抖音能夠推出抖音聊天移動版,如今來看,新版的多閃更像是抖音聊天移動版。
Tech 星球通過體驗發現,新版的多閃在設計和體驗上變化很大,即時聊天的味道更濃了。上個版本的多閃雖然是社交的定位,但大篇幅都是主打短視頻,社交成為了不那麼重要的功能。而新版本則調整了短視頻和社交的位置,短視頻屬性僅保留在聊天框和多閃的 " 視頻朋友圈 " 中,整個產品的社交占比更大,還多了一個消息列表和通訊錄,更像是一個傳統的社交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底部導航欄有聊天、朋友、拍攝、通訊錄和個人中心等 5 個 Tab,與微信底部導航欄 " 微信、通訊錄、發現、我 "4 個 Tab 相差無幾。
圖注:左側為多閃上個版本的頁面,右側為現在版本頁面。
因此,用户可以很快的去找好友聊天。" 朋友 " 頁面則是短視頻版的 " 朋友圈 ",用户可以将拍攝的視頻、圖片等内容分享至該服務内,好友可以對這些内容進行點贊、評論等操作。
通訊錄功能則是一個能夠展示抖音内的所有好友的列表,此外,還可以查看新的朋友和添加其他人。個人中心則和抖音 APP 的個人中心基本一致,展示着個人的基本信息和作品。
從整個產品無論是設計還是布局來看,都回歸到類似微信的社交形态。
跌跌撞撞 4 年,抖音的社交實驗
多閃最初的定位是 " 短視頻 + 社交 ",最初推出是在 2019 年 1 月 15 日,彼時,距離 " 微信之父 " 張小龍的 4 個小時公開演講剛剛過去 6 天。
所有人都好奇,素有 APP 工廠之稱的字節跳動,能否再次做出一款國民級應用。字節曾經為多閃投入過不少資源,比如 1 億元現金紅包,以及在各大綜藝的多次露出。但多閃并沒有獲得更多用户的認可。
2019 年 5 月,字節在社交方面的第二個想法揭曉:另外一款社交產品飛聊上線。飛聊主打興趣愛好社區,用户通過創建不同主題的群聊小組,吸引有共同愛好和興趣的用户加入互動,為了降低用户之間的社交門檻,相互不認識的陌生人用户不需要添加好友便可以直接發送信息。
抖音似乎找到了新的社交方向,開始把 " 密友時刻 " 更新為 " 抖音時刻 ",并将該社交功能優化後獨立成新版的 " 多閃 ",此時的多閃再度被抖音所重用。
這年年底,多閃也從最初的視頻社交轉變為照片社交為主,放棄了原來用相機和朋友聊天分享生活的形式,而是啓用大家同時分享生活的話題,更加強調社交雙方共同參與,強化了社交的緊密聯系。
社交混戰,誰能撼動微信?
2019 年 1 月 21 日,被認為是社交行業幾年來最熱鬧的一天。這一天張楠代表抖音發布了多閃,失去錘子手機的羅永浩上線了聊天寶,快播創始人王欣也帶着即時聊天工具 " 馬桶 MT" 歸來。
這些社交產品大多在三個月後,甚至更短時間内就失去了熱度。事實上,這一年的社交大戰從年頭持續到了年尾,包括搜狐、快手、陌陌、京東、新浪、阿裏、百度在内的多家互聯網大廠都曾經加入大戰。
為了抵御對手,騰訊也重啓賽馬機制,在一年的時間内,推出過企鵝同行、卡噗、擴列、貓呼、響風、有記、歡遇、回音、輕聊、朋友、燈遇交友等在内的十餘款社交產品。
繼 2020 年,騰訊又推出過喵更、貓呼、有記、朋友、燈遇交友、回音、輕聊、歡遇等 10 多款社交產品。不過,大部分產品都沒有激起水花,就連騰訊自己也沒能打造出另外一款有迹象能超越微信的產品。
現在,微信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社交網絡,每天有逾 10 億人打開它。這構建出微信越來越深厚的護城河。
社交的本質是人與人之間的鏈接,只要用户的大多數社交鏈依然在微信上,其他社交產品很難突破。這意味着社交關系轉移的成本巨大。同時,每個人都需要投入一定的時間在社交上,這意味着 App 的使用時長和未來業務的潛力。
但是,不少的產品人都願意相信,未來總會誕生出一個新的社交軟體能超越微信。可以肯定的,能夠超越微信的肯定不是另外一個 " 微信 "。
梅花創投創始人吳世春曾表示,下一代年輕人的主流社交產品,應該會有新的互動和内容生產方式。這裏的 " 新 " 或許是内容、或許是體驗方式,但相同的是能讓某一類人群找到共鳴,并實現商業變現。
因此,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社交產品依然會頻繁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