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理财經驗:張慎峰:大幅提升直接融資比例,加快實現金融強國目标,歡迎閲讀。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韓迅
資本市場是金融體系的關鍵組成部分。歷經 34 年發展,中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單一股票市場到多層次體系,逐步發展成為參與人數最多,規模名列全球第二的資本市場。
與此同時,在融資與投資功能的平衡性、市場規則的完善度、投資者理念的成熟度等方面,中國資本市場依然存在改善和提升的空間。進一步優化資本市場樞紐功能,才能更好地發揮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作用。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争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是全球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不過部分產業也面臨大而不強、多而不優的局面。資本市場是配置資本性資源的市場,一頭連着實體經濟,一頭連着資金供給方。如何更好地發揮金融對制造業的轉型更新作用,提升資本市場賦能實體經濟發展,是當前各界關心的重要議題。
11 月 22 日,"2024 影響力 · 時代 " 峰會将在上海召開。此次峰會由廣東時代傳媒集團主辦,由時代周報、時代财經 APP、時代商學院承辦。峰會以 " 金融聚力 智造向新 " 為主題。屆時,來自政府部門、上市公司、金融行業、研究機構等各界的嘉賓将匯聚一堂,共同探讨金融和智能制造的融合發展之道。
張慎峰将受邀出席此次峰會,并以《直接投融資比例的大幅提升是金融強國建設的重要目标》為主題發表演講。張慎峰擁有豐富的證券監管經驗,一路見證參與中國資本市場的建立和發展壯大。他先後擔任青島證監局黨委書記、局長,山東證監局黨委書記、局長兼濟南稽查局局長,證監會稽查總隊黨委書記、總隊長,稽查局局長,證監會首席稽查兼稽查局局長等職。
2012 年起,他又先後擔任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黨委書記、總經理,黨委書記、董事長等職。2017 年 8 月,張慎峰擔任中國證監會黨委委員、主席助理。2018 年 8 月至 2023 年 11 月,他擔任中國貿促會副會長、黨組成員。
張慎峰在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大幅提升直接融資比例,既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做好資本市場工作的指引,也是促進金融高質量發展,實現金融強國建設和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目标任務。
2023 年 10 月底舉行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确提出 " 要加快建設金融強國 ",還指出要 " 優化融資結構,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推動股票發行注冊制走深走實,發展多元化股權融資,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
中國正從金融大國向金融強國邁進,這意味着金融進一步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财富管理需求等多重任務要齊驅并進、再上台階。作為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樞紐,資本市場要更高效地進行資源配置,推動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支持上市公司做優做強,促進科技、資本和產業高水平循環。
資本市場形成多層次體系 實現跨越式發展
1990 年 12 月 1 日,深交所開始營業。十八天後,上交所開業。" 新興加轉軌 " 的中國資本市場應運而生,并飛速向前發展。
1992 年 10 月,證監會成立,對全國證券期貨市場進行集中統一監管。1996 年 12 月,滬深交易所開始實行漲跌停板制度。1999 年 7 月,證券法實施。2001 年 2 月,境内居民可投資 B 股;同年 6 月,國有股減持辦法出台。改革發展一路向前。
2005 年 4 月,證監會發布《關于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股權分置改革正式開啓。最終,通過非流通股股東與流通股股東通過協商平衡預期收益的改革方案,僅用兩年時間就順利解決 1333 家上市公司股權分置問題。至 2007 年底,A 股進入全流通時代。
2009 年 10 月,創業板開市,首批 28 家公司挂牌上市。2013 年初,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揭牌運營。2019 年 6 月,科創板開市,首批 25 家科創板企業上市交易;2021 年 4 月,經證監會批準,深交所主機板和中小板合并;2021 年 9 月,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又邁出裏程碑式的一步,北交所開市運行,以 " 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 " 為總體目标。
中國資本市場已形成包括主機板、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新三板以及區網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等在内的多層次市場體系,產品種類不斷豐富,涵蓋股票、債券、期貨、期權等金融產品,成為服務不同類型和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融資、金融機構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居民财富管理的主陣地。
" 資本市場在金融強國建設中占據核心地位,發揮着不可替代的關鍵性作用,即‘樞紐性’作用。" 張慎峰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資本市場是金融體系的基石,也是現代金融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是資金進入實體經濟的重要渠道和樞紐。
在張慎峰看來,金融強國的建設必須以一個強大的現代金融體系為支撐,而資本市場無疑是其中最具革命性的因素。其次,資本市場是國家競争力的體現: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金融強國的地位往往與其經濟、科技、軍事實力等相輔相成。一個強大的資本市場能夠吸引國際資本和投資者,提升國家的國際競争力。如果説美國經濟與綜合國力相對成功的話,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也大概于此。
三十四年來,中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區網域到全國,從單一市場到多層次市場體系構建,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和跨越式發展。
在滬深交易所開市之初,中國上市公司數量不到 10 家。據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日前發布的數據,截至今年 9 月底,境内股票市場共有上市公司 5363 家,滬、深、北證券交易所分别為 2271、2839、253 家。這些上市公司已覆蓋國民經濟 90 個行業大類。上市公司質量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微觀基礎,優質上市公司是中國企業的典範代表。它們往往是各行各業的領頭羊。
近年,中國資本市場的開放水平不斷提高,推出一系列舉措,完善滬深港通機制,擴大交易标的範圍,優化交易日歷安排,持續放寬合格境外投資者準入條件、擴大投資範圍,提高外資參與 A 股投資的便利性。
證監會不斷提升外資機構來華展業便利度,推動 A 股納入明晟、富時羅素、标普道瓊斯等國際指數等。監管體系不斷完善,證監會持續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嚴懲财務造假、欺詐發行、操縱市場和違規減持等行為,切實維護市場 " 三公 ";不斷完善投資者保護機制,通過優化并購重組、股權激勵、分紅等制度安排,提升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加強投資者保護,提高投資者回報水平。
" 這些成果充分展示了我國資本市場在助力金融強國建設方面的積極進展和巨大潛力。" 張慎峰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未來,随着資本市場改革的不斷深入和開放水平的持續提高,我國資本市場将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
加強樞紐性建設 提升直接融資比例
金融是現代市場經濟的血脈,事關發展全局,加快建設金融強國是新時代新征程金融事業發展的重大目标任務,資本市場作為現代金融體系的一部分,也更應該發揮樞紐性作用,加強樞紐性建設。
" 首先,就是要加快推進目前的金融體制改革,大力壓縮間接金融,對大量的過多、過小、過爛的間接金融機構進行并購重組、減量提質、降低貨币乘數,壓縮信貸泡沫,降低 M2 與 GDP 的比例,結合全國推進的化債工作,有效降低宏觀負債率;降低金融 GDP 占比,把更多的間接金融資源轉移到直接融資資源上來,有效提升直接融資比例,化解間接金融風險。" 張慎峰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從融資功能角度,資本市場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為實體經濟特别是創新型產業、企業提供更直接、更有力、更有責任感地支持,從而推動金融強國建設。
張慎峰認為,目前,由于間接金融在金融體系中占據主導地位,中小企業特别是民營企業往往難以獲得足夠的融資支持,這導致實體經濟中的創新活力和發展潛力受到抑制。
同時,間接金融過度發展已經導致金融風險在金融體系内部積聚,增加系統性金融風險。一旦風險爆發,可能對整個金融體系乃至實體經濟造成嚴重衝擊。
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張慎峰告訴時代周報記者,解決中國間接金融所形成的金融 GDP 占比過高的問題要從多方面入手,包括發展直接融資市場、加強金融監管、推動金融創新、優化金融結構以及加強國際合作等。
" 要通過發展股票市場、債券市場等直接融資市場,降低實體經濟對間接金融的依賴。這不僅可以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還可以大大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和更新。" 張慎峰認為,通過調整金融結構,降低間接金融在金融體系中的比重,大幅降低國家的金融成本和金融泡沫,提高直接融資和股權融資的比例," 這有助于實現金融與實體經濟的協調發展,提高金融市場的整體效率。"
張慎峰還指出,要鼓勵金融機構進行產品和服務創新,滿足實體經濟的多元化融資需求。但同時要加強對資本市場的監管力度,防範金融風險積聚。這包括建立健全的金融監管體系、提高監管的透明度和有效性以及加強與國際金融監管機構的合作與協調等。" 加強對金融創新的監管和引導,确保金融創新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進行。"
發揮關鍵性作用 實現金融強國目标
資本市場是現代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發揮着金融樞紐的功能,對經濟發展和穩定有重要意義。
今年 4 月,《國務院關于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意見》 即資本市場新 " 國九條 " 政策出台,标志着我國資本市場改革與發展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
新 " 國九條 " 旨在進一步優化資本市場結構,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同時積極應對國際金融環境的復雜變化,增強我國資本市場的國際競争力,為實現金融強國戰略目标奠定堅實基礎。
張慎峰認為,資本市場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尤其是在資源配置、風險緩釋、政策傳導、預期管理等方面,能夠發揮出大大優越于間接金融的獨特性關鍵性作用,對于助力中國企業轉型更新、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在支持科技創新方面,資本市場具有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定價市場化等特征,在支持科技企業、增強核心科技能力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通過資本市場融資,科技企業可以獲得大規模資金和長期資金支持,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更新。
其次,在優化資源配置方面,資本市場通過價格發現、資源配置和風險管理的功能,引導資金流向高效益、高成長性的企業和行業,促進經濟結構的轉型更新。這有助于提升實體經濟的整體效率和競争力。
第三,在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方面,資本市場的發展可以推動金融服務的創新,提高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和普惠性。通過資本市場融資,中小企業可以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從而推動實體經濟的發展。
第四,在增強金融韌性方面,一個強大的資本市場能夠有效抵御外部金融風險的衝擊,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在金融危機或市場波動時,資本市場可以發揮穩定器的作用,通過提供流動性支持、風險分散等機制,幫助實體經濟渡過難關。
第五,在推動國際化進程方面,資本市場的國際化是金融強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推動資本市場的雙向開放、加快國際化進程,可以吸引更多的國際資本和投資者參與中國市場,推動更多金融機構走出國門,提升中國金融市場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
" 在金融強國的發展歷程中,國際成熟的資本市場積累了豐富經驗,為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借鑑,包括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市場的透明度;提高監管與執法力度、加強法治化建設;加強投資者教育,提高投資者的風險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建立健全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為投資者提供有效的維權途徑;建立有效的風險預警機制,及時發現和處置市場風險;建立完善的應急響應機制,應對突發市場事件和風險挑戰。" 張慎峰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我國資本市場應進一步推動市場化改革,減少政府幹預,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 這些措施的實施将有助于實現直接融資與實體經濟的協調發展,推動中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