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财政部“四支箭”:不知幾萬億 不止幾萬億?,歡迎閲讀。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杜濤 10 月 12 日,财政部部長藍佛安在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一攬子增量政策,包括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債務、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支持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加大對重點群體的支持保障力度等多個方面,并為進一步的增量政策提供了預期空間。
增量财政政策四支箭分别射向了:地方政府——幫助地方政府化解債務,讓地方政府騰出更多精力促發展;大型商業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提升這些銀行抵御風險和信貸投放能力;房地產市場——推動房價止跌回穩;重點群體——惠民生、促消費。
中國社會科學院财税研究中心主任楊志勇對經濟觀察網表示,此次财政部提出了包含力度最大的化債政策的一攬子增量措施,整體力度非常大,針對性比較強。諸多政策看似只針對了地方财政以及金融機構等,沒有直接面對市場,但是會傳導至市場,給市場帶來良性的引導。
四支箭中,地方隐性債務化解的政策最值得關注。藍佛安説,這是 " 近年來出台的支持化債力度最大的一項措施 "。2023 年、2024 年,财政部曾分别安排 2.2 萬億元、1.2 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幫助地方化債。
在上述政策外,财政部還釋放了進一步加量的預期。藍佛安表示,逆周期調節絕不僅僅是以上的四點,這四點是目前已經進入決策程式的政策,還有其他政策工具也正在研究中。比如,中央财政還有較大的舉債空間和赤字提升空間。
新聞發布會上,藍佛安兩次提及中央财政在舉債和提升赤字方面是有較大空間的。中國此前中央财政赤字率維持在 3% 以下,疫情中作為特别應對,曾經提高至 3% 以上。近期,多位專家建議中央财政赤字率可以提升到 5% 以上。如果以 5% 計算,預計将釋放 2.7 萬億元資金。
中誠信國際研究院院長袁海霞説,發布會提到了四條 " 一攬子有針對性增量政策舉措 ",其中前兩條是增量政策,包括較大規模增加債務額度、發行特别國債補充國有大行核心一級資本,而後兩條是對存量政策做結構性調整。發布會還提到了 " 中央财政還有較大的舉債空間和赤字提升空間 ",預期後續可能還會有中央加杠杆的新政策出台。整體來看,此次增量政策的重點在于補充和支撐地方财力,為經濟發展提供動力,為地方騰出更多精力和财力空間來促發展、保民生。
一攬子有針對性的增量政策
藍佛安介紹,按照 9 月 26 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财政部在加快落實已确定政策的基礎上,圍繞穩增長、擴内需、化風險,将在近期陸續推出一攬子有針對性增量政策舉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債務風險,較大規模增加債務額度,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債務,地方可以騰出更多精力和财力空間來促發展、保民生。
二是發行特别國債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提升這些銀行抵御風險和信貸投放能力,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三是疊加運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專項資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四是加大對重點群體的支持保障力度,國慶節前已向困難群眾發放一次性生活補助,下一步還将針對學生群體加大獎優助困力度,提升整體消費能力。
從短期看,面對 2024 年的經濟增長目标,财政部的增量政策中主要包括以下幾項,其中 2.3 萬億元的專項債額度(含已發未用)和 4000 億元的地方政府債務結存限額構成了未來三個月增量财政的 " 餘力 "。
藍佛安説,發揮好财政逆周期調節作用,推動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标任務,主要包括三個措施:
一是有效補充财力。中央财政從地方政府債務結存限額中安排了 4000 億元,補充地方政府綜合财力,支持地方化解存量政府投資項目債務和消化政府拖欠企業賬款。
二是切實保障各項重點支出。堅持黨政機關習慣過緊日子的要求,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将更多資金用于補短板、強弱項、惠民生,确保重點支出力度不減。
三是用足用好各類債務資金。目前,增發國債正在加快使用,超長期特别國債也在陸續下達使用。專項債券方面,待發額度加上已發未用的資金,後三個月各地共有 2.3 萬億元專項債券資金可安排使用。
藍佛安提及了此前市場關注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下降的問題。他説:" 大家比較關注今年是否可以實現預算目标,在這裏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中國财政有足夠的韌勁,通過采取綜合性措施,可以實現收支平衡,完成全年預算目标。"
按照 2024 年預算報告,匯總中央和地方預算,2024 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223950 億元。财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1 — 8 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147776 億元,平均月收入為 18472 億元。若是預算目标完成收入,這也意味着 9 — 12 月要收入 76000 億元,平均月收入要達到 19000 億元,後四個月每個月增收 500 億元即可完成目标。
近年來出台的支持化債力度最大的一項措施
此次發布會中最值得關注的政策是對地方隐性債務化解的政策。
藍佛安説,為了緩解地方政府的化債壓力,除每年繼續在新增專項債限額中專門安排一定規模的債券用于支持化解存量政府投資項目債務外,拟一次性增加較大規模債務限額置換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債務,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債務風險。相關政策待履行法定程式後再向社會作詳盡説明。需要強調的是,這項即将實施的政策,是近年來出台的支持化債力度最大的一項措施。
盡管這項政策的總金額尚未披露,但作為 " 近年來出台的支持化債力度最大的一項措施 ",仍可以和此前的政策作對比。2023 年 7 月,财政部安排了超過 2.2 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券額度,支持地方特别是高風險地區化解存量債務風險和清理拖欠企業賬款;2024 年以來,經履行相關程式,财政部已經安排了 1.2 萬億元債務限額支持地方化解存量隐性債務和消化政府拖欠企業賬款。
按照财政部介紹,截至 2023 年末,全國納入政府債務信息平台的隐性債務餘額比 2018 年摸底數減少了 50%,債務風險可控。
幫助地方政府化債的目的不僅在于防風險。發布會中,藍佛安表示:" 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債務,地方可以騰出更多精力和财力空間來促發展、保民生。"
地方政府在中國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北大國發院經濟學教授姚洋曾在接受經濟觀察網專訪時表示,地方政府支出能力很強,是經濟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 從支出來看,地方政府的支出占到 85%,中央只占 15%。" 地方政府在經濟中主要發揮兩方面作用:一方面,地方政府會創造需求,本身就是一個大的需求源;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有放大效應,比如有的企業拿下來地方政府的采購項目,就更容易在市場上融到資。此外,地方政府的投資會形成資產,資產用來抵押可以再借出錢來,還有金融方面的擴張效果。"
袁海霞認為,化債并不等于債務清零,而是為了保持财政、經濟與債務之間的可持續性,核心是要保持債務的接續和滾動。不能因化債制約經濟發展,而是要統籌好化債與發展的關系,通過做大 GDP、做大财政收入來提高地方政府的債務承載能力,在發展中化解債務。
袁海霞表示,要繼續推進 " 控增化存 ",以時間換空間緩釋流動性風險,用好财政、金融等手段置換隐性債務,優化存量債務融資期限和成本,降低地方财政支出壓力,緩解地方财政緊張局面。
在房地產市場方面,财政部也推出多條措施:
一是允許專項債券用于土地儲備。主要是考慮到當前各地閒置未開發的土地相對較多,支持地方政府使用專項債券回收符合條件的閒置存量土地,确有需要的地區也可以用于新增的土地儲備項目。這項政策,既可以調節土地市場的供需關系,減少閒置土地,增強對土地供給的調控能力,又有利于緩解地方政府和房地產企業的流動性和債務壓力。
二是支持收購存量房,優化保障性住房供給。考慮到當前已建待售的住房相對較多,我們主要采取兩項支持措施:一項是,用好專項債券來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各地的保障性住房。另一項是,繼續用好保障性安居工程補助資金,原來這個資金主要是用來支持以新建方式籌集保障性住房的房源,現在我們對支持的方向作出優化調整,适當減少新建規模,支持地方更多通過消化存量房的方式來籌集保障性住房的房源。通過這兩項措施,既可以消化存量商品房,促進房地產市場的供需平衡,又可以優化保障房的供給,滿足廣大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
三是及時優化完善相關税收政策。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财政部正在抓緊研究明确與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準相銜接的增值税、土地增值税政策。
楊志勇説,此次财政部的發布會内容是積極落實三中全會精神和政治局會議的重要舉措,既給市場發揮作用創造更好的政策氛圍,又能充分發揮财政的引導作用。一系列新增政策措施公布的同時,也提及了落實推動财税體制改革的措施。雖然某些政策在數量方面還要走流程,但是其表述内容也表達了财政政策的力度和财政部門的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