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蘋果首款AI PC翻車,留給Mac的時間不多了?,歡迎閲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雷科技
蘋果,又又又雙叒叕翻車了!有外媒稱剛剛上市的 MacBook Air(M3 版)在散熱方面有嚴重的缺陷,Max Tech 表示全新的 MacBook Air 在 3DMark Wild Life Extreme 和 CineBench 2024 的常規測試中,處理器温度達到了驚人的 114 ℃,其中 CPU 和 GPU 部分的最高温度分别來到了 107 ℃和 103 ℃,而機身的最高温度來到了 46 ℃。
雖説這個温度表現在 Windows 筆記本(尤其是遊戲本)中很常見,但理論上來説采用 ARM 架構的 M3 處理器在功耗方面是要遠低于 X86 架構的,這是否説明 M3 芯片出現了「功耗爆炸」的問題?還是單純在 Air 系列上「水土不服」?如果真有如此嚴重的問題,MacBook Air(M3 版)還配稱得上 " 最佳的 AI 消費級筆記本 " 嗎?
MacBook 大翻車,都怪 " 無風扇設計 "?
結合外媒和蘋果官方公布的性能數據來看,M3 與 M2 的性能差距大概在 15% 左右,相比 M1 提升了 60%,也就是説提升不是特别巨大。如此「孱弱」的性能提升按理來説不會帶來極高的功耗和發熱提升,還有 M3 芯片采用了台積電 3nm 制程,在功耗方面相比之前應該有所下降才對。
(圖片來源:蘋果官網)
在散熱方面,MacBook Air 一直采用的都是完全無風扇模具,這種設計的好處是能将電腦運行時的噪音降至最低,之前的 M1、M2 都是低功耗、高性能的代表,契合 Air 的設計需求;但缺點就是一旦芯片需要在高負載場景下長時間運行的話,電腦就可能會因為温度太高不得不選擇降頻運行,從而變相降低電腦的運行和處理速度。
因此據小雷(ID:leitech ) 分析,M3 版 MacBook Air 最大問題應該是出在模具設計上,就像 iPhone 一樣:從未有人質疑過蘋果 A 系列芯片的性能表現,但萬年不變的堆疊式主機板設計使機身中的熱量無法快速導出,因此 iPhone 也經常會出現各種因為發熱而降亮度甚至是降頻的情況。雖説 M3 的性能提升相比 M2 甚至是 M1 提升都不算大,但功耗依然是增加的,無風扇設計早已滿足不了其散熱需求。
同樣搭載 M3 的 MacBook Pro 沒有被傳出過 " 過熱 " 的情況,也側面驗證了小雷的猜想:MacBook Pro 是有内置雙風扇的,可以更高效率地散熱,因此不會出現過熱和降頻的情況了。
綜上,小雷認為 MacBook Air ( M3 版)" 翻車 " 的根本原因是出在無風扇設計上,這一點除了要讓產品靜音外,也有節省成本的考量。其實這不是蘋果第一次因為省成本 " 釀成大禍 ",上一代 M2 版 MacBook Air 就曾采用過低速 磁碟 硬碟,導致其讀寫速度和寫入速度比老款慢幾乎一半,蘋果官方對此以 " 冷處理 " 的方式略過,但實實在在讓不少用户心寒被 " 勸退 "。
M3 版 MacBook Air 号稱 " 最佳的 AI 消費級筆記本 ",在處理計算量更大的 AI 任務時散熱要求更高,然而卻在最重要的性能散熱部分出現了嚴重問題,可以説是 " 爬坡時掉鏈子 "。如果這是普遍現象,将會嚴重損害 MacBook Air 產品線的口碑,也影響蘋果 AI 硬體戰略的落地,畢竟 M3 版 MacBook Air 是蘋果的第一款 "AI PC"。
MacBook 前途堪憂:高價低配行不通了
在很多人的眼裏,蘋果電腦只有少數人在用,普及度遠不如 iPhone、iPad。确實,Mac 的市場占有率不算高,根據 IDC 公布的數據顯示,Mac 2023 年在 PC 市場的占用率為 8.6%,作為對比,Windows PC 市占率為 73%。
蘋果想要改變這一現狀,在過去幾年不但推出了定位專業人群的 Mac Studio,還大大降低了 Mac mini 的售價(目前在某電商平台,M2 版的 Mac mini 售價不到三千元),大大降低了 Mac 的入手門檻,甚至還專門為高校生們推出了更多合理且優惠的分期方案,可以説蘋果為了提升自己的市占率拿出了各種解決方案。
(圖片來源:拼多多截圖)
在小雷看來,蘋果 Mac 產品線面臨的主要問題有三:
第一,Mac 系列的售價對于絕大多數消費者來説依舊偏高,哪怕是如今已經降到 2800 元的 Mac mini,也需要用户後續再購買顯示器、鍵盤滑鼠等一系列相關周邊,更何況它的配置僅有 8+256G,僅能滿足超輕度用户的需求;而普通的 MacBook 就更不用説了,8000+ 的起步價格注定它與主流消費群體「脱節」。
在這個 Windows 筆記本起步 32G+1TB 的年代,蘋果依舊我行我素地 8G+256GB 起步,而且蘋果還不允許用户自行增加内存、硬碟,消費者也沒有自行 DIY 的可能,這就把預算不高的潛在用户都堵在門外。在消費環境劇變的今天," 低配高價 " 越來越難奏效了。
第二,Mac 的用户大盤依舊是辦公用户,但辦公用户又有分層分級。Mac 高昂的價格,直接勸退了只需要處理文檔的 " 輕辦公 " 用户。至于有視頻剪輯、編程等需求的用户,要麼早已入手 M1 系列的 Mac 產品,要麼選擇了同價位的 Windows 電腦,如今 M2 和 M3 芯片擠牙膏般的更新,也不足以吸引這批用户換機。
第三,遊戲用户是 PC 的重要客群,但 Mac 啃不下來。對于那些經常會拿電腦來玩遊戲的用户來説,Mac 就是一台「除了辦公啥也幹不了的機器」。蘋果當然明白自己的缺陷,在去年的兩場發布會上都請來知名遊戲制作人小島秀夫希望吸引遊戲玩家,且試圖通過雲遊戲服務來縮短其和 Windows 間的遊戲表現差距。
小雷認為,Mac 在遊戲方面依舊存在兩個問題:一是價格普遍比 Windows 上更貴,二是官方支持的遊戲數量依舊稀少,尤其是近期主流的各種 3A 大作都沒有在 Mac 平台上首發,這對于遊戲愛好者來説是相當致命的問題。遊戲開發者的選擇,也説明了 Mac 在遊戲 PC 市場的地位,并不高。
雷科技認為,蘋果與其等遊戲開發者們來适配,不如直接收購某些小型遊戲工作室,專門為 Mac 平台開發獨家遊戲,又或者跟當下知名的遊戲廠商合作,提升 Mac 在遊戲終端中的影響力。
Windows AI PC 兇猛,留給 Mac 的時間不多了
如今的 Mac 已消耗完了目标用户,增長點只能來自于 " 挖角 Windows",要做到這一點,除了在價格上更加親民外,自身的品控和配置問題也需要再三斟酌,畢竟誰能接受額外加裝 512G 硬碟需要支付 1500 元的差價呢?至于蘋果高管鼓吹的 "Mac 的 8GB 表現跟其他產品的 16GB 一樣 " 就着實有些過于自信了,純屬自欺欺人。
更嚴峻的問題是:當 Mac 難以 " 挖角 Windows" 時,Windows 陣營正在加速創新,變得前所未有的進擊。除了 PC 廠商們積極探索 " 二合一 " 產品(PC+Pad)、辦公本、輕薄本、遊戲本外,產業鏈的玩家也在努力。
近兩年,Intel 和高通加速發力 PC 芯片,前者在工藝、核心數和架構方面的迭代速度和更新幅度之大,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被種草,高通也拿出了骁龍 X Elite 這位「重量級選手」,在功耗和性能之間取得了一個完美的平衡點。
2023 年,Windows 陣營巨頭,包括聯想、華碩、Intel、微軟等玩家不約而同推動 AI PC 發展,在軟硬體、芯片上面向生成式 AI、AGI(通用型人工智能)時代做好準備。AI PC 也成了最先爆發的 AI 硬體,在 CES、MWC 上均占據 C 位。長期來看,AI PC 有望給 PC 行業注入全新的增長活力。
看到 AI PC 浪潮澎湃時,蘋果在春季發布會召開前倉促推出了自稱 " 最佳的 AI 消費級筆記本 " 的 MacBook Air (M3 版),然而其表現卻讓人失望,除了可能存在的散熱問題外,這款產品也根本沒有搞清楚什麼是 AI PC ——AI PC 并不等于 " 高性能 PC",如果沒有對應的軟硬體生态,AI PC 就是沙上之塔,無源之水。Windows 陣營 AI PC 有微軟 copilot 等 AI 應用,蘋果有什麼呢?
就跟智能手機市場一樣,廠商們必須不斷創新,否則不進則退。iPhone 在安卓手機圍繞折疊、影像、AI、系統等加速創新下,正在呈現出節節敗退的态勢,Mac 也面臨類似的境況。在 AI 硬體時代,蘋果正在走下神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