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給電視插根鐵絲,就能白嫖電視台?,歡迎閲讀。
在今年春節期間,托尼在家裏躺着刷手機的時候,發現網上很多人突然都開始分享一個看上去很 " 古早 " 的看電視方式。
而且這個看上去很復古的方式,是完全免費的,一分錢都不用掏。
簡單來講,就是把一個叫做DTMB 數字天線的東西插在電視上,就能直接觀看一些電視頻道了,包括但不限于你所在位置的當地頻道。
甚至有人連天線都沒買,直接往電視上插根鐵絲,也能收到電視頻道 ……
不是哥們兒,這合理嗎?
講真,當時托尼看到這玩意兒是有點懵逼的,憑啥電視上插根鐵絲當天線就能收頻道了?
結果我前陣子查了一下,發現這個天線不僅能即插即用,甚至反而還意外地合理。
而且為了證實這玩意兒的合理性,托尼也親自下單了一套天線并來了波實測。
所以這篇文章就連帶着原理和實測,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能讓大夥免費看電視的東西,到底是咋回事兒。
其實這個往電視上插的天線的學名,叫做地面數字電視天線,一般大家會習慣叫它的簡稱 DTMB 天線。
而這個 DTMB 的全稱,是數字地面多媒體廣播的英文 Digital Terrestrial Multimedia Broadcast 縮寫,是咱們國家自己研究出來的一套數字電視傳輸标準。
這套标準算不上是新東西,其實在 2006 年就推出了,而它的出現就是為了取代傳統的模拟電視信号。
以前的模拟信号還有個大家更熟悉的名字—— " 閉路電視 ",大體原理就是依靠頻率變化來模拟聲音和影像,有點兒像是末世電影裏面的收音機調頻。
上了年紀的朋友可能會記得家裏牆上都有一個圓圓的插孔,這個插孔就是閉路電視的同軸接口。
當年如果誰家想看電視,要先到當地的電信局開通 " 閉路電視 " 業務,然後再把線插在牆上,另一頭插在電視上,就可以收看電視節目了。
而這種模拟信号一旦受到幹擾的時候,就會出現很經典的 " 雪花 " 噪點。
不僅如此,它那連 720P 都不一定能幹得過的清晰度和全損音質,放到現在來看也屬實是有點讓人難繃。
而到了 2006 年前後,數字信号誕生了,它可以説是走了一條完全不同的路,直接通過二進制的方式傳輸聲音和畫面,這也是為什麼叫做數字信号。
其實這個差别,就相當于黑膠和 CD。後者不僅穩定,能傳輸的數據量也更大。
和傳統模拟信号相比,數字信号各方面都可以説是降維打擊,别説 1080P 了,只要信号源支持,4K 頻道都不在話下。
大家家裏可能也有類似歌華、華數的廣電機頂盒,或者聯通電信的 IPTV機頂盒等等,它們本質上其實也都是數字電視,不需要用到牆上的閉路電視接口了。
那麼這個時候問題來了,數字信号确實又現代又方便,這些道理我都懂。可是為什麼只要給電視插個鐵絲就能直接看電視了?萬一我的電視不支持該怎麼辦?
嘿嘿,這就不得不提到 DTMB 的高明之處了。
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電腦既可以插網線上網、也可以連 WiFi 上網?本質上網都是一樣的,只不過傳輸的方式不同。
數字電視信号也一樣,一方面廣電跟運營商建立了合作,可以通過插網線的機頂盒觀看;但同時廣電自己也有電視信号的發射塔,在城市裏發送類似 WiFi 的 " 無線電視信号 "。
只要電視裏面有 DTMB 的解碼模塊,就可以通過給電視安裝天線或者插鐵絲(本質上也是天線)的方式接收并解析信号。
但是哪些電視能直接解析 DTMB 信号呢?為此托尼專門查了一下資料——就這麼説吧,2015 年之前買的電視,大概率是不能這麼玩的。
但是 2015 年之後買的電視,一定會支持這個功能。
因為根據《關于普及地面數字電視接收機的實施意見》的檔案就能看出來,DTMB 數字信号是咱們國家工信部和廣電總局等部門要求推廣的。
并且要求,2015 開始銷售的電視都要支持地面數字電視接收功能,也就是 DTMB。
當然,電視支持了,你所在地的電視信号發射塔也得能發出數字電視信号才行。
不過這個現在也不算什麼大問題,因為在 2015 年前後,國家就已經逐步關閉模拟電視信号,全面轉換為 DTMB 數字電視信号了。
另外,這個東西會讓有些人想起之前一個叫做 " 衞星鍋 " 的東西,但其實它跟這次直接插在電視上的 DTMB 天線完全是兩種東西。
" 鍋 " 靠的是天上的衞星信号,而 DTMB 靠的是地面數字信号,這倆一個天上一個地上,它們的信号來源壓根就不是一回事兒。
而且 " 鍋 " 這個東西很有可能會受到版權争議問題,甚至一部分設備都是不合法的。
但數字信号就不一樣了,這可是咱們國家廣電總局帶頭推廣的,而且完全免費,大家可以放心大膽用。
只不過最近随着流媒體和智能電視的普及,大夥一般要麼直接看愛優騰,要麼哔哩哔哩投屏走起,即使是看春晚,年輕人也會去央視網或者客户端收看。
包括托尼在内的很多人連電視頻道都不咋看,就更别提用 DTMB 接收數字電視這檔子事兒了,所以才會導致這個東西直到新年要開始看春晚了,才在網上被炒起來。
因此,為了驗證 DTMB 的可行性,托尼也給大家上某寶買了個 DTMB 天線實測了一波。
整個天線設備看上去十分樸實無華,就是一條長長的數據線,再加上一個方盒子造型的接收器。
揮着非常輕,裏面大概率就一條銅片。
使用方法也确實很簡單,第一步,把線插在電視上,再随便找個 USB 插口給它供電,完成天線增益。
然後把盒子盡可能放在一個信号比較好的地方——比如窗户邊上,家住平房或者洋房的小夥伴還可以伸個杆子放到窗户頂上。
第二步,在電視上找到類似 " 信号源 " 之類的選項,然後選擇搜索 DTMB 信号,接下來電視就會開始自動搜索頻道了!
這裏大家耐心等待等待,就會慢慢看到電視搜索到的頻道漸漸多了起來。
最終,我司會議室的這台雷鳥電視成功搜到了 22 個頻道,雖然大多數都是未知頻道(能搜到信号但信号太差導致無法解析),但杭州本地電視台和浙江衞視都可以正常收看。
如果換個地方重新搜台,沒準能看的頻道還會更多。
這也證實了文章開頭提到的例子是完全可行的,只不過插鐵絲有點過于抽象了,大家最好還是買個像樣的接收器更安全——也才幾十塊錢,大可不必非得拿鐵絲對付。
而這也是你為了看電視節目唯一的花銷,你能解析幾個頻道,就能看幾個頻道。
它的優點顯而易見:方便快捷,完全免費,而且要求電視都内置 DTMB 模塊,基本上就是在告訴大夥:放心可勁兒用。
有一説一,一定程度上,這也算一項便民工程了。
不過嘛,它也不是沒有缺點,正相反,托尼覺得 DTMB 的缺點其實還挺明顯的。
首先就是它對于數字信号接收還是有一定要求的,如果你離信号塔遠,那麼就不太能保證收看質量了。
而且這種簡易的方法能收到的頻道也有限,像托尼在杭州也只搜到了幾個頻道,可能其他地區搜到的頻道會多一些。
要是你想看别的台,或者什麼 4K 高清節目,那還是乖乖連上 WiFi 買個會員吧 ……
所以,把鐵絲轉幾圈彎成螺旋狀當天線的方式看上去是個花活,其實背後反而是一個樸實無華的方案,只要給電視裏都内置 DTMB 模塊,更新成數字信号,大夥就能免費看電視了。
當然,就像我們實測的一樣,它收到的頻道并不多,臨時圖一樂或者看個春晚還行,要是真拿它天天用的話,屬實是有點兒給自己沒事找罪了。
不過也有可能是現在的年輕人真的很少看電視頻道了,所以看到這事兒還挺新鮮的,而且有一種反消費、花小錢辦大事的爽感。
但只要稍微查查資料和報道,就會發現這事兒其實并不神秘,甚至還是一套國家标準。
不過那句話怎麼説來着,不充錢就能看電視,哪怕給家裏老人放電視節目聽個響也不虧,就這還要啥自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