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新相機加價不加量,理光靠“顏值正義”還能走多久?,歡迎閲讀。
文 | 雷科技 leitech
2024 年 3 月 28 日,理光映像在 GR III 的基礎上推出了兩款改良型產品 GR III HDF 和 GR IIIx HDF,售價分别為 7199 元和 7499 元,相比 GR III 的官方定價上調了 1000 元和 1300 元。
(圖片來源:理光映像京東官方自營旗艦店)
和小雷的預期不同,GR III HDF 和 GR IIIx HDF 的更新幅度非常之小,小到讓人難以理解理光怎麼好意思把它倆當新款來賣。作為一家本就不算主流的相機廠商,理光真的不怕把自己的用户玩「沒」嗎?
就這,也敢叫更新?
正如前文所説,理光 GR III HDF 和 GR IIIx HDF 在最重要的硬體方面沒有任何的改進,包括 CMOS、對焦系統、操作方式和功能等,甚至在外觀設計上都沒有任何的變動,可能除了型号外,普通消費者根本分不出新款和老款。
雖説理光官方表示這兩款機型增加了理光自研的「高光擴散濾鏡」技術(簡稱 HDF),但小雷在觀看完官方演示視頻後只想説一句「這不就是在鏡頭上加了一個可調節的柔光鏡片嗎?」
這裏也給一些讀者科普一下,柔光鏡是人像攝影環節中相當重要的一個濾鏡配件,主要作用是柔化影象、降低畫面反差、調節畫面影調,或根據創作需求形成特殊的畫面效果,從而使所攝畫面擁有一定的夢幻感。理光此次配備的 HDF 技術嚴格意義上來説更加接近白柔濾鏡,能夠降低畫面中的高光反差,并且還能產生光暈,讓畫面更為柔和。
(圖片來源:NiSi 京東官方自營旗艦店)
順帶一提,目前市面上白柔濾鏡的價格一般在兩百元上下,哪怕是專業一些的白柔濾鏡六七百元也能夠拿下,這就顯得理光的 HDF 技術毫無性價比可言了。而且像相機這類產品,内部構造越簡單越不容易出問題,而理光的這種可以説是「粗暴」的做法只會給相機的品控率埋下一顆定時炸彈。
但不管怎麼説,GR III HDF 和 GR IIIx HDF 的配置也不是完全看不過去的,其搭載了等效 28mm F2.8 光圈的固定鏡頭(不可替換鏡頭)、APS-C 畫幅、可觸摸屏、3 軸機身防抖、傳感器超聲波除塵系統、相位對焦系統,還有支持 USB 3.0 的 Type-C 的充電口 / 數據傳輸口等。
小雷在理光還未那麼火爆時曾使用過一段時間的 GR III,不得不説它确實是市面上為數不多能夠揣進褲兜裏的半畫幅無反相機,而且還擁有單手操控性強、濾鏡種類多、可玩性極高、顏值不錯、畫質高等優勢;缺點當然也有:弱光環境對焦拉胯、續航能力堪憂、容易進灰、做工一般等。
不管怎麼説,按照小雷當時 6000 元左右的入手價來看,GR III 是一台能夠達到及格線的產品,甚至説你把它當成一台保值率極高的玩具也沒有問題(小雷用了半年後出二手甚至賣了個原價)。
但理光此次發布的兩台機型完完全全透露着三個字「擠牙膏」,距離理光 GR III 發布已經過去了五年,按照相機產品的迭代速度,理光也早該推出 GR IV 而不是現在的兩款改良款,更讓人難以理解的是居然漲了一千多塊錢。
雖説七八千元的價格在相機市場中只能買到一台入門級的產品,但理光它真的配得上這個價格嗎?何況隔壁尼康、佳能、索尼在同價位都有與其正面硬剛的機型。
考慮到理光近兩年的火爆程度,小雷猜測理光 GR III HDF 和 GR IIIx HDF 在上市後依舊會「一機難求」,價格也會被經銷商和黃牛們炒到一萬元左右,所以如果你真的有這個預算且對這款機器感興趣,最好現在就到線下門店或經銷商預約。
要赢得未來,不能全靠「好看」
從上文的解析不難看出,理光 GR III HDF 和 GR IIIx HDF 可以説是妥妥的「智商税」產品,盡管隔壁的富士、尼康也同樣走顏值路線,但起碼在最重要的核心配置上它們是進行了大幅度的更新。雖説富士、尼康的性價比也不算太高,但也遠比理光好上不少。所以如果但從性價比的層面來看,GR III HDF 和 GR IIIx HDF 着實沒有任何優勢,唯一剩下的優點便是便攜性和不錯的顏值了。
如果説富士、徕卡、哈蘇是飢餓營銷的代表品牌,那麼理光一定是相機界飢餓營銷的「鼻祖」。自 2020 年理光在網上爆火後,超高的熱度加上理光本就不富裕的產能,讓旗下所有機型都一機難求,想要買到機器基本只能加價或買别人的二手,換言之,想要原價買到理光相機是幾乎不可能的。
小雷之前在分析富士 X100 VI 時曾探讨過一個問題,高顏值相機真的是一條足夠健康的發展道路麼?
确實,高顏值在當下這個看臉的年代是非常吃香的,富士和尼康都憑借高顏值的機型賺得盆滿缽滿,大部分購買這類機型的用户也不會太在意相機的配置和性價比如何,他們需要的是一台能夠經常帶出門的相機。從這個層面來看,高顏值确實是一條不錯的發展道路,能讓更多的用户對相機感興趣,并成為該品牌的忠實用户。
但是,如果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怎麼把相機做得好看」,那還有相機還有什麼意義?所以理光也得好好思考一下,如何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時,盡可能去提升相機的性能,不求它的表現與御三家持平,但起碼能讓消費者覺得,「這筆錢我花得夠值」。
小雷認為之後的相機市場會更加兩級分化,專業用户所需要的專業相機會在性能和價格上越來越高,畢竟攝影師的需求是越來越多的;而普通消費者所需要的相機選擇也會越來越多,畢竟比起費盡心思研發新傳感器、新處理器、新算法,搞一個更好看的模具,難度要低不少。
但放眼相機市場,你不能否定 GR III 具有其十分獨特的特色,堪稱「無敵」的便攜性和還算不錯的成像素質,你能找出的任何一台相機,要麼比它體積大,要麼比它畫質差。這一特性讓它幾乎沒有什麼競争對手,所以理光會吸引一部分有特殊需求的攝影愛好者甚至攝影師,并且帶動一部分粉絲,這便是品牌衍生與延伸力。
但回到開頭的問題,理光真的能依靠熱度「活一輩子」嗎?在小雷看來是很難的,近兩年相機市場的内卷程度絲毫不比手機市場低,幾乎每家的新品都做到了加量還減價。僅憑理光的研發實力和品牌影響力完全無法與相機巨頭抗衡,如果再不做出改變,等待它的結局也只有一個,便是「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