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變味的避雷帖的背後,誰是真正的大赢家?,歡迎閲讀。
文 | 五環外 OUTSIDE,作者 | 江大發,編輯 | 車卯卯
異化的避雷貼
如今,社交媒體上的避雷貼,越發的雷人。
菜太鹹,避雷這家店;保安指錯路,避雷這個景區;噪音太大,避雷這班高鐵;我家貓不愛吃,避雷這個品牌 ..... 打開小紅書,從衣食住行到吃喝玩樂,諸如此類的避雷内容比比皆是。
" 一點小事都要放大避雷,超出自己接受和認知範圍的都是雷。"
打着避雷的旗号,大量純粹的個人情緒宣泄内容,夾雜着制造争議的不實信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蔓延。更有甚者還做起了标題黨,不亦樂乎地用 " 避雷 " 二字玩梗。如此,無節制的避雷貼,輔以個性化的算法推薦,硬生生将 2 億人的生活指南平台變成巨大的排雷工廠。
為此,被無端避雷的商家們叫苦不迭,花費大量時間看無效信息的用户深受其擾,有關 " 求求了,把避雷這個詞禁了吧!" 的呼聲也日益高漲。但這一切未能阻止 " 避雷貼 " 的異化和狂飙,只因作為用户消費決策的必經環節,它早已在混亂中衍生出一眾生财之道。
殊不知,這些 " 生意 " 在擾人的同時,也在隐秘地侵蝕着他人權利。
語義通貨膨脹後,避雷貼漸失實用性
互聯網上的避雷貼到底有多泛濫?
打開社交内容平台上,僅僅是帶避雷标籤的筆記就有 70W+ 篇,整體浏覽量高達 65 億,其數量之多,内容之泛,雷點之獨特,遠超人們的想象。
圖源:某社交内容平台
廣為流傳的航司避雷貼,幾乎把國内外的航空都拉入了黑名單,避雷理由也很豐富: 座位擠、餐食差、開得太快暈機、滑行太久,以及經典的 " 春秋航空托運竟然要收費,避雷 " 等。
出門旅行切忌搜索避雷攻略,否則你會發現無論是南京、杭州、武漢、重慶這些知名城市,還是犄角旮旯裏的小眾經典,統統都在被避雷,看完只能在家呆着了。
無論多雞毛蒜皮的個人體驗,譬如 " 路上的喇叭太吵 "、" 菜市場關門太早 "、" 路邊的梧桐樹太矮 "、" 酒店不借給我廁所 "、" 重慶樓梯太多 ",都被歸為避雷一個城市的理由。
圖源:小紅書
品牌和商家更是被避雷的深水區,稍有不慎就要被消費者挂出來示眾,部分雷點也相當離譜:吃不了辣長潰瘍了要避雷商家,客服凌晨 1 點沒回消息要避雷品牌,自己的貓不愛吃的產品要避雷……
除了這些常見避雷對象之外,一些小眾内容也加入到了避雷大隊,有鬧掰的友情、偶遇的渣男、不肯改稿的博主、噪音太大的高鐵、食堂不好吃的學校等等。
避雷貼就像一張電子紅牌,用户可随身攜帶,遇事不滿給予警告,走到哪兒發到哪兒,其泛濫程度足以構成互聯網信息污染。
甚至還有人用 " 避雷 " 玩梗,做起了标題黨。
圖源:小紅書
避雷貼的原始意義是以消除信息差的方式來幫助别人避坑,現在卻承載了過于龐大、片面、抽象的内容,不但難以為用户提供真正的決策參考,還在幹擾人們獲取真實有效的信息。
劉喻最近就有這方面的困擾,成為新手鏟屎官之後她要購置大量貓用品,然而連續刷了幾周的避雷貼,從進口到國產,從知名的到不知名的,沒能選出一個合适的品牌。" 搜哪個品牌都一堆人跳出來避雷説有毒,根本無從分辨,給我約刷約迷糊了。"
一直以來,像劉喻這樣的用户,在消費前總是會先去平台 " 做功課 ",看評測、比價格、學避雷一條路,直至所有的參考都符合預期才會下單,如果親身體驗後感覺不佳,也會在平台上發帖分享給他人避坑,形成完美的閉環。
因此,避雷貼既是重要的消費決策參考,也是平台内容生态不可或缺的一環。那時的避雷貼尚能實實在在幫人避開一些真正的雷,而今它的實用性卻随着随着語言通脹的潮流褪去,但其自帶熱度和聲量還是招來了一些不速之客:别有用心的避雷内容,成為了一部分人侵占另外一部分人權利的幫兇。
不良避雷貼,可能正在倒逼 " 服務歧視 "
" 我們團隊現在對避雷貼都 PTSD 了。"
前不久,在公司内部的雙 11 復盤會議上,李健挨了一頓批評。原因是電商大促期間,内容平台上出現大量有關品牌的避雷貼,嚴重影響了品牌的種草效率,内部分析後發現其中九成内容與客訴有關,認定是售後糾紛處理不到位招致用户發帖泄憤,作為客服主管的李健自然要為此負起責任。
對于這樣的説法,李健有苦難言。在行業裏摸爬滾打了十餘年,李健見識過了形形色色的消費者,處理過五花八門的售後糾紛,卻被面前這些不知是客訴還是勒索的售後難住了,他所處的局面是:" 白嫖黨 " 的門檻變低,如今只要一個 " 避雷貼 ",就能把客服團隊幹趴下。
" 消費者指責我們賣臨期產品,説是詳情頁承諾的 18 個月,到貨後發現只剩 13 個月保質期,要求我們賠償,否則就要發貼控訴。" 提到那些無理取鬧的售後訴求,李健實在想不通," 詳情頁的產品檔案上顯示 18 個月保質期,又不是承諾這個批次的剩餘保質期,只過了 5 個月怎麼就臨期?實在不行退貨退款也行啊。" 眼見客服不松口,消費者立馬就消費者立馬就發避雷貼并添油加醋罵品牌,李健不得不加快協商速度,最後以僅退款完結。
詳情頁產品參數裏顯示的保質期并非商家承諾的剩餘有效期(訪者供圖)
在電商平台規則和輿論環境的雙重壓迫下,無論是產品全部拆袋品嘗後覺得風味不佳,還是放了半年才看見裏面有異物,或是都用空瓶了才覺得產品完全沒有效果……只要消費者能找個理由,再以避雷貼為質,嚷嚷着沒時間沒精力退貨,大部分的商家都只能選擇屈服。
但在眾多無厘頭的售後問題中,僅退款訴求只能算個輕症,更猖獗的是那些獅子大開口的理賠訴求。李健所負責的店鋪包含寵物食品類目,經常能接到病理投訴,一些人收貨後可能只給孩子試了個味道就來控訴產品有問題,嚷嚷着毛孩子吃完就病了,要求品牌承擔檢查費用,或是賠償醫藥費等,但全程拒絕出示任何診斷材料。
客服專員這邊還沒了解詳情,那頭消費者已經全網發布避雷貼,不僅随意地給產品貼上 " 有毒 " 标籤,還大力控訴店鋪在推卸責任,團結評論區來聲讨品牌。" 這種類型的客户,既不肯出示看診報告好好溝通,又直接跑到平台發避雷貼,其實意圖很明顯。對比售後記錄會發現,他們總是隐去一些細節,只挑對自己有利的内容説,作為商家又無法去公開對峙,即便占理也只能選擇協商息事寧人。"
所謂 " 輿競天澤,弱者生存 ",即輿論世界與現實強弱發生了轉換,現實世界的弱者才是輿論世界的強者。
當商家與個人的矛盾進入輿論場時,個人反而是處于強勢地位的,這也是避雷貼有如此威懾力的原因。
苦避雷貼久矣的商家(圖源:小紅書)
" 過去,我們絕對不可能姑息這些行為。" 面對如今的困境,李健無奈地表示:" 但是現在消費者動不動就發避雷貼,輕易不會有 " 網絡判官 " 站我們,只要有一個避雷貼有熱度,那我們市場部的 100 個種草都白費了,這些虛假的帖子平台要麼以真實用户體驗為由不予處理,要麼得申訴很長時間,黃花菜都涼了,我們只能妥協保銷量。"
經歷雙 11 事件,李健計劃将在客服體系種特别設定對 " 不良客户 " 的預警和追蹤,如果察覺到對面有明顯的發帖可能性或者已經發避雷貼時,售後協商的彈性就會自動拉大,反之其他客户只能一步一步更新處理,以降低平台上的負面率。
" 這算不算是在價格歧視之外,對消費者的一種服務歧視?"
李健無奈搖搖頭:" 除非其他消費者能不被輕易帶跑偏,否則只能出此下策。"
工具化的避雷貼,正在形成新的生意
" 我們這款產品實際的平均客訴量是萬分之三,但是在平台的產品名搜索結果中,前屏約 60% 的内容都是負面反饋,消費者前腳剛被種草產品,後腳立馬被滿屏的避雷内容吓退了。"
作為某快消品牌的市場部負責人,Ryan 同樣為避雷貼的無節制泛濫而頭疼。
他所在的品牌," 避雷 " 這個詞在品牌負面聲量中的占比位居前三,且這些避雷貼傳播速度快、處理難度大,品牌根本來不及申訴,其熱度就已經對產品口碑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傷。
更令人無奈的是,消費者只要在平台上點擊過某品牌的避雷貼,就會被持續地推送相似内容。
而主打 " 流量平權 " 的内容平台,對這些虛虛實實的避雷貼的态度,用 Ryan 的話來説是 " 很暧昧,整體投訴處理效率低下,至少對于品牌而言,等平台當判官,黃花菜都涼了 "。對比早就讓人内容疲勞的種草廣告,充斥着活人感和情緒張力的避雷貼,表面頗具真實感和信任度,能更輕易激發讨論和熱度。
随處可見的 " 民憤 "(圖源:小紅書)
在 Ryan 看來,這就是内容平台難以取舍的地方,社媒平台的内容屬性和商業屬性始終處于角力的狀态,社區對避雷貼的 " 散養 " 或許是為了避免 " 過度種草感 " 的一種平衡,短期内可能很難做到嚴格高效的治理。但是,長期以往,避雷貼背後滋生的灰色生意會越發猖獗,聰明的消費者們很快也會意識到問題,最終的走向反而對于社區生态有害。
既然平台對避雷内容治理不嚴,品牌方也對避雷貼束手無策,那麼這個自帶熱度且最易獲取信任的 " 流量寶藏 " 自然是被群狼環伺,一門門披着避雷貼外衣的生意就興起了。
一些人就以 " 避雷 " 為切入點,利用觀眾的信任心理來做 " 反向種草 "。不少評測博主、美妝博主、寵物科普類博主等,都吃到過 " 避雷 " 的流量紅利。他們的變現路徑也很寬廣:一邊在避雷内容中隐秘地植入軟廣;一邊利用避雷的威懾力和公信力,讓品牌不得不交 " 保護費 " 求清淨;最重要的是還能把各大平台的粉絲導入私網域進行後續的交易。
然而,避雷貼背後的盤根錯節,遠不止明面上的正當生意。
網絡上曾流傳過這樣一個種草公式:5000 篇小紅書筆記 +2000 條知乎問答 =1 個新的品牌。這個公式如果反過來用呢? 于是就出現了以避雷貼為矛的新營銷和新商戰。
避雷貼和紅黑榜正在成為營銷傀儡
市面上的種草機構非常内卷,一些優勢不足的服務商不得不另辟蹊徑,大力推行 " 反向種草 " 和 " 拉踩捆綁 " 業務,為一些白牌開路。常見套路就是編造避雷内容引發消費者關注,再把自己悄悄植入到頭部品牌之列,通過 KOC 大量鋪設相關内容,從而自抬身價。
與此同時,避雷貼一不小心就會成為商戰陣地。大量避雷貼中存在水軍的痕迹,部分品牌不僅偷偷給對家的避雷貼加熱,還明目張膽地去評論區鋪設軟廣,有時甚至是故意鋪設别家競品的軟廣來轉移火力。據 Ryan 透露,品牌找人發避雷貼避雷競品偷發自己的避雷貼,這種反套路的諜中諜也不少見。
" 避雷貼太猖獗,實在打不過就只能加入混戰,各顯神通。"
結語
在這片紛紛擾擾中,避雷的權威性正在被消解。
過去,避雷貼是可靠的決策參考,是反智商税的利器;而今,語義通脹下的避雷貼,是龐大而抽象的,以至于我們每刷一篇避雷内容,都要經歷多重信任考驗,它是不是客觀的評價?它有沒有隐藏暗廣?評論區裏有沒有水軍?信任在反復的追問中分崩離析。
這場關于 " 避雷 " 的集體鬧劇将走向何方,平台能否及時而有力地按下暫停鍵,尚未可知。但毋庸置疑的是,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當下,在流量等同于權力的時代,我們需要對一切信息保持警惕,對手中的投票器保持敬畏,不再輕易地卷入到漩渦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