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親子經驗:别再被“胖乎乎更壯實”騙了!3張圖告訴你:這種瘦孩子很健康,歡迎閲讀。
每個小區樓下,總有那麼一兩位 " 熱心腸 " 的阿姨,説話盡給人添堵 ......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催一催?您當 ...... 養豬呢,還催肥。
這些話,恐怕只有家有 " 瘦孩子 " 的父母,才深有體會!
孩子長得瘦,總會有一群 " 好心人 " 怼着你的臉説:要多吃肉、多喝骨頭湯;适當加點奶粉可以催胖、母乳已經沒有營養啦 ......
個别心理負擔大的媽媽,承受不住壓力,變得害怕帶孩子下樓玩:
來源:網絡
有些媽媽辯不過,索性 " 我行我素 " 兩耳不聞窗外事:
看到這些個婆婆阿姨無厘頭的催肥話術,我一個男的都快被氣出產後抑郁了 ......
到底什麼叫瘦?難道比同齡孩子瘦,就需要擔心嗎?
在長輩心中,孩子永遠不夠壯實。必須得有點肉乎乎、肥嘟嘟的在家族群裏才最受歡迎。
可能你也喜歡捏着娃的臉蛋兒説:
" 胖點兒有福氣啊,小孩子就應該這樣肉嘟嘟的,真讨喜!"
但事實往往是殘酷的,一項長期追蹤的研究發現:
88% 的胖小孩,成年後可能會繼續肥胖。也就是説,10 個胖小孩,近 9 個成年後都會繼續肥胖!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這是因為:人一旦開始發胖,體内脂肪細胞的體積就會開始增大。當脂肪細胞的體積增大到一定程度,不能再滿足「長胖」需求,脂肪細胞的數量就會變多。
相比體積變大,脂肪細胞數量增多才是最可怕的!
你想想同一個瓶子,1 個裏面有 3 個氣球,1 個有 10 個,吹的體積同樣大,誰更容易胖?
而我們人體脂肪細胞 " 數量增多 " 的年齡段,主要就在這 3 個時候:
出生前 3 個月
出生後第 1 年
和 11~13 歲
簡單説就是:你家孩子如果在這 3 個階段,或多或少都存在胖嘟嘟的情況,那麼即可引起脂肪細胞數目增多性肥胖,治療較困難且易復發!
來源:兒科學(第 8 版)
不少大人總會抱怨自己喝口涼水都會胖,别人瘦 10 斤跟玩似的,自己瘦 1 斤像玩命似的。很可能就是這個原因!(你的脂肪細胞數量基數大)
而且,最扎心的真相是:脂肪細胞數量一旦變多,就幾乎不會再自然減少了。
也就是説,如果這 3 個階段你胖了,那麼很大程度上,你基本就與瘦無緣了 ......
所以,别再説小時候胖點沒關系了,這是害了孩子!
這些個老人常見的 " 催肥 " 手段,真的趕快讓家裏人停手吧!
那到底怎麼衡量胖瘦?多少是胖,多少算瘦?
判斷一個寶寶是胖還是瘦,不能看單一的身高、體重,必須搭配" 身高别體重生長曲線 "來看(下圖左滑第 3 張)。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左:身高 中:體重 右:胖瘦
簡單説:
判斷男孩身高是否正常,用第 1 張圖。
判斷男孩體重是否正常,用第 2 張圖。
判斷男孩胖瘦是否在正常範圍内,用第 3 張圖。
女孩的在這裏↓↓↓(判斷方法與男孩的一致)
之前不少媽媽反映自己不會看這表,今天我就手把手教一次:
假如你的兒子今年2 歲、體重 11kg、身高 76cm。
那麼在身高、體重、胖瘦曲線中,分别是這麼标(紅點處):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标出後,不少家長就會把所有線「最中間」那一根當做标準來判斷,那你是真的用錯了!
只要寶寶的生長曲線在「5 條線範圍以内」,就都屬于正常,超出範圍就要去醫院就醫了!中間那條線只是平均值而已。
其實大多數寶寶的生長曲線,都會在範圍以内,所以看單點數據是沒有太大用處的。
比起單點的位置,更重要的是生長曲線的「趨勢走向」。
比如:正常的曲線趨勢應該是這種光滑的平緩的,且都在 5 條線之内,與其他線趨勢一致的,屬于正常。
來源:網絡
而像這種「趨勢陡峭」或「上下波動劇烈」或「趨勢忽然放緩」的,就是有問題了。
左滑查看 左:過于陡峭 中:波動劇烈 右:突然放緩
所以看生長曲線,是一個長期的活。需要家長定期記錄,而不是突擊觀察單點數據,如此每個月做記錄才能有所收獲!
根據長期記錄,如果你家寶寶看起來比較瘦,但 3 張圖的生長曲線都在正常範圍内,那真的要恭喜恭喜再恭喜了!(很可能就是現大眾經常羨慕的 " 易瘦體質 " 本人了)
這種情況大多與 " 遺傳基因 " 有關,可以回想下雙方父母是否有一家族很瘦。
這時只要确保孩子不經常生病,正常飲食都是不需要擔心的!
那麼對于不在正常範圍内的寶寶,有 2 點需要注意。
最後,特别要強調一點,小孩子真的不是越胖越好。
很多家長以把孩子養胖為驕傲,尤其是爺爺奶奶輩,胖娃有福、胖才可愛、越胖越強壯……
在這種不科學育兒觀的加持下,很多家長拼命給孩子補身體,因為家長的強制愛,卻讓孩子一代胖過一代。
不要用 " 胖才可愛 " 綁架你的孩子,孩子身體好,維持健康體重很重要。
胖瘦不是标準,健康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