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Apple Vision Pro能否幫助蘋果再次開啓”新紀元“,歡迎閲讀。
【CNMO】2007 年喬布斯帶着第一代 iPhone 站在舊金山的 Macworld 上,他或許早已預料到如今智能手機無處不在的景象。如今,蘋果想再創造一個類似這樣的時刻,帶動科技行業進入到一個全新的紀元。
在今天剛剛結束的 WWDC 2023 上,蘋果發布了旗下首款虛拟現實眼鏡 Apple Vision Pro。在這款產品上,我們不僅看到了過往蘋果的影子,也看到了蘋果創新的能力。
比如,它的數碼表冠功能,這個就是 Apple Watch 手表上深受用户喜愛的功能之一。此外,它還延續了蘋果設備之間的互通聯動性。在發布會上來看,它不僅可以使用妙控板和妙控鍵盤作為控制輸入,還能夠與 Mac 進行聯動使用。因此,對于大多數蘋果用户來説,使用它看起來沒有太大的學習成本。
而提到創新,就不得不提到它的互動方式了。Apple Vision Pro,作為一款頭戴顯示設備,内置了諸多傳感器,眼鏡内部的 LED 和紅外攝像頭,系統将不可見的光投射到每只眼睛上,從而實現對眼球的動态追蹤,讓用户可以通過眼睛對其進行控制。
此外,為了進一步提升用户與產品的互動感,Apple Vision Pro 機身上采用了一對高分辨率攝像頭,能每秒向顯示器傳輸超過 3 億像素信息,從而能夠精準的追蹤頭部跟手部實現實時映射,并且它還引入了一個全新的輸入系統,通過動态響應自然光與投射陰影,讓數字内容的外觀和感覺仿佛存在于物理世界之中,用户能夠在全新的三維界面中實現用手點擊、輕拂來滾動或選擇。
相比于互動,更讓人震撼的是 EyeSight。根據介紹來看,使用者在佩戴眼鏡的同時,外部的人能夠看到使用者的眼睛,眼鏡看起來似乎是透明的。當用户沉浸在環境中或使用應用時,EyeSight 會向其他人提供有關用户關注的内容的視覺提示。這讓其他人可以分辨出,你是否在使用應用程式或完全沉浸其中。
得益于 visionOS ,讓 Apple Vision Pro 可以不受顯示器邊界的限制,使用時應用程式能夠填充掉周圍的空間,并且能随意移動到任何地方,甚至視窗比例、大小都可以随意調整,還能針對房間的照明做出反應,甚至可以通過攝像頭投射出陰影。
在顯示效果上面,它同樣做的很出色,它采用了 Micro-OLED 顯示技術,将 2300 萬像素封裝在兩個顯示屏之中,并且采用了特别設計的三棱鏡鏡頭,這樣讓其能夠營造出随處可見的顯示效果。值得一提的是,Apple Vision Pro 的像素水平幾乎超越了當下的 4K 電視,這在當下眾多虛拟現實頭顯設備中是不常見的。
而在最為重要的芯片方面,蘋果則是為它準備了雙芯片解決方案,其中,M2 芯片主要提供獨立的運算性能,保證產品使用過程中的流暢度。而全新的 R1 芯片是一款動态處理芯片,它能夠處理來自機器 12 個攝像頭、1 個傳感器和 12 個麥克風的輸入,從而實現内容能夠實時的呈現在用户面前。
而在外界更為關注的内容生态方面,蘋果更是做到了一如既往的重視。Apple Vision Pro 搭載的 visionOS,并且會有全新的 App Store 和一系列相關的生态應用。未來随着越來越多開發者的加入,看起來并不會出現現在一些產品内容匮乏的問題。
不過,從蘋果方面給出的消息來看,這款產品最早也要明年春季才會正式開售,為何蘋果這麼 " 着急 " 發布這樣一款新產品?
從市場來看,智能手機已經陷入到增長瓶頸。根據 Counterpoint 數據顯示,2022 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下降 12%,達 12 億部,創下自 2013 以來的最差年度業績。哪怕目前被眾多廠商看好的折疊屏,從市場規模來看也不過是小眾市場的 " 玩物 "。根據 IDC 數據顯示,2022 年折疊屏和翻蓋手機出貨量約 1420 萬台,占 1.2% 的市場份額。并且,其預計到 2027 年,這一比例将升至 3.5%。
因此,強如蘋果也需要尋找新的增長,這也是為何此前坊間時不時傳出關于蘋果造車的消息。如今,我們看到了蘋果将他們的視線放在了虛拟現實頭顯設備上,實話講,相比汽車這種大型制造業產品,頭顯這樣的智能穿戴設備看起來更符合蘋果的調性。
此外,從行業角度來看,蘋果的入局有機會帶動虛拟現實行業迎來爆發。畢竟就全球來看,不論是市場影響力、還是消費号召力,幾乎沒有品牌能夠與其抗衡。因此,随着蘋果入局之後,行業的軟體、内容生态有機會進一步完善,從而加速行業上下遊企業迅速發展,最終加速虛拟現實相關技術的快速普及。
只不過從它 3499 美元的定價來看,現階段應該是屬于一些企業、開發者和發燒友的專屬。想要真正進入到消費級市場,估計還要等待蘋果催熟這個市場後,供應鏈逐步成熟、内容生态建設相對健全之後。但不論如何,蘋果已經明确了未來的方向,接下來就要看 " 大家 " 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