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長視頻為什麼在廣告市場上節節敗退?,歡迎閲讀。
文 | 刀客 Doc
在廣告市場,長視頻網站的吸引力在減小,這是不争的事實。不過最近我發現,這一趨勢還在加劇。
近期,一份 QuestMobile 的數據預測了互聯網各類媒介的市場份額。其中 5 年來,在線視頻廣告的份額年年下降,明年預估占比達 2.9%,不到 3 個點了。
這一點也能從财報上反映出來:今年二季度,愛奇藝在線廣告收入為 15 億元,同比下滑 2%。芒果 TV 亦是此種狀況。2024 上半年,芒果超媒廣告營收 17.21 億元,同比下滑 3.9%。只有騰訊視頻廣告業務在增長,二季度廣告收入同比增速為 30%。但是這也難以扭轉長視頻在廣告市場節節敗退的頹勢。
廣告業務的敗退除了會員業務的制約,還有個原因是很多廣告主在考量長視頻廣告的效果時,指标發生了變化。
近年來,比起 CPM 為代表的曝光指标,品牌廣告主越來越重視 CTR ( 點擊率 ) 。因為 CTR 是衡量廣告吸引力的一個重要指标,直接反映用户興趣。高 CTR 通常意味着廣告内容更能引起目标用户的興趣和關注。
同時,CTR 還有一個作用就是預測用户的轉化潛力。因為用户既然到了點擊的階段,下一步就會開始對品牌種草 - 消費了,CTR 越高帶來的銷售轉化率就越高。
但是,廣告主會與把長視頻平台甚至短視頻平台的 CTR 進行成本對比,作為後續預算分配的重要參考。
由于長視頻廣告都只能觸達非會員用户,miss 了潛在消費能力強的用户群體。即使有少數觸達會員的廣告,為考慮會員用户的體驗,視頻網站普遍相對 " 收斂 ",這使得廣告主的 CTR 大打折扣。
此外還有一點,視頻平台的流量分布極為不平衡,也讓廣告主非常頭疼:頭部 IP 的優質資源普遍缺量,但是中腰部的普通資源廣告主卻不買單。
從采買方式上看,頭部内容一般是 CPM- 合約廣告的方式,這是廣告主最主流和首選的采購方式,常規分級按刊例 * 折扣,存在議價空間,但是頭部綜藝 / 劇,視頻平台一般是待價而沽,通常 By case 核價。
如果列一個 list 會發現,長視頻的 KA 大客户也就 100 多個,這些客户支撐着全網一半以上的品牌廣告費(區别于效果廣告費用)。這些品牌所在的行業集中度很高,主要就是大快消行業,比如食品飲料、日化美妝、3C 等。
由于行業屬性相同,因而這些品牌在投放定向需求上重疊度也很高,這就造成了優質資源總缺量,品牌只能靠搶。為了維護客情關系,如果真的發生缺量的情況,長視頻平台往往會給籤了年框的品牌進行 10%~20% 左右的曝光贈送。
于是你會發現,這兩年頭部劇集的廣告越來越多,動不動就是三四十個品牌,《慶餘年 2》甚至出現了蒙牛伊利在同一劇中贊助的「奇觀」,這種情況以前是極少發生的。
另外一方面,當頭部資源搶破頭,普通資源(低線城市 / 低級别内容)庫存卻大量剩餘,無人問津。
因此,愛奇藝、優酷、芒果等平台普通資源(低級别内容)的廣告資源位,均接入了 ADX(Ad Exchange 廣告交易平台),一般是 CPM/CPV/CPC 競價購買。CPV 指的是按照有效觀看,例如廣告時長 15 秒,觀看 3 秒以上才計算一次有效觀看費用。
這一部分的廣告單價較低,長視頻網站就按照長尾流量售賣了。好在效果廣告的轉化效率在提升,再加上 AIGC 對效果廣告素材的生產有了極大的推進作用,效果廣告對長視頻廣告的貢獻在提升。
對品牌廣告主來説,好的廣告位搶不到,差的廣告庫存又不願意買,只好将一部分預算從長視頻撤走。
不同行業對長視頻廣告的投放有不同的需求,比如食品飲料在内容植入上選擇面較廣泛,在投放邏輯上,是人群 > 内容。而美妝類品牌偏好垂直類内容植入,重視内容 IP 的立意和質感。
頭部品牌在選擇投放标的的時候,更在乎 IP 的内容差異、用户人群覆蓋。這裏面的人群不限于平台用户,也會更重視劇綜 IP 的觀眾群體用户畫像。
投長視頻網站的品牌,核心訴求是實現大曝光,觸達目标用户進行品宣種草。所以,頭部品牌普遍會選擇「内容植入 + 貼片」聯投的模式。
比如蒙牛純甄在《慶餘年 2》中做了深度的植入,除此之外,它還會匹配更多的貼片廣告(比普通資源的 CPM 貴 50% 以上),以此形成整合投放的效果,這方面的收入貢獻達 70%~80%。
這也解釋了一個現象,雖然 IP 内容的植入空間寥寥,對廣告營收的拉動貢獻有限,卻依然非常重要:因為大 IP 對長視頻平台的硬廣消耗有極大的撬動效果。
我跟優酷的一個銷售朋友聊,他説,也有不少頭部客户會選擇只投貼片廣告這樣的硬廣。
典型的品牌如蘋果、宜家。這主要是因為他們的品牌力極強,品牌安全比曝光更重要。對這些品牌來説,植入廣告的風險不小,成本也很大。他們一般對植入的場景、明星以及情節要嚴格把控,且在投放上要求更安全的環境,不希望自己的品牌出現在擦邊、極端新聞的旁邊,以免拉低品牌調性。
另外還有一些區網域型客户會只投放貼片廣告。主要是他們的預算确實不高,屬于腰尾部客户,在選人群标籤時候,一般都是直接定向所在城市,這個時候内容植入對他們來説性價比就不高了。
與視頻網站的合作,品牌不會只在一兩家投放,而是全都以籤年框的形式,愛優騰芒四家主流視頻平台雨露均沾,超頭部的廣告主在單一平台的年度預算一般是 2000 萬起步。
但是這筆預算是根據消耗情況實時變化的,廣告主會結合節點(營銷節點或者產品上市節點)投放,實際消耗金額不一定就是年框約定的金額,受平台流量、廣告庫存影響較大,不是説籤了 2000 萬就一定在這家平台消耗完。
因此廣告費處在不斷動态調整的過程中,一些沒有消耗完的長視頻廣告費流向了其他平台。大概兩個流向:
1、轉向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台
以乳制品為例,伊利、蒙牛為代表的乳企一直是廣告投放的最大金主。根據 QuestMobile 的監測數據,這一行業在長視頻上的廣告投入也在收縮:今年上半年,乳制品行業僅有 17.1% 的廣告預算分配給了長視頻平台,而去年這一比例為 24.5%。
與此同時,乳制品企業更傾向于将廣告預算投向短視頻平台。2024 年上半年,乳制品行業有 37.2% 的廣告預算投向了短視頻平台,而去年這一比例為 19.8%。
這一趨勢的背後,是短視頻平台在轉化效率和變現路徑上的明顯優勢。我訪問過歐萊雅的一個品牌經理,她的反饋是,短視頻平台的 Topview 廣告,在折算後的 CTR 成本優于貼片廣告,因此将大量預算轉移到了短視頻平台上。
2、轉向達人種草營銷,提升用户心智
盡管能實現最大化的曝光,但是品牌已經不滿足于 A1A2 人群的獲取,轉向内容營銷(種草 /KOL),典型如頭部美妝客户傾斜預算至小紅書、抖音等種草平台。
種草營銷的優勢是它比傳統品牌廣告離交易更近,更能拉動銷售,同時又比效果廣告更能幫助品牌影響用户心智。
根據 questmobile 的數據,2024 年 1-7 月,典型行業廣告主在抖音和小紅書上的軟廣投放費用分别達到 71.72 億元、45.91 億元。抖音硬廣和達人軟廣的比例是 3:1,小紅書的比例将近 1:1。
而據益普索的調研數據,7 成受訪品牌表示未來的種草投入将占營銷總投入的 50% 以上,幾乎所有受訪品牌未來 1 至 2 年将保持或增加種草營銷的預算。
目前長視頻還沒有找到更好的廣告模式去增加營收,主要還是靠好的内容作為主要驅動力,來牽引會員和廣告收入。但是頭部的内容生產依然存在不确定性,市場上爆款劇集和綜藝的數量有限。
長視頻平台在增加庫存上,已經做了很多嘗試:
1、想方設法讓會員看廣告:比如可跳過的前貼、中插;與内容貼合度更緊密的廣告等。這些都已經很常見了。
2、采用更炫酷、更有衝擊力的創新樣式:類似破屏、閃屏、霸屏、全屏暫停、視覺 3D 等更加吸引用户注意力的廣告。
3、把一部分軟廣按照硬廣化(按貼片)售賣:例如正片前口播廣告的形式。主要是由于植入内容第三方檢測難度大,很多品牌願意付更高的費用植入監測代碼,看植入的廣告效果。
4、創新互動廣告:比如彈幕廣告、評論區廣告、互動互動玩法等,互動廣告可以有效提升用户的 CTR。
在我看來,這些嘗試要麼很難标準化,只能做定制;要麼費用很高,難以普及;要麼用力過猛會影響用户體驗,所以還不能大幅度提升廣告營收。
電視大屏在未來倒可能是一個增長點。
目前海外的 YouTube、亞馬遜的 prime 都在 CTV 聯網電視上發力。據 eMarketer 的預測,美國聯網電視 ( CTV ) 廣告年銷售額超過 10 億美元的公司數量從 2020 年的 2 家,在今年将增長到 5 家。
不過這一市場在國内比較獨特,它是個三角結構:由平台方、牌照方和終端方組成,相對來説比較復雜,同時受到政策監管、效果監測的問題,國内 CTV 市場一直沒有像海外一樣爆發,短期内也還難以成為視頻平台的第二增長點。
對長視頻網站的廣告變現來説,前有猛虎,後有追兵。今年以來,連 Netflix 這個國内長視頻的标杆,都開始認真考慮做廣告了,愛優騰芒們也是時候認真想一下,怎麼能賺更多廣告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