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親媽被媽粉網暴,哥哥好能忍,歡迎閲讀。
沒想到,鬧了兩周的頂流瓜,發酵至今還未完全消散。
昨天跑男又因他停播一周,但網友的吃瓜興致卻未減半分。
又是就如何打碼花式整活,忙得不亦樂乎。
又是全網搜刮一些油花四濺的黑歷史,供意猶未盡的瓜眾消遣。
整個瓜的來龍去脈相信大家這幾天早已嚼得爛透,今天飄不再贅述,只想緩緩打出整件事裏我最感興趣的一個問号——
這是娛樂圈第幾個媽寶男了?
還是從蔡徐坤那個遲到一周的回應説起。
翻譯翻譯就是,承認了戀情,但沒否認堕胎和坤媽涉嫌違法的相關操作。
據狗仔爆料,坤媽為了查清 C 女士懷的是否自己的孫子,便找了私家偵探在她家門口偷偷安裝監控,還非法調取了 C 女士的個人身份信息,如果爆料屬實,以上行為已經涉嫌侵犯他人隐私權。
來源 | 微博 @推理君江小宴
這下可把粉絲愁壞了,本來愛豆談戀愛這事還有得洗,但當事人對于最大争議點的模糊表态,一下把整件事推向法律層面的高度。
算誰的?
——按照粉絲的腦回路,當然是坤媽。
此前體恤粉絲的温柔 " 婆婆 ",一夜之間人設翻車,變成 500 萬堕胎費還要砍價成 50 萬的摳門 " 惡婆婆 "(電視劇裏狂甩高價分手費的豪門婆婆果然是騙人的)。
來源 |《星動亞洲》
來源 | 微博 @推理君江小宴
媽寶男捅了簍子,負責替他兜底善後的男寶媽反而成了摧毀兒子事業的最大惡人。
于是,被觸碰到逆鱗的粉絲轉頭就把火力對準坤媽,紛紛跑到工作室評論區列隊抗議,要求蔡徐坤把自己親媽開了。
貴圈的家庭作坊,幾乎都有這樣一副用來擋箭的活靶子。
張藝興的媽媽就算一個。
因為不滿興媽把太多親戚塞進張藝興的工作團隊,粉絲也向她發起了集體抗議。
相比 ikun 稍顯客氣的請願,這邊張藝興粉絲的用詞奇趣多了——
進疆面聖、廢太後、除外戚。
明明都是歷史課本上的熟悉字眼,湊一塊兒卻透着讓人啞然失笑的荒謬。
在粉絲眼裏,興媽不是親媽,而是阻礙張藝興站上格萊美舞台最大的絆腳石。
粉絲聲讨工作室的鬧劇我們見過不少,但像這樣逮着自家偶像的媽媽狂噴,把人吓得現在都不敢開微博評論,屬實是内娛奇觀。
但粉絲 " 廢太後 " 的訴求背後,堪比親媽的護崽心思也不是不能理解。
在粉絲看來,這些男寶媽分明就是幫倒忙的攪屎棍。
打着護崽的名頭,可一出手,回旋镖反而精準扎在自己兒子身上。
這次坤媽被罵,很多人就嗅到了當年吳某媽媽的同款危險氣息。
都知道,前兩年吳某媽媽就是為了報警恐吓都美竹,結果直接引出公訴案件,親手把兒子送進去踩縫紉機。
又如孫楊的媽媽。
在孫楊獲得倫敦奧運會冠軍後繼續進軍大運會期間,孫楊媽媽因為衝拍照的媒體和志願者發火,當時還傳出她怒砸記者相機的新聞,把孫楊卷進耍大牌的輿論漩渦。
作為孫楊經紀工作的負責人,説她不專業吧,她本身就是浙江女排主力,還是體育教育訓練學博士。
但要説她專業,她負責代理孫楊的代言和采訪,卻因為亂報價沒能讓孫楊發揮出最大的商業價值,還換掉教了孫楊十幾年的教練朱志根。
前幾年孫楊的 " 藥檢門 " 更是直接把她推向風口浪尖。
聽證會上,孫楊媽媽作為證人出席,卻因為急于為孫楊解釋全程答非所問,被 CAS 評價 " 對兒子起了最無益的作用 "。
孫楊被宣判禁賽 8 年後,她又在朋友圈發小作文責怪領導,埋怨律師 " 不作為、資歷不夠 ",被嘲格局太小。
是的,這樣助纣為虐的母親無疑是失職的,甚至對這些醜事風波多少負有責任。
但我看着滿屏的 " 宮變 " 宣言,笑着笑着也啞然了——
當護崽心切的男寶媽被推出去堵槍口,又有誰在意美美隐身的媽寶男?再怎麼笨拙的 " 豬隊友 ",哪怕是親媽,也不是鴿鴿們理所應當的擦屁股紙吧。
貴圈 " 媽寶男 " 笑料背後,顯然還有更嚴肅的問題,不應被稀釋、衝淡。
比起一味地嘲笑,一個更值得思考的問題是,媽寶男是怎麼誕生的?
典型的媽寶男,往往表現在生活和工作中對媽媽的無條件依賴。
國外訓練時,孫楊一天起碼打三通電話給媽媽
當然,它跟母子之間的親密程度無關,更關乎承擔責任的意識。
比如向太和張蘭這對 " 南北媽打 ",就堪稱兒子的新聞發言人。
汪小菲出軌被罵不争氣,張蘭站出來發聲力挺;
向佐去年的出軌風波,在當事人隐身沉默時,也是向太出來回應解釋。
在汪小菲在線發瘋的時候,只有張蘭還不忘蹭熱點直播賣貨,忙着賺錢養家。
從賣綠茶和滷蛋,到黃子佼憑一己之力攪翻台娛的那個午後,她在直播間放着《好日子》吃着瓜,觀看人數和銷售額瞬間驚人暴漲,賺得盆滿缽滿。
好巧不巧,當向佐夜會美女再次被拍,這邊向太也把直播事業搞得風生水起。
甚至掌握了張蘭的流量密碼,直播賣床墊時還陰陽怪氣隔空蹭了對方一把床墊梗。
不難發現,男寶媽基本都是非常強勢有手腕的女強人,還有很多都是獨親家庭的支柱。
但奇怪的是,強勢的女人卻養不出獨立行走的孩子。
關鍵原因就在于,他們彼此形成了一種默契共識——
有事讓媽兜底,這不僅是媽寶男的依賴性思維,也是男寶媽自覺承擔的義務。
一個典例,台娛大姐大,狄莺。
作為千辛萬苦做了試管嬰兒的高齡產婦,她對于兒子孫安佐的教育方式已經達到堪稱變态的程度。
雖然狄莺常在鏡頭前解釋自己是按照棟梁人材的成長模版栽培兒子,實際卻完全把他當幼崽圈養。
不僅堅持母乳喂養到孩子 12 歲,15 歲才開始分房睡,還要求他 18 歲成年前不能一個人出門,生怕他受到這個世界的一丁點傷害。
這其中包含了男寶媽的一種心理投射性認同,尤其是缺乏安全感的單親媽媽。
當她們覺得外界對自己和孩子構成威脅,并把這種主觀上的判斷投射到對方或外界上,便容易不自覺和孩子建立過度的共生關系,模糊了和孩子的相處邊界。
你會發現,很多男寶媽往往母職意識過剩,把幫孩子兜底當作她們的義務。
底層邏輯就是,我養大你,就意味着我有資格控制你。
所以男寶媽護崽的本質,其實是一種失去分寸和邊界的掌控欲在作祟。
而當媽媽過分幹預孩子的生活和事業,無底線護崽,她們眼皮底下孩子那些失去邊界感的行為也就得到了默許。
孫楊早年就曾因無證駕駛被拘留,在澳洲訓練期間還曾在外國女運動員面前換泳褲。
後來的 " 藥檢門 " 中,本來檢測人員不夠資格的證據對自己有利,結果他曝光檢測人員的個人信息和身份證,導致其粉絲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人肉搜索和網絡罵戰。
對孩子過度保護,用雙手遮擋孩子所見的世界,卻逆向滋養了孩子摸索禁區的好奇心,與自己的出發點背道而馳。
習慣大包大攬、控制欲太強的男寶媽,也會壓縮孩子自我成長的空間,以及培養他們責任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正如從小就被母親期盼長成棟梁之材的孫安佐,狄莺越是小心翼翼地操控他,結果越不遂人願——
孫安佐在美國留學期間就曾非法購買槍支,并揚言要在校園内進行槍擊,後來因非法買賣違禁品被捕。
掰折了羽翼再讓他們飛,這怎麼不算給媽寶男們倒油呢?
中國有句道出了男寶媽和媽寶男因果關系的俗語——
慈母多敗兒。
這裏的 " 慈 ",就有縱容的意思。
很多塌房男星其實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媽寶男,他們未必從小遭遇過媽媽多強的控制欲。
但問題出在,男寶媽對自己孩子始終無條件的相信和庇護,一再放低他們犯錯的底線。
同時又在 " 全世界與自家孩子為敵 " 的想象中,燃起個人英雄主義,因此孩子一旦犯錯,她們總能找到理由説服自己去給他們收拾爛攤子。
這一點,跟塌房明星那些不離不棄的死忠粉的心理一致。
一旦翻車,她們永遠不是先清算和反思自家寶寶的問題,而是習慣向外歸因。
在狗仔的爆料中,蔡徐坤致人意外懷孕,他媽媽不去指責他沒戴套,反而追蹤質疑起女孩不知檢點;
來源 | 微博 @推理君江小宴,狗仔爆料坤媽聊天記錄
正如有人從不相信(或不願承認)自家孩子 " 選妃 " 強奸,反而心疼他被有心謀财之人仙人跳。
總之只要孩子手上沾了墨,恨不得指着其他所有人罵上一句:還不是因為你們這個大染缸。
孫安佐成不了 " 棟梁 ",不僅在于狄莺的極強控制欲,更是因為在她眼裏,總以為自己孩子小不懂事,就算犯了錯,也不過是無傷大雅的小事一樁。
母子倆曾合體參加某節目聊到婚戀話題,孫安佐把擇偶説成 " 選女人 ",被男主持調侃這種表述很容易讓人誤會成 " 點小姐 "。
結果護崽心切的狄莺見狀立馬抄起應援棒對着男主持一頓胖揍,理由竟是——
"22 歲的男生還不懂事 ",你們怎麼可以在他面前聊這種成人的東西。
2018 年孫安佐持槍被捕後,後來狄莺上節目談及此事,還輕飄飄地解釋道:
要不是因為自己和老公的名氣,兒子(被捕)的事情其實只是小事。
在她看來,那只是小孩不懂事説錯了一句話,分明就是你們太上綱上線。
説到底,男寶媽往往高估了自己,卻低估了孩子。
對孩子的自主能力一無所知,又對他們的錯誤無限寬容。
媽媽們的獨立和強大,全部被濫用在替孩子掃平阻礙的錯誤育兒方向上,結果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努力努力白努力。
當然,我無意借指責男寶媽們轉移重點,否則就恰好落入咱開頭所説的活靶子圈套,掩蓋了真正的根源問題。
别忘了,在以上這些翻車案例裏,但凡能沾上墨的,始終都是因為他們自己主動伸的手。
以往提起媽寶男,輿論方向更多還是會指責媽媽過強的控制欲。
曾自稱拿生命在照顧兒子的朱雨辰媽媽
但如今,眼見着頂流一夜跌下神壇,目睹了流量泡沫的不堪一擊,越來越多人開始清醒地意識到,造星模式下的媽寶男也不過是一件商品。
包裝是否良好,運營是否成功,都得靠男寶媽把控尺度。
如果非要從這場風波中看出點什麼積極影響,至少它撬開了男寶媽和媽寶男這種家庭作坊造星模式的黑暗一角,也戳破了造星工廠裏應外合的虛偽——
台前,得到庇護的媽寶男們有恃無恐;
幕後,男寶媽們忙着填坑埋洞,兩頭安撫。
當長輩和粉絲一口一句喊着寶寶,直到媽寶男也真當自己是塊寶。
而在我看來,最可怕還是如今飯圈的氛圍。
問,粉絲所謂 " 廢太後 " 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其實就是指責,你這個親媽還沒有我們媽粉稱職。
正因此,貴圈的 " 男寶媽 " 是被批量制造着的。哪怕沒有親媽這個幹擾項,粉絲也會自動承擔起這個縱容、溺愛、把屎把尿的保姆角色。
由此,娛樂圈巨嬰絕不單單是原生家庭的產物,他們是整個產業扭曲變質的寄生者,從愛中吸取營養去制造惡。
可惜最終頭腦的進化卻跟不上四肢的生長,商品的質量也跟不上蹿升的數量。
奶不起來的偶像,早該斷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