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中國為什麼要“敲打”澳大利亞?,歡迎閲讀。
連續兩天,我軍 055 萬噸大驅編隊都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之間的塔斯曼海進行實彈演習,據當地媒體報道,前去跟蹤監視的澳新軍艦,親眼目睹遵義艦 130 毫米主炮的炮口火光,場面精彩又刺激。澳大利亞影子防長安德魯 - 哈斯蒂説,中國建立了一支藍水海軍,準備把力量投射到太平洋,現在是用 " 炮艦外交 " 來試探美國盟友的反應,這話不能説完全不對,而澳執政黨的反應,就很有意思了。
(055 型遵義艦,舷号 107)
一、澳外長緊急求見
離澳大利亞千裏之外的南非,G20 集團外長會正在進行中,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無故缺席,這場外長會上的主角,就只剩咱們的外交部長王毅。聽聞中國海軍在自家外海 " 合法合規搞演習 ",澳大利亞外長黃英賢緊急求見王毅,黃英賢説,自工黨政府上台以來,澳中兩國逐步恢復貿易往來,不斷釋放利好消息,澳方堅持奉行一個中國政策,希望同中方一道,共同應對全球挑戰。
黃英賢這話啥意思,相信大家都看得懂。王毅的回應也很簡單,主張各國踐行多邊主義,大國尤其要展現擔當,中方堅決反對開 " 歷史倒車 ",不能讓世界重回 " 叢林法則 "。這幾句話算是和 055 編隊的實彈演習遙相呼應了,王毅的意思,不是我們要搞 " 叢林法則 ",而是提醒工黨政府,不要忘記特朗普上一個任期,保守黨的莫裏森,曾經因為盲目跟随美國闖下過多大的禍。
(黃英賢和王毅在南非會面)
2018 年,特朗普單方面發起對華 " 貿易戰 ",莫裏森為表忠心迅速跟進,找了一堆莫名其妙的理由,對進口自中國的多種商品征收額外關税。中澳友好關系持續多年,雙方一直是合作共赢。澳大利亞突然發難,除了給美國當馬前卒,沒有别的解釋。很快,我們對澳大利亞進行對等反制,重創澳大利亞多項產業,雙方本就不是同一個等級的選手,中國這邊還在熱身呢,莫裏森的保守黨政府就在民眾的一片反對聲中被選下台了。
二、中方提出兩點要求
莫裏森卸任之後,據説是去美國智庫領高薪了,這是美西方典型的 " 旋轉門 " 制度。王毅外長説的,堅決反對開 " 歷史倒車 ",就是提醒工黨的決策層,不要因為美國許以重利,就拿國家的前途來賭博。至于 " 叢林法則 ",説的是如果美國要搞 " 弱肉強食 " 那一套,澳大利亞等盎撒國家就該考慮清楚,自己是棋手呢,還是棋子。
君不見,自特朗普上台以來,過去 3 年被捧為 " 民主英雄 " 的澤連斯基是個什麼下場?白宮發言人,又是如何開口閉口,把加拿大稱為 " 美國第 51 個州 " 的。中美競争固然是當前世界地緣政治博弈中最大的事,但也只是中美之間的事,如果實力不夠還要往前湊,小心引火燒身啊。
(中美競争的一粒沙,是小國頭頂的一座山)
王毅外長的這些話説完,我們不能确定黃英賢聽懂了多少,工黨政府又會怎麼做。但我們的目的已經達到,就是要通過這樣的強硬手段,提醒澳大利亞等美國盟友,未來四年,少來中美競争裏摻和。
三、真理只在射程之内
現在的美國政府,看似内政外交一團亂麻,特朗普經常發表一些莫名其妙,還前後矛盾的言論,其實主線很清晰。放棄烏克蘭和歐盟,搞好跟俄羅斯的關系,從中東地區撤出,最終會把所有的戰略精力,都集結到東方,只為打壓中國。特朗普上任前就説過,他認為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對手,你看他宣誓就職第二天,立即召開 " 美印日澳四方峰會 ",就是在針對中國布局。
一旦美國做完準備工作,他們的軍事力量在西太平洋,會有幾個落腳點,分别是日韓、菲律賓和澳大利亞。這次我們的 055 編隊千裏走單騎,恰恰是從菲律賓穿過去,一路南下直抵澳大利亞東岸。我們是在告誡菲律賓和澳大利亞,中國已經不是前些年,那個被某些國家 " 自由航行 " 到家門口都無力反抗的國家了,就像某位美國專家分析的,解放軍 055 編隊只需要一次齊射,澳大利亞的堪培拉、悉尼等大城市,就會遭遇滅頂之災。
(航母和 055 這樣的大殺器,還得繼續造)
有人可能會説了,你這不還是 " 炮艦外交 " 嗎?是的,但那又如何?過去幾百年,盎撒國家的傳統就是 " 炮艦外交 "、" 槍口下的文明 ",我們是在用盎撒國家聽得懂的方式,跟他們説話。誰不想要國際公平與正義,用政治手段解決分歧,但這些都要有實力作為支撐。特朗普在罵澤連斯基的時候有句話説得很對,手裏沒牌,不能硬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