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史上最強大:Mate 70強在哪裏?,歡迎閲讀。
作者:周源 / 華爾街見聞
華為新一代旗艦 Mate 70 系列,即将于 11 月上市。
目前,華為 Mate 70 系列各種更新配置消息滿天飛,主要集中在五個方面:首先當然是移動主芯片,大概率是那個眾所周知的型号;其次,會用京東方的 LTPO 高刷屏,懸念是不知是 1.5K 還是 2K 屏。
第三,用了硅碳高密度電池,容量約 5000mAh-6000mAh;第四,後置主攝像素 50M,傳感器是國產豪威科技的 OV50H(小米 15Pro、榮耀 Magic6 Pro 和華為 Pura 70 标準版主攝同款);第五,搭載純血版鴻蒙系統,端側 AI 體驗有所提升。
總體上看,Mate 70 系列亮點不是很明顯,不知華為 CBG 董事長餘承東所稱的 "Mate 史上最強 ",究竟強在哪裏?
據已知信息推測,這個 " 強 ",大概率強在 AI 能力方面,也可能是指鴻蒙純血版作業系統空前強大。
主攝傳感器:國產旗艦主流
實事求是地説,這些配置算不上當前智能手機市場的頂級水平。比如後置主攝傳感器 OV50H,這顆傳感器在 2023 年的小米、榮耀和 iQOO 頂級旗艦上已大規模配置。
OV50H 是當前中國智能手機商旗艦級主攝傳感器的當紅辣子雞。
OV50H 是豪威科技研發的 50 系列中的一款。OV50 系列,包括已經發布的 OV50E(小米光影獵人 800)、OV50D、OV50H(小米光影獵人 900)、OV50K 和 OV50N,均屬于旗艦級。
除了小米 15 系列 /14 Pro(光影獵人 900),還有隸屬 vivo 的 iQOO12 系列;2024 年新增榮耀 Magic6 系列(定制版稱 OVH9000)、魅族 21Pro 和華為 P70 标準版,都用了這顆傳感器。
OV50H 技術基礎參數:CMOS 感光面積 1/1.28 英寸,像素 5000 萬、原生子像素尺寸 1.2 微米、支持像素四合一、H/V QPD 對焦和 DCG HDR 等技術。
在實際的影像效果方面,OV50H 在光線充足環境下效果與索尼旗艦傳感器不分伯仲,而在暗光或弱光環境中,比如晚上,OV50H 因為采用了 " 雙原生 ISO Fusion Max" 技術,大幅推高了 OV50H 的動态範圍至驚人的 13.5EV,這甚至超過頂級傳感器索尼 IMX989 的 10.33EV。
" 雙原生 ISO Fusion Max" 技術帶來了約 4EV 的動态範圍,如果剔除,那麼 OV50H 的動态範圍是 9.5EV,與索尼 IMX989 的 10.33EV,實際上也相差不大。同時,這項技術還實現了雙原生 ISO 融合與雙轉換增益的融合。
簡單説説雙原生 ISO 融合與雙轉換增益,這兩者實際上就是 DCG 技術,全稱 Dual Conversion Gain(雙轉換增益),最早時叫做 " 雙原生 ISO" 技術,出現在索尼、尼康和松下部分高端產品上。
在手機行業,最早使用 DCG 結構的傳感器是 2019 年 5 月發布的三星 GW1。這種技術在手機上起到的主要作用就是白天防止過曝、夜晚抑制噪點。
從 OV50H 就動态範圍和實際成像效果來看,與 IMX989 差距并不大,尤其是光線充足的環境,成像質量幾乎看不出差别。
這麼高的成像質量,實際上是由雙原生 ISO Fusion Max 技術合成的 14bit RGB RAW 提供的支撐。RAW 網域即 RAW Domain(原始的、未經損耗的),也就是剛從 sensor 輸出的圖,最初的未經任何處理的原始數據。
當然,這并不是説 OV50H 和 IMX989 竟然沒任何差距。就體驗端來説,若對暗光拍照有高頻需求,那麼 OV50H 的技術能力,還有不足。
這種不足,體現在體驗端,就是在強光環境中拍照,很難拍出強光源附近的景物(亮白);反之,弱光環境則無法展現暗光部位的細節(死黑)。
螢幕、續航和端側 GenAI
當前智能手機除了影像能力,還有螢幕、續航以及生成式 AI(GenAI)。
其中,螢幕也很難感知質量。因為現在大部分旗艦手機都号稱用了高刷屏,有護眼功能。這個護眼,到底能不能做到,也很難説。
華為 Mate 70 系列的螢幕是京東方的 LTPO 高刷屏(OLED)。這所謂 LTPO,專業名稱很拗口而且不知所雲:學名低温多晶氧化物,英文全稱 "Low-Temperature Polymer"。
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CEO 雷軍,在 2023 年 11 月 7 日曾發微博稱,"LTPO 功能,目前特别貴,是頂級螢幕的标志。"
對了,最近有消息稱 Mate 70 系列會漲價,原因是存儲器之類電子元器件價格大漲。但華為 Mate 70 系列漲價,很可能與大家都知道、但不能公開説的原因有關。至于 LTPO 螢幕很貴,很可能只是雷軍的營銷口徑。
LTPO 的最顯著的技術優點,若與 LTPS 技術相比,在于能實現更低功耗。這是 LTPS 和 LGZO 的綜合體,蘋果擁有 LTPO 的多項專利技術。2019 年 9 月,蘋果将之首次成功應用在新一代蘋果手表 Apple Watch Series 5 上,取得了顯示與功耗的平衡。
華爾街見聞注意到,今年 1 月初發布的一加 Ace3,也用上了 8T LTPO 螢幕(1.5K),要知道這只是一款中端機型。
因為如果華為 Mate 70 系列用 LTPO 屏,也确實算不得如何領先。此前在 Mate 60 系列和 Pura 10 系列上都用過。
續航方面,也沒啥可説的,用的電池也是硅碳負極的高密度類型,容量約 5000mAh-6000mAh+。
今年國内智能手機商普遍推出了同類產品,像 OPPO 的冰川電池、榮耀的青海湖電池、小米的金沙江電池,以及 vivo 的藍海電池,本質上都是同一種類型,都是硅碳負極高密度電池,背後的供應鏈公司都是同一家。
今年年底或明年一季度,這種電池容量能超過 7000mAh。市場消息稱,OPPO 或一加會有搭載這種電池的量產機型發布。
至于鴻蒙純血版,市場已有充分信息。Mate 70 系列,必然搭載這套新系統。另外可以簡單説説的是華為 Mate 70 系列大概率會推出端側 AI,這與之前運行在雲側的盤古大模型有所不同。這次盤古大模型會被置入手機端,運行效率和體驗會有大幅提升。
總的來説,由于華為受限于移動主芯片的性能,尤其是算力,實現端側 AI 能力有較大技術和成本制約。好在目前行業也沒看到堪稱國民級的端側 AI 應用,因此華為的這個短板在實際應用時,并不是個大問題;更何況,華為的技術能力有目共睹,這個技術制約預計很快會被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