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手機無線充電終于可以開卷了,蘋果卻先挨了一槍,歡迎閲讀。
咱也就是説,一覺醒來,安卓廠商們可能又能笑嘻嘻一陣,蘋果用户恐怕得哭唧唧一會了?
從今天開始,工信部去年發布的《無線充電(電力傳輸)設備無線電管理暫行規定》就正式實行了。
它的主要變化就是:
将無線充電設備的頻率規定在了 100-148.5kHz、6765-6795kHz、13553-13567kHz 三個頻段,而最大無線充電功率從原來的 50W 提升到了如今的 80W。
簡單説就是,咱們的手機無線充電,速度可以更快了。
大家應該也發現了,安卓陣營這幾年都把手機有線充電功率卷到 240W,什麼閃充、秒充、極充 …… 名字都快不夠了。
但隔壁無線充電領網域,大家都是好朋友手拉手一起走,就 50W,誰都多不了一點。
可你别以為這是殺出火星子的手機廠商們,特地留出了個絕對領網域來。
其實是因為 2021 年時,工信部公布的《無線充電(電力傳輸)設備無線電管理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裏,明确規定手機無線充電功率得小于 50W。
這一紙規定給了無線快充這只孫猴子上了緊箍咒,直到如今,安卓手機無線充電始終被鎖在了 50W 裏,大家卷不出花樣。
現如今規定放寬,安卓廠商們可不就得笑嘻嘻地庫庫往上加碼嗎?
可在這種情況下,蘋果卻變成了那個逆行者。
蘋果官網的無線充電設備申明裏,已經默默地把功率和頻率,從 15W、360kHz 改成了原來的 7.5W、127.7kHz。
他們甚至為了擺脱自己違規嫌疑,還專門寫明了,咱這是符合國家相關标準滴。
其實托尼一開始看到這個規定也是一臉懵,為啥之前一直限制無線充電功率?為啥蘋果這版本反而會被削弱?
咱們研究了下之後發現,還得從無線充電的歷史和原理唠起。
雖然無線充電看起來是個很帥的功能,但實際一點也不新鮮。
早在 1894 年,M.Hutin 和 M.Le-Blanc 就提出了無線充電的方法,不過他們當時主要是為了給早期電車充電。
M.Hutin 和 M.Le-Blanc 提出給有軌電車無線充電的設計
到了 2009 年,第一款支持無線充電的手機 Palm Pre 手機,就已經上市了。
國内最早使用無線充電的,則是金立在 2017 年發布的 M7 Plus,但無線充電真正被大家熟知,靠的是蘋果 2020 年時發布的 iPhone 12。
當時蘋果帶來的 Magsafe 功能,不僅把無線充電功率提升到 15W,還通過磁吸的方式,解決了過去無線充電不能邊玩邊充的痛點,讓手機無線充電獲得了更多人的關注。
如今,小米、榮耀們都已經掌握了上百瓦的無線充電技術。
但歸根結底,主流的無線充電基本都是電磁感應式。
它的原理很簡單,顧名思義,它靠的是法拉第發現的電磁感應原理,也就是磁能生電、電能生磁。
那麼通過輸入的電生磁,再由這個磁生電,從而給設備充電,這麼一來就能實現無線充電。
放到手機上,就是在無線充電底座上安裝發射線圈,在手機背面安裝接收線圈。
充電,啓動!
發射線圈就利用外部的交流電,產生交變磁場。
而磁場的變化,讓手機裏的接收線圈也鬧騰起來,從而產生感應電流,就能做到給手機電池隔空傳電。
説到這裏,聰明的你一拍大腿也能知道,這種隔空傳電就好比懸絲診脈,看起來牛逼哄哄,實際可能啥也不是。
畢竟兩次不同能量轉換,中間肯定有大量消耗。
不過好在特斯拉發現了諧振電感耦合現象:兩個系統在相同的頻率下,可以更有效地交換能量。
也就是説,如果充電器和充電設備兩個系統王八對綠豆,頻率吻合,就能高效傳遞能量。
所以在人們不斷調校嘗試下,如今電磁感應充電能夠實現 80% 以上的效率,不説比肩有線充電,但至少也是夠用了。
可就當無線充電越來越多的時候,同頻幹擾就逐漸變多了。
同頻幹擾説白了就是不同的無線信号如果頻率一樣,那就會產生互相幹擾。
用上了電磁感應充電的無線充電器,會產生不少無線電波。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在一個派對上,房間裏很多人同時説話,那麼你就很難聽清朋友的話。
所以如果大家随意生產無線充電設備,大家互相幹擾就會出現一堆問題。
危害輕一點可能就是天天抱怨 " 怎麼今天信号這麼差 ",嚴重點甚至會影響飛機航行等問題。
所以在 2021 年時,工信部公布了《無線充電(電力傳輸)設備無線電管理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規定了無線充電設備的頻率,初步限制了行業的野蠻生長。
到了去年,才通過《無線充電(電力傳輸)設備無線電管理暫行規定》真正明确地劃分大家的頻率範圍。
而就是在這個規定裏,325kHz-405kHz 的頻段,被劃分給了航空無線電導航業務。
但我們發現,其實這個規定并不咋影響大家日常使用。
因為在無線充電發展早期,為了進一步讓大家夥的無線充電設備互相适配,有了一堆無線充電标準制定方。
其中最有名的當屬無線充電聯盟(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他們在 2010 年時推出了 Qi 标準。
這個 Qi 标準主要是滿足了 5W 或更小的移動終端無線充電,在三星、蘋果們先後加入 Qi 标準後,它也成了國際通用的無線充電标準。
可以説,Qi 标準,就是目前國際上唯一一個,被大範圍認可的公用無線充電标準。
而 WPC 為了保證适配更多的廠商,Qi 标準在設計之初,就采用了 100 — 205kHz 的電磁波頻率,兼容性強且傳輸效率高。
而且這個頻段和絕大多數無線設備不在一個頻道上,因此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幹擾問題。
只是蘋果有點不湊巧,他們去年剛加入 WPC 推出的 Qi2.0 标準(也就是 iPhone15 上用的那個)。
這個 Qi2.0 标準最大亮點就是加入 MPP(Magnetic PowerProfile 磁功率協定)。
這麼一來,只要經過 Qi2.0 認證的產品,就能像 iPhone 與 MagSafe 充電器搭配一樣,一貼充電。
但問題也就出現在了 MPP 上,它的加入讓 Qi2.0 的工作頻率變成了 360kHz,剛好撞到了我國去年分給航空的無線電導航業務 ……
所以這麼看,也只能説 Qi2.0 有點生不逢時了。
不過大家也不用太擔心,官方已經明确表示,無論是 iPhone15 的 Qi2 或者是在之前 iPhone 的 MagSafe 都還能繼續用,只是再不買就買不着咯。
而且吧,托尼查了下發現,截止到 2023 年 7 月 5 日,WPC 會員裏有接近一半都是中國廠商,或許很快 Qi2.0 就會調整工作頻率,很快就能消除影響。
再不濟,Qi 标準的無線充電又不是不能用。
而且吧,在托尼看來,無線充電雖然發展迅速,但現在還是會有充電發熱等問題,在解決好這些問題前,一味卷無線快充也不見得是好事。
再退後一步説,真有人無線充電是圖一個快嗎?
説到底,一步步放開功率限制,明确了頻率範圍,大家也算是有了個明确卷的方向了。
雖然可能暫時安卓廠商更爽些、蘋果有點子尴尬,但長遠來看,只要雙方都投入研發,未來用户肯定都是笑嘻嘻的。
資料來源:
WPC 官網
蘋果官網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印發無線充電(電力傳輸)設備無線電管理暫行規定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無線充電(電力傳輸)設備無線電管理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
Tom's guide:iPhone 12 mini MagSafe charging has one big catch
半導體行業觀察:無線充電,又行了?
IT 時報:Qi2 無線充電今年或将爆發
IT 之家:Palm Pre:它是首款無線充電手機,也是雷軍十多年前的最愛
充電頭網:科普:Qi2 是什麼 ? 科普研學聯盟:" 無線充電器 " 是如何做到隔空充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