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 大學教授,降級,歡迎閲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軟科,頭圖來自:AI 生成
好不容易闖過 " 非升即走 " 升到教授,職稱還有可能降級?為啥要降級?什麼情況下會降級?
近日,大理大學官網印發《大理大學教授、副教授為大學生授課的規定(試行)》,明确未經學校批準,教授、副教授累計兩年不為大學生授課的,一個聘期内降低聘任等級。
除了本科教學,項目、課題、論文等科研任務的業績考核情況,都有可能影響甚至決定教師職稱的 " 進退 "," 職稱退步 " 在大學校園俨然已不再罕見。
" 一評定終身 ",沒了
事實上," 職稱降級 " 的做法并非個例,國内不少高校已實行數年。早在 1999 年,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就開始試水。為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北大推出以 " 淡化身份、競争上崗、擇優聘用、能上能下 " 為核心的 " 九級崗位聘任制 ",将所有崗位分為 A、B、C 三類共九級,僅 2002 年一年就有 20 多名教授在受聘時被 " 降級 "。
最近幾年," 職稱退步 " 更是已經成為不少高校的标配。例如,2020 年,威海職業學院開展第五聘期專業技術崗位競聘,1 名教授、4 名副教授因業績處于同級競聘崗位末尾被降級低聘。2022 年 1 月,中國藥科大學在即将施行的正高職稱評價體系規定中提到," 連續 2 個聘期考核為 C 等者,在崗位聘用時降低一級 "。
各省市相繼出台的政策檔案中,也經常有涉及 " 職稱退步 " 的表述。比如,2018 年,江西省人社廳公布了《關于在全省高校建立崗位動态管理機制的指導意見》,對于持 3 年以上中長期合同或持聘用至退休的長期合同的人員,學校定期開展評估考核。聘期考核不合格的,高校予以低聘、轉崗或解聘。
2019 年,北京市人社局、教委印發《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師職務聘任管理辦法》,強調完善職稱有聘期、" 能上能下 " 的新模式。2021 年,湖北省出台的《關于進一步深化我省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有類似的規定:完善職稱和崗位等級退出機制,實現人員能上能下、能進能出。
" 有編制、旱澇保收,還有社會地位。" 大學教師一向是父母口中 " 穩定 "" 體面 " 工作的标杆,但這有賴于高校教師 " 一評定終身 " 的人事制度,随着時代變化,如今在高校任職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相比 " 非升即走 "," 職稱退步 " 或許更像鈍刀子割肉。職稱上不去,但沒到 " 走人 " 的地步,尚有機會,得努力一把,生動诠釋了 " 卷又卷不動、躺又躺不平 " 的人生遭遇。
面面俱到的 KPI 考核
既然崗位等級與考核挂鈎,那考核都考什麼?某東部 985 高校将教師業績積分分為四大類:教學積分、學生指導積分、論文論著積分、科研積分。
" 按學校規定,要想評副教授,至少需要 1 部專著、3 篇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或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等收錄的論文,同時須承擔省部級及以上教學科研項目兩項。" 在 KPI 的壓力下,一名 " 青椒 " 開始了他作為 " 知識民工 " 忙碌的一天—— 6 點多起床,看書、查資料、寫論文、完善課題報告、投标書、上課、财務報銷、回郵件、上傳課件 ……" 以前是圖穩定、清閒來當大學老師的,沒想到現在又窮、又忙、又不穩。"
高校教師的一天(圖源:小紅書)
本科教學是大學教師 KPI、職稱評審考核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将崗位聘任等級與 " 參與本科教學 " 挂鈎的規定并不稀奇。盡管身為教授卻不 " 教 " 不 " 授 " 的問題曾長期存在大學高牆之内—— 2018 年高校教授為大學生授課比例僅為 77.11%,但在此後的本科教學改革中,這一問題得到了改善。
2018 年的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原部長陳寶生曾表示 " 不參與本科教學的教授是不合格的教授 ",給教授劃了條 " 合格線 "。教育部在 2019 年《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中明确,高等學校要嚴格執行教授為大學生授課制度,連續三年不承擔本科課程的教授、副教授,轉出教師系列。在一系列政策的督促下,2020 年度的《全國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學質量報告》中,相關表述已經變為 "94.7% 的教師十分專注于教學工作 "。
嚴格職稱評審,防止 " 無所作為 "
" 終身教授制 " 最大的優勢,就在于給已經擁有一定學術能力的教授以充分的時間和空間,使其能夠自由地進行科研探索。但與此同時,它也帶來一個突出的問題——教師在獲得終身教職後,似乎可以 " 躺平 " 了。
正高退為副高,副高退為講師——對于高校而言,實行 " 職稱退步 " 并不難理解。一名 211 教師曾這樣指出:" 終身教授制不可避免地會養一點懶人,實施職稱退步就是針對這些懶人。"
如果説 " 非升即走 " 是對 " 青椒 " 的考驗,那麼 " 職稱退步 " 的這座大山則壓到了中年甚至老年教授的頭上。但 " 職稱退步 " 的初衷是為了防止教授無所作為,保障教授隊伍質量。與此同時,職稱降級對此前表現不佳的教授仍留有轉圜餘地,被降級的教授可通過下一次的評審優秀恢復至原崗位等級。
2019 年,《教育部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提到,要出台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推行高校教師職務聘任制改革,加強聘期考核,準聘與長聘相結合,做到能上能下、能進能出。
2021 年,教育部等六部門發布的《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到,深入推進崗位聘用改革,實施崗位聘期制管理,進一步探索準聘與長聘相結合等管理方式,落實和完善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聘用機制。
一系列官方政策的出台都表明,高校編制改革正朝着打破終身制 " 鐵飯碗 " 的方向推進。
職稱評審改革固然是大勢所趨,但在改革的路上,也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非升即走 "" 職稱退步 "…… 我們期待在制度探索的路上能讓職稱評價真正回歸學術性和榮譽性本質,讓教師的專業自覺性得以復蘇或生發,讓優秀人才得到合理回報,更好地釋放人才創新活力。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