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 告别 2024 、迎接 2025 的 45 個答案,歡迎閲讀。
虎嗅注:幾乎每個年末,我們都會回望舊年,同時期待新年。2024年,未知與确定共存,希望與失落夾雜,新與舊反復交替。
我們見證了時代的變化,在美國大選與巴黎奧運中感受動蕩多變的國際形勢。我們回歸消費的理性,找代購、選平替,在比較與差異中尋找極致的性價比。我們尋求内心的安慰,愛上與AI聊天,和紙片人約會,在"霸總短劇"中收獲即時的爽感。
在時代的巨大變局中,我們懷着信念在各自的領網域探索、求取,試圖用微小但具體的日常支撐起個人叙事。
很難説2025年會更好,但人總是要有奔頭的。復盤和展望是虎嗅的傳統,每年此刻,虎嗅都會跟行業作者一起回望來時路,此文乃第三篇。
編輯|吳淡寧 、王子中
頭圖|視覺中國
2024年即将過去,站在年終回望,我們該怎樣形容過去的一年?
正如去年年末有人預測的那樣,2024年是"大處不可為,小處大有可為"的一年,個性化的需求将成為行業發展的機會。
"以‘超級合體’為代表的小團崛起。大團時代過去了,具有個人人格媒體的導遊和KOL正在賦予旅行‘獨特感’,而這随之帶來的溢價非常高,将有巨大的機會。"
——毛琳(上市互聯網公司策劃總監)
2024,是中國遊戲出海突破的一年,《黑神話:悟空》創造了遊戲圈的現象級神話。有人在去年的行業展望中,肯定了它的IP價值。
(被低估的公司)硬要説,我覺得是遊戲科學。它靠黑神話悟空,足夠有名了。但是,我覺得被低估的,是它的 IP 能力。它對這個產品的整體包裝,比很多成熟的遊戲公司都要強。有朋友形容它"遊戲圈裏的 4A 公司"。
——王薇 (遊戲行業媒體有飯研究主理人)
在這個2024年接近尾聲的時刻,我們邀請了45位虎嗅作者,就以下三個問題認真聊了聊:
1. 目前所在的行業是什麼?
2. 所在行業未來幾年最大的機會是什麼?
3. 推薦一家你認為被低估的公司,并説明原因。
展望新的一年,商業消費依然是大家關注的話題。有人認為,在内卷的當下,對抗标準化,找到自己的細分賽道,是行業的機會與出路。
經歷了這幾年各行各業瘋狂的内卷和價格戰,"獨特性"應該是接下來每個公司都要考慮的話題。
——浩然(商隐社創始人)
回歸個性,回歸差異,回歸真實的用户價值,這些常識,從來是被低估的東西。
——槍上花(品牌營銷咨詢顧問、公号"槍上花")
作為未來變數最大的行業之一,AI依然被頻繁提起。經歷了"AI致死事件"後,有人對它的前景持悲觀态度。
如果説2024是技術發展的蓄力期,2025就可能會是AI返身馴化人類的元年。
——林華(虎嗅作者、曾經遊戲行業,現AI法律研究者)
對于内容行業,多位虎嗅作者認為,好内容依然是剛需。
受技術與市場變化的影響,"好内容"的呈現形式或許會變。但只要它能產生足夠的影響力,能打動足夠廣泛的人群,它就是"好東西"。
——袁文(略大文化聯合創始人,筆名江嶽/原野)
2025将會是怎樣的一年?大家的預期不高,但穩步前行,希望"一點點變得硬核,一點點提升自己的價值"。
1. 孟钰辰(妙筆華章文化CEO)
目前從事短劇行業。
短劇将會成為中國文化繼網絡文學之後的又一個現象級行業,會成為内容行業新的增長點,同時也會颠覆傳統網絡劇的内容。這就像網絡劇超越了傳統影視劇,短劇一定會全面超越網絡劇,并且會成為中國文化出海的又一個新型行業,将會超越好萊塢的内容,向全球老百姓講述中國人自己的故事。
愛優騰芒過去10年,在長劇賽道,每年都各自砸幾十個甚至上百億,幾千萬上億拍一部所謂的大劇,用户充值十幾塊卻要罵娘甚至投訴,本質邏輯就是長劇平台用户不想掏錢。
短劇平台做到了愛優騰芒10年都沒能做到的:它能讓品牌方在劇裏痛快植入,也能讓用户願意追劇,甚至掏錢。
相比較之下,長劇回報周期長,不具備優質的金融產品屬性,導致很多優質資金也進不來這個市場。同時,砸幾千萬上億大投資拍的劇,卻要靠鋪天蓋地的宣傳營銷,否則用户都不看,而短劇的免費内容,真正做到了用户愛看,品牌方願意掏錢,廣告主願意下單、為用户的精神愉悦買單,實現了多方共赢,這個生态是愛優騰芒用了10年時間都能沒做到的。
過去一年,長劇平台被短劇衝擊的很慘,一方面固然有短劇内容尺度更寬松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要説一句長劇平台不争氣。各種大項目,幾千萬投資,故事講得稀爛,這種案例太多了。有時候我都很難理解,為什麼這種垃圾故事值得花那麼多錢去拍?
短劇平台的内容變現路徑又快又準,真正想在内容賽道上賺錢的人,就一定會規避這種燒錢拍垃圾劇的做法,因此,這個生意本質上是編劇們真正掌握了話語權。
番茄的短劇,有編劇一個月分賬150萬,但你什麼時候聽説一個橫屏編劇花一兩個月時間寫本子,能得到這麼豐富的酬勞?橫屏大劇永遠是演員拿得最多,編劇不被看見,錢在哪裏,人才就在哪裏。所以我預測,只要監管不一巴掌拍死,未來兩年,中國會湧現出許多厲害的編劇,會讓大家看到中國編劇吊打好萊塢,會在中國網文的基礎上,把網文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用視聽語言展現出來,得到全球用户的喜愛。
基于此,我預測番茄未來一定也會慢慢鋪橫屏,全面超越愛優騰芒,也會借由短劇出海這條路徑,将中國故事講述給全世界聽,這也是文化自信的一種廣泛意義。
我也借此由衷地希望,社會能對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故事多一些寬容和支持,讓更多中華文化的元素走向全球。
2. 判官(前產品經理、公眾号"判官老司機"主理人)
2024年,我在之前的内容流量和個人IP咨詢、海外醫藥咨詢兩大業務之外,開始涉足海外流量變現領網域。
我的考慮是,中國雖然是世界最大體量的單一語言國家,但目前人均GDP在世界國家排85名開外,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2024年AI應用走向成熟,結合SEO、社交媒體等傳統線上營銷渠道,衍生出很多新的生意模式。
基于以上兩點,面向海外,尤其是GDP排名前50的國家地區,線上廣告、付費訂閲、電商服務等領網域,藴含着更多增長機會,通俗説就是賺錢的機會更多。
上述"雲出海賺美元"領網域,我接觸了很多小型公司以及個體户,他們在水面之下悶聲發财,國外掙錢國内花,用外需拉動内需。
随着技術發展帶來的生產力加持,這些螞蟻雄兵的發展空間巨大。今年我不推薦任何大公司,我認為這些放眼海外市場的超級個體,是被嚴重低估的。
3. 真叫盧俊(單盤主義工作室創始人)
目前處于房地產行業,做内容創業的工作,房地產行業最大的機會其實就是悲觀紅利。行業的現狀就是一邊在規模收縮,一邊在轉型,所以在解決問題和轉型的過程中就創造出一些需求。
當房子沒那麼好賣了,成為庫存了,空置率高了,一些圍繞着解決問題的第三方就開始有機會了。比如類似貝殼的中介企業,這兩年就有很好的發展,然後類似做租賃模塊的自如,整體的規劃也做得比較大,然後最近也看到很多做不良資產盤活或者幫助開發商去庫存的一些企業開始大量地冒出和崛起。
未來房地產會有大量的創業機會,聚集在供應鏈的上下遊,幫助開發商進行產品力轉型和更新的工作。
被低估的企業我推薦小米吧,雖然小米已經是行業内現象級的企業了,但我覺得還是有很大程度被低估。
小米最大的意義就在于,這家企業的存在本身對于行業有一種整頓和肅清的意義。小米嘗試了手機,整個產業鏈上的山寨機就瞬間消失了,後來項目做了小家電,包括電池、插線板,這種過去一百年都沒什麼變化的行業因為小米的介入馬上開始產品力更新。
最近小米開始造汽車,很多新能源汽車立刻就出現問題開始暴雷,本質上就是產品和小米比較,差距确實太大了。
這樣的企業在當下行業内太少,希望各行各業都能出現小米模式的企業,完成整體產業的更新和換代。
4. 老錢(播客"面基"主播)
目前從事自媒體行業,或者説自由職業。
説實話,未來幾年可能太長了,都是遊牧式的,逐水草(流量)而居。拍腦門的説,播客有增量,但供給太多競争烈度高,訂閲制主導的平台冷啓動往往最痛苦。再就是變現分母是 50 期/年,又是一個拼積累的慢功夫,希望大家對這塊增量也放低預期。
我推薦Palantir(PLTR),一家美股上市公司。據機構統計分析,2023年美股散户之王特斯拉,2024年英偉達,2025年可能是PLTR。不構成任何參考或投資建議,保持關注吧。理由主要是用來騙自己或者騙别人的,這兩件事我都不想幹。
5. 趙磊(科技商業自媒體"鏡相工作室"主編)
目前帶着幾位年輕作者在做一個相對年輕的科技商業自媒體,一方面想記錄商業,一方面又想關注随着商業變遷而被影響、被改變的人。
願景聽起來很大,日常就是一篇篇稿件的累積,在目前的行業環境下,我們還在用一種高成本的方式,堅持訪談,努力獲取增量,同時争取提供相對精致的閲讀體驗。但很多時候也是無奈,團隊沒有積累,挖掘增量信息很難,只能從商業的邊緣一點點摸索,一點點變得硬核,一點點提升自己的價值。
至于這個行業,很難説有更大的機會,但也時時醖釀着新的機會。做内容是個手藝活,不管是做視頻、播客還是傳統的圖文,只要你找準定位,日拱一卒,積累用户,持續輸出,耐下心來一定不會讓你沒有飯吃。至于上限多高,可能除了極少數人有命運眷顧,普通的從業者也不必有那個幻想,還是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
我覺得被低估的公司,泡泡瑪特算一家。在中國,已經有太多公司宣稱自己要做迪士尼,很多文娛公司握着大量IP,都在等着變現,但實際上他們缺乏持續創造快樂和治愈的能力,也可能并沒有那麼懂消費者。雖然目前從市盈率來看泡泡瑪特已經是比較貴,但能給現在的年輕人帶來情緒價值的公司,未來這個估值很容易被消化掉。最重要的是,現在的年輕人太需要快樂了。
圖/一然張 攝
6. 盧詩翰(互聯網内容觀察者)
在迷霧中展望2025,最大的問題在于,過去的經驗未必可行了。
目前從事自媒體行業,關于所在行業未來幾年最大的機會,很難回答。因為未來可能是自媒體全線出擊對傳統内容進行取代的幾年,短劇、遊戲、影評,自發向文娛產業的崛起可能會帶給自媒體新一波紅利,未來可能是自媒體全線開花的幾年。
過去的文娛產品有很大一部分分發紅利是在渠道商那裏的,以電影為例,電影制作、電影發行、媒介公司、MCN,最後到大V,電影的宣傳鏈條其實非常長,導致其上面可能存在很多偷利空間,電影公司無法将投放資源投到最需要的地方,好電影可能會被埋沒,營銷片可能更容易占據市場,最終客觀上導致電影市場無法發揮哈耶克的大手。而現在短劇,鏈條短很多,不論是制作方還是自媒體都更專注提供用户需要的内容了。
認為被低估的公司我推薦知乎,如果是談盈利談商業模式,知乎固然有許多問題。但如果從不可替代性來説,知乎目前依然是内容領網域無法被取代的超級源頭。
7. 知趣同學
我大學一畢業就扎進互聯網行業搞内容社區型產品的市場傳播,2024年正好是第十年。今年大部分的時間還是在互聯網市場部搬磚,另外一小部分時間就是做自媒體,在"知趣同學"這個賬号上寫文章,以及開始着手準備一個情緒消費型產品。算是在給自己謀35歲之後的 "生路",多掙幾口飯吃。
關于行業機會,先説説互聯網行業,坦白來説,這個行業最近幾年或多或少都有點令人"沮喪",畢竟真的很久沒有聽到"新故事"了。如果説行業未來幾年最大的機會,我覺得可能是走出去——"出海"。現在全球互聯網市場還是有很大的開拓空間,國内的產品、模式如果能在海外復制,是有機會再實現一波增長的。
而自媒體行業,雖然目前已經"一片紅海",但我覺得做自媒體或許還是個體能實現"一人公司"ROI最高的一條路。因為自媒體能夠立體地展現"人"的屬性,有血、有肉、有性格、有情緒……如果個體能夠持續地為特定群體輸出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和螢幕對面的人產生信任,那這份信任将會成為一個巨大的杠杆,而利用這個杠杆,你可以為用户提供各種各樣的產品和服務。我始終認為,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無價的,因為它建立的過程會非常難,沒辦法一蹴而就,但摧毀只是一瞬間。
要説被低估的公司,我覺得可能是小紅書吧。雖然小紅書的發展速度一直不慢,但今年的速度似乎更快了。之前大家印象裏它的用户群體還都是女性,但今年能很明顯地感受到男性用户多了起來。用户現在已經不單單是在上面分享各種經驗、好物了,而是逐漸把它當成一個值得信賴的搜索工具。
小紅書在搶占傳統搜索引擎的流量入口,并且因為結果足夠的"個性化",也是AI搜索的"通識結果"所無法替代的,以及小紅書還有一套"去中心化"的推薦算法,這應該會讓小紅書無論是内容生產端還是消費端的用户增長和留存都能得到進一步提升。
8. 裴培(自封互聯網怪盜團團長)
目前主要是躺平,在接觸的領網域裏,與AI相關的一切在未來幾年會有較大的機會。
(被低估的公司)非要説一個的話,快手?快手在下沉市場的覆蓋依然穩固——微信視頻号雖然發展很快,但并未動搖這一塊。市場擔心的問題太多了,這也就意味着,不太可能有意料之外的壞消息了,而且目前的管理層顯然比三年前更加穩重可靠。
9. 秋源俊二(研究員)
目前從事投研+傳媒相關行業,產業更新後,大消費板塊復蘇。
(被低估的公司)老鋪黃金,產品在滿足年輕人情緒消費的同時,具有很高的保值、增值屬性,估值合理,未來有成長為奢侈品品牌的可能。
圖/一然張 攝
10. 老周(微信公眾号:星海情報局)
現在從事的是内容行業,通俗點説就是公眾号的作者,不僅要寫公眾号的文章,也要寫視頻文案。
關于行業未來幾年的機會,身邊的同事、同行看法都不太一致。
最大的變量當然是AI,現在AI已經在大批量應用了。我在日常寫文章查資料的過程裏,就會看到很多新聞或者報告後面會加個"本内容由人工智能生成"的免責條款,這説明AI已經相當程度上取代人類作者了。每到這個時候,多少會有種"唇亡齒寒"的感覺,因為我也不敢打包票説自己絕不會被AI取代。
但矛盾的地方就在于,總有些趨勢,讓我有了對抗AI的自信——AI生成内容的不穩定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内容消費也是消費,也是要消費更新的,這就是内容創作者的機會。
可以看到的是:深度内容的含金量依然在上升,不管是小宇宙的播客還是B站的長視頻,深度内容的閱聽人依舊很多而且忠誠度極高。深度内容的用户,很多時候并不是單純衝着内容去的,更多是衝着作者這個人去的——作者的幽默感、作者的語言風格、作者字裏行間透出的價值觀,這些東西是AI幾乎不可能取代的,也是提高自己影響力的重大因素。
所以我認為:哪怕短視頻和AI現在這麼強勢,深度内容,尤其是能形成個人IP、有獨特人設、有濃烈個人風格的深度内容,依舊值得去做。
如果要把這個機會描述得更具體一些,那麼我認為可能是"微觀視角+宏觀總結",因為我本身關注的領網域主要是制造業和國產品牌。這些領網域裏從不缺少專業分析和宏大叙事,但卻很需要從個人消費者視角做出的觀察,并将這種觀察和產業整體做連接。
至于有哪些企業被低估了,我覺得這個問題實在很難回答,比如不少人認為米哈遊、比亞迪這些已經做到了行業頭部的企業都被低估了。中國各個產業都在激烈發展中,變數很大,"黑馬逆襲"和"馬太效應"常常是滾動出現的,因此我實在不好評價。
11. 方園婧(顯微故事、顯微一線觀察)
目前從事自媒體行業。
老實説,這幾年關于圖文自媒體唱衰的觀點已不絕于耳,而大環境也确實如大家所説,企業、用户都在圖文、長視頻、短視頻、播客等不同渠道分流,但我并不認為這種分流是一種非此即彼的關系。
很多人在讨論話題的時候容易陷入一種非黑即白的思維,認為新的傳播方式出現一定是替代傳統的傳播方式的。至少從目前我所在的行業來看,圖文信息依舊被強烈需要,它依然是一種最高效被理解、被傳播的方式,相較于聲音和視頻,它所能包含的信息量更大、所能給人帶來的影響也更深遠。
因此,我依然認為圖文自媒體的機會依然存在,但用户的口味正在更細化,更高質化。在漫長的優勝劣汰過程中,好的作品和内容反而更容易走到最後。
在每個人都在猶豫自己做得是否"有人看到"之前,你要先"看到"并且相信自己。
最被低估得行業是香料香精行業。在經濟增速放緩的時候,所有人對情緒價值的索取則會更高。在我們走訪的一些產業裏面,我們發現其實香氛行業在近幾年的增速比以往更甚。這裏説到香氛不僅僅是我們日常使用的香薰蠟燭、家居香氛,哪怕是清潔日化用品、文具等,一切能添加味道的物品都在增加自己的香精使用計量。口紅效應不單純停留在"口紅"這個化妝品品類之中,情緒價值背後所牽連的產業都值得被關注。
12. 張遠航(52赫茲麗水社區主理人、個人公眾号"張遠航")
Hi,我是遠航,這是我裸辭互聯網大廠後,"荒野求生"的第2年。
最近,我的微信朋友圈籤名是"一個25歲的環球旅居的大男孩",我一直在嘗試這樣的夢想。但是,支持這樣生活方式的職業真的不多,機緣巧合下,我成為了一個數字遊民,更成為了一個數字遊民社區的主理人。
離開軌道後,我面對的是曠野,更是荒野,是未知的前路。
裸辭Gap Year開始,在我還沒探索到我的方向時,偶遇項飙老師,他在本子上留給我一句話——"英雄的無業遊民"。也是那年夏天開始,我住進中國最早一批的數字遊民社區,慢慢地,我深深愛上了這種社區生活。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生活呢?
就是一群身處荒野的孤獨的人,圍着一個叫"共居共創社區"的篝火扎營安寨。
這片篝火照亮了行走在曠野上的人,同頻的人在這裏聚集,大家坐着自然而然地就開始一場場深入聊天。我們聊自己的職業,聊熱愛變現,聊當地創業,聊親密關系,聊自我教育。不知不覺間,一座以人生學校為主題的共居共創社區就這麼建立了起來。
在這裏,我們一起探索該如何過好這一生。
這樣的生活,我每天都感到幸福。
我從事的這個行業,太小眾了,這是一種鄉村振興、青年入鄉的先鋒實踐,作為萌芽期的新興行業,它本身就是很大的機會,但是,因為大多數人都是摸着石頭過河,淹死的概率也不小。
最後,如果讓我推薦一家公司,我一定會推薦我放錢的地方,伯克希爾-哈撒韋。與其説它是公司,還不如説是巴菲特老爺子的存錢罐,裏面放着他和芒格一輩子攢下來的硬币,這裏裝着一個又一個的好企業,把錢交給一群這樣專業且正直的人,我很放心。
圖/小雨 攝
13. 張楠(投中網副主編)
我目前在投中網,一家關注一級市場的媒體,明年成立20年。所以這份個人化的觀察會偏向宏觀叙事一些。風險投資從2005年大規模進入中國,美元基金眼睛裏看到的都是機會,至少到2019年的确如此,那些年成立的機構,只要不犯大錯,幾乎每家機構都能抓住一些所謂的"本壘打",所以以前,我們經常看到的風險投資人,刨除PR的因素都是非常有個性極度樂觀的。
但2019年之後的一級市場逐漸奇怪起來,就像太空中的飛船破了道口子,信心急速消退,各種公開的、私下的和醖釀的負面情緒越來越多。奇怪之處在于,相比于二級能做多做空,還有很多工具,一級市場能做的不多,或者説只能被動做多。客觀上,這與整個行業募投管退等各個環節面臨的挑戰有關,但主觀上,我認為很多機構"虛胖"才是導致目前問題的根源。
簡單説,天天在大會和媒體上賣慘的機構和投資人,有些并不值得可憐,甚至是咎由自取。由于沒法對衝風險,所以一級市場在"杠杆"的使用上應該更加謹慎,這裏的杠杆可以是募資的規模、節奏、對賽道的FOMO情緒等。總之,他們在變胖的同時又根本沒漲肌肉,碰到低潮的周期疊加政策的不确定性,除了抱怨仿佛什麼都不會做了。所以如果説機會,現在已經開始的大規模出清,可能就是一級市場最大的機會,我相信會誕生一批在全球範圍内都有影響力的投資機構。
我對公司沒什麼具體研究,股票也都是追漲殺跌的短線居多,不看賽道不看公司,近些年來有賺有虧,交易策略也沒穩定下來,就不獻醜了。明年比較明确的投資,就是打算把個人養老金從混合基金的定投,轉為A500這類寬基的指數基金,相比一、二級市場的私募,公募可能更不值得信任。還是買指數吧,而且A500算中國未來十年的核心資產了。
14. 評論屍
目前在互聯網行業,互聯網行業在未來幾年最大的機會可能是超級個體與服務超級個體。
AI 顯著降低了服務超細分群體的門檻,這将讓許多大廠員工在離職或被裁員之後,可以通過開發一個非常小眾細分的工具、服務、解決方案成為"一人公司"和"超級個體",甚至成為原公司的個體競品。
另一方面,國内的 IT 基礎設施在過去 10 年裏主要面向 B 端,對"超級個體"的服務欠佳。這就造成了個人與行業的雙機遇,個人的機遇是可以想想是不是可以在 AI 的幫助下低成本創業了,行業的機遇則是所有此前 to B 的業務都可以重新思考一遍如何 to 超級 C,包括從公司代辦、财務管理、進銷存、協作、雲計算甚至是軟著申請等。
在飛豬、美團酒旅挑戰這一市場失敗之後,攜程幾乎成了中國旅行在線服務的基座。盡管 2024 年攜程的業績已經對疫後旅遊市場的表現做出反應,但總得來看似乎還有空間。尤其是在 12 月份免籤政策進一步放寬到 60 城 240 天之後,Trip.com 作為外國遊客進入中國幾乎唯一可選的旅遊 OTA ,會在明年再推攜程一把。
15. 宇軒(港美股研究、科技媒體資深作者)
五年前,我算是入行了一級市場,而如今更多關注二級。回過頭來看,美元基金與中國的美好時代是2005~2020年,從2021年開始,雖然一級市場非常忙碌,還能募到最後一波大錢,但其實已經是強弩之末,不少是在靠"業績黑盒子"來維持。因為一級不像二級反饋那麼快,一般都需要5~7年才能看出成績如何,所以只要第1/2支基金回報很好,後面幾支在短期内都不愁。
但從2021年開始,整個行業"募投管退"四大環節都出了問題,特别是退出環節的問題,導致很多基金的真實DPI,不足0.5,甚至出現了"0.0幾"這樣的數字(DPI是如今最重要的業績考核指标,沒有之一,即現金回款除以投資金額的倍數,當DPI=1是盈虧平衡點,代表投資成本已經收回;DPI大于1,獲得超額收益;小于1,説明本金在虧損)。行業内經常用葡萄酒的Vintage來比喻,有的年份更好喝,有的年份偏苦澀,那麼這幾年可謂苦不堪言。
如果單純從财務回報來看,這幾年投半導體的,可能收益都沒跑赢英偉達(如果2019年投資英偉達,今天回報是40倍);這幾年投電動車的,可能都沒跑赢特斯拉(如果2019年投資特斯拉,今天回報是20倍);這幾年投動力電池的,可能都沒跑赢寧德時代(如果2019年投資寧德時代,今天回報是7倍)……這些數字都遠超大部分一級基金的DPI,我身邊有越來越多朋友,從此轉戰二級市場。
一級市場的核心在于稀缺性(你能不能搶進最好的項目),二級市場的核心在于認知。比如很多看AI的投資人朋友,很自然的就基于算力需求買了英偉達;有的人看好開源大模型,就買了Meta;以及看到AI帶來的缺電問題,也就買了核能股……這些都是在靠認知變現。但他們在VC裏,反而很難因此投資高算力芯片或核能創業公司,因為這兩個賽道超出了大部分基金的射程。
在一級處于谷底的周期裏,認真關注二級吧!"一二級聯動"也是越來越重要的策略,有的朋友就是在一級獲取認知,然後在二級變現。一級裏培養出的很多看公司的邏輯,在二級市場也同樣有用,特别是那些成長型公司,看大方向和團隊都是通用的邏輯。在流動性充沛的二級,你可以投資于最好的賽道、最好的公司和全世界最好的團隊。
被低估的公司:DeepSeek。這是一家原本做二級市場量化交易的公司,曾經在針對高頻量化交易的監管中被打壓。但創始人梁文鋒是一位技術極客,利用賺來的錢,在2021年就屯了1萬張英偉達A100,成為了互聯網大廠外一支重要的AI力量。
在硅谷,DeepSeek被稱為"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在國内,DeepSeek被稱為"AI屆的拼多多"。其最近新發布的DeepSeek-V3,把成本降了10倍,同時質量卻能比肩GPT-4o、Claude-3.5-Sonnet等一流閉源模型,但它是開源的。DeepSeek與黑神話悟空背後的遊戲科學一樣,證明了在這個蕭條的世界,仍然有一幫技術理想主義者,在踏踏實實的認真做事,他們會成為下一個經濟上行周期中的耀眼新星。
16. 非凡油條
目前從事新媒體,我認為行業的機會在AI生成式内容,包括不限于AI生成短劇,或互動式小遊戲(不好解釋暫時叫小遊戲)。
我推薦海螺AI的那家公司MiniMax,是我認為最有可能生成連續式AI短劇的公司。
圖/一然張 攝
17. 葉鐵橋(刺猬公社創始人)
目前從事媒體,行業的機遇我認為在于視頻。
(被低估的公司)我推薦蔚來。創造了獨一份的換電模式,燒過了拐點就牛逼了。蔚來做純電,但現在處于增程的優勢期。等換電的基礎設施建設得更完善,換電的優勢會凸顯出來。蔚來產品布局全面,且有先發優勢,賭得足夠大。如果成,則波瀾壯闊,即使敗,也轟轟烈烈。
18. 李恺萌(山風即岚創始人)
我目前是一名電商創業者,主要經營珠寶玉石,副業投資、内容輸出。
珠寶玉石是物質價值與精神價值的結合體。特别是傳統玉石,與中國文化血脈相連,市場基礎好,消費者的"喜愛"一旦被激活,就會一發不可收拾。
因此,珠寶玉石行業,具有以下特點:
(1)很适合穿越周期。
珠寶玉石市場有深厚的文化基礎,從古至今一脈相承,新客户教育成本低,消費需求具備穿越周期的能力。
珠寶玉石商品制式雖然有微創新,但總體變化不大,比如手镯、珠串、吊墜等,對于商家來説,有庫存壓力,但無過時淘汰風險。
總體來説,行情好的時候賺錢,行情差的時候賺貨,适合長期主義者參與。
(2)產業鏈成熟,入行門檻低,目前在銷售端,沒有壟斷性的巨頭。這些對新手商家來説比較友好,發揮的空間也比較大。
(3)商品以非标品為主,對消費者來説,品質、價格、利潤不透明,這也是消費者購買珠寶玉石商品最大的痛點。
所以,綜合這幾個特點,有未來可期的市場、有強烈的客户痛點、有成熟的產業鏈、沒有獨角獸,我認為珠寶很适合當下的創業者,特别是能用新的技術方法,解決行業痛點的人。這個機會的想象空間巨大。
我認為被低估的公司是閒魚。閒置是一門很好的生意,它可以涵蓋的範圍很廣泛:商品(新品、二手)、服務、同城等等,因為客群以年輕人為主,既可以做内容,也可以做交易平台。
因為,普通人更願意相信普通人,這是一切電商成事的基礎。
小紅書相信這一點,做成了内容電商,抖音相信這一點,做成了網紅電商,拼多多也相信這一點,做成了源頭電商。京東不相信,它推采銷直播,結果做成了普通電商。
閒魚是天然具有普通人基因的,只要讓這些人活躍起來,平台做好交易規則,買賣雙方的權益保障,這就是很好的一門生意。
但是閒魚在做内容和做平台的兩難選擇中,選擇了做淘寶,閒魚引入專業賣家(商家),其實是弱化了自己的優勢,放大了缺點——個人賣家被專業賣家碾壓,導致"沒有流量"、"閒置難出",但專業賣家的質量和數量上,和對手相比毫無亮點。
妥妥的,仨三帶王炸,一手好牌打個稀碎。
但是,我覺得閒魚還有機會,畢竟基本盤還在,盡管留給它的時間不多了。
19. 袁文(略大文化聯合創始人,筆名江嶽/原野)
目前從事内容行業。
市場持續洗盤,内容行業會進入到更殘酷的淘汰賽。事實上,今年以來行業内的壞消息就已經不少了,有些是經營層面的,有些是内容風險層面的。
具體到細分賽道,我所在的商業自媒體,面臨兩個最大的挑戰是:
(1)内容安全邊界的調整。
(2)客户需求的調整。這涉及到多個方面。
比如内容形式,以前主投圖文的客户,現在開始側重視頻内容。那麼對于傳統的圖文團隊,是否要增加視頻團隊、要投入多少成本,都是需要計算的事情。
比如内容質量,一些靠關系維持的商單,現在也會提高對内容質量的要求,這同樣涉及到團隊人力的調整。
但作為從事内容工作16年的人,我對行業前景整體樂觀。而未來幾年甚至更長時間裏,它最大的機會依然在于:好内容是剛需,也是稀缺。市場最先淘汰掉的,一定是"瑕疵品"。
受技術與市場變化的影響,"好内容"的呈現形式或許會變。但只要它能產生足夠的影響力,能打動足夠廣泛的人群,它就是"好東西"。
被低估的公司,從市場角度來看,我選拼多多。相比2021年2月的最高點,它現在的股價相當于是五折水平。這其中有它主動控制的因素,比如不設分紅計劃。單就這一條,就能擋住很多非"長期主義"投資者了。
個人看好它的原因主要有幾點:
(1)經濟環境。人們捂緊錢包的需求可能會持續存在,拼多多建立的用户心智,更符合當下消費趨勢。
(2)電商賽道。電商本身是一門不錯的生意。沃爾瑪股價在2024年翻番,這一年全球财富增長最快的10位億萬富豪裏,沃爾頓家族占據了3席。而這很大程度得益于電子商務銷售額的增長。同樣,國内電商即使已經告别整體高速增長,但從銷售額、利潤率等指标來看,依然優于多數行業。
(3)本身業績。不必贅述,都寫在财報裏了。
當然,風險點同樣有。比如如何持續滿足"五環内"用户。
最近幾年,已經有大量具備一定購買力的用户湧入拼多多,在平台上進行客單價更高的消費,并在百億補貼、先用後付等服務中得到更好的滿足。但他們同樣是對服務和質量有更高要求的群體,對于平台而言,如何提供持續的滿足,是比較大的挑戰。
不要相信所謂中產的忠誠度。在影響消費決策的因素排名中,價格絕對不是第一位。所以,他們不會只因為便宜而忠于某個電商平台——對于平台而言,這也就更難搞了。多選題永遠比單選題讓人頭疼。
20. (匿名)
從2024年的經驗以及教訓來看,汽車行業的血海不會變淺只會變得更深,以前傳統認知上的細分藍海賽道已經被迫融進整個大池子,一起卷了起來,所以2025年的大趨勢注定不會樂觀。曾經嘗試劍走偏鋒(投機取巧)的部分新勢力還是得回來認真拼内力的主幹道上來,但不管怎麼樣,汽車是一個制造業,降本增效是永恒的話題。
第一個要被提及的當然是2024年火了一整年的智駕,2025年應該會有更多的新勢力企業從規則驅動進化到端到端,畢竟特斯拉與理想的成功經驗已經放在眼前;同時也會有更多的供應商企業繼續在行泊一體方向上給傳統主機廠客户們提供更具有性價比的保底方案;
第二個則要關注艙駕融合這個新的產品方向,可以説将座艙與智駕的算力進行融合且智能調配一定是未來降低產品Bomb成本以及研發成本最重要且可行的方向之一,但也給剛剛習慣了按網域進行開發的企業們提出了新的問題:以後智駕網域和座艙網域在企業内部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關系呢?
伴随着艙駕融合,一個在2024年不太被提及的名字可能會在2025年被重新擦亮,那就是高通:在座艙領網域,高通8255甚至是8295給產業和用户帶來的衝擊力遠不如當年820A與8155所帶來的震撼,但Oryon這顆為整合而生的CPU,很可能再一次改變這個行業競争的話語權:在大家都賺不到錢,開始比拼"挨餓能力"的時候,還有什麼比節省體力(成本)更重要的事兒呢?
21. 浩然(商隐社創始人)
目前在做商業自媒體,在這個"人人皆可自媒體"的時代,自媒體或許算不上是一個行業了,這也對以做内容為職業的人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認為,現在不管是圖文還是視頻内容都已遠遠供過于求,而且陷入比較嚴重的同質化。同質化就會内卷。像商業領網域,大家經常刷到的就是打工人買不起XX了、年輕人XX了、中產XX了,以及幾個頭部大廠的種種。
内容内卷之下,反而凸顯了有差異性、有深度、有"人味"内容的稀缺性和重要性,這種内容可能更适合"超級個體"和"小而美"的團隊去生產。
前幾年自媒體團隊的目标是把内容實現标準化生產,做大規模,當下的趨勢反而是越小越好,這樣更能實現内容的差異化、IP化。
很多人覺得圖文内容在視頻面前已經過時了,也努力在往視頻遷移,我不這麼認為。圖文内容如果能擺脱千篇一律,看到社會大變局中真正的問題,不放棄探索有創意的視角,再真誠地去表達,機會還是很大的。反而是盲目追随視頻化,會落入更激烈的競争之中,本來的優勢也喪失了。
説一個被低估的企業:泡泡瑪特。其實它不算被低估,今年以來股價飙升,反而有些過熱。但我比較看好它,不是從業績和股價的角度,我更認可它的獨特性。
經歷了這幾年各行各業瘋狂的内卷和價格戰,"獨特性"應該是接下來每個公司都要考慮的話題。
泡泡瑪特就足夠獨特,我覺得是他們走了一條不追逐"主流"的路——别人選賽道都是選前景廣闊、資本看好的,而泡泡瑪特一開始做得就是沒有多少人看好的潮玩;移動互聯網趨勢來臨時,大家都擠線上創業的機會,也更能拿到融資,泡泡瑪特去做當時眼看要"被淘汰"的線下零售;把"快"作為大殺器的時代,泡泡瑪特卻強調"慢節奏"的發展,慢慢磨。
所以在當下泡泡瑪特也取得一些跟别人反着的效果:大家打價格戰時候,泡泡瑪特沒有受到影響,還推出了價格更貴的MEGA系列;大家都在談增長乏力,泡泡瑪特業績和股價雙雙大增;大家都説出海難,泡泡瑪特的海外營收占比接近4成了,在海外也很火,尤其東南亞。
當然,這樣不追"主流"的企業應該還有不少,也希望後面幾年能有更多。
22. 李聶軍Damon(自媒體賬号"芋艿和貓"的貓sir)
主業剛跳槽,即将進入今年話題性比較大的低空經濟賽道,未來會在一家頭部主機廠擔任CMO,對于能做和将做的事情我很期待。有想學開飛機、采購飛機或想來我廠參觀了解的媒體老師歡迎随時聯絡我。
副業的行業屬性有點復雜,年初基于"芋艿和貓"多年自媒體用户積累,在杭州開了個"貓客廳maoketing咖啡空間"。一年不到,目前點評4.7分,私網域用户規模突破6000人了。
成長看着還行,但蠻難去定義行業:既是線上也是線下,既有To C也有To B,既有虛拟也有實體產品、是咖啡店又不是咖啡店。
但這樣也不錯,依稀找到當年0~1服務網易雲音樂一起成長的欣喜,我和芋艿還蠻期待它未來能演變成的樣子。
主業這塊低空經濟的命題很大,這裏不具體説了,感興趣的可以搜一下相關專家的解讀。近期國家發改委也成立了低空經濟司,包括上海、四川、湖南、廣東、浙江等地也陸續出現民航、通用航空、文旅、地產等相關資本和產業整合。所以當我們在説低空經濟的時候,我認為這是一個必然會發生的、滲透融合進現有各行業的高科技生态體革命。
至于副業,我的視野是:當下互聯網和AI技術手段已把商業效率做到了極致,似乎每個人也越來越依賴螢幕裏的數字世界,而其代價可能是越來越多個體不管在線上還是線下都變成了孤島。
所以人和人的真實世界再構建,包括個人成長、彼此間真情實感聯結等都可能值得去做。
23. 陳嶽峰(靈獸傳媒創始人)
目前從事自媒體行業,主要聚焦零售、消費等商業類内容,以及會議活動與海外出境商務考察等領網域。
内容行業,尤其是以公眾号為主要載體的自媒體,在2024年是一個相對艱難的局面。2025年想必也同樣如此。這既受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也與技術發展和内容載體的遷移密不可分。
雖然身處自媒體行業,但因聚焦垂直領網域,與零售業的交流往往比同行更多。當下消費的真實狀況,大家心裏都有數。除了像山姆、胖東來等少數實體商超能逆市增長,絕大多數企業的日子都比較黯淡。更重要的是,并沒有什麼有效的解決方案。企業家和創業者對未來發展的興趣和信心在不同程度上明顯下滑,更傾向于"躺平"。
這裏插幾句可能會被很多人噴的話:直播帶貨的确沒有給社會帶來更多價值,反而吞噬了大量市場的就業機會、制造企業產能與產品更新的機會,以及零售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空間。當然,你也可以説這些企業自身做得不夠好,是咎由自取。但從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整體角度來看,直播帶貨的弊端,遠大于其帶來的利好——至少在我個人看來如此。
要説機會,零售行業未來幾年的最大機遇也恰恰在這裏。過去的模式已難以為繼,修修補補根本無濟于事。唯有大破大立,才可能殺出一條血路。這話説起來容易,實施起來卻異常殘酷,過程中難免會"屍骨累累"。
因此,未來或許會看到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業态和模式的出現,也會迎來更多不同于上一代企業家的新創業者。他們可能來自其他行業,或是更加年輕,憑借創新思維打破原有格局,為行業打開一片新的天地。
或許那時,我們也将随着行業的重新"復興"而找到新的機會。但這僅僅是"或許",因為我們正在遭遇的不僅僅是經濟周期,而是"永别"——過去的知識體系和能力積累的價值徹底清零,沒有重啓的可能。
受眼界所限,我的認知範圍内尚未發現被低估的中國公司,被高估得"水得一塌糊塗"的企業倒是不少。當然,AI可能是未來變數最大的行業。它的進化正逐步接手、替代許多人的工作,甚至很快可能超越人類的臨界點。我從不懷疑它最終能全面解構當下人類社會的秩序。如果活得足夠長,我們或許還能親眼見證它讓人類社會分崩離析的那一天。有時我甚至不無幸災樂禍地盼着這一刻早日到來——這多少顯得有些内心陰暗了。
毫無疑問,AI行業将會誕生更加偉大的企業。而這些企業,可能是颠覆這個世界的開端。
圖/一然張 攝
24. 恒河公園
如今正在人生中新的起點,參與建立并有機會管理一個小規模的股權投資機構。
其實我是不信任個人宏觀的預判能力的(我運氣比較差),當然也不認為這可以是指導工作的思路。過去在若幹個初創企業中盼望可以出現未來巨頭的思路,我也認為不适合現在。
我認為可以做的事是:尋找細分領網域的產業化機會,然後作為LP在标的產業化落地的關鍵階段起到推動作用,從而改變其基本面,使其能夠吸引到新的投資者——我們不應該對初創企業有過高的預期。活下去,活得比較好,借助我們的資金與投後管理工作,能夠實現業務模式的正循環,進入下一個階段以一個更好的基本面足以去吸引新的投資者,其實就是一個成功的投資了。
A股長期難以走牛其實也存在企業層面的客觀原因。企業在估值1億~10億階段的擴張相對安全,找到正确賽道發力就行。10億~100億極其兇險,因為往往是多個強力競争對手在同一領網域角逐,100億~1000億又變得相對安全了,因為行業格局變得大概穩定。1000億~10000億,藍籌級别的戴維斯輕按兩下就需要產業革命和史詩級的行情了(比如寧德時代)。
而我們新上市的企業大概率在哪個階段?在10億~100億這裏。這個規模的企業在地方政府信貸支持與上市指标的驅使下,當地方政府產業更新的填線兵,在全世界最激烈的紅海搏殺。IPO堰塞湖和牛短熊長的歷史實質就是如此。
過去美股的穩健上漲可以極大歸因于壟斷企業的确定性溢價,而中國企業各行各業普遍存在同生态位的中型或者中大型企業激烈競争的情況,它就很難給出來穩定的增長預期。而且由于内卷式競争,價格戰激烈,那收益和ROE也不好看了,成長和價值的邏輯都不存在了。所以初創企業起步階段更容易找到一個确定性較高的增長區間,而對于尾部的上市公司(按相對體量來説它們絕對是大公司了)來説大部分時候是非常難的。
按照前面所説的邏輯,推薦一家低估的企業就變得不那麼容易。因為預言吃雞大賽誰會勝利并不讨巧,而論述"低估"也需要有一個穩定的基本面。我自己接觸的大部分标的(以初創企業為主)就沒什麼評價意義,A股大部分尾部公司也沒什麼評價意義。
其實我能想到的生态位穩固而估值低的,就是新鴻基地產這樣的港資地產巨頭。因為我認為論述"低估"是在尋找确定性,而非發掘成長性。如果讨論一些成長性的話,我推薦小米。依靠強大的供應鏈管理和整合能力,從手機,智能家電到汽車的跨界遠比我們想象中輕松。這一能力未來可以衝擊到大部分非标的消費品產業,可能會獲得在各行各業都相當驚人的市場份額。
25. 林華(虎嗅作者、曾經遊戲行業,現AI法律研究者)
人工智能的2025,逆轉的人機對齊。無保留地看好人工智能技術和產業的發展,相信第四次工業革命是AI最低目标。人工智能會在未來短中長期都成為社會發展與個人選擇最大的機會。
2024年經歷過多的不确定,全球在左右思潮衝突和大規模地區衝突中反復颠簸。相反從2024年初兩項諾貝爾獎接連落入人工智能技術開始,AI始終保持着的C位焦點可能是唯一的确定性。個人認為由SORA和o1系列模型引入的新架構證實了人工智能技術發展還有巨大空間,scaling law大法得以在數據和推理訓練雙重維度得以沿續,這是AI在2024年最根本的技術突破和最重大的行業事件。架構技術的突破輔以NVIDIA新芯片在算力支持上的提升,深度學習界不同流派的宗師們在過去的一年裏首次在一個關鍵問題上達成一致:未來5~10年,GAI(生成式人工智能) is coming。
人工智能技術當然還存在幻覺以及邏輯能力的短板,這些都需要靠新技術發展去解決,但是人類為AI能力劃定的,從常識到數學能力的各種紅線正在一條一條被刷新,至少已經沒人能用"strawberry有幾個r"的問題嘲弄大模型了。
我們經常會聽到人機對齊(Human-AI Alignment),這個AI領網域的關鍵概念是指用人類價值觀來指導和約束人工智能系統的思考、決策和行為。保證AI價值觀和人類一致對AI安全固然重要,但模型和相關技術持續突破,已經可以讓人預見在2025年出現另一個方向的人機對齊——即AI越來越深入地改變人類生活和經濟,人類越來越依賴AI提供的資訊、分析和陪伴,也會有越來越多的產品和行業會向AI靠攏,這個趨勢會全面覆蓋日常、民用以及軍事。如果説2024是技術發展的蓄力期,2025就可能會是AI返身馴化人類的元年。
對于哪家公司或者產品值得關注,我覺得可以用兩個角度來表述。首先預測總是很難,但看衰通常比看好更容易,比如一直喊中文第一的某大模型就在持續衰退,雖然從未真正強大過。
其次,自從OpenAI捅破生成式天窗之後,AI技術發展很像一塊天幕,裂開第一道光之後整塊幕布上的光點從無到有并逐漸變得星羅棋布。遲鈍如谷歌在沉悶良久之後也終于大步追趕,據説還為重奪AI王座下了重注。字節AI在2024年的表現也可以視為和谷歌故事平行。從美國到中國,從傳統互聯網和技術巨頭到新興企業,雖然底層技術突破有待時日但各種引人注目的工程改良層出不窮。與其説未來2~3年裏看好哪家具體的AI企業,倒不如説更大可能會有一批優秀模型和企業會脱穎而出,形成百花齊放。至于聖杯最終歸于哪家,何必急于現在就猜。
還有一個關于美國和中國之間AI產業的有趣現象。自從生成式模型的基本技術擴散以來,盡管美國牢牢占據領先身位,但不可否認中國AI企業的發展也很吸引眼球。美國對全球(其它國家)的人工智能優勢似乎有點像NBA和其它國家籃球水平,理論上NBA應該對美國以外任何一個國家的籃球隊都無死角碾壓,但事實上夢之隊每次和歐洲諸強交鋒通常只是險勝,甚至偶有王冠掉落。
中國在AI技術上的追趕盡管面臨各種困難,但和美國之間的劣勢相較兩年前已經有了明顯改觀。美國有美國的優勢,中國有中國的希望,期望兩邊都有彩頭。
圖/視覺中國
26. 寧來(公眾号:商業漫遊指南、商業咨詢公司合夥人)
目前從事商業地產(僅指購物中心類,也可以延展至文旅)。
我們這個行業涵蓋面廣,橫跨地產、零售、餐飲、文化創意與旅遊,大到上百億的購物中心,小到小攤小販,都是商業地產的構成要素。
再具體點講,我從事的是商業地產顧問咨詢,就是幫想做線下商業的業主們出謀劃策,做做服務。
我認為中國消費社會發展特征,比較契合日本學者三浦展所定義的第四消費時代:人們不再一味追求物質消費,更加渴望共鳴和體驗,追求精神滿足,返璞歸"真"。
商業地產這個行業現在很焦慮,因此也就變得很浮躁,開始熱衷于追風口、造概念。但由于其重資產屬性,動作總是慢半拍,往往導致才剛上路,風口就開始消失了。新凹的概念又很難持續,撐不過三年。
2024年,線下商業最熱門的概念是谷子經濟,不少商場都開始布局這個賽道,但這波潮流能否持續,很難講。
如果預測未來幾年線下商業的機會,我認為還是要去文化裏挖掘。文化與潮流,分别表達了事物發展的不同階段。潮流指的是先鋒、小眾,帶有玩票性質的嘗試,而文化則是指沉澱下來、不那麼網紅、不追求流量,是一種内斂的形态。
以騎行為例,這一兩年爆火,進入大眾視野後,很快被各種博眼球事件所占領。但風潮過後,留下來的才是文化,這時的騎行人群會更加穩定,更有黏性,有更強的社群共鳴,也有更純粹的騎行追求。這會倒逼市場供給端形成更精細、更專業的產品和服務,供需兩端逐漸達成平衡。
追風口與等風來是兩種生意邏輯,前者講究"唯快不破",後者則是"掃地僧"般低調務實。 在我看來,未來線下商業裏能真正稱之為機會的,一定是從文化角度出發,對已有商業形态進行更新與更新,以慢為快,這才是真正有土壤、有可持續性的生意機會。
未來線下商業的機會,是那些埋頭練功夫、彎腰撿鋼镚的小店和手作人。比如,現在已經很多人沉下心,去到不起眼的角落裏挖掘非遺產品,這是能吸引我的事情。
但即使如此,線下商業的紅利期已過,除非小概率事件,一般生意很難再獲得超額回報了。
被低估的公司,我説一個跟主業無關的產品:小報童。
現在是一個溝通效率極低的時代,我們被灌輸的信息都經過加工,同時,我們也在用更加隐蔽的語言藝術來描述現實。如何去建立一種新的溝通形式,對某些特定的話題進行深度學習與思考,這将是越來越多覺醒的人所渴望的。
小報童作為Newsletter型產品,通過主動訂閲來獲取信息,能屏蔽掉很多雜音,讓思想傳遞更加有效。我想未來應該需要更多重塑溝通形式的產品出現,這類產品,不僅是被低估的,也是真正稀缺的。
27. 智遠同學
我現在的工作是一名商業記錄者,説白了做自媒體。至于自媒體算不算一個行業,我不确定。
在我看來,自媒體更像是一個容器。這個容器可以承載各種内容,不同的東西在裏面都有可能生長出來。
我平時的工作主要做兩件事:一是記錄來自一線的信息,比如客户公司希望傳遞的一些重要内容;二是通過這個"容器"把這些信息展示出去,讓人更容易理解,同時還能加快商業運轉的效率。
説到行業未來的機會,還是要回到"容器"這個概念。容器本身會變,但核心是它承載的内容在發生什麼變化。
從我的經歷來看,這幾年内容變化挺大。前兩年我關注消費和營銷比較多,那時候,行業裏的普遍感受是預算少了,廣告投放也減少了。
但到了今年,或者説2024年,我發現很多客户的預算和表達需求其實還在,只是變得更具體、更精準、要躬身入局。對我來説,2024年是一個增長的年份,籤了不少客户,也帶來了新的機會。
未來最大的機會,還是内容本身。雖然AI和算法已經讓很多東西變得不一樣,但從某種程度上,它們也讓内容變得更加無序。
對于自媒體這個容器來説,垂直到細分行業,把研究從無序變成有序,是一個重要方向;另外,用户對内容質量的要求也在提高,這會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點。
總的來説,一個是秩序化,一個是高質量,可能都會帶來新的商業機會。而如何圍繞這些機會設計商業模式,值得認真思考。
如果要推薦公司,有一家很值得關注——"斑頭雁"(BetterYeah AI),這是前釘釘總裁創業的公司,基于AI和智能體(Agent)做了一種新形态的產品或服務。我覺得它是一個很好的模範。另外,那些以"工作流"為基礎開發產品的公司,也很值得關注。
比如:專注RPA+AI的來也科技(UIBot)、弘玑信息(Cyclone Robotics)、金智維(K-RPA)等,它們都代表了AI時代下一種新的生產力革命,也是未來產品發展的重要方向。
28. 成妙绮(一級市場投資人、專注早期高科技領網域的投資)
自2021年,募資和投資雙雙達到歷史高點之後,中國的一級投資市場已連續三年走低。當前,一級投資人正遭遇前所未有的艱難困境:基金募資舉步維艱,被投企業退出不暢,可供投資的機會也大幅減少。我們正在經歷的,并非短暫的資本寒冬,而是長期持續的一級投資新常态。
對創業的朋友們來説,2025年或許仍将是艱難的一年,在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戰略上,應未雨綢缪、做好戰略收縮,并積極探尋新的機遇和新增長曲線;
(2)融資上,不要計較估值,抓緊機會存糧過冬,因為明年的融資環境或許更差;
(3)退出上,需理性分析、能上市自然是皆大歡喜;不行的話,并購退出也不失為一個好選項。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相當大比例的成功企業,都誕生于冷冽寒冬或其前夕。它們借助困境積蓄能量、鍛煉團隊,才能在市場回暖時攻城略地、橫掃市場,最終奪取勝利。所以,如果找準機會,創業者和投資人都有機會在寒冬中取得更佳戰績。
展望2025年,我更看好低軌衞星通信和低空經濟的相關機會,這兩個市場都處于爆發前期,無論是創業還是投資,都是不錯的選擇。
價值被顯著低估的公司——沃蘭特航空。沃蘭特是一家專業從事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研制的高科技公司,也是低空經濟中的代表性企業。公司匯聚了業内頂尖水平的專業人才團隊,目前其產品技術參數、性能、商業化進展均處于全球領先的水平。
當前,境外eVTOL公司市場價值已經得到了市場的認可,而技術實力與研制進展相差很小的中國同行們仍處于價值發現階段。例如,美股上市公司 Joby 市值高達 68 億美元、Archer 市值為 52 億美元、Eve 市值為 16 億美元、Volocopter 估值曾達到 19 億美元。相比之下,作為中國頂尖的 eVTOL 公司,沃蘭特與國外同行在研發和取證進度上差距不大,商業化進展更好,其估值卻低了一個數量級。
作為中國民航局華東局受理的首個客運載人eVTOL項目,沃蘭特在适航取證進度方面處于行業領先地位。2024年12月20日,中國民用航空局飛行标準司、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航空器評審中心與沃蘭特舉行了運行符合性評審(AEG評審)的第二次會議,标志着評審工作已進入實質性階段。
大客户認可度高,商業化進展迅速。截至目前,該公司已籤訂戰略合作及意向訂單 860 餘架,意向訂單金額達到 220 億元。公司與南航通用航空、中國通用航空、中國飛龍通用航空、金鹿公務航空、亞捷航空等多家頭部通航運營公司籤訂了戰略合作協定,商業化進展行業領先。随着公司產品率先實現交付,公司價值也将進一步凸顯。
圖/視覺中國
29. 賀樹龍(定焦One、樹龍談創始人)
目前從事自媒體,小團隊(10人左右)運作。提供互聯網行業相關的深度報道,日常重點關注科技巨頭、AI、新造車、新消費等比較熱鬧的方向。
過去一年,做了很多減法,包括人員上的、内容上的,也在學習通過短視頻、直播等方式表達。機構自媒體這個事,這幾年比較式微,尤其是基于微信公眾号生态的圖文自媒體。身邊越來越多的同行跑去做短視頻了,這是大勢所趨。以前大家都覺得短視頻的閱聽人不高級、内容沒營養,但是随着越來越多專業人士的加入,現在視頻号上也有大量優質内容,算法機制也有比較大的改進。圖文自媒體視頻化,肯定是未來幾年的一大方向。
互聯網行業沒什麼被低估的公司,因為大部分重要的公司都上市了,理論上當前的股價已經反映了這些公司的價值。如果硬要找的話,我會推薦字節跳動和騰訊。是的,兩個死對頭。推動字節跳動估值(目前約3000億美元)上升的是AI,推動騰訊市值(目前約5000億美元)上升的是視頻号。我判斷,視頻号将來的用户規模和商業價值,非常有可能超過抖音。當然,在出海方面,TikTok仍然會遙遙領先。
做内容10幾年了,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我們給讀者提供的價值到底是什麼?想來想去,答案好像比較空虛。我認為,僅僅寫讀者愛看的内容,這件事的價值比較有限。應該把讀者變成用户,把提供内容變成内容+服務,最終幫用户解決問題,而不是滿足他們茶餘飯後的消遣性閲讀需求。當然,這很難。2025年,希望能在這個問題上有所探索吧。
30. Bob(嬉笑創客作者)
目前主業是風險投資行業。最大的機會是行業出清,幸存者有足夠的空間,并且通常都有幸存的原因,要不然具備頭部效應,要不然是垂直領網域的深度機構,要不然有很強的產業整合能力等,總有幸存的原因。
對于整個資產管理行業,無論是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無論是公募、私募、家辦、理财顧問等,所有在過往三年有穩定業績、能交付募資時的承諾的機構、團隊或個人,都會有幸存者和口碑優勢,在當前投資低迷的環境下被低估,後續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尤其是當周期回到復蘇階段時,我并不認為流動性會匮乏,一旦風險偏好提升,這些玩家就是承接活水的。
但要成為幸存者并不容易,過往太多賺快錢的誘惑,讓很多受托人背離了初心;也有很多是潮水退去後證明本就不具備實力。這是一輪非常慘烈的洗牌。這其中我最看好的是有全球化配置能力的機構,能避免對單一市場的beta過度依賴,能夠在全球視野内找增長點,或者至少能在配置上拓寬。這是資管行業的高維打低維。
31. 寒暖流
目前從事新媒體。
我認為被低估的公司是凡客誠品。吃過大虧的陳年,還活着,活得還不錯,凡客誠品的時代來了,人民群眾對雷總的熱愛,也終将會外溢到凡客那裏。
32. Weber(自媒體賬号:Weber的流量江湖)
目前主業是在内容平台上做矩陣搞流量,好聽點是搞内容電商,副業是在搞流量的過程裏面搞投資。
随着内容平台不斷擴張邊界,已經無所不包,好像抖音、快手、小紅書、視頻号,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完成所有日常線上拟人化操作,嬉笑怒罵、追星看劇、消費購物。用户在内容平台上投入的時間和行為軌迹必然越來越多,這樣很有利于懂流量和有号資源的創業者對to C業務的品牌和公司進行前置的流量分析,獲取優先于市場的認知。我覺得在已經内卷到飛起的内容電商行業,這是最大的機會。
2025年内容電商最好機會一定在視頻号和小紅書,這兩家一直被diss商業化基建不好,前景不看好,但會是我這樣中小創業者後發先至的最大天時地利, 因為這兩家在我心中,都是web3.0電商時代的新平台。
最被低估的公司就是最熟悉的騰訊,基于AI和web3.0時代的來臨,2025年強烈看好騰訊會創出歷史新高,微信電商生态加入視頻号之後,會形成中國國情的獨立站電商生态——下一代的非中心化Web3.0電商模式。基于微信公眾号和視頻号的海量内容,AI時代的騰訊也大概率能做出AI國民應用。 騰訊很大概率進化為"社交+電商+遊戲+AI"全能巨頭。
33. 驚蟄研究所
目前從事傳媒行業。
自媒體發展至今,已經從"小眾圈層+大眾傳播"迭代到了"深度體驗+精準傳播"階段。決定自媒體價值的不再只是用傳播量級衡量的影響力,而是以内容體驗和用户運營帶來的IP認同。
這也意味着,未來自媒體從業者們既要實現内容的廣泛傳播,還要借助内容的深度觸達,在用户心理層面建立IP認知。
作為聚焦新經濟現象的自媒體,驚蟄研究所注意到,相比影像、視頻内容的AI技術公司所獲得的關注,音頻AI合成技術并未引發太多讨論。因此,諸如ElevenLabs這樣的公司可以説是被低估。
首先在技術上,ElevenLabs僅需1分鍾甚至更短的語音素材,就能夠精準克隆聲音,并且能夠模仿語調和情緒變化。不僅提升了AI語音互動體驗,還大大降低了素材門檻,讓AI變得人人可用。
另外,ElevenLabs的AI模型對比谷歌、微軟的產品,已經能夠實現高度定制化,用户只需要簡單操作就可以調整語音的音色、語調、語速等參數,還能創建和管理多個自定義語音角色,滿足多種需求。
最後,包括ElevenLabs的產品在内,AI音頻模型的商業價值已經在有聲書出版、遊戲配音等領網域得到落地。并且除了輔助内容生產,AI音頻模型的誕生讓人們離"數字生命"又近了一步,在碳基生命向硅基生命"進化"的道路上,為個人聲音的數字化提供了有效手段。
34. 王小一 (虎嗅作者、公眾号:王小一和她的朋友們)
我的主業一直是在高科技公司工作。雖然一直有興趣,但2024才正式開始做副業:心理咨詢和(公眾号)寫作。
先説high tech。AI帶來的革命性浪潮對高科技行業中低端職位的影響不言而喻,但影響還并未大規模展現,未來3~5年之内可能才會逐步展開。
如果我們把AI時代高科技行業看作一個連續譜,底層是AI的核心,算法,模型,架構等等支撐AI技術的基礎,頂層是終端用户,即消費者的話,市場需要從事AI核心技術的崗位會很少,入門門檻很高。往高一層是各種所謂的應用接口,包括各種内容產生器,即調用AI模型產生各種内容和服務,也是現在各大中小創業公司蜂擁而至的風口,這裏能容納更多的勞動力。
但在到達終端用户之前,還有一個重要的環節,可以稱為用户體驗設計、整合,我認為這個空白之處是最能體現人的創造力,而最不容易被(現在和可預見的未來的)AI直接替代的環節。
沿着這個話題,我認為在AI時代最被低估的公司是蘋果。蘋果的核心競争力既不是硬體研發,更從來不是軟體開發,而是創造并引領新的、更好的用户體驗。這種對用户體驗的關注、人文主義關懷,是深植于公司文化當中,并且從創始人的氣質裏面延續至今的。
所以蘋果可能研發不出來最新最快的AI模型,也未必是能最快提供某種應用接口的服務商,但是它最有可能創造出一種整合AI能力為用户提供下一個時代的體驗。
接着説心理咨詢和寫作,其實這兩件事本質上差别并不大,都是關注人類心靈世界的工具。從我的視角看出去,我認為現在有一個趨勢就是,人發展到了一個必須要朝内、關注個體或群體精神世界的階段了。
無論是對親子關系,家庭教育的關注,還是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所謂男權女權的争論,甚至看一看現在能引起大眾廣泛讨論和共鳴的影視、綜藝,都反映了這個趨勢。随着經濟周期的改變,人們朝外的動力不夠,自然會更傾向于朝内發展。以我片面的了解,我認為未來幾年心理學、心理咨詢、泛心理,包括靈性、玄學等等處理精神世界的工具行業,都會迎來井噴。
但目前國内這些行業的管理機制都還有待改進,舉例而言,加州一個合格的心理咨詢師考到資格,需要3000小時以上的實踐時間,而國内目前實行的認證考試,對咨詢師的能力要求,還相去甚遠。随着市場需求的增加,相應的行業規則和監管應該也會随之得到更大的重視。同時,與這些行業配套的培訓教育行業,也會更有市場。
最後一個展望是,如果要問有哪些行業和職位最不容易被将來的AI取代,我堅持認為心理咨詢是其中之一。至少專業的精神動力學取向的心理咨詢,是需要人來從事的,因為它的運作機制是靠咨詢師的感受力和心智化能力,而不是邏輯和算法。
35. 槍上花(品牌營銷咨詢顧問、公号"槍上花")
目前做品牌營銷咨詢,To B服務行業最大的機會,就看客户有什麼發展機會,客户過得好,我們跟着沾光。
過去幾年也算有幸看到很多行業變遷。互聯網火熱、新消費火熱、餐飲火熱,服務一兩個頭部,能得到一群中腰部客户支持。但是今天還有互聯網公司找來嗎,還有奶茶、咖啡找來嗎?已經很少了。
頭部競争基本結束,行業玩家越來越少,除了互聯網。比如奶茶、咖啡這類半餐飲,因為過于标準化,行業客户也逐漸集中在幾家,中腰部都在消失。
但相反地,我們也會看到堅持差異策略,避開純規模邏輯的公司,在活下來。
中餐餐飲因為是分散行業,受時間、空間、人力保護,天然難标準,今天看,反而存活更多。
現在去各城市走訪,各種地方餐飲也在追求差異化口味,差異化特色,都盡量避免自己标準化出品後,被巨頭淘汰,大家在摸索對抗标準化的出路。
很多電商、餐飲,也都在自己做獨家品,在減少純預制菜,越來越不喜歡和标準化平台一塊兒玩,率先回歸做差異、做品牌,開始反思過去純量化的作業方式。
之前發過一條朋友圈:
"如果超市的產品,是顧客家樓下就能買到的,那個三公裏外的超市就沒人去了,所以今天還有生意的,山姆、胖東來這樣的超市,一直堅持差異化的產品策略。
同樣的,如果你的内容,是從别處復制的,用户在别的地方已經刷過了,他也沒必要看你了,你講得還沒有别人有趣。
标品是有流量,生產成本也低,但是标品不管哪種形态出現,面對的都是同質化競争。
線下小店也是這個邏輯,今天我們還願意開車去打卡的店,一定也是產品有差異化的,預制菜家門口商場和外賣就吃了。
今天小店一定要有強差異,小店也可以做小範圍的網紅,靠話題,做出景點流量……"
所以接下來有什麼機會呢?什麼被低估了呢?
回歸個性,回歸差異,回歸真實的用户價值,這些常識,從來是被低估的東西。
圖/一然張 攝
36. 黃曉軍(虎嗅作者)
我是無業遊民,兩年前帶着老婆孩子裸辭回村後,鼓搗茶葉沒成氣候。
期間,我在三家公司兼職了顧問。很巧合的是,通過這三家公司的業務,我2024年接觸到了不少對各年齡層次人群的調研。
首先是娃娃的教育。
前不久,我朋友去北京參加了一場關于立法的讨論,對象就是0~3歲娃娃,談到了早教、托育、幼兒園等教育方面的規範和發展,發改委和衞健委也在10月提出來支持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
你看,先有教培的規範,現在又是幼兒啓蒙的規範,K12高質量發展大有可為。
實際上從當下的消費就能看出,沒有哪一個父母能拒絕xx巴士,學x思那麼貴也能賣出全網第一。還有一度低迷的紙媒市場,《xx少年》拿捏大半個中國的中小學生家長。
并且,一茬接一茬,父母都是笑呵呵掏錢。
再看退休人群。
年初,國務院也印發了《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這是國家出台的首個支持銀發經濟發展的專門檔案。所以,行業将2024稱為銀發經濟元年。
很多人談到銀發經濟就是搞養老院,格局小了。真正與這些退休老太太打交道就會發現,養老院還并不是大眾化的需求。
退休老太太會一起約麻将、一起圍爐煮茶。前不久,x璞還瞄準老年人開咖啡館。這是對的,我調研過重慶本地幾個社區獨立咖啡館,在瑞幸、庫迪的價格戰下能存活的秘籍無不是服務好老年人。
退休老大爺呢?男人消費本就不如狗啦。但你可能也想不到,他們會組成一個摩托車騎行隊,還玩改裝。
這群銀發,才是真正帶動經濟的銀發。
圍繞他們,混亂的醫藥健康可能會被大力整頓,這裏面水很深但剩者為王。其次,老年旅遊會快速崛起。我服務的一家旅遊規劃設計公司就提到,如今好多景區裏,大半都是中老年人。
最後,是一些涉及理财、保險甚至反向抵押的老年金融,也會逐漸成為熱門。這一塊,我專門去社區咖啡館交流過,大多國企退休的老年人都有關注,并且反向抵押這個操作還是人家給我科普的。
當然,大部分農村老人,我認為依舊處于商業關注的盲點,那位種完麥子往南走的阿姨尚屬特例。這群人沒有退休的概念,只會一直埋頭翻土,直到趴進土裏。
由于一直躺在消費群體中,2024很少重點關注某個企業,不好推薦被低估的企業。但我認為,關注娃娃的企業走橫向整合能夠大幅提升ARPU。關注老人的企業哪怕切1厘米寬,也能獲得指數級的增長。
當然,以上僅來自于我在重慶市場的一些走訪和個人見解。
37. 于冬琪(新能力咨詢創始人、《種草》作者)
目前從事:咨詢行業,為企業建設一個個"新能力",所以2024年才找到品牌名,叫"新能力咨詢"。也是2024年,有了大客户小紅書和螞蟻金服。
最近很讓我興奮的機會不僅僅是咨詢行業的,在很多行業都在發生。比如:
我們做咨詢吧,服務的還是公司的創始人和一号位,一直要解決的問題是"對方為啥需要我們的服務",我們此前的理解,是從功能出發——如果創始人問任何問題,我們都能做到大概率有答案,我們就大概率能赢得對方的選擇。
那這個時候,我們的服務機會,完全依賴于創始人是否認識到問題。
在服務小紅書的過程中,看到了很多新品牌的崛起,我意識到,也許更好的是"從生活出發",創始人也是人,如果我能讓自己在工作中擁有更多快樂,能在工作的同時照顧好我的小家,能夠擁有健康的身體和幸福的生活,這樣的生活狀态,會是創始人們羨慕的。
他們就無需意識到問題再找到我們,而是會因為向往這樣的生活、看到我們對生活狀态本身的展現而來。
這也是我看到的在我們這個時代的一個大趨勢。
富起來的中國人在思考"什麼是我想要的生活",他們開始關注生活的可能性、學習生活的可能性。那麼回到生活,先展示一種人們"向往的生活方式",如果向往是強烈的,自然用户會為解決方案買單。
這個趨勢,在各個行業都在推動變化快速發生。
我認為被低估的公司:Babycare、亞朵星球,等等。從他們展現出的能量和此刻的市場地位來看,他們雖然已經有了耀眼的成績,但我感覺仍然被低估。
38. 弓長亮 (虎嗅作者,本名:張亮)
從全年開始從内容和短視頻營銷服務,逐步轉向了直播和電商帶貨的工作。期間反反復復,也促使自己進行了更深入的思考。和很多虎嗅作者一樣,最早都是從行業觀察和研究開始的,但是随着自己躬身入局,視角也随之發生改變。説好聽點叫做專注和聚焦,説難聽掉就是越來越窄。但是,也帶來了新的變化和思考。
對于2025年的消費類市場,我個人還是堅持去年的觀點。
第一,日常消費品類目下的性價比之争,會愈發激烈。消費降級不管是哪個人群都是實實在在發生的。尤其是我在2024年接觸到的高端美業和化妝品之後,感受尤為明顯。客户都在尋求更優質的替代方案或是替代產品。
第二,普通人的内容需求繼續會得到放大,口紅經濟效應不僅體現在實際的消費產品上。更會體現在娛樂内容層面,2024年的短劇熱就能很好的反應出這一點。很多人批評網絡短劇爽文模式降智,但是換一個視角來看,普通大眾的内容需求和指揮棒之間總會有很大的差異。沒有短劇和網綜的年代亦然。
第三,從電商角度來講,成本和收益之間的矛盾、商家和消費者之間的矛盾、平台和商家之間的矛盾也會更激烈,以僅退款和運費險為代表的爆發點會更多。從我們的觀察和接觸角度而言,品牌商家過得也不是很開心,劣币驅逐良币的趨勢隐隐出現。如果在2025年内容電商平台不能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平台營收一定會受到不小的影響。
如果讓我找一個被低估的公司,站在現在這個時間點,我真的很難找到心目中的那個"她"。顯然對于每一個人而言,2024年并不太過如意。如果非要讓我説出被低估的對象,那我想説,每一個普通人,每一個還在努力生活的人,都是被低估的。
39. 蕭良善(虎嗅作者、大廠科技傳播負責人)
我在一家大廠負責科技傳播,也就是将廠裏的一些AI研究和應用進展傳播給業界和公眾。在ChatGPT掀起的這波AI滔天巨浪中,我們算是局中人,被卷得不行,同時也是推波助瀾者。
無論如何,我們得感謝ChatGPT為AI行業帶來的巨大流量,某種程度上挽救了行業。其實在2021年,AI行業還頗不自信,前路迷茫,不少人懷疑深度學習已經撞牆,而大模型尚未展現出強大的能力,沉迷于參數競争,其實就是AI圈自娛自樂,今天你百億參數,明天我千億參數……路過的外人要是感興趣,都要問一句:這玩意兒有啥用?
ChatGPT徹底點燃了公眾的熱情,從此AI行業有了潑天的流量。2023年是開局之年,大廠們重金投入、軍備競賽,唯恐錯過時代性的機會;而各種AI創業公司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聚攏了數億甚至幾十億資金。
相對來説,2024并不是什麼波瀾壯闊的一年,AI發展有可圈可點的地方,但大多在預期的路線内,談不上革命性的突破,諸如大家比較熟悉的視頻生成、多模态理解、推理能力提升……雖然時不時能引起一些驚呼,但距離公眾的期待可能還有很大距離。或者説,目前公眾對于AI的期待阈值已經過高,高到了AI行業短期無法兑現的程度。
所以,作為AI傳播者,我勸你不要相信朋友圈裏那些"AI又革命了"的驚呼,保持一顆淡定的心,你不會被AI時代的列車所落下。
AI毫無疑問是時代性的機會,但究竟怎麼做,才能發揮AI的能力,取得商業上的成功,這個問題在短期内很可能沒有答案。那些對AI表現出100%笃定信仰的CEO們,其實大多是表演,他們内心也很迷茫。
這其實是歷史的必然。1831年,法拉第基于電磁感應原理發明了人類第一台發電機,但愛迪生研制出穩定可用的白熾燈泡卻是1879年,也就是説近50年後,電力的"殺手級應用"才真正出現。
AI時代肯定要比電力時代發展的速度要快,但也需要進程,2012年深度學習興起,2022年才出現ChatGPT。這十年裏,大家也在探索AI的商業化落地,但成功應用屈指可數,局限在信息推薦、廣告分發、視頻安防等有限場景裏。這十年留給AI從業者的重要教訓是:不要拿着錘子去找釘子。
也就是説,AI如果要商業化落地,首先要做的是發現問題,定義問題,然後利用AI去解決問題,而不是拿着AI去找可能使用的場景。互聯網時代,搜索、電商、社交網絡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為他們技術領先,而是解決了信息和商品流通的問題,極大提升了效率。
所以,AI時代的機會,不只是留給做基礎模型的野心勃勃的巨頭們,更開放給了普通創業者們,在發現和定義問題的機會上,眾生平等。
40. 毛琳(互聯網公司策劃總監)
目前在旅遊行業工作。旅遊行業是少數在後疫情時代快速增長,并且行業已經全面超越2019年,達到歷史新高的行業。
旅遊行業正在經歷冰火兩重天:
一方面,新業态層出不窮,新城市迎來新機會,私家團、小團化、演唱會遊成為亮點,老年人也正在成為行業的動能來源。
另一方面,行業供過于求進入洗牌階段,如家和錦江進入萬店時代,行業酒店門店數超過1800萬間,超過2019年,但酒店行業入住率在降低,機票價格回落明顯,行業開始從粗放運營到精細化運營更新。
旅遊行業最大的機會有三個方面:
(1)AI對行業的改造。AI對于出行需求激發、出行服務、供應鏈整個都有巨大的機會,現在行業AI落後通用大模型一大截,行業基建很落後,數字化程度很低,AI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
(2)行業拼多多類平台的崛起。消費回歸理性,每個行業都會出現淘天和拼多多雙雄角力,不止旅遊行業,大部分行業都會出現淘天和拼多多類品牌,一個主打高端,一個主打性價比。
(3)全球化。中國的旅遊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務對老外簡直是降維打擊,就和直播一樣是碾壓的優勢,全球化去搶占市場比國内内卷價值更高,也有可能產生更多的獨角獸。
我認為被低估的公司是小米。從一家不會選錯的"保底"選擇,到SU7發布成為車生活家的生活方式品牌,小米股價一年内上漲了兩倍,但小米仍然是被低估的公司。
首先,小米成了數碼領網域的"拼多多"。從手機到生活品牌,再到保時捷taycan級的審美單品,小米成了性價比和高審美的代名詞,品牌心智一旦形成,滾雪球式的收益會接踵而至,價格屠夫的标籤是最好的傳播載體。
其次,小米的價格天花板打開了。小米SU7和SU7 ultra讓小米單款產品價格上探到20萬和80萬級,以前iphone手機的價格就是小米單品的價格上限,現在這個價格上探到80萬,小米高端化的價格空間就有了更多的轉圜空間。小米汽車成功形成了新的品牌心智:即使是汽車等大件產品,小米仍然是性價比的代名詞,閉眼入就足夠了。
再次,小米做成了蘋果也沒有做成的生态系統。小米su7交貨量已經突破了13萬台,讓小米從手機到智能家居再到汽車,成了生活的全智能化網絡,AI加持後,小米已經做到了比蘋果系統更深度的場景連接。
當然,汽車領網域除了小米這種拼多多類品牌,行業"淘天類品牌"蔚來同樣也是被低估的,"走暗路、耕瘦田、進窄門"是對蔚來最好的诠釋,2900座換電站,100億換電站成本是巨大的投資,也是高端化產線的地基,蔚來需要等待規模效應的顯現。但在消費回歸理性的當下,這比小米需要更長的時間周期。
圖/小雨 攝
41. 陳鵬飛(公眾号:黑板洞察)
目前依然活躍在教育行業。今年是雙減的第三年,回看整個行業發展的變化,我認為未來幾年教育行業最大的機會應該是學習機。
學習機的火熱崛起不僅是政策與技術推動的結果,市場數據也從側面印證了這一趨勢的快速增長。洛圖科技(RUNTO)發布的《中國學習平板零售市場月度追蹤》報告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學習機的線上零售均價達到2907元,同比增長9.9%。同期,學習機在全渠道(包括拼多多、抖音、快手等新興電商平台)的銷量達到122.6萬台,同比增長38.0%;銷售額更是達到了35.7億元,同比增長51.7%。這一數據表明,學習機已不僅僅是輔助學習的工具,更成為家長教育投資中的優先選擇。
随着價格的上漲,家長更傾向于選擇功能更強、體驗更好的高端化學習機產品,推動了這一市場的高質量發展。消費更新的大背景使得教育硬體逐步從"工具型產品"向"家庭教育生态核心設備"轉變,進一步鞏固了學習機在家庭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結合政策環境和市場表現,學習機的快速發展還得益于技術創新和渠道擴展。現代學習機通過AI技術實現個性化學習、實時反饋和數據分析,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求,也顯著減輕了家長輔導的壓力。
同時,拼多多、抖音、快手等新興電商平台的滲透,不僅降低了購買門檻,也為學習機產品吸引了更多潛在用户。這種技術驅動和渠道多元化的發展模式,使得學習機市場呈現出蓬勃的增長态勢。綜合來看,學習機的火熱反映了政策推動、技術更新和消費需求變化的共同作用。在價格、銷量與銷額同步增長的背後,是家庭教育場景對智能化、高端化教育硬體的高度認可。随着AI大模型的進一步更新,未來學習機有望在產品創新與教育場景融合中持續釋放更大的市場潛力。
對于被低估的公司的探讨,我目前沒有一個确切的定論。但是我有一個觀點:老牌的頭部的教育機構是嚴重被低估的。雖然政策的快速變化,如"雙減"政策,對傳統頭部機構(尤其是以學科培訓為主的機構)帶來了巨大衝擊,導致市場對它們的長期潛力出現低估。
然而,這些機構在資源整合能力、品牌影響力和渠道布局方面的優勢并未完全消失。随着它們逐步轉型,市場對它們的價值可能還未完全反映出來。傳統頭部機構擁有較強的資源整合能力,包括教學内容、師資團隊和技術平台等。在面對新賽道時(如職業教育、教育硬體或B端服務),它們的擴展能力往往比新興公司更具優勢。一旦找到合适的切入點,這些機構可能迅速釋放潛力。
傳統頭部機構經過長期發展,已經在學生和家長心中建立了較高的品牌信任度。即便短期受到政策和市場環境的衝擊,在面對當前教育機構跑路頻發的社會現狀下,其品牌号召力和口碑無疑是開拓市場的利器。
同時,線下的培訓在政策的規範之下又重新活躍起來了,各個機構都在快速擴張業務和校區,甚至有的機構在當前房租便宜的時期,囤積了很多長租期的、适合開設校區的場地,"圈地運動"再次展開,整個市場又回到了老牌頭部機構擅長的節奏中來,從他們的财報中,我們能窺見一斑。
42. 李春晖(娛樂硬糖主編)
目前從事文娛產業。
我認為行業的機會在于人口結構變化。年輕人減少,并且受經濟環境、媒介環境影響,在财力、活力、創造力上都有所削弱。中老年人口比例上升,新老人受教育水平、消費水平、互聯網使用水平都更高。新中年不用説了,中國最早的二次元、遊戲玩家、腐女、追星族……這些今天的文娛活躍人群,都可以追溯到70、80後。
這就讓文娛行業需要從長久以來的"媚青"轉向關注熟齡群體。從日本、美國的情況看,也确實是人口爆炸期的代際将長期占據社會主流。此處點唱一首懂王入陣曲或東愛主題曲,費勁追逐啥00後、Z時代啊,看看80、90後吧,他們的娛樂需求并沒有被充分滿足。而且在今天的内容分發機制下,幾代人的内容消費已經拉平。
2024年的文娛市場也印證了這一變化。這是一個文娛小年,但從那些寥寥熱點也能看出:最火的中老年短劇,既是挖掘了中老年的需求,也是復興了久已退出主流市場的苦情神劇。同理刀郎和他的"刀學",中老年用户的迷戀更明确持久不動搖。
劇集領網域也是,熟齡化、古早味的内容更受歡迎。《我是刑警》有早期刑偵劇的扎實、《小巷人家》是典型的老少鹹宜,就連古偶女主的流行人設都變成了離異人妻(《墨雨雲間》《九重紫》《國色芳華》)。與之相對的,輕喜、漫改這些讨好年輕人的内容則失手率較高。
電影方面,觀影閱聽人平均年齡越來越高。綜藝最火的是《再見愛人4》的家長裏短。甚至就連遊戲,《黑神話》能追溯到《鬥戰神》,《鬥戰神》能追溯到《悟空傳》,這説明什麼,80後、千禧年的文化結晶還能接茬用。
綜上,一些舊娛樂、舊流行、舊内容範式都有復古重振的機會。别天天研究青年文化了,好好回憶下中年文化。
電影夕陽了,劇集熄火了,短劇累死人了,遊戲人都裁了,文娛這麼成熟的領網域還有啥可説的,最時髦的AI來了也就是降本。
今年一些采用了新技術的劇集還被群眾嫌棄,覺得看起來更五毛特效了。但文娛能做什麼,就明明白白擺在那裏,而且誰都覺得自己有判斷力,那就妥妥的缺乏想象力了啊。
非要推薦就北京硬糖娛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吧,就我們公司。足夠老齡化,甚至不擁有一個95後,是純潔的老齡化隊伍,沒受一點年輕人污染,保持地道黃金時代品味,保不準就在中老年文娛時代重塑自我再造輝煌。
圖/宋月白 攝
43. 劉飛(播客"半拿鐵/三五環"、公眾号"劉言飛語")
目前做投資+自媒體,也在關注 AI 方向的創業機會。
未來幾年,内容行業,我個人會更看好播客和小紅書。不取決于什麼平台產品的競争局勢,或者内容媒介的遷徙,坦白説,更多就是取決于大眾的内容消費心理變化:從宏觀叙事,落到身邊和附近;從規模叙事,轉為微觀叙事。
播客和小紅書看似形态各異,背後在意的就是陪伴與真實。與多數内容平台試圖取悦大眾的表演氣質不同,他們關心的就是當代人的精神健康和生活困境。而這樣的困境與身心靈的追求,在肉眼可見的未來,都是城市中青年的主流需求。
未來幾年,互聯網行業的機會還得 AI 領銜,出海和硬科技墊後。AI 的機會未必像移動互聯網那樣雨露均沾,高低都能吃到行業紅利,也許視窗期要小得多,但會帶來截然不同的機遇,比如小貓補光燈這種一人產品。AI 輔助的編程會進一步下調普通人做產品的門檻,也就會帶來不一樣的生态,就像多年前移動手機和運營商下調了普通人做内容的門檻一樣。
既然説到這兩個方向,那我推薦的公司,一個是小紅書和小宇宙,理由如上。一個是知乎,其實大規模存儲着有價值的内容,在 AI 時代會更有底氣。還有一些在水面之下的獨立開發者的產品,以及小的内容創作者。
還是那句話,大的叙事結束,小的空隙會被哪些填補,這是一個問題。
44. 騎馬下海人(小紅書運營咨詢、汽車自媒體、跨境電商)
永遠在學習新東西,汽車自媒體、跨境電商都在做,但收入越來越倚仗小紅書運營咨詢等相關工作,"此消彼長"是今年的關鍵詞。
先説"消",簡單説就是随着汽車行業加速出清,傳統的媒體投放環境正在消失:
(1)主機廠内部更注重實效,甚至開始出現0媒體合作、專注平台買量與約稿(對私合作)的Campaign模式,媒體機構的經營狀況急劇惡化。
(2)傳統汽車門户的"獲客留資"業務,在被企業自主鋪設的KOS渠道(鋪天蓋地的專業銷售賬号)取代。
(3)總之,傳統的"媒體合作"路徑已經不是個好生意,通過媒體平台引流、售賣自有產品和服務,才是内容人的轉型出路。
再説"長",基于我在内容制作、賬户運營方面的經驗,以及通過自有工作室為企業提供小紅書商業化咨詢和運營支持的實踐,我認為,無論是做内容還是搞營銷,重回人文主義、保持"人感",才是探索傳播增量的關鍵。
甚至可以説,在企業和品牌被數據歸因體系綁架的當下,"説人話"已經是最難掌握的傳播技能之一,而且很難被競争對手量化和復制。
所以我堅定不移地看好小紅書:與其説它是一家文科生氣質的互聯網公司,倒不如説它是一個把傳統4A廣告公司的氣質在互聯網時代重塑的企業,是"人感"内容的天花板,對創意和人文的尊重,是它的經營底色。
更重要的是,雖然小紅書在2024年實現了淨利翻倍,但屬于它的商業化故事才剛剛開始:
(1)在2025年,它會繼續補足數據追蹤短板(文學家開始學高數了,我看行),并幫助企業和個人完善直播等變現渠道。
(2)最後要強調,目前小紅書的商業化生态還不成熟,還沒有被生長出來的巨頭徹底填滿,所以對企業和品牌而言,越早加碼小紅書,就能越早接觸到新機會。
45. 寧宇(虎嗅作者)
目前主要從事咨詢服務工作,服務對象多為數字化領網域的科技公司。我根據他們的狀态和需求,做一些市場洞察、管理培訓、技術咨詢等工作,在大多數情況下,是以外腦的身份做賦能、提建議。
科技企業需要随時追蹤行業熱點,而我自己也對新興技術和產業有興趣,所以饒有興致地以臨界的狀态,關注着行業裏潮起潮落、風起變幻。
有的如三分鐘熱度吹過,話題炒作兩三周就消散了。
也有的熱度雖然過去,但產業仍在持續推進;過了半年甚至一年之後,突然又有了新消息,會再度成為熱點。
也有的從年初到年底一直熱炒,同一領網域裏話題不斷更新,始終能保持熱度和關注度。
這麼多選項中,可以容納不同喜歡的群體,投身到不同的項目裏。
在我關注的領網域中,自以為有這麼幾個方向值得長期跟蹤下去,所以預判下未來一段時間這些領網域的發展,到2025年底的時候再復盤看看。
首先是數字化基礎設施的發展,他既是產業發展的底座,同時也是一個規模龐大的賽道。
這裏又可以分為技術類和政策類。
技術類裏,先説連接。5G已經處于成熟期,電信運營商和設備制造商都有些新概念,試圖表達技術依舊在演進,但目前看不足以成為大熱點;物聯網和產業互聯網的熱度在下降,未來作為獨立產業的概率不高;6G、行業專網和移動衞星通信會随着一些新聞再度成為熱點,但兩三年内還夠不到全面商用的程度,熱鬧一陣子也就過去了。
技術類裏,再説算力。估計芯片產業在2025年會有比較大的突破,算力基礎設施中最大的技術瓶頸不再被卡,對于產業來説是巨大利好。不過算力基礎設施是不是延續大力出奇迹的方式,是要打問号的。無論是東數西算還是算力網絡,我估計建設方案和實施計劃都将更加務實和慎重,建議參與方三思而後行,等到大佬博弈產業發展思路統一之後再發力。
今年,我把終端也歸結到基礎設施裏,因為在產業發展方面,終端和基礎設施呈現出户主互動的态勢,尤其在創新方面,設施不足只好讓終端來湊湊。終端方面還會延續近幾年的勢頭,你方唱罷我登場,互聯網產品發布的玩法延展到了汽車、機器人等新領網域,市場包裝能否成功不僅關系到銷量,更事關投資者的信心,所以即便產品自身提升度不高,也能屢屢讓"業界眼前一亮"。
這給自媒體行業提供了比較舒适的舞台,有充分的準備周期,同時又肯定能有發揮的機會。而且如今科技公司與媒體的互助圈子已然成熟,只要科技公司資金充足生存無虞,這個遊戲還能繼續玩很久。
2024年初,國家在數字化政策方面表現得非常激進,看起來數據要素、數據交易、數據資產入表等概念紛紛要落地了。但在這一年的執行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和阻力,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反對聲音。有人認為這些政策會無疾而終,但我仍堅持看好。國内先行的政策在試行過程中出現問題很正常,未來可能更新為國際範圍的數字化新規則,以身入局方可窺天機。
其次是人工智能的發展,一邊是美國科技企業在資本的大力支持下屢創新高,一邊是中國科技企業在國家政策鼓勵下扎堆突圍。人工智能及周邊科技戰的激烈程度和復雜性,遠超其他領網域,是當之無愧的焦點。
一方面,受政府關系影響,随着特朗普就職後新政策的推行和落地,中美之間的科技戰會出現新的機遇和挑戰,比如對中國的科技封鎖等會加劇,但對中國向海外拓展的阻攔會放松等,科技企業有必要進行相應調整。
另一方面,由于中美兩國在產業方面的差異,人工智能的發展重心、科技創新的發力點不完全一致。美國金融資本驅動下,可規模化復制性強的技術、應用範圍廣的通用大模型,以及颠覆性創新會有更好的發展機會;而在中國将人工智能落在實體經濟的條件更有利,因此連接運算執行一體化的智能體、面向行業的模型/算法,以及實用性強的漸進式創新更受歡迎。
而在技術研發和產業創新方面,中美之間的互動并不會終結,相反,聰明的商人和專業人士們會想盡辦法打開合作通道,共同推動技術進步和社會發展,創造優勢互補的產業發展新格局。這條暗線對雙方的發展都有利,因此也是在兩國政府的默許下存在的,只要沒到徹底撕破臉的程度,精英群體的理性仍是可期的。
第三是低空經濟的發展,目前看這一領網域的發展受制于政策的開放性,各方的觀點和利益得失都擺在了桌面上。但我認為,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當下科技、軍事、政治、經濟等領網域的變化非常快,很多敏感的問題和話題可能因為某些變量,突然發生了質變,也不是不可能的。
而且從目前來看,各級政府部門都在積極準備,期待在發展低空經濟的時候大展身手。
如果低空經濟的發展空間打開,人類的活動範圍從二維大規模地拓展到三維,足以引領未來數十年的發展。這個吸引力太強了。
所以我認為,未來最大的產業機會,就是參與到低空經濟的發展中。
從我的視角看,現在參與低空經濟的企業大多只是套用了這個概念,離真正的成果還遠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