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高舉“性價比”大旗的安卓手機,為何開始集體漲價?,歡迎閲讀。
" 最近很多元器件都處于價格的上漲區間 "、" 所有手機廠商都面臨巨大的成本壓力 "、" 對比上代產品全面更新 ",一加中國區總裁在公布一加 13 價格前,提到了這些因素。
無獨有偶,在小米 15 發布價格前,小米集團 CMO 許斐也提到了 " 我們相比上代產品完成了劃時代的更新 "、" 價格方面我們不會對标 iPhone"、" 今年是一個成本上漲的大年 "、" 漲價已經成為了行業趨勢 "。
所有的這些内容,都是為了一件事做鋪墊:漲價!
钛媒體 APP 對已經發布的安卓手機新品進行了詳細統計,在同等配置(内存、存儲容量相同)條件下最先發布的 vivo X200 相比上代漲價 300-500 元,OPPO Find X8 漲價 100-500 元、小米 15 漲價 200-500 元、一加 13 漲價 200 元。
當然,在新機中,除了部分機型漲價外,也有少數保持原價不漲的。例如,榮耀 Magic7 有兩種配置維持了原價;iQOO 13 相較于上一代產品的最低配置版本,價格也未上調;另外,最新發布的真我 GT7 Pro,雖然因其定位更新,沒有直接的前代產品作為對比,但作為同樣采用了高通骁龍 8 至尊版芯片的機型,它的起售價卻十分親民,僅為 3599 元,是目前搭載該芯片機型中價格最低的。
漲價矛頭直指芯片
面對多數機型的漲價,業内人士表示:" 今年智能手機成本漲價主要來自于芯片,其中包括核心的 SoC、閃存等等。" 此前曾有媒體爆料,高通最新一代芯片骁龍 8 至尊版其單顆采購價格已經達到了 180-190 美元,相比上代芯片價格漲幅達到 20%。
" 因為高通芯片漲價了,所以采用該芯片的手機也就漲價了 ",聽起來是個令人信服的邏輯,但也許細心人的會發現,不是説高通芯片漲價了嗎,那為何采用聯發科 SoC 的 vivo X200 系列也漲價了呢?這裏就要提到更深一層的原因:芯片制造成本上升。
早在去年年中,台灣媒體《電子時報》就報道稱:自 2024 年 1 月起,台積電計劃将先進制程報價上調 3%-6%,具體漲價幅度會根據制程、訂單規模和合作緊密程度,不同廠商漲幅不一。其還透露,台積電已陸續與蘋果、聯發科、AMD、英偉達、高通與博通等多家客户進行溝通。
芯片制造成本上漲,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高通骁龍 8 至尊版、天玑 9400 芯片價格的上漲,而手機廠商為了能夠獲得與之前產品相近的利潤空間,也自然而然地會選擇漲價。而台積電漲價的底氣,也來自于其在市場中的 " 不可替代性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 TrendForce 的數據顯示,2024 年第二季台積電占全球晶圓代工市場占比達 62.3%。
尤其是先進制程工藝上,像蘋果 A18 Pro、高通骁龍 8 至尊版、聯發科天玑 9400,均采用了聯發科最新的第二代 3nm 制程工藝,其他包括英偉達、AMD 也紛紛選擇在聯發科身上下單。
此前一直在先進制程工藝上與其保持競争關系的三星,近幾年卻逐漸勢微。要知道,僅從 3nm 制程節點上來看,三星提前台積電半年已經實現了量產,但在良率、能效方面卻沒能實現對台積電的領先。
對于使用三星制程工藝的 " 痛 " 高通是最有發言權的,2021 年底發布的骁龍 8 Gen1 采用三星 4nm 工藝,結果能效、功耗上均不理想,以至于高通又将曾在骁龍 888 芯片上獲得的 " 火龍 " 稱号拿了回來。
半年後,骁龍 8+ 作為設計上的 " 小改款 ",因為更換了台積電的 4nm 制程工藝,性能提升 10% 的同時,功耗還降低了 30%,此後,高通的旗艦芯片基本被聯發科 " 獨占 "。
當然,除了供不應求的市場環境予以台積電的 " 定價權 " 以外,包括對先進制程研發投資的增加、先進制程設備成本的上升,也是其漲價的原因。钛媒體 APP 認為,如果芯片供應端的環境和競争格局不改變,高昂的芯片價格,将始終會是擺在手機廠商面前的一大難題。
以小米為例,根據 2024 年财報顯示,小米手機 Q1 毛利率為 14.8%,去年同期為 13.3%,而 Q2 毛利率則進一步下降至 12.1%。除了 SoC 芯片以外,閃存芯片也正值成本的上升周期,TrendForce 的報告顯示,2024 年第一季度全球 NAND 閃存和 磁碟 固态硬碟市場都出現了大幅價格上揚,最高幅度接近 30%,考慮到近期發布產品的備貨、采購周期,正好踩在了閃存成本的高點上。
對于用户來説的好消息是,今年下半年開始,存儲市場因產品漲價走向復蘇的趨勢出現明顯放緩,包括内存、閃存芯片價格近期均有放緩甚至由漲轉跌。也就是説,之後大容量内存、存儲的手機價格有望下降。
漲價潮還未結束,明年手機還會更貴
了解上遊芯片為何漲價以及對終端定價的影響後,再來聊聊 " 未來價格走勢 "。首先是未來的芯片價格還會上漲,據 TrendForce 報道,在先進制程節點陷入困境的三星計劃縮減晶圓代工規模,年底前将關閉大概 50% 的生產線,以應對來自美國和中國芯片公司的訂單量減少。
有知情人士透露,三星已經關閉了平澤 P2 和 P3 工廠的部分生產線,包括 4nm、5nm 和 7nm 生產線的 30% 以上。同時三星正在密切關注客户的訂單情況,逐步安排部分設施停止運營。三星的減產,也就意味着奔向台積電尋求代工的芯片訂單數量還在持續增加。
不出意外的是,台積電已經在籌劃新一輪的漲價,最新消息稱,2025 年台積電的 5nm、4nm、3nm 制程的代工報價漲幅将高于先前所預估的約 4%。其中,針對高性能計算(HPC)產品相關客户的訂單定價預計将在 2025 年提高 8% 至 10%,而移動通信客户的定價也将提高 6%。
根據研究機構 Gartner 對 2024 年全球半導體市場預測,全球半導體市場營收将增長 16.8%,達到 6240 億美元,2025 年全球半導體市場營收将增長 15.5%,達到 7210 億美元。其中最大的受益者也是台積電,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表示,預計台積電 2024 年營收将增長近 30%。
正如前文所説,芯片成本的上升會推動采購價上升,進而會影響到產品的定價,不過在钛媒體 APP 看來,智能手機新品的 " 漲價 " 并不只是由成本上升帶來的,廠商衝擊高端化、謀求更高利潤的意願其實也透過價格表現出來。
就如同一位網友的鋭評:" 我家樓下有一家面館,豬肉漲價它漲價,豬肉降價它可不降價 ",產品定價與成本之間的關系,歷來都不是綁定的,這也是為何新機普遍漲價,但總有廠商在發布新品的時候能夠做到 " 加量不加價 " 的邏輯所在。
把定價策略放在更高維度來看,其實是堅持走性價比策略和追求更高利潤、完成高端化轉型之間的博弈。縱觀目前的手機市場,只有蘋果、三星、華為可以算的上是掌握了 " 定價權 ",在用户層面最直觀的提現,其實就是對價格因素的敏感度相對更低。
年年被噴 " 閃存像金子一樣貴 " 但每年都會保持一段時間溢價能力的 1TB 版本蘋果 iPhone 16 Pro Max、定價 19999 元一度被炒到 8 萬元以上的華為 Mate XT 與價格跳水速度快但粉絲依然會堅持買首發的三星 Galaxy S24 系列,這些產品都充分説明它們已經打開了高端市場的大門。
而很多安卓品牌,卻仍然被困在 " 定價 " 裏,賣不出高價,是硬體層面堆料不夠嗎?當然不是,定制的螢幕、最新、最快的芯片、最大容量的電池、最高功率的快充、旗艦級的影像傳感器,這些都是國產安卓旗艦的标配,僅電池容量、密度、充電功率這幾個小的功能點,國内安卓廠商早幾年就能把蘋果按在地上摩擦。
但用户顯然并不為此買單,钛媒體 APP 注意到,今年,很多廠商為了能夠吸引蘋果用户,争取進行轉化,甚至做了對蘋果的 " 主動兼容 ",像小米做到了功能和連接層面的全向兼容,OPPO 和一加也對蘋果手機的互傳功能進行了适配。
這一切的背後,都反映出廠商希望獲得高淨值用户認可,能夠站穩高端市場的目标,而 " 定價 " 作為劃分產品市場定位層級的錨點,自然也會從之前緊貼成本的定價方式,轉向期待用户能夠為品牌、研發、服務買單而非僅為硬體成本買單的 " 溢價定價 "。
説到底,與其説 " 漲價 " 是廠商不得已而為之,倒不如説是其為了能夠更好地實現營收、突破既有定價策略甚至品牌定位所達成的 " 默契 " 罷了。(本文首發于钛媒體 APP 作者| 鄧劍雲 編輯|鍾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