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獨家:監管拟設立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歡迎閲讀。
作 者丨楊志錦
編 輯丨曾芳
圖 源丨視覺中國
記者了解到,在城中村改造支持資金方面,除符合條件的城中村改造項目納入專項債支持範圍外(詳見:城中村改造項目納入專項債支持範圍),銀行融資方面也有支持措施,即設立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此外,鼓勵銀行提供城中村改造貸款,專款專用、封閉管理,但需在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之下。
今年以來,城中村改造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之一。4 月 28 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和 " 平急兩用 " 公共基礎設施建設。7 月 24 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提及相關内容。
今年 7 月 21 日召開的國常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的指導意見》。會議指出,要堅持城市人民政府負主體責任,加強組織實施,科學編制改造規劃計劃,多渠道籌措改造資金,高效綜合利用土地資源,統籌處理各方面利益訴求,并把城中村改造與保障性住房建設結合好。
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 7 月 28 日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工作部署電視電話會議上指出,從客觀實際看,現階段推進城中村改造困難大、矛盾多、情況復雜,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标導向,以新思路新方式破解城中村改造中賬怎麼算、錢怎麼用、地怎麼征、人和產業怎麼安置等難題,探索出一條新形勢下城中村改造的新路子。
一些市場機構預計,未來城中村改造每年拉動的投資規模在萬億左右,但資金來源仍是關鍵。在銀行貸款方面,監管部門明确,設立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而記者采訪的多位地方投融資人士認為,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可能由政策性銀行特别是國開行組建,但資金來源于政策性銀行發債籌資還是央行結構性貨币政策工具,還有待觀察。
從歷史上看,政策性銀行曾大力度支持棚改業務。2013 年 7 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棚户區改造工作的意見》進一步加大了全國棚改的力度和範圍。為了解決資金來源問題,央行于 2014 年創設抵押補充貸款(PSL)。核心邏輯是央行向政策性銀行投放 PSL 資金,政策性銀行發放棚改專項貸款定向用于拆遷安置、保障房建設等,地方政府拆遷完成後出讓土地償還貸款,形成資金 " 投放 - 應用 - 償還 " 的鏈條。
央行數據顯示,2014 以來 PSL 餘額穩步增長,至 2019 年 4 月末達到 3.54 萬億的峰值,此後規模有所回落,主要是前期投放的 PSL 到期,政策性銀行歸還了 PSL。
對于商業性金融,監管鼓勵銀行提供城中村改造貸款,專款專用、封閉管理,但需在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之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 8 月 18 日聯合召開的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和防範化解金融風險電視會議提出,要注意挖掘新的信貸增長點,大力支持中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科技創新、制造業等重點領網域,積極推動城中村改造、" 平急兩用 " 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市場化法治化的融資需要考慮到城中村改造項目的收益問題。城中村改造的項目收益主要來自于未來的賣地收入,但當前房地產市場及土地市場疲弱,城中村項目收益與融資的平衡更難。
此前,商業銀行在城中村改造方面已有探索。如 2020 年某城商行曾推出城中村改造貸款產品,在貸款項目要求上,該行規定貸款需要滿足以下條件:改造項目符合城市總體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的要求,納入市(區)級城中村改造計劃;拆遷補償方案已經原村民大會依法表決通過;借款人與村委會(或改制後的經濟實體)籤訂了城中村改造合作協定等。
中信證券的一份研報稱,城中村改造将是一個較為長期的工程。同時,政策要求推進節奏上穩中求進、積極穩妥,成熟一個推進一個,預計對于投資的拉動不會集中在前期。假設整個項目歷時十年,且節奏均勻推進,那麼每年對于信貸拉動的規模在 1500 億元 -5000 億元左右,對于整個信貸增速的拉動并不明顯,但可持續性更強。
SFC
本期編輯 黎雨桐 實習生 譚雅涵
21 君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