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再見愛人》全球大爆,麥琳立功了!,歡迎閲讀。
麥琳,本月當之無愧的頭号頂流。
不光在内娛頂,港娛、台娛、韓娛、歐美娛 …… 五湖四海的吃瓜人們,借着芒果的 YouTube 頻道,共修同一個麥學。
《再見愛人 4》裏 3 對 6 個人,5 個都自帶平均線以上的身份标籤,比如星女郎、土大款、老網紅、老快男 ……
他們上節目,靠的是名人光環。
唯獨麥琳,純靠個人能力。
當然芒果也是會打鐵的。
老手藝人了,再素、再糊、再過氣,進了他們的鏡頭,都能給你打成綜藝聖體。
簡直我上我也行,誰上誰明星。
細想也沒什麼特别法寶,唯 " 一視同仁 " 而已。
進了芒果綜藝宇宙,沒有小人物,個個都是大女主、大男主。
黃聖依不因為是美女明星,就獨占鏡頭。
麥琳也不因為沒名沒姓,沒社會地位,就成了背景板。
誰都不給别人的故事湊數,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故事線。
這條線的走向,不見得一直昂揚向上,和真實的人生一樣,會有波折、斷裂、隐藏、鬼打牆。
好看的真人秀,秀的都是人性,人性就是人在線中繞的過程。
只要用 " 一視同仁 " 的視角,去還原這個過程,那随便一個誰,都能繞出一整個宇宙。
一個人就是一個宇宙,不分有名沒名,漂不漂亮。
至于這個宇宙是白是黑還是灰,又是另一個話題了。
這種拍法,類比教育的話,是一種培養,而不是篩選。
類比職場,是一種創造,而不是流水線操作。
不見得難,但要先克服急功近利心态。
所以道理好懂,能做到的沒幾個。
芒果前幾天辦了 2025 招商會,《再見愛人》制片人劉樂宣布要做個新節目,叫《登陸可愛島》。
原名是《逃出讨厭島》,大意是把十來個全網差評的藝人,圍進一個海島裏,叫他們共同生活,比拼闖關,看誰能先逃離。
估計不會有多少大排面明星來上趕着承認自己讨人厭。
嘉賓陣容,大概率還是糊咖開會。
但不耽誤招商,因為最大的招牌,是制作團隊自己。
《再見愛人》打了個樣,沒有齁貴的大明星,也能做出爆款來。
成本花在制作,而不是高片酬上,達成了内娛少見的正循環。
嘉賓那邊,也穩賺不虧,節目助推了他們每個人的事業。
郭柯宇、佟晨潔這些純正面人物,自不必説。
連臊眉耷眼的老劉,典型好大兒張碩,都迅速在抖音上起了号,做了帶貨主播。
張婉婷的小紅書也搞得風生水起。
節目用半素人,是花小錢、辦大事。
半素嘉賓們上節目,用真實的人性,換流量、知名度。
全世界觀眾,在麥琳這件事上,站上道德高地,獲得了短暫的優越感。
連麥琳買的熏雞,都成了網紅食品。
廠家老板樂呵呵出來致謝麥姐,説托她的福,銷量大漲 100 倍。
屬實是多向奔赴了。
刷了幾段芒果來年招商會的視頻和新聞,看到他們新出了一個賽道主理人機制。
主理人就是他們的明星制作人,劉樂、洪嘯(《歌手 2024》)、晏吉(《浪姐 2》《明偵》)等等。
賽道按節目類型劃分,有音綜、競技、推理、情感洞察什麼的。
主理人按各自擅長的領網域,進入各自的賽道。
官方通稿的解釋是:
" 内容創作者的權限擴大到内容研發、項目把控、經費使用、人員調配、激勵機制設定等 "。
翻譯成大白話是:内行人領導内行人。
為了表示這不是廣告,我必須強調:
芒果能把這個放權貫徹到什麼程度,我總覺得,還有待觀望。
對不起,因為我是資深牛馬,傷痕累累那種,很難不以最大的惡意,來揣測職場。
一頭牛馬的被創和復原,往往要經歷如下幾個步驟:
1、妄想進馬槽當人,不知馬槽是馬槽。
2、眼前是蘿卜,耳邊是畫大餅,吃的是糠,拉的是磨,想的卻是實現、超越、創造等等人類特有的虛頭巴腦。
3、每想一次,就挨一頓鞭子。
4、這步是個分水嶺——有人退化成了真牛馬,有人脱槽而逃。
人和馬槽都沒錯,只是人不是馬,人就不該進馬槽。
像郭柯宇和章賀,老王和朱雅瓊,傅首爾和老劉。
離婚不因為對方怎麼十惡不赦,只是彼此需求不匹配,合不上槽了而已。
糧草多的時候還好,進槽好歹能圖上口吃。
等馬槽裏也沒餘糧了,職場可不就成了全網頭号大反派,人人喊打。
賽道主理人——假如不是唱高調,是真執行——那它背後的邏輯,和他們做的真人秀一樣,都是反流水線的。
拿你當人,順應人性,給你空間,讓你自由發揮。
不拿身份标籤定生死,不給人劃定流水線,人在裏面,自然也不分三六九等。
管你是明星還是素人,大款還是主婦,上場後都是一樣的主角,彼此相交,又自成一體。
如此這般下來,創意就會像麥琳的綜藝感,橫空出世,激情四溢。
管理也不再是現代版宮鬥,把人都逼成了精疲力竭的安陵容,而是出活、出好活的幫手。
一種新型的職場模板。看似繞遠,其實才是釣長線、吃大魚。
芒果估計還會持續出爆款。假如賽道主理人制度,真被執行到底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