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小米新财報:手機承壓,轉型求生,歡迎閲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金融外參
近期,國内各互聯網大廠、科技公司、電商平台、内容社區等均陸續發布了 2023 年第一季度财報。在疫情消退、經濟回暖的當下,還是有不少企業交出了一份不錯的答卷。而國内知名的科技公司——小米集團,由于業務覆蓋範圍廣泛、產品備受用户青睐等原因,一直都是外界關注的重點。
作為 2019 年度《财富》世界 500 強企業榜單中 " 最年輕的世界五百強公司 ",小米取得的成績可以説是毋庸置疑。然而經過多年的發展,手機市場環境日益嚴峻,小米也開始面臨各種各樣的新壓力,其股價和财報的表現都開始有些不盡如人意。近期,小米發布的新一季财報就引起了市場廣泛熱議。
營收下滑現疲态
近日,小米集團發布了截止 3 月 31 日的第一季度财報。财報顯示,2023 年第一季度,小米實現營收 594.77 億元,同比下降 18.9%,環比下降 9.9%。而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營收有所下滑,但依舊超過 588 億元的市場預期。而小米本季度營收之所以出現下滑情況,則主要是受到了手機、IoT 硬體和互聯網服務等各項主營業務的拖累。
一來,消費電子行業需求不振,小米智能手機大盤繼續承壓。受手機等電子產品需求疲軟的影響,主要手機廠商都面臨着較大的去庫存壓力,小米也不例外。而小米智能手機出貨量及平均銷售單價(ASP)的下降,自然也就導致了其手機業務收入的降低。财報顯示,2023 年第一季度,小米智能手機出貨量為 3040 萬台,同比下滑 21%;出貨均價為 1151 元,同比下降 3.2%。基于此,一季度小米智能手機業務實現收入 350 億元,同比減少 23.6%。
二來,小米智能大家電業務雖強勁,但仍有部分 IoT 產品的銷量難打開。小米 IoT 產品主要涵蓋電視和筆記本,2023 年第一季度主要 IoT 產品實現營收 47 億元,同比下滑 24.2%;其他 IoT 產品實現營收 121 億元,同比下滑 8.6%。雖然智能大家電業務本季度的增速超 60%,但是由于其他 IoT 產品需求疲軟,最終也就導致了整體業務的下滑。财報顯示,2023 年一季度,小米 IoT 業務實現營收 168 億元,同比下跌 13.6%。
三來,國内廣告市場依舊表現低迷,小米互聯網服務業務難回暖。小米互聯網服務業務包含廣告服務、遊戲,以及其他增值業務,其中,一季度小米廣告服務收入為 44 億元,同比下滑 2.2%;小米遊戲收入為 13 億元,其他增值業務收入為 13 億元。而由于廣告是互聯網服務業務的最大組成部分,因此廣告收入的下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整體業務的增長。财報顯示,2023 年第一季度,小米互聯網服務業務實現營收 70 億元,同比下滑 1.2%。
利潤攀升顯活力
本季度,小米的營收雖然表現欠佳,但其利潤卻迎來了顯著增長,整體業績出現了增利不增收的情況。财報顯示,2023 年第一季度,小米經過調整後的淨利潤達到了 32.3 億元,同比增長了 13.1%,環比更是大幅增長了 121.3%,超過了市場預期。而小米的利潤之所以會大漲,則與其本季度多項促進利潤增長舉措的推行不無關系。
一是,小米高端化戰略的持續推進,有效提升了毛利率的增長。本季度,小米智能手機高端化突圍成效顯著。财報顯示,小米智能手機全球出貨量穩居全球前三,中國大陸地區智能手機 ASP 同比增長超 18%,創單季度歷史新高。而且在中國大陸地區 4000~5000 元價位段的安卓智能手機中銷量排名第一,市占率同比提升至 24.1%。受高端化影響,雖然小米手機業務收入出現下滑,但毛利仍然獲得了改善為 11.2%,環比提升 3.1 個百分點,同比提升 1.3 個百分點。
二是,小米降本增效策略的堅決落實,進一步優化了成本結構。小米集團整體經營已經開始從規模擴張轉向提質增效,在此背景下,小米在費用方面不斷進行優化,對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進行了控制,其降本增效策略也因此而取得了顯著成效。财報顯示,2023 年第一季度,小米三項費用合計 93.5 億元,同比下滑 6.4%。其中,銷售費用為 41 億元,同比下降 21.9%;管理費用為 11.4 億元,同比下降 8.8%。
三是,小米產品結構的多樣化拓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抗風險能力。目前,小米正深入協同手機 × AIoT 戰略,以擴大其智能生态。因此小米在不斷對產品精耕細作的同時,仍不忘持續優化產品結構,如今,其核心 AIoT 品類已經覆蓋了辦公、娛樂、健康等多個領網域,全方位滿足了用户的多樣化需求。據了解,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小米 AIoT 平台已經連接 IoT 設備(不包括智能手機、平板及筆記型電腦)數同比增長 29.2%,達 6.18 億,創歷史新高。米家 APP 月活用户數達 7810 萬,同比增長 18.8%。
技術為本有奔頭
在消費電子寒冬之下,玩家們都過得頗為不易,但是小米的财報卻展現出了不一樣的潛力。而能在逆境中驅動其實現良性發展的核心動力,主要還是小米對研發創新的高度重視。财報顯示,2023 年一季度,小米研發支出同比增長 17.7% 至 41 億元,并預計全年總研發投入将超 200 億元。
另外,截至一季度,小米公司研發人員占比提升至超 50%,約 1.65 萬人。得益于在研發領網域的持續投入,小米一季度在全球獲得了超 3.2 萬件專利。而如今,出于長期發展的考量,小米在產品的創新研發上也已經有了一個新的方向,并取得了一些新的進展。
在汽車方面,小米義無反顧地投身造車行列,将可能為其帶來巨大的想象空間。目前來看,屬于手機的黃金時代似乎已經過去,越來越多的迹象表明,汽車才是真正開啓未來世界的新鑰匙,因此大廠都在加碼造車。而小米投身汽車制造,更多地也是在為其未來的發展尋找新的基座和入口。而一旦小米造車成功,那麼汽車不僅僅會為小米打造出一個新的生态中心,還将為其帶來更多增長機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其手機業務下滑所帶來的壓力。
在芯片方面,小米堅定不移地投資芯片產業,有助于提升自己在市場上的競争力。一直以來,小米都對芯片高度關注,也在不斷嘗試芯片自研。在過去幾年,小米陸續推出了一些自研芯片,主要集中在圖片處理器(如小米澎湃 C1、C2 芯片),以及充電芯片(如小米澎湃 P1 芯片),還有小米管理芯片澎湃 G1。盡管芯片自研道阻且長,但小米投入自研芯片的決心絲毫沒有動搖,而相信在長期不懈地堅持下,其終端產品的競争力和用户體驗将會得到顯著提升。
在大模型方面,小米積極擁抱大模型技術,有望在未來的發展中獲得更多的機遇。随着大模型的逐漸爆火,眾玩家紛紛開始在與之相關的領網域布局,在此背景下,具備較強 AI 能力的小米也宣布将積極擁抱大模型。财報顯示,小米集團已正式組建 AI 實驗室大模型團隊。目前小米 AI 領網域相關研發人員超 1200 人,未來小米還将不斷挖掘 AI 相關的用户場景,發揮技術優勢,以開放的态度與合作夥伴開拓更多機會。
重重挑戰難忽視
創新技術雖然推動了小米的長期發展,讓其經營具有了一定的靈活性和前瞻性,但技術不是萬能的,在市場環境趨向嚴峻、行業競争愈發激烈、技術創新遇到瓶頸、用户需求日漸飽和的當下,小米的發展可謂是面臨着重重挑戰。
首先,小米低端機增長乏力,高端機競争激烈,小米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據财務數據顯示,2021 年、2022 年小米智能手機業務各季度營收分别為 515 億元、591 億元、425 億元、505 億元、458 億元、423 億元、425 億元和 367 億元,到了今年一季度,進一步下滑到了 350 億元,營收正在大規模縮水。何況如今手機市場已經是一片紅海,高端機機型層出不窮,高端機玩家也是實力雄厚,小米想要從華為和蘋果這兩大巨頭的夾擊中突圍并不容易。
其次,海外市場失守,小米的手機和 IoT 產品的出口也将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目前小米将近一半的收入來自于海外市場,因此,小米的成功 " 全球化 " 可謂是功不可沒,然而随着印度市場失守,小米本季度在全球市場出現了銷量全面下滑的情況。财報顯示,2023 年第一季度小米海外收入 270 億元,同比下降 28%,收入占比回落至 45.4%。小米本季度在其他海外市場的銷量減少約 300 多萬台,全球市場份額嚴重下滑,而海外 IoT 業務也将不容樂觀。
最後,汽車、芯片等新業務的成長還需要時間,短期内還無法為小米帶來太大貢獻。小米的汽車、芯片業務雖然目前是在穩步向好發展,但不得不提的是,無論是造車還是造芯,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汽車要經歷供應鏈、制造、渠道和品牌建設等九九八十一難,而芯片的研發也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這對小米來説将會是一場持久戰,這也就意味着,小米想要靠這兩項業務擺脱當下困境,恐怕短期内難以實現。
總而言之,小米雖然面臨着不少的難題,但在全球經濟大環境嚴峻的當下,小米的财報能有如此表現已實屬不易,而且從其新業務的發力方向不難看出,小米的未來依舊是值得期待的。而伴随着 "618 年中大促 " 這個重要節點的臨近,小米能否把握住機會迸發出新的活力,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