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新規發布一天後,13家立刻終止!,歡迎閲讀。
作 者丨崔文靜
編 輯丨朱益民
圖 源丨圖蟲
8 月 27 日,證監會發布減持新規,明确存在破發、破淨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累計現金分紅金額低于最近三年年均淨利潤 30% 的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公司股份。
僅僅一天後,上市公司即行動起來。截至 8 月 28 日晚,已經有包括大智慧(601519.SH)、乾景園林 ( 603778.SH ) 、金麒麟 ( 603586.SH ) 等在内的 13 家上市公司官宣大股東終止減持。
僅從破發來看,根據 Wind,截至 8 月 28 日收盤,5265 家 A 股上市公司中,969 家處于破發狀态。
這意味着,超半數上市公司不符合減持要求。而根據中金公司統計(截至 8 月 27 日),疊加破淨、分紅等限制條件後,減持受限的上市公司達 2741 家,占比超過 60%,合計市值超 42 萬億元。
受訪人士認為,受減持新規限制,後續還将有大量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及其實際控制人被迫終止減持計劃。
限制減持行為的作用毋庸置疑,諸多市場人士亦給出積極評價。在資本市場研究人士看來,減持限制政策的出台能夠讓大股東 " 擺正心思 "、" 回歸正軌 " ——更多思考公司的發展模式和業務,壯大企業、回饋中小股東,讓金融服務實體。
與此同時,一些擔憂之聲同樣四起,尤其是科技類企業高管與部分市場化私募從業者。科技類企業高管為上市變難和破發、破淨後再融資受限而焦慮,私募投資人則憂心後續減持受限股東範圍擴大,由目前的控股股東與實際控制人拓展至财務投資人,導致其退出渠道再度收窄。
超半數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受限
8 月 28 日,東睦股份 ( 600144.SH ) 、金能科技 ( 603113.SH ) 、大智慧、永鼎股份 ( 600105.SH ) 、哈森股份 ( 603958.SH ) 、中源家居 ( 603709.SH ) 、乾景園林、引力傳媒 ( 603958.SH ) 、金麒麟、鐵流股份 ( 603926.SH ) 、匯嘉時代 ( 603101.SH ) 、劍橋科技 ( 603083.SH ) 、中曼石油 ( 603619.SH ) 13 家上市公司官宣,控股股東終止減持。終止減持原因,則是根據證監會一天前新發布的減持新規,不符合減持要求。
按照減持新規,存在四類情形的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公司股份。這四類情形為:破發、破淨、最近三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累計現金分紅金額低于最近三年年均淨利潤 30%。
後兩者針對分紅,與證監會 8 月 18 日系列資本市場利好政策中的 " 強化分紅導向 " 相一致。彼時,證監會強調,研究完善系統性長期性分紅約束機制。通過引導經營性現金流穩定的上市公司中期分紅、加強對低分紅公司的信息披露約束等方式,讓投資者更早、更多分享上市公司業績紅利。
此番證監會對分紅力度不足的上市公司開出減持限制,在受訪人士看來,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投資者賺錢效應,提振投資者信心;另一方面,有助于實現大股東利益與中小股東利益的捆綁,穩定股市。
對于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和實控人而言,如果因為分紅力度不足而減持受限,後續加大分紅力度即可解除限制。更令其擔憂的是,一旦上市公司存在破發、破淨情形,同樣不可減持,而目前 A 股存在大量破發、破淨公司。
以破發為例,根據 Wind,截至 8 月 28 日收盤,5265 家 A 股上市公司中,2740 家存在破發,占比 52.04%。如果疊加破淨公司,比例則更高。
" 讓人頭疼的是,公司經營業績增長良好,但股價卻遲遲漲不起來。拿出真金白銀回購股份,股價仍然沒多少起色。" 有上市公司高管無奈道。
盡管上市公司無奈,但減持限制對于投資者而言可謂十足利好。
在前述市場分析人士看來,很多上市公司破發、破淨,本質是其自身盈利能力和成長性不足。炒作拉高股價再高位離場,長此以往,資本市場亂象橫生,投資者失去信心。而減持限制政策的出台則讓大股東 " 擺正心思 "、" 回歸正軌 "。
科技類企業及投資人憂心
在證監會 8 月 27 日開出的資本市場政策組合拳中,針對存在破發、破淨公司的限制,除了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減持受限,其再融資也将被适當限制。
證監會規定,再融資突出扶優限劣,對于存在破發、破淨、經營業績持續虧損、财務性投資比例偏高等情形的上市公司再融資,适當限制其融資間隔、融資規模。
減持與再融資雙重受限之下,一些正處于破發、破淨狀态的上市公司及私募投資人反應較為激烈。由于科技類企業破發、破淨較為嚴重,且在 IPO 收緊之下目前上市難度較大,因而科技類企業及專注于科技投資的私募投資人更為焦慮。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科技類企業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焦慮分為兩類:一類是已經上市的公司,擔心如果股價持續破發、破淨,一方面自己沒有減持機會,另一方面公司難以再融資,繼而發展受限;另一類是有上市計劃但尚未上市的公司,既擔心上市後無法減持與再融資,又焦慮 IPO 收緊後上市無門,還憂心 PE/VC 在減持新規下投資積極性下降,後續尋找投資人的難度進一步加大。
私募投資人的焦慮則在于,目前針對破發、破淨上市減持限制約束人的範圍後續是否會擴大,會否由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擴展至财務投資人。
" 如果減持受限僅針對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那麼私募投資人只要不做控股股東,基本不受影響。但如果後續減持受限範圍擴大到财務投資人,則意味着,一旦私募投資人所投企業上市後持續破發或破淨,投資人将退出無門。" 一位私募基金合夥人告訴記者。
" 對于風投投資人來説,在投資時即判斷企業上市後是否持續破發、破淨,可謂天方夜譚。目前,港股融資規模非常有限,美股更是幾無上市可能,科創板成為大多數科技類企業和投資機構的‘救命稻草’,但伴随 IPO 的收緊,科創板上市難度已經增大,這意味着投資機構的退出難度業相應加大。如果後續存在破發、破淨情形公司減持的受限範圍擴大到财務投資人,那麼,私募投資人的退出渠道将再度大幅縮水。" 另一私募投資人直言," 如果減持受限範圍真的擴大到财務投資人,我就不投了,投資成本太高。現在,我也不會輕易投資,準備先觀察一陣。"
科技類企業及其投資人或許不必過于焦慮,值得注意的是,在證監會 8 月 18 日出台的系列資本市場利好政策中,科技類企業被給予了特别關照。證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證監會在深入開展調研、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基礎上,加快研究論證進一步支持科技創新的一攬子政策舉措,相關檔案将适時出台。總的思路是,健全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的支持機制,引導資源向科技創新領網域集聚,激發市場科技創新活力,助推科技企業做優做強,暢通 " 科技 - 產業 - 金融 " 良性循環。
具體政策舉措則包括五點:一是建立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型企業上市融資、債券發行、并購重組 " 綠色通道 ",提高審核注冊效率,增加優質上市公司供給。二是持續完善科技型企業股權激勵制度機制,優化實施程式,豁免短線交易,助力科技型企業吸引穩定人才。三是優化科技型上市公司融資環境,積極研究更多滿足科技型企業需求的融資品種和方式,研究建立科創板、創業板儲架發行制度。四是适當提高輕資產科技型企業重組估值包容性,支持科技型企業綜合運用各類支付工具實施重組。五是加強債券市場對科技創新的精準支持,重點支持高新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債券融資,将優質企業科創債納入基準做市品種,支持新型基礎設施以及科技創新產業園區等發行科技創新領網域 REITs。
此外,積極支持私募股權創投基金發展,落實差異化監管政策,對優質私募股權創投基金簡化登記備案,引導創投基金更多投向科技創新領網域。
SFC
本期編輯 劉雪瑩 實習生 趙鳳鈴
21 君薦讀
>